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初啟動美麗城鎮建設以來,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自我加壓,定下力爭在3年內全面完成美麗城鎮樣板建設的目標。半年時間過去了,鹿城區美麗城鎮的建設推進得怎麼樣?
七都街道西側
「島上都市」 美麗城鎮
6月18日,七都大橋北汊橋成功「牽手」甌江兩岸。自此,七都街道和溫州主城區之間的距離被進一步拉近,為今後打開更大發展格局打下堅實基礎。
七都街道位於溫州市鹿城區東端,東臨樂清,南靠龍灣,瀋海高速公路溫州大橋穿島而過,是一個面積不大的中型島嶼,也是傳統意義上的鹿城東大門。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美麗城鎮建設啟動後,守著這一片得天獨厚區位優勢的七都人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利用這個契機,把七都推向更高的發展平臺。參照美麗城鎮的「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治理美」要求,結合詩畫江島、溼地沙洲、鄉創文創的自然稟賦,七都人很快定下目標:要面向溫州主城區,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都市節點型美麗城鎮樣板鎮。
美麗城鎮,環境是基礎。經過了前幾年的綜合整治,七都街道的整體環境風貌已經有了極大的改觀,更被評為省3A級景區鎮。加之落地舉辦的青科會、馬拉松賽等多項賽事,均為七都的發展添色不少。
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城鎮,核心是如何培育出城鎮發展的內生動力。在這個問題上,七都人給出的答案是產城融合。考慮到街道東西風貌截然不同,七都街道因地制宜,以瀋海高速為界進行分類規劃——西側主要進行高端商貿開發,東側作為基本農田和鄉村進行保留,形成了浙派民居和現代工業交相輝映的城鎮格局。
七都街道黨工委委員、人武部部長劉天昴坦言,與區位優勢、天然稟賦相比,七都街道最缺的是配套設置的建設。在七都街道的規劃中,整個西側將打造成為集高檔居住、都市休閒娛樂、會展商務為一體的現代都市圈,實現5分鐘生活圈、15分鐘工作圈;而東側則充分展現「生態水都」的城市形象,輔以文化設施、旅遊設施建設,重點打造富有鄉愁的農旅產業。
目前,瀋海高速七都收費站景觀提升、四號農村公路等項目已經開始動工。下一步,七都街道還將重點開工建設環島景觀提升工程、市實驗中學分校、市建設小學分校與泰順總部科創園等重大項目,並持續推進全省社會治理智能化創新和國家級街鎮智慧治理模式試點項目建設。
甌江邊的農田
因地制宜 興業富民
一個七都街道,也折射出整個鹿城區的建設思路。如果說七都街道的規劃是個性打造,那麼鹿城區美麗城鎮建設的關鍵密碼就是因地制宜。
鹿城區美麗城鎮建設主要對象為七都街道、藤橋鎮和山福鎮3個街鎮。除七都街道外,藤橋鎮依託工業基礎,打造工業特色型美麗城鎮;山福鎮則全速推進東甌藥王谷、悠然谷、金岙谷等億元產業項目,全面打造文旅特色型美麗城鎮。
「美麗城鎮建設重在提升,早在建設之初,我們就對三個鎮街進行了系統梳理,突出個性打造。」鹿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林聳說。同時,也要注重城鄉融合和協同發展。林聳介紹,通過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向農村延伸,加快城區醫療、教育等優質資源向城鎮傾斜,使鹿城區的產業布局更加優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鋪開圖紙,拉高站位,以大手筆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美麗城鎮最核心的內容就是民生,包括構建生活圈,新建鄰裡中心、文體中心等,內涵做強了,引進產業、留住人才就水到渠成。」林聳說。
在制度保障上,鹿城區還制定了專項扶持政策和「雙師」制度(首席設計師、駐鎮規劃師),通過財政統籌和發行專項債,落實專項資金。
目前,《鹿城區美麗城鎮建設行動方案》已正式通過浙江省美麗城鎮辦評審,目標是到2022年,七都街道、藤橋鎮和山福鎮等三個鎮街全部完成創建美麗城鎮樣板鎮的工作。(圖文:馬建芬)
責編:王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