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話】中華料理在日本的由「點」到「面」

2021-02-27 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

日本到處都有中餐館,這曾經讓初來乍到的華人著實驚喜了一下,鼓足勇氣直入站前中華料理小店,喝著免費冷水看貼滿牆的「妹牛」(菜單),一種「終於找到黨」的感覺就油然而生。這裡既有廣東菜的「醋豚」(古老肉);又有川菜的麻婆豆腐;如果餓了,還有淮揚菜系的揚州炒飯,北方煎餃以及來自山西成名於京華的「燒麥」和中華湯麵等等。不過,這種終於找到組織的驚喜並未能持續多久,當發現幾乎日本所有的中華料理店的「妹牛」裡千篇一律全是這幾道菜,最多再加上一份天津人也做不出來的「天津飯」或「中華飯」,甜品也一律是杏仁豆腐時,好不容易找到的那點驚喜就被日本人徹底折磨沒了。

想我泱泱中華幾千年來成就的川菜、京菜、魯菜、上海菜、廣東菜、潮州菜、淮揚菜等大小無數種菜系,這島國少說也與我中華上邦交往了兩千餘年,就納悶了,這日本人怎麼就知道這麼幾道中國菜呢?是日本人不喜歡中國菜嗎?不對,遍布街頭巷尾的中華料理店乾脆地否決了此一謬論。雖然我們對經過日本廚師為適應日本人的口味而對中華料理的不熗鍋、少鹽、少油、多用蒸煮等的再創作不太感冒兒,但觀日本人,這樣的中華料理就已經把他們「料理」得直呼「偶姨戲」(好吃)了,可見,中餐在日本的「人氣」是不容懷疑的。這就讓我們有了疑問,法國、義大利與島國日本之距離相比於中國可謂何止十萬八千裡,在交通不發達的過去,幾可說是遙不可及,可傳至今天,來自法、意的料理,卻可以說是幾乎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正統性。看日本人的飲食習慣,並不能說與法、意料理多麼相合,那麼,原因到底是怎樣呢?

琢磨以後才知道,自從「黑船到來」,日本國門被敲開後,隨著明治維新政府的「西化」政策,西方文化和西方人大量湧入了日本,同時,西方餐飲文化也紛紛擠入日本並開始改變著日本人的飲食習慣。與此相反,當時的在日華人相對來說卻是少的可憐。這是由於日本在德川幕府時期政府就規定除去長崎的所謂「唐館十三戶」等極少數中國人以外,其餘地區是不允許中國人居住的原因造成的。由此,我們似乎找到了中華料理沒能在當時的日本開花散葉的真正原因。沒有大量的華人社會存在,中華料理在日勢微並慘遭改造也就不足為奇了。德川幕府時期的日本,應該可以說是整個東南亞華人社會規模最小的國度了。即使發展到後來,有了橫濱、神戶、長崎的中華街,說穿了,相對於整體日本,華人社會和他們的餐飲事業仍然只不過是幾個「點」的點綴而已。

自從近年來大批華人湧入日本,隨之,各種正宗本邦中國菜也適時地出現在了東京華人的主要聚居區,川菜、上海菜、湖南菜,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並茁壯成長。尤其是東北菜和火鍋料理小肥羊、小尾羊,更是火遍東京繁華區。尤令人驚喜的是與中國客人一樣,日本食客也在這些本邦中國菜館裡日漸增多,有些店鋪日本食客甚至超過了中國食客。看到那些日本人一個個吃得熱火朝天紅光滿面滿口「死吧拉西」(非常好)、「偶姨戲」的滑稽樣子,再聽聽他們臨走時那邊鞠躬邊「有難!」(謝謝)、「搞其嫂無!」(吃好了)的真誠表情,就明白了日本人永遠也不會拒絕中華料理的偉大道理。

感謝大陸的開放政策,也欣慰日本政府終於有了「大批量」地接受中國來客的魄力。這終於讓在日中國人歷史性地實現了真正的大發展,更重要的是實現了中華料理在日本由「點」而「面」的普及,使正宗的中國餐飲文化漸漸融入日本並為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所喜歡。還替日本人高興,高興他們吃了那麼多年的「疑似」中華料理後,終於實現了在日本也能吃到正宗中國菜的願望。隨著中華料理在日本由「點」到「面」的快速發展,相信不久的將來,在食文化上,日本人民就會漸漸地明白「食道正味兒是中華」的硬道理。

