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的奇遇:「在這樣的農場,黑人奴隸過著快樂滿足的生活」

2020-12-10 騰訊網

1832年4月4日,達爾文搭乘「小獵犬號」,到達了裡約熱內盧。

達爾文搭乘的小獵犬號

這是一次科學考察之旅,23歲的達爾文精力充沛,對一切充滿了好奇心。他的考察筆記中,有大量各地動植物的描述,相比之下,那些奇趣見聞就少了很多。不過,在裡約熱內盧的日子裡,達爾文描述了一些關於黑人奴隸的事情。

4月8日,達爾文和當地的一個英國種植園主,一行7人從裡約熱內盧出發,前往一百多英裡外的莊園。當時,裡約熱內盧周邊有大大小小的種植園,但遠遠不如當時美國南部的種植園規模龐大。

達爾文

他們首先經過了一個花崗巖山丘,達爾文講述了一個故事:這裡曾經是逃亡奴隸的棲身之所,他們在附近開墾了一小片地,勉強生存。種植園主最終找到了這些人,都抓了回去。但是,有一個年老的黑人婦女不願意再回種植園,跳崖身亡。

達爾文知道這個故事後,感慨道:「如果一個羅馬婦女這麼做,就叫做對自由的摯愛;但放在一個可憐的女黑奴身上,則成了死心眼。」很明顯,達爾文對黑人奴隸抱有同情之心。

因為糟糕的道路情況,他們一行人前進的速度很慢,中途多次在旅館休息。沿路的條件相當糟糕,有些主人連飲食都不提供,他們只好自己動手準備晚飯。

三天之後,達爾文他們才終於來到一個朋友的莊園。

裡約熱內盧的地理位置

裡約熱內盧的種植園很有特色,房屋從外面看起來,就像一個個尖頂大穀倉,屋頂鋪著茅草。整個莊園的房子樣式基本一樣,主人房、糧倉、馬廄、黑人工作坊,圍成了一個四邊形,遠遠看去很有原始風情。

實際上,這樣的住房是為了適應當地的氣候,尤其是難熬的雨季。不過,房屋內部卻並不寒酸,客廳裡甚至有鍍金的椅子和沙發——英國種植園主會不惜重金運來家具,享受「文明」的生活。

這是一個咖啡豆種植園,周圍都是茂密的森林。因為所處的位置比較偏遠,很少會有陌生人前來。種植園的人告訴達爾文,如果看到了陌生人,通常會敲響大鐘甚至放幾響火炮,通知分布在莊園裡的人——我們可以看出,這裡的種植園並不繁榮。

當時,這裡的食物之豐富,確實讓達爾文驚呆了。

當地人的主食是木薯,這種植物的葉子可以餵馬,把根部磨成漿,乾燥烘烤後就成了木薯粉。因為種植園土地肥沃,主人告訴達爾文,去年他「種了一袋豆子,收了八十袋;種了三袋穀子,收了三百二十袋」。

而且,莊園裡還養了一大群牛,周圍森林裡的獵物更是「多極了」,每天都能捕獵一頭鹿。

晚餐的時候,達爾文幽默的說,「桌子倒沒吭氣抱怨,但客人們全都撐得叫苦連天」。

各種各樣的野味被擺上桌子,主人希望所有客人每道菜至少嘗一口,這讓達爾文十分為難。有一天,主人照例準備了豐盛的晚餐,達爾文儘量控制進度,每道菜都少吃一點。但是,他沒想到的是,最後「卻沮喪的看見又端上來一盤烤火雞和一頭豬,還都是大傢伙」。

很明顯,裡約熱內盧不太熱鬧的種植園,食物從來都不匱乏。

麥哲倫艦隊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達爾文300多年前,麥哲倫也曾經在裡約熱內盧「瀟灑」過。

1519年12月中旬,麥哲倫艦隊終於來到了裡約熱內盧,開始短暫的休整。根據艦隊書記官的記載,當地土著居民看到麥哲倫的艦隊之後,紛紛跑來表達善意。幾乎每天晚上,印第安女人都會跑過來和船員們廝混,這讓麥哲倫十分頭疼。

