伴隨中小學校開學,停止了四個月的研學旅遊市場久違回到人們的視線。5月22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標準草書學社社長、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徐利明提出了完善研學旅行市場的建議,又給這個市場帶來了新的關注。
結合目前旅遊行業僅有周邊遊、省內遊等短途旅遊的開放,研學旅遊市場的發展方向又在何處?
一、國內研學旅遊市場現狀
數據顯示,全國範圍內,研學旅遊相關企業共1.3萬家,《中國親子遊與研學旅行年度發展報告2019》顯示,未來3-5年研學市場總體規模將突破千億。
從企業註冊角度來看,2010年-2019年這十年,研學旅遊相關企業註冊量呈曲線上升趨勢,2010年-2015年,年均註冊量維持在220家,直到2016年起,研學旅遊企業註冊量快速上升,2019年相關企業註冊量近6千家,同比2018年上漲169%。
二、研學旅遊發展趨勢
隨著研學旅行被納入教學計劃,研學旅行逐漸成為剛需。根據《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通常情況下,學校每學年組織安排1-2次研學旅行活動,每學年合計安排研學旅行活動:小學3-4天、初中4-6天、高中6-8天。
《意見》提出各地可採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籌措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經費,探索建立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承擔的多元化經費籌措機制。交通部門、鐵路部門、文化、旅遊等部門通過執行兒童票價、減免門票等方式支持研學旅行開展。
政府應通過財政教育經費的形式進行補貼,其中與研學和營地教育相關的包含:國家會撥款到各個教育局和學校,學校和教育局有責任和有義務在每個學期裡,給學生提供小學三天、初中五天、高中七天的出校、出市、出省的研學教育。保守估計,研學旅行和樂園教育市場規模未來可能會發展到2000億左右。
三、關於研學旅遊的一些思考
當前,研學旅行正處在一個群雄逐鹿的局面。但是,研學旅行還在探索期。作為跨界領域的研學旅行才剛剛興起,當前國家政策和行業規範也還不夠完善,行業仍面臨著不少痛點。一方面,研學出遊安全責任極其重大,教育部門、學生家長都極為謹慎,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市場可能就會被牽連。另一方面,研學旅行也容易出現「只學不旅」或者「只旅不學」等現象,嚴重同質化。就這些問題,有些企業充分利用這段疫情時間把過去開展的研學旅行工作進行一次全面深刻的反思總結,找出不足,提煉成功經驗與成果,然後不斷修煉內功。例如廣東研學匯和垂直研學行業的網際網路公司-筆船科技和作,通過筆船科技開發的智慧研學SAAS管理系統,建設研學行業新生態,解決研學痛點,協助研學機構打造差異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