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聞網訊(張永林 羅仁)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山水武寧收穫滿滿的一年。一年來,武寧縣委、縣政府努力寫好生態與發展兩張答卷,以生態文明示範區、綠色發展先行區、最美小城樣板區建設為抓手,積極爭當同類縣(市、區)的「領跑者」,以全省第一的成績榮獲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記者 羅仁】:我現在所在的古艾巷改造提升項目正在進行最後掃尾,這是武寧縣2020年重點改造提升的背街小巷,通過提升風貌、完善業態,曾經的髒亂小巷將成為一條特色步行街。
【市民 沈信浩】:改造之前這邊是比較髒比較亂的,因為我是住在這邊的嘛,住了很久了,改造之後這裡變得煥然一新,看得也比較舒服了。
2020年,武寧縣按照「全面推進城市雙修、匠心打造最美小城」的發展理念,推進最美小城樣板區建設,統籌安排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項目53個,老舊小區改造、最美岸線打造、城市驛站和智慧城市項目建設紮實推進,「人在畫中的城市」品位持續鞏固提升,最美小城越發靚麗多彩。在農村,武寧縣深入開展鄉村振興「大競賽」活動中,高標準打造了257個新村點、5個美麗宜居示範村,啟動了54個村莊生活汙水處理點建設,運用『5G+管理』技術,將全縣1942個自然村莊聯成一張網,給秀美鄉村裝上了『智慧腦』、安上了『千裡眼』、注入了『神經元』,打造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升級版』。在全省村莊環境長效管護考核和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考核中均位列第一。「十三五」省級貧困村官蓮鄉東山村實現了從貧困村到全國文明村的華麗轉身。
【官蓮鄉東山村村民 李洪斌】:以前坑坑窪窪的,晚上根本不敢出門,現在路已經修好了,先是水泥路,現在又變成了柏油的。亮化也搞得很好,晚上我們都可以自由散步,到村裡到各組都可以去玩。
武寧美美在生態美在自然。2020年,武寧縣全面落實升級「河(湖)長制」,深化完善「林長制」,夯實優化「多員合一」生態管護機制,「林長制」寫進《森林法》,被中央深改委在全國推廣,「多員合一」生態管護機制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治山理水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在深入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的同時,武寧縣著力打造綠色發展先行區,發展綠色工業、現代農業和全域旅遊,截止2020年12月初,全縣引進項目84個,籤約資金215.88億元。其中工業70個,主導產業54個,綠色光電及配套產業22個。
【記者 羅仁】:我現在是在位於武寧縣工業園區的江西安譜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該項目從籤約到投產只用了三個多月,投產後僅一個季度的銷售收入就突破了2000萬元。
【江西安譜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蔡偉】:我們公司生產的鋰電池廣泛應用於電動車、智能家居、5G儲能基站等領域,預計2021年4月底前第二條生產線就可以實現投產。第三、第四條生產線預計在2021年下半年可建成投產。
這個投資22億元跑出「5020」重點項目建設「武寧速度」的動力新能源項目達產達標後,可實現年產值30億元以上,未來3年還將帶動形成5-10家5G新材料產業集群。綠色工業集群發展,數字經濟初顯規模,2020年武寧縣實施中城產業園、中烏科創園等新動能發展平臺「滿園擴園」計劃。領諾電子、群茂電子、高端晶片、5G新材料、汽車機器人等一批新興產業項目落地見效,新增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家。在不斷提升生態優先「含金量」的同時,武寧縣持續放大生態新優勢,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加速轉換,現代農業和全域旅遊融合發展,民宿經濟、生態旅遊、田園綜合體成為撬動城鄉經濟板塊的增長極,2020年全縣旅遊接待970.94萬人次,綜合收入80.8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