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呼吸」!中山18個森林公園吸引大批遊客,在哪兒?

2021-02-28 中山發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建設美麗中國!

近年來,中山致力於建設

充滿創新活力的宜居精品城市。

目前,中山正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並已獲批成為國家低碳城市試點。

在中山,你隨時隨地都可以

感受到新鮮空氣迎面而拂來

抬頭望,蔚藍的天空下陽光正好

藍天、碧水、青山……

到處洋溢著生機勃勃!

近年來,中山秉持「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致力於建設充滿創新活力的宜居精品城市,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努力營造良好環境。

2016年空氣品質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排名前十,「中山藍」已成為常態。南粵水更清行動綜合得分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一,空氣品質保持在全國前列,全民綠化經驗在全省推廣。

據了解,中山設立佔全市國土面積九分之一(200平方公裡)的五桂山生態保護區,保護好中山的「市肺」。先後實施開展新一輪綠化中山大行動、三年綠化美化提升行動、建設高標準溼地公園等系列大規模造林綠化工程。

▲五桂山大尖山森林公園

 「中山藍」、「森呼吸」 

 中山打造「宜居城市」背後有啥秘訣?

》》》創新生態補償機制


中山2016年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圍繞「山、水、林、城、人」五大核心元素,持續推動城市森林增量、提質、擴容。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中山市鎮兩級財政累計投入資金17.24億元,啟動綠化項目322個,完成項目135個,完成率41.9%;預計本年底完成項目可達263個,完成率81.7%。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山先後啟動了林相改造、城市林業、森林提質增效等系列工程,全市43萬畝林地森林覆蓋率95%,森林質量位於全省前列。

中山提出並實施「生態公益林生態效益橫向補償」,綜合各種因素確定各鎮區享受生態公益林生態效益所必須支付的成本,再進行二次分配,凸顯林地與林木的價值。

目前,中山市森林覆蓋率為23.06% ,比 2012年提高3.64個百分點,其間非林地森林面積增加9044.5 公頃,平均年增長達1808.9公頃。中山市已建溼地公園12個、森林公園18個,在建的自然保護區1個、市級以上森林公園5個,還在推進20多個微型公園項目。其中,18個森林公園年接待遊客超500萬人次。一會小布哥還會專門為您介紹。

▲板芙鎮金鐘山森林公園

中山市通過強化大氣汙染防治組織協調、工業VOCs汙染治理、揚塵汙染控制和深化工業鍋爐整治、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等有力手段治理大氣。「中山藍」已成為常態,是中山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最好印證。據中山市環保局介紹,中山市2014年、2015年、2016年大氣汙染防治責任考核連續三年獲「優秀」。2017年1月至8月中山市空氣品質有效監測天數為243天,其中優為116天,良為91天,達標率為85.2%,其中6月份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排名第2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未來,中山還將結合森林進城圍城、生態景觀林帶、鄉村綠化美化等重點生態工程,在江河沿岸、河口地帶營建防護綠帶,修復拓展河湧兩岸、環湖(庫)濱水景觀林帶,加快推進村鎮道路、堤岸、庭院綠化美化和公共綠地建設,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濱水景觀。

》》》全民綠化經驗全省推廣

近年來,中山市大力推行全民綠化,全民綠化經驗被全省推廣。中山以共建、捐建、認養、冠名等多種形式,把「全民修身」與「全民綠化」有機結合起來,廣泛發動全民以捐款建綠、親手植綠、愛綠護綠等多種形式,積極鼓勵引導群眾參與城鄉綠化。

據統計,2012年至2016年,全市直接、間接參加義務植樹達1200多萬人次,折算植樹近5000萬株,募集「三認」資金近億元;建設「修身林」「感恩林」「合家歡林」「及第林」等主題林500多片。

▲黃圃尖峰山森林公園

你是不是經常被問到

在中山,哪些地方好玩又有特色

絞盡腦汁都想不出?

那麼別擔心了,

中山這些森林公園任你選擇

而且還是免費哦!

 中山這些美美的森林公園在哪兒?

 小布哥先帶你逛幾個,飽飽眼福!

