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 用腳步丈量陽光下的古城區。這一趟旅行要帶大家走一條隱藏在熱鬧古城區裡的「散步」線路,這一路好吃好玩的很多,驚喜也很多。
本次旅行路線
路線:玄妙觀—皮市街花鳥市場—閭邱坊巷—太平天國軍械所遺址(和平裡書場)—湯家巷—環秀山莊—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城隍廟
交通:地鐵1號線至臨頓路站,步行至玄妙觀
用時:一天
門票:玄妙觀門票10元,和平裡書場入場券5元,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門票5元,環秀山莊門票15元。
很多蘇州人的早晨是從一碗麵開始的,蘇州有太多百年老字號麵館,每天早上都擠滿了人。一碗熱乎乎的頭湯麵下肚,睡意被驅趕了,新的一天也才真正開始忙碌起來了。
位於觀前街玄妙觀旁的黃天源,是一家響噹噹的糕團老字號,臨近過年,一早趕來買年糕的顧客絡繹不絕,在門口排起了長隊。大家都知道蘇州黃天源是賣糕團出名的,但其實黃天源也賣面。這不,既然來到了玄妙觀這裡,就打算試一試黃天源的面。
點了一碗燜肉麵,一碗爆魚面,都是最具蘇州特色的面澆頭。燜肉肥而不膩,又酥又爛,入口即化,爆魚軟硬適度,香味濃鬱,甜鹹可口,吃一口面,喝一口湯,黃天源的蘇式面做得很地道,一點也不比別家老字號麵館的差。
吃完面,今天的行程正式開啟。第一站要去的,就是黃天源邊上的玄妙觀。
觀前街 ? 玄妙觀
有個秘密,或許只有土生土長的老蘇州才知道,蘇州香火最旺的地方,並非佛教寺廟寒山寺、西園寺、重元寺……而是位於觀前街上道教的玄妙觀。
這座始建於西晉鹹寧二年(公元276年)的道觀,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被稱為是「江南第一古觀」。
在人來人往的觀前街上,玄妙觀就像這裡的「一街之主」,默默觀察著、庇佑著每一個從面前走過的人。
三清殿前,一組有趣的銅像,描繪著舊時蘇州手推車賣糖粥的場景,如今看來,依然親切溫暖。
殿前的地磚上,雕刻著八仙過海的傳說,仔細看看,每一塊磚都是一個有趣的故事。
如果家有考生的話,可以來玄妙觀的文昌殿拜一拜「文曲星」,為孩子求一個好運哦!
皮市街? 花鳥市場
從玄妙觀出來,一路往北走,來到了皮市街。皮市街為什麼會叫做皮市街呢?相傳唐代詩人皮日休造別墅於此,因名皮墅,後訛為皮市。又傳皮市街之成名在宋代,街長裡許,專售各種皮貨,因而得名。
無論皮市街過去是否真的是皮貨市場,如今的它早已換了另外一個身份。現在一提起皮市街,蘇州人都會很自然地想起皮市街花鳥市場,就好像如今的皮市街只為了這些花鳥魚蟲而存在著。
花鳥市場是蘇州眾多家庭在年前需要來的地方。進去逛一圈,買些花花草草、漂亮的金魚,或是帶個小動物回家,讓新年的家中充滿著鮮活、清新的氣息。水仙、鬱金香、仙客來、富貴竹、銀柳等等應有盡有,年味十足,讓人挑花了眼。
我們到的時候,剛好送來了一批鬱金香,鮮紅的顏色實在很討喜,就忍不住買了幾株帶回家擺著。
皮市街花鳥市場固然有名,但在這條街上,還有另外一樣東西能與之媲美,那就是潘玉麟糖粥攤。每次只要老夫妻倆攤子一開,人們自然循香而來。鴛鴦桂花糖粥和赤豆糊小圓子是他們家的招牌美食,一律由老兩口手工熬製。但是想吃到潘家的美味糖粥,是要靠緣分的,老兩口每天下午出攤,限量供應。很不巧,這次我和小舟就沒遇上,只好等年後再來尋覓心心念念的糖粥了。
閭邱坊巷 ? 閤村坊巷
從花鳥市場出來,沿著皮市街往北走,然後左拐進入了閭邱坊巷,因北宋時期朝議大夫閭邱孝終居於此,故名。閭邱孝與蘇軾交往甚密,經常在一起賦詩為樂。蘇軾曾說過:「蘇州有二邱,不到虎邱,即到閭邱。」
巷子不長,卻有不少古蹟遺存,顧氏(安之)鴛鴦樓舊址、名醫繆康壽故居、「紙大王」詹沛霖故宅等等都藏在這條巷子裡。
一路往西,穿過人民路,我們又進入了一條名叫「閤村坊」的巷子,無論名字還是建築風格,都和剛才的閭邱坊巷一脈相承。
同樣的,這條巷子裡也有一些名人故居,但更吸引我們的是冬天陽光下的「晾曬」,無論是衣服被褥還是醃魚臘肉,都一併曬在了狹窄的巷子裡,就好像一幅珍藏已久的老蘇州生活畫卷,在巷子裡緩慢地平鋪展開,重現在我們眼前。