當然,在裡約熱內盧,麥哲倫艦隊也得到了充分的補給。按照記載,麥哲倫的船員用小刀和魚鉤換取了大量的家禽,用一面小鏡子都能換取「足夠十個人吃的海魚」,甚至用撲克牌中的一張小王,都能換到五隻家禽。

可以說,裡約熱內盧的充足補給,讓麥哲倫艦隊記憶深刻。同樣的,達爾文也非常少見的,專門記錄這次種植園生活細節。

最不可思議的是,達爾文筆下的黑人奴隸,沒有想像的中悲慘。

達爾文的環球旅行

首先,達爾文記載,在晚餐的時候,有人專門驅趕幾十個黑人小孩離開餐廳,但是「他們一有機會又一起爬了回來」。種植園主招待貴客的時候,黑人奴隸的孩子還能在餐廳裡爬來爬去,這在北美的種植園是不可想像的。

由此可見,至少達爾文拜訪的這個種植園,黑人奴隸的待遇沒這麼糟糕。緊接著,達爾文告訴我們,每天早上,全體黑人都「朗朗高歌」,開始一天的工作——他們一周工作五天,「星期六和星期天他們是為自己幹」。

有鑑於此,達爾文感慨說:「我並不懷疑,在這樣的農場上,黑奴們過著快樂滿足的生活……在這個富得流油的地方,兩天的勞動就足夠支撐一個男人和全家人一周的生活。」

北美棉花種植園

我們無法確定達爾文造訪的這個種植園,是否能代表所有的南美種植園。但是相比較而言,當時南美種植園的黑人奴隸,確實比北美種植園的運氣好多了。

不過,達爾文很快就表示,奴隸制非常可怕。他舉了兩個例子,第一個是奴隸主差點因為糾紛賣掉三十多個奴隸家庭的女性和孩子,「最終,因為利益關係,而不是憐憫,他才把此事放下」。達爾文認為,隨便拆散三十多個奴隸家庭是不可理解的——如果他去美國的種植園看看,就不會這麼驚訝了。

第二件事是這樣的,達爾文和一個黑人奴隸一起乘船過河,為了讓這個黑人明白自己的意思,達爾文揮舞雙手邊比劃邊說話,不小心差點打到這個黑人,「他滿臉驚恐,半閉上眼睛,趕緊把雙手垂下來……」