▲五桂山大寮深秋風景

主入口地址:大湧鎮翠華路旁


卓旗山綠樹成蔭、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環境優美、風景秀麗,是中山市最早建成的五個市級森林公園之一。

在卓旗山居高臨下,可遠眺大湧鎮乃至沙溪鎮和中山市城區,可同時看到疊翠群山、良田千傾、交錯河網、悠遠古村、繁華城鎮等美好景致。

大尖山森林公園位於中山市五桂山龍石村,海拔390多米,是大尖山山脈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山頂聳立突兀,山中樹木茂密,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開車從中山市區到大尖山不過20分鐘的車程,天氣晴好時,從市區都可望到它的挺拔身影。

登大尖山有兩條路線,一條從石鼓北坑口起步,較寬、較陡,有石階。另一條路位於山的東南面,黃沙的路面平緩地向遠延伸,一面臨山,一面溪谷。在爬山途中或有些小道,多半是雜草叢生,人跡罕至。

黃圃山體資源豐富,共有6座山體,融自然風光、人文資源於一體。在6座山體中,尖峰山面積最大,超過8平方公裡,涵蓋三十六級古石徑、宋代碼頭、鰲山歷史街區、海蝕遺址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其中尖峰山北段的石嶺東面山腳存有的一處海蝕遺址,佔地範圍2500畝,其不僅是廣東沿海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的海蝕遺址,而且也是廣東為數不多的保存完整的海蝕遺址之一。

北臺森林公園集山體景觀、生物景觀、人文景觀、登山景觀為一體,以觀光旅遊為主,開展森林探險、民俗體驗、拓展運動等多功能綜合性旅遊區。公園佔地2400畝,以湖洲山為主體,與詹園景色融為一體。

湖洲山是北臺森林公園的一部分,景區內有一塊巨型的斷壁倒影湖中,湖內有一湖心亭,讓人聯想到武俠小說中高手對弈的場景,充滿戲劇神秘的色彩。湖洲山草木繁盛,植被豐富,擁有大面積山地景觀、湖水景觀,加上新修建長約兩公裡的登山棧道,以及眾多的登山休憩亭,是一家大小外出休閒,親近大自然的理想選擇。

期待中山出現更多綠水青山!