馬大籙巷 ? 和平裡書場
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天王井巷,在這裡,我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和平裡書場。具體說來,和平裡書場其實在馬大籙巷12號,但是走在天王井巷,我們已經看到了書場很醒目的指路牌,照著走就對了。
和平裡書場原是太平天國軍械所遺址,曾出土過石炮彈、鐵地雷、太平天國軍刀之類的兵器,而如今,歷史的硝煙已退去,這裡成了住在附近的爺爺奶奶們最喜歡的聚會休閒娛樂大本營。
每天定點過來,坐在書場的院子裡曬曬太陽,嘮嘮家常,下棋打牌搓麻將,消磨退休的時光。下午一點半,突然鈴聲響了,大家都匆忙往屋子裡走。原來,是好戲上演了!五元一張門票,泡上一杯茶,就這樣在書場裡聽上幾個小時的評書。
聽臺上的老爺爺咿呀彈唱著,看周圍的爺爺奶奶歡快笑著,書場對於他們來說,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一份寄託,一種念想。如果你也喜歡吳儂軟語的彈唱,喜歡這種舊蘇州慢生活的氛圍,那抽空來這裡,和爺爺奶奶們一起打發午後的時光吧!
湯家巷 ? 雞排
繼續往西走,我們來到了湯家巷。湯家巷一面是河,一面是民居,一路上,我們走過了好幾座石橋、走過了菜場,走過了那些記憶中熟悉的市井味道,最終在一個地方停了下來——大名鼎鼎的湯家巷雞排。
這個不起眼的小店,每天排著長隊,因為很多蘇州人是吃著他們家的雞排長大的。雞排炸完稱斤,再被剁成一塊塊裝進紙盒裡,最後再撒上一陣胡椒粉。最特別的是,雞排外面裹的是麵包糠,小時候家裡炸物也都是裹的這種,完全是蘇州特色。
這份雞排,只花了9塊錢,滿滿一盒子,分量很足!吃完還打包了一份帶回家當晚飯。
景德路 ? 環秀山莊
湯家巷走到底,就是景德路了。景德路上好玩的地方也很多,最有名的,當屬環秀山莊了。
環秀山莊是一座以假山為主的古典園林,園內由清代疊山大師戈裕良堆疊的太湖石假山尺幅千裡,獨步江南,被公認為是中國園林現存假山中的第一佳構。
環秀山莊,作為山景園的代表,雖只有3畝天地,但空間緊湊布局巧妙,構成一個封閉而寧靜的小世界。
湖山、池水、樹木、建築融為一體。而於假山一座、池水一灣,更是獨出心裁賞心悅目。
景德路 ? 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
緊鄰著環秀山莊的,是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位於景德路274號王鏊祠內。蘇繡與湘繡、粵繡、蜀繡並稱為中國四大名繡,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在這個精緻古樸的博物館中,共展出了200多件作品,高度概括了漫長的蘇繡藝術史。
一枚小針遇見一團絲線,這本是最普通的相遇,卻被一雙巧手演繹成了繞指溫柔,針線翩翩起舞,於是我們看到了栩栩如生的花鳥蟲魚,看到了千姿百態的大千世界,這就是針線的神奇魅力,這就是蘇繡藝術。
如果你哪天路過此地,請走進來瞧一瞧,在這一針一線之中,或許你也能體會到萬千世界細膩柔軟的那一面。
景德路 ? 城隍廟
沿著景德路再往東走,我們到了此行的最後一站——城隍廟。蘇州民間歷來有句「城隍賜福」的俗語,指的就是景德路上城隍廟內奉祀的府城隍。他護城佑民,懲惡揚善,祛除災厄,並且還賜人福壽。
每年春節,這裡都會舉辦「迎新春城隍賜福、送財、保平安」、「安太歲」等民俗宗教活動。
偷偷告訴你,來到城隍廟,還可以拜月老求個好姻緣哦,說不定緣分很快就來了!
這一趟古城散步之行,全程走完大約3公裡路,不算很長,但是一路慢慢走、慢慢看,這一天,你會收穫很多樂趣,會發現,原來古城區裡還藏著這麼多驚喜。那麼,挑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跟著我們這條線路走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