相關焦點

  • 出生在日本的「中華料理」咱中國人卻不認識
    摘要:導語:中華料理在日本人氣挺高,中國人經營的中華料理店隨處可見。雖說以上這些料理都是在日本出生,但大多以中國菜為底,加以改造而成。日本人都會根據自己的口味將菜品改造成自己喜歡的味道,這也是在日本的外國菜的普遍命運。
  • 這些日料號稱中華料理,卻由日本發祥!國內也沒有賣
    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當中,中華料理已經深入了日本人的家庭,比如餃子、炒飯等。而這些料理在日本本土也得到了發展,逐漸演變成適合日本人口味的食物。走在日本街頭,也能夠看到諸多中華料理店鋪,特別是在橫濱、池袋的中華街之上,中華料理店更是鱗次櫛比,四川料理、上海料理、廣州料理等各式各樣,火鍋、炒菜以及中華小吃琳琅滿目。一瞬間,仿佛回到中國一般。
  • 美食趣話:日本拉麵 Ramen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美食趣話>正文美食趣話:日本拉麵 Ramen 2013-04-16 17:5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中華料理天下第一?別忘了,中華料理≠中國料理
    像現在這樣,上一大桌子菜,大家圍座共食的合餐制,普及是在元朝以後,由蒙古人帶來的飲食習慣。所以那些描述宋朝之前的古裝劇中那些合餐的鏡頭都是穿幫。即使在食肆、酒尞裡也是分餐制。幾個人一起吃飯,點菜都是自己點自己那份,點一桌子菜大家一起的吃是不存在的。
  • 這些日料號稱中華料理,卻由日本發祥!國內也沒有賣
    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當中,中華料理已經深入了日本人的家庭,比如餃子、炒飯等。而這些料理在日本本土也得到了發展,逐漸演變成適合日本人口味的食物。走在日本街頭,也能夠看到諸多中華料理店鋪,特別是在橫濱、池袋的中華街之上,中華料理店更是鱗次櫛比,四川料理、上海料理、廣州料理等各式各樣,火鍋、炒菜以及中華小吃琳琅滿目。一瞬間,仿佛回到中國一般。
  • 中華料理是怎樣傳入日本的? 日本美食
    在中國古代傳入日本的更多的是一些食材的製造方法。比如豆腐,比如醬油。甚至製作茶葉的方法。那真正的中華料理是什麼時候傳入日本的呢?那麼詳細內容請往下看↓↓↓中華料理是什麼時候傳入日本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先回想一下,在日本有幾種中華料理的菜系。在日本的中華料理最主要有4種派系:粵菜、川菜、東北菜系、上海菜系。
  • 陝西西安「biangbiang」面等等中國料理在日本超受歡迎
    最近這些年,不僅有之前的麻婆豆腐擔擔麵火鍋等很早以前就在日本火起來的中國料理,連生煎包、刀削麵、蘭州拉麵這些地方小吃也在日本火了起來。而近年,連陝西省的biangbiang面也登上了日本的話題榜!不過日本的輸入法也是打不出這兩個字的,一般人還是會打假名的比較多。現在日本各地不少中餐館在菜單上添加了「biangbiang面」。除了新上的biangbiang面,日本人一向都十分喜歡中華料理,他們對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 在日本,你能吃到哪些沒吃過的「中華料理」?
    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也理所當然地將中華料理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文化圈,中華料理名正言順的成為了日本人民的一個生活選項。日本的大街小巷裡存在著數以千計的「中華料理店」,然而日本的「中華料理」卻也很奇葩,其中有很多讓中國人感到陌生的地方。雖然中華和中國代表的都是中國,但是「中華料理」為什麼不叫「中國料理」?
  • 萬景路:中華料理在日本
    中華料理在日本發展到今天,雖然貌似菜系很多菜品繁盛,但日本人常吃的卻並不是很多,也就是常見的麻婆豆腐、青椒肉絲、咕咾肉、回鍋肉、炒飯、擔擔麵、煎餃、天津飯、中華丼、小籠包、燒賣等,再高大上一點還有如幹燒蝦仁、北京烤鴨之類,僅此而已。
  • 日本人做的「中華料理」,韓國人做的「中華料理」,差距咋這麼大
    中國菜中國菜同樣影響了周圍的國家,日本和韓國,作為深受中國文化的兩個國家,也從中國的美食中學習到了很多精華,他們將這類菜品稱呼為「中華料理」。中華料理日本最常見的「中華料理」三大菜,分別是拉麵、煎餃和炒飯。
  • 日本的「中華料理」和「中國料理」,哪個是正宗中餐?
