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最炙手可熱的網紅,沒有人不知道Papi醬。
從只在微博上自娛自樂地發搞笑視頻的無名氏,到一夜之間成為一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PAPI醬帶著她的1200萬融資,以及即將揭曉的新媒體廣告標王,大有日進鬥金、大殺四方之勢。
時間過去不過半年,網紅身價水漲創高,投資人若是在創投風口切換期,擁抱幾個「網紅」,是不是真的將會擁有未來,是否可以真正孵化出一隻「獨角獸」?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位「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Papi醬的出現與走紅直接引爆了一個嶄新的投資風口。這背後既是網紅價值的提升,也是短視頻爆發增長。相比之下,後者所在的領域已然催生了無數創業者趨之若鶩。
根據第三方數據機構TalkingData《2015移動視頻應用行業報告》顯示,在所有移動視頻應用中,短視頻應用款數最少,僅佔6.1%,但其用戶數增長幅度卻是最大的,同比增長401.3%。
著名跨領域經濟學家,2011年阿瑪蒂亞森經濟學獎得主陳雲博士,很早就說過這樣一句話,「未來30年誰把握了注意力,誰將掌控未來的財富」。
網紅 「引爆」注意力經濟
4月9日,在第一財經、金磚傳媒及23seed聯合製作,國洲資本總冠名的大型跨國創投真人秀節目《尋找獨角獸》開播儀式論壇上,第一財經執行長周健工表示,當下處於一個創投「風口」切換期,創業者需要調整「頻道」把握符合創業機會的趨勢。
在此次開播論壇上,網紅具有熱點和爭議性話題引來關注。記者觀察到,在網紅大熱之後,投資人、創業者、「錐子臉」們更多人加入並擁抱這一趨勢,「網紅」是真正的「風口」嗎?
「時代孕育產物,網紅可以來自任何一個行業,但是否成為獨角獸,還需要時間來驗證。但『網紅經濟』會成為一股趨勢,這是必然的。」 國洲資本總裁張執彪表示。
注意力經濟時代下,以Papi醬為代表的網紅們,發跡於一個短、平、快的新媒體時代,只要他們有想法,註冊一個ID,在一個恰當的平臺用鮮明的個人特色進行表達。
現在,網紅早已不是一種身份之外的標籤符號,它已成為一種職業本身,這個職業是如何將ID打造成一個大寫的IP。
第一代網紅時代,稱其為「網絡紅人」,而非「網紅」,因為他們缺乏網紅式以營利為目的的營銷。如早前網絡粉絲追捧的「芙蓉姐姐」、「奶茶妹妹」,只是停留在公眾視線中的紅人而已。
真正的網紅,需要一種網紅式營銷,即一種經濟形態。「網紅經濟」前提是新媒體和社交平臺的發展,讓去中心化成為可能。同時,還要學會引流量做微電商,或植入廣告,這套商業手法。亦如紫輝創投創始人鄭剛認為的「網紅可持續變現」。
如果說70後的「芙蓉姐姐」、80後的「鳳姐」以及90後的「奶茶妹妹」是處於1.0時代的「網紅」,他們的粉絲則明顯是碎片化的,沒有良好的變現措施。而到了Papi醬的2.0時代的網紅,有積聚粉絲的微博、微信、淘寶、直播、短視頻等平臺,這足以讓「老一代」網紅眼紅不已。
在這特定的時代背景下,網紅經濟逐漸顯露並火熱起來,並且漸成初具規模的價值產業鏈,其中涉及到各類社交平臺、「網紅」經紀公司、「網紅」本身以及最終的電商變現平臺等等。培訓機構抓住短處。讓大家覺得草根都可以成為網紅,勾起了大眾欲望 。
新華都商學院副院長林樺在論壇上表示,新華都已經在著手推出這樣的培訓課程,內容包括怎麼培訓,怎麼包裝,怎麼靠事件營銷,打造眼球經濟。如今的「網紅」更加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步推進,在資本和利益相關者的熱炒之下成為了風口。
《尋找獨角獸》尋找下一個「風口」
下一個「獨角獸」會是「Papi醬」們其中之一嗎?
在《尋找獨角獸》節目的開播論壇上,當主持人問及這個問題的時候,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人朱嘯虎直言:「中國市場的需求的確很旺盛,但創業與投資一樣,都需要耐心,投資者必須對市場保持高度的敏銳感。但也要切記,傳播變得容易的時候,衰減也會變得很迅疾。移動網際網路給予草根崛起的機會,可是是否會成為獨角獸或者出現獨角獸還很難判斷。」
「我們必須關注網紅,因為網紅呼應了某種社會需求。但是站在多年投資人的立場來說,單個網紅成為獨角獸的概率並不大,因為內容創造始終會存在枯竭周期,很難保證一個持續性的輸出。」 鉅派投資聯席總裁陳歡認為,如果投資人要去投資網紅,就目前來看投資一個可持續輸出內容的平臺,會比投資單個網紅風險小一些。
重倉投資了錘子手機的鄭剛則是非常明確地表示:「在這個風口裂變的時代下,未來的獨角獸公司,不會是一個網紅,而是一群人。」
而對於投資者來說,「獨角獸」公司來自哪個領域似乎變得越來越不重要,如何在這個追求速度搶佔注意力的時代第一眼發現「獨角獸」才是他們更關心的事。全程參加了第一季《尋找獨角獸》的張執彪表示:「現在的資本很活躍,網際網路成就了很多獨角獸公司。對於初創團隊來說,投資人只是起到一個指引和連結作用,讓創業團隊更順利的切入他們所關注的市場和行業。我們將投資者每天的工作形態透過這樣一檔節目展示出來,其實就是在盡這樣的一個社會責任。」
說到社會責任,黃斌說:「其實投資人投資初創企業,多少也是在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以我個人創業經驗,初創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是拿著投資人的錢交了創業學費。但我們依然堅持投資,是希望除了項目本身的成功,而是打造一支團隊,有了團隊,這次項目不成功,也總有成功的機會。」
至於市場和投資人都在問的,下一個「獨角獸」又到底會以怎樣的面目走向投資人,走向市場?資本的裂變是否會讓「獨角獸」公司的成長來自「網紅」?帶著這些問題,第一財經、金磚傳媒、23seed聯合推出的大型跨國創投節目《尋找獨角獸》。項目組歷時半年,走訪雪梨,首爾,特拉維夫,矽谷,新加坡,臺北,上海等全球七大創業城市,密集接觸了幾百個業內頂尖投資團隊,幾千個創業團隊,海選出百餘個熱門智能硬體,電子商務,社交應用等新經濟模式項目,進入節目錄製。
據主辦方介紹,這檔大型跨國創投真人秀,採用晉級PK制度,入圍50組進入比賽。初賽中將有18組選手晉級複賽,進入複賽環節角逐6名決賽資格,最終將在決賽盛典,分別產生金、銀、銅獨角獸項目。每場有三位評委導師與100位大眾投資人投票角逐,13場比賽考驗選手創業夢想與創業潛質。經過層層選拔,最終評選出總冠軍,獲得千萬元初創企業扶持資金。節目即將於4月23日起,每周六晚九點在第一財經頻道播出,全景還原創業艱辛之路,360度展現那些具備「獨角獸」基因的創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