中山發布編輯部

編輯:鄭敏君、範偉業、蘇文穎

美編:鍾美君

編審:伍學標、李華炎

素材來源:羊城晚報、圖/中山市委宣傳部

相關焦點

  • 增城有13個森林公園,一起來「森」呼吸
    平日裡,趕著上班、赴約、回家喧鬧的街頭,儘是行色匆忙的行人想不想找個地方「森」呼吸一把愜意地偷會兒懶無需去到遠方,收好增城森林公園一覽圖來走遍增城這13個地方吧~增城的森林公園秀色幾何?先來看看這幾個地方太子坑森林公園相傳太子坑山上原來供奉著哪吒的寺廟,哪吒也叫「三太子」,故稱「太子坑」。
  • 夏日炎炎,給你東莞9個免費森林公園好去處,讓我們一起森呼吸
    森林公園裡還有非常多的樹林,樹木的品種也很多,置身於這美麗的森林公園,欣賞著滿眼的綠意,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嗅著陣陣的清香,令我們心情舒暢,流連忘返。農莊網小編推薦9個東莞免費去的森林公園,讓我們一起森呼吸。
  • 「森呼吸 親自然」2020黃海森林公園瑜伽大會成功舉辦
    6月27日上午,「森呼吸 親自然」2020黃海森林瑜伽大會在東臺黃海森林公園盛大開幕,來自全省各地的千名瑜伽愛好者相聚森林,在享有「自由呼吸、天地靈氣」美譽的黃海森林公園感受瑜伽帶來的天人合一。東臺黃海森林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弶港鎮黨委書記朱亮亮致辭並宣布瑜伽大會開幕。
  • 天柱山魔幻森林「森呼吸」旅遊節主題文藝演出精彩上演
    9月19日晚,天柱山魔幻森林「森呼吸」旅遊節主題文藝演出在天柱山國際康養小鎮精彩上演,吸引著各地遊客近千人前來觀看,大家共度「魔幻森林夜」,暢快「森」呼吸。來自合肥的遊客張女士開心地說。  據悉,主題文藝演出是天柱山魔幻森林「森呼吸」旅遊節的精彩活動之一
  • 18億!16000畝!中山首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正式授牌!
    日前在廣州海心沙開幕的2018中國森林旅遊節上廣東中山國家森林公園被正式授牌!廣東中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中山市城區,規劃面積達16000畝,森林覆蓋率達86.99%,計劃投入18多億元由樹木園、金鐘湖公園、大尖山森林公園、古香林公園等旅遊資源組合而成,每年入園遊客超200萬。金鐘湖金鐘湖公園、金鐘水庫位於新安村內,水庫東南大面積溼地沼澤,山坡地勢起伏的生態環境及各種水生植物給水鳥提供藏身、食、繁殖的空間。山體坡度平衡,沿岸植物形態優美,植被層次茂密豐富。
  • 中山首個國家級森林公園獲批
    中國園林網1月10日消息:近日,國家林業局在北京組織召開2017年度國家級森林公園設立專家評審會議,中山市擬設立的廣東中山國家森林公園經過層層考察以及22位來自中國森林風景資源評價委員會的專家審核,順利通過國家級森林公園評審,成為2017年全省第三個獲通過公園。
  • 去烏當7個打卡地,盡情「森」呼吸
    連日來,記者在貴陽市烏當區郊外,為市民找到幾處利於「森」呼吸的好地方,特別適宜清肺解暑納涼。烏當區近年來在新堡、羊昌、百宜、偏坡等地,努力整治鄉村人居環境,聚焦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廁所革命、生活汙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村莊規劃管理等突出問題,並增設管好活動廣場、公共廁所、停車場、河道等公共區域,大為改善了鄉村村容村貌,為遊客和市民營造了一個乾淨、整潔、舒適的公共環境。
  • 湖南不二門,以佛系溫泉為特色的城中森林公園,吸引著大批遊客
    在湖南湘西永順縣,有一個國字號城中森林公園不二門。它以野溪溫泉、毛澤東石壁詩詞和佛教文化融為一體特色,僅這裡盡有。不二門通過加入芙蓉鎮景點圈,打造「世界級」旅遊綜合體。芙蓉鎮景點圈也剛好處於張家界-鳳凰古城兩地交通的必經之路上,有一定的區域優勢。
  • 杭州森林氧吧,可以摘下口罩「森」呼吸的地方!
    天子地森林康養基地位於天子地景區核心區域基地外延30公裡內無汙染源基地內平均負氧離子濃度15000個/cm³森林康養區噪音低於20dB和孩子一起看過不的溶洞不少這一處值得好好逛逛天子地的溶洞面積有16000平方米分為三個洞廳遊客可以遊覽的有
  • 疫情過後,來海南「森」呼吸
    疫情過後,可以來到海南漫步雨林,一起「森」呼吸。海南,有著中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島嶼型熱帶雨林,全島森林覆蓋率62%,目前全省擁有8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7個省級森林公園和32個國有林場,黑冠長臂猿、海南獼猴、大田坡鹿、桫欏等等珍稀動植物都生活在這裡。
  • 去森林氧吧,自由「森」呼吸
    親近自然我們在「森呼吸」中返璞歸真森林氧吧不僅空氣潔淨、生態優越還有著讓人流連忘返的絕美風景
  • 海曙龍觀:帶著遊客「森呼吸」