    在日本這道菜也是日本人心中比較好吃的「中餐」,但是除非是相熟的中國人開的中國料理店做的,如果是隨便找的中華料理店裡的麻婆豆腐總會覺得,味道有點奇怪。當然如果是超市買的方便性麻婆豆腐素,味道就更奇怪了。戰後,日本人把中國人的餃子,炒飯等等好吃的帶回國,再根據日本人的口味重新回國,形成了「傳森」版本的中餐——中華料理。給大家看看wiki百科裡說的解釋,喵喵感覺形容就很傳神「折中風味的日本風創作料理」
  • 日本人的中華料理秘術,什麼水平?
    日本人教你做正宗「中華料理」。如果有人問你,有沒有吃過「中華料理」?相信每個被問到這個問題的中國人都會嗤之以鼻,這簡直是在侮辱我的智商啊,我可是從小吃到大啊。但,相信我,這 「中華料理」,尤其是日本的中華料理,你可真不一定吃過,在日本,中華料理和中國菜還是有不小的區別的。中華料理指按日本口味改編的中式菜,中國料理才是「正宗」的中餐。
  • 中華料理天下第一?別忘了,中華料理≠中國料理
    像現在這樣,上一大桌子菜,大家圍座共食的合餐制,普及是在元朝以後,由蒙古人帶來的飲食習慣。所以那些描述宋朝之前的古裝劇中那些合餐的鏡頭都是穿幫。即使在食肆、酒尞裡也是分餐制。幾個人一起吃飯,點菜都是自己點自己那份,點一桌子菜大家一起的吃是不存在的。
  • 日本的中華料理是怎麼傳入日本的?都有哪些好吃的東西?
    和國內有很多日本料理店一樣,在日本也有數不清的中華料理店,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麻婆豆腐和青椒肉絲,幾乎成了中華料理的招牌,當然也逐漸演變出了一些只有在中國的日本料理店和日本的中華料理店裡才見得到的菜色,比如杏仁豆腐,那麼中華料理在日本到底是怎麼發展的呢?
  • 日本有「中華料理」和「中國料理」,哪個正宗?一字之差有大不同
    日本人對中國美食的熱愛,從他們平日裡的飲食就能看出,從壽司到生魚片,再到拉麵,這些如今看來是日本經典美食的存在,其實在中國都能追尋祖源。日本街巷裡還林立著許多不同的「中華料理」店鋪,這些店鋪大受日本人歡迎,但眼尖的朋友會發現,在日本的中華街上又有另一種「中國料理」店,你們知道其中的不同嗎?
  • 影視賞析:《中華小當家》日本人眼中的中華料理,長知識了
    因為我是到去年底,才完整看了一遍《中華一番!》,也就是那個不知不覺讓「統一」冠了名,而我們這些八零、九零後卻長期被蒙在鼓裡的《中華小當家》不論作為一枚純吃貨還是一個愛研究飲食的人,沒看過「小當家」似乎都說不過去。所以趁露怯之前,趕緊補上這一課。動畫的確好看,包括裡面那些炫酷到沒朋友的切菜、配菜、揉面還有顛勺神功。不過看動畫的同時,我也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當中的中國菜是這番模樣?
  • 「中華面」是如何變成日本拉麵的
    「中華面」是如何變成日本拉麵的 《拉麵:一面入魂的國民料理發展史》(喬治·索爾特 著,2016年12月,臺灣八旗文化) 《拉麵的驚奇之旅》(顧若鵬 著
  • 在日本,你能吃到哪些沒吃過的「中華料理」?
    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也理所當然地將中華料理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文化圈,中華料理名正言順的成為了日本人民的一個生活選項。日本的大街小巷裡存在著數以千計的「中華料理店」,然而日本的「中華料理」卻也很奇葩,其中有很多讓中國人感到陌生的地方。雖然中華和中國代表的都是中國,但是「中華料理」為什麼不叫「中國料理」?
  • 從中華料理,我看到了日本人並不「死板」!反而善於學習
    有人問我:日本到底有多少中華料理店?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沒有具體的統計過。但是我所到之處,幾乎都可以看到「中華料理」的字樣,大大小小的城市都能夠尋找到「中華」二字,可見中華料理店在日本真的很多。中華料理是什麼?首先有一個問題我想提前說明,那就是在日本的中華料理是什麼?
  • 日本人最喜歡吃的中華料理 麻婆豆腐居首
    近日,日本2CH論壇列出了日本人最喜歡的中華料理排名,儘管在中國人看來,不少都是家常小菜,根本難登飯店大雅之堂,但日本人卻趨之若鶩,情有獨鍾。日本中華料理店出品的麻婆豆腐,都經過了改良,少辣偏甜,因為芡粉放得多,所以格外顯得晶瑩剔透,賣相上乘。但說實話,撇開賣相光談口感的話,還是原汁原味的四川麻婆豆腐更為爽辣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