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山
景區特色
1.白石山擁有全國唯一的大理巖峰林地貌。
2.淶源夏季氣候涼爽,暑期平均氣溫只有21.7攝氏度,比起承德避暑山莊低2.7度,比北戴河低3.8度,暑期氣溫高於35℃的酷熱天數年均只有0.1天,高於30℃的炎熱天數年均6.9天,所以淶源被譽為「京西夏都,生態涼城」。
3.白石山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為82%,植被覆蓋率在90%以上,全景區有高等植物739種,野生動物很多,是河北省生物多樣性三大分布中心區之一。
4.白石山天象莫測,特殊的地形造就了白石山獨特的氣候。從東南方向吹來的暖溼氣流,被高大的白石山攔截在峰林巨壑間,經常形成雲霧、佛光。由於冷暖氣流的作用,白石山上經常出現鋒面雨、地形雨,也經常出現藍天白雲映蒼山的景觀,白石山晴不如雨,雨不如霧,霧不如雲。所以「白石晴雲」是淶源的古十二美景之一。
最佳遊覽線路
飛狐峽遊覽線:東門——韭菜園——南天門——絕壁長廊——仙人曬靴——三佛朝聖——三叉口——瞰海亭——三洞天——太行之神——飛雲口——西門(反方向亦可)
雙雄石遊覽線:東門——韭菜園——海豚出水——豁然崖——側身崖——風雲際會——雙雄石——紅樺林——飛雲口——西門(反方向亦可)
佛光頂遊覽線:東門——韭菜園——海豚出水——豁然崖——五行臺——佛光頂
簡介:
白石山景區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境內,總面積為100餘平方公裡。白石山擁有全國唯一的大理巖峰林地貌,三頂六臺九穀八十一峰,主峰佛光頂海拔2096米,自古被稱為太行之首。其山勢陡峭,奇峰林立,怪石遍布,植被茂密,瀑飛泉流,雲蒸霞蔚,佛光頻現,長城與廟觀分列於山間兩側,集雄偉、秀麗、神奇、幽幻於一身,是中國山嶽景觀奇與險的傑出代表。目前白石山景區已榮膺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多項桂冠。
白石山挺拔、雄偉、奇峰簇攢,疊峰屏立,峭壁千仞。景區內巨大峰柱林立,大小石峰達1000多個,單個峰柱體稜角顯著,柱頂平緩,峰柱大小不一,最大高差可達200米,小的約十幾米。由於風化剝蝕,峰柱形態多樣,可謂千姿百態,擬名神似,如雙雄石、八戒娶妻、將軍石、夫妻觀景等,充滿靈性和生命。白石山地貌景觀保存完好,尤其在核心區基本保持原始自然狀態,大理巖中的距今十億年前的規模宏大的巨角礫巖,為目前所知的全球最早的古地震遺址,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地球上最古老的化石之一的疊層石以及反映十億年前白石山地區沉積環境的一些沉積構造標誌,如泥裂、波痕等等,都是寶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遺蹟。白石山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高,是河北省生物多樣性三大分布中心區之一,保存有大面積的原始次生林,生長在海拔1600米到2000米之間的紅樺林為白石山的代表性植物,除此之外,第四季冰川留下的植物——核桃楸也分布較廣,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白石山上每當雲霧嫋嫋升起,就會出現雲蒸霞蔚,雲海佛光的奇觀,更增加了白石山的神奇與魅力。
白石山不僅是華北平原進入山西高原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自然與人文的分界線,春秋時度嶺分燕趙,遼宋時一山分兩國。白石山北麓的長城始建於明代萬曆元年,竣工於萬曆十三年,全長19986米。白石山長城的特殊價值所在為它是原汁原味的石頭長城,並且淶源境內的長城是全國保存最完好的一段。登上白石山頂,遠眺長城象一條巨龍蜿蜒於其上,實為勝境。
白石山不光是地質之山,風光秀美之山,更是英雄之山。十九世紀初,京津地區為抗擊洋人,義和團運動風起雲湧,淶源縣的義和團與紅燈照的最後一支隊伍,在白石山與八國聯軍激戰數十日,最後全部被殺,他們所持的廣昌團練的大旗被作為戰利品帶回到了德國,1952年民主德國總統科羅提渥訪華時,將這面旗幟送還給了周恩來總理,現在這面沾著英雄們鮮血的大旗陳列在中國軍事革命博物館。抗戰期間,侵華日軍中將阿部規秀,就被八路軍擊斃在白石山下。聞名全國的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也是發生在白石山下。
白石山世界地質公園集地質、森林、生態、人文、歷史於一體,具有很高的科學、科普、美學價值。今天白石山正以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優美的自然風光、涼爽清新的自然環境迎接四面八方的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