    「五一」假期,龍觀成為市民和遊客休閒度假的新選擇。(王果果提供)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發展,我市文化旅遊企業加快復工復產步伐,讓人們重回綠水青山,享受休閒好時光。除了天然草坪、露天舞臺、美食燒烤等休閒設施外,度假村還推出海外引進的「飛想探索公園」項目。它包括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晶塔」,讓人們從4層樓的高空「自由落體」,在九曲八彎的大滑梯裡720度旋轉。「水晶塔」旁邊的「大擺蕩」項目,拉繩把人們拉至高空,體驗凌空擺蕩的刺激與快感。
  • 2020鐵山坪森林半程馬拉鬆開跑 近千跑友暢享「森」呼吸
    12月6日上午9點,隨著汽笛鳴槍,2020重慶鐵山坪森林半程馬拉松賽在江北區鐵山坪森林公園開跑。本屆賽事是由中國田徑協會認證、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政府主辦 。共吸引市內近千名選手報名參賽,大家在跑步中盡情感受鐵山坪的自然生態,來了一次暢快的「森呼吸」。
  • 尼泊爾奇旺國家公園:讓我們一起「森」呼吸
    尼泊爾奇旺國家公園:一起「森」呼吸 奇旺國家公園是尼泊爾最大的野生動物園,也是亞洲最大的森林公園之一。它曾是尼泊爾皇家公園,也是尼泊爾第一個國家公園。海拔150公尺,有三十多個營地分布於園內。公園於1962年成立後,因政府明令禁止捕殺動物,所以該地成為大象,犀牛,虎,豹,鱷魚的天堂。
  • 縉雲有兩個省級森林公園,周末快帶家人去「森呼吸」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文件,浙江省國家級森林公園共44處,省級森林公園共84處。縉雲大洋山省級森林公園與括蒼山省級森林公園上榜省級森林公園。  一起來走進  這兩個森林公園  縉雲大洋山省級森林公園  縉雲縣大洋山森林公園位於縉雲縣南部,地處括蒼山脈西端,甌江上遊,面積達到73590畝,森林覆蓋率達97.1%,公園接待駐地海拔1180米,年平均氣溫攝氏13.5度,於2001年9月經浙江省林業廳批准建立省級森林。
  • 疫後遊海南,在島中央「森」呼吸
    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岭是瓊中最吸引人的旅遊資源之一。袁才海南島也的確有這樣的資本和優勢做大健康遊。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國內首個熱帶雨林公園,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七分之一,範圍涉及五指山、瓊中等9個市縣,是國內體驗雨林觀光和雨林度假最好的地方之一,包括五指山、鸚哥嶺、尖峰嶺、霸王嶺、吊羅山等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佳西等3個省級自然保護區,還有黎母山等4個國家森林公園,以及阿陀嶺等6個省級森林公園及相關的國有林場。擁有如此優質的生態健康旅遊資源,但很多島主對中部這片雨林生態寶庫並不熟悉。
  • 暢快「森呼吸」 首屆森林迷你越野賽開賽
    11月7日上午,由沐川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主辦,縣業餘體校和沐川跑團承辦的以「公益運動,健康關愛」為主題的首屆森林迷你越野賽在國家森林公園據了解,此次比賽分設10公裡迷你越野賽和3公裡歡樂跑兩個項目,來自縣內外的120名男女跑步運動愛好者在天然的森林「氧吧」中暢快呼吸,盡享奔跑樂趣。沐川跑團負責人吳永剛表示,「本次比賽秉承體育、休閒與旅遊有機結合的理念,讓廣大運動愛好者擁抱大自然,暢快「森呼吸」, 跑在風景中。」
  • 天柱山魔幻森林「森」呼吸旅遊節將於9月20日開幕
    為促進全域旅遊發展,打造天柱山國際康養小鎮,助力鄉村振興,天柱山魔幻森林「森」呼吸旅遊節將於9月20日開幕。據悉,活動從9月19日至25日,分森林「『林』距離,『森』呼吸」音樂晚會、「走進森林,樂享健康」 大放送、「
  • 登東莞觀音山暢享「森」呼吸
    櫻花樹下,芳香伴身,循著四季萬物的步調,帶著希望在春天醒來,此刻觸到最柔軟的時光,還有清風拂面,仰望的是白雲溫柔…… 回歸自然 暢享久違「森」呼吸 久違的旅途,選擇一個有陽光的周末,自駕來到觀音山,在一片綠意中吸收原始的靈氣和能量,在淡泊寧靜中體驗真正的健康。
  • 滬"森林生態站"亮相中山公園 系首個特大型城市中心觀測點
    圖說:中山公園內的上海城市森林生態站。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了解到,此項目由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和上海市林業總站共同建設,將對本市典型城市森林進行長期定位觀測,為市民提供遊憩參考數據,並為政府決策、科學經營森林提供理論基礎。  城市公園中建「觀測站」多站點聯合「成網觀測」  上海長寧區中山公園新建的崗亭外,不時有附近居民和遊客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