達爾文最後表示,永遠忘不了當時的厭惡和羞恥,因為這個黑人這麼高大強壯,竟然不敢抵擋別人迎面打來的拳頭,「這個男人已經被調教的比受駕馭的牲口都低賤了」。

相信我,如果你真的了解北美洲黑人奴隸的遭遇,一定不會像達爾文一樣大驚小怪。真正的罪惡,就是他們這樣自詡文明的人最喜歡的。

相關焦點

  • 西班牙人表示:美洲土著太可憐了,我們還是奴役非洲黑人吧
    卡薩斯經歷了西班牙對美洲早期殖民的全過程,這位極富同情心的傳教士,在美洲看到了很多悲慘的場景:印第安人要麼被疾病折磨而死,要麼被殖民者殺死,還有些人被送到農場幹活,過不了多久就累死病死了。卡薩斯發現,西班牙人徵服美洲短短幾年內,大量的印第安人都失去了生命。
  • 美小學生摘棉花被教唱「奴隸歌」 黑人家長怒了
    2月22日,一群美國小學生愉快地在南卡羅萊納州農場裡摘棉花,還有老師教他們唱歌。「我喜歡你那樣摘,我喜歡你把口袋裝滿,我喜歡你不頂嘴,給我賺錢吧……」10歲的黑人學生賈馬裡覺得自己和同學們度過了開心的一天。
  • 水上地獄:大西洋奴隸貿易的真相,奴隸船上黑人悲慘生活
    ——但奴隸不是動產。當他們在前往海岸的旅途中,從一個地方動到另一個地方時,這些被奴役的非洲人會被鎖在奴隸火車上。這些人來自不同的背景,說不同的語言,可能以前從未見過海洋,也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從未登上過他們即將登上的這艘船。 俘虜被安置到船上,並用鐵鏈鎖在甲板上 一到港口城市,奴隸們就被押到船上,放在甲板上。
  • 俄國有一貴族,他的農場裡面都是白人奴隸,只因他的身份特殊
    俄國有一貴族,他的農場裡面都是白人奴隸,只因他的身份特殊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講一個黑人的故事,這個黑人身份比較特殊,他的名字叫做阿卜拉姆.漢尼拔。雖然說漢尼拔他是一個黑人,但是他的身份地位可不低,他是俄國的貴族而且深得俄國領導人的喜歡,可以說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
  • 黑人奴隸解放日當天,美國總統竟在白人屠殺黑人的城市開始競選
    在美國有超過40個州,把6月19日定為公共假日,黑人解放日,就在前幾天,美國很多網際網路大公司,推特,亞馬遜,紛紛表示把這一天也定為本公司的紀念日,為了紀念黑人解放。這一天各大公司放假,所以很多人質疑,你川普要幹什麼,你選一個白人屠殺黑人的地方,你選黑人解放這一天來開始你的競選之路,你是不是太過分了。
  • 黑人身體強壯,為什麼打仗卻不行,甚至淪為奴隸?原因很簡單
    現代社會之中,我們經常可以看見各大體育賽事中,黑人運動員名列前茅,甚至還有可能獲得遠超其他國家運動員的成績,而這些都得益於黑人天生的身體素質,只要經過一定的後天鍛鍊,黑人的平均身體素質都要比普通人高。或許很多小夥伴都不解,按照現代科技得出的結論來看,黑人身體如此強壯,按道理來講在戰爭中應該佔據一定的優勢,但是為何他們不擅長打仗?甚至還被淪為奴隸,原因其實特別簡單。
  • 劃時代的平等宣言——《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頒布的背景和影響
    1862年9月22日,美國總統林肯宣讀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規定從1863年1月1日起叛亂州所有奴隸全部解放。此時,美國內戰仍在激烈進行當中,但是《解放宣言》在當時的美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解放黑人、推進平等權利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即使在內戰結束以後的今天,依舊對美國社會有著重要影響。本文將帶你對《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頒布的背景、內容和意義進行詳細的探討。
  • 喬治·華盛頓和逃跑的奴隸
    在完成了在弗農山為期四年的工作合同後,安德魯·賈奇離開種植園,開始了他自己的農場。由於被奴役婦女所生的孩子被認為是奴隸主的財產,根據維吉尼亞州的法律,他的女兒仍然處於奴役狀態。奧娜,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歐尼,在她9歲的時候搬進了這棟豪宅。像她的母親一樣,她成為一個有才華和高度重視的裁縫,後來被提升為瑪莎華盛頓的私人女傭。
  • 唯一存有奴隸的國家,聯合國都攔不住,至今仍有70萬奴隸
    隨著新航海的開闢,北美地區開始販賣黑奴,歷史上第一次販賣奴隸,是在16世紀,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死後,詹姆斯一世繼位,他提出將愛爾蘭人作為奴隸販賣,就這樣1612年,第一批愛爾蘭人被販賣到了南美亞馬遜河。
  • 為何去過美國的人都說:在美國千萬不能請黑人吃西瓜?
    可是你知道嗎,在美國是不能隨便請黑人吃西瓜的,那樣做輕則挨一頓揍,嚴重的還要面臨牢獄之災!在2017年,有一個名為羅伯特的美國消防員在自己家開派對,邀請了他的很多同事,其中有很多是黑人。在派對上,羅伯特把西瓜當成禮物送給同事們,結果在那之後,羅伯特被消防隊直接除名。
  • 揭露美國黑人的悲慘歷史,奧斯卡最佳影片《為奴十二年》
    這是一個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19世紀,美國南方奴隸制度盛行,所羅門是一個黑人,原本擁有美好的家庭,過著其樂融融的生活,但是兩個黑人販子的到來,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所羅門從此過上了長達十二年的奴隸生活。所羅門當然沒有答應,這種遭天譴的事,他是不會做的,而且所羅門從來沒有絕望過,從被販賣成奴隸的那天起,他就一直為自己的自由努力著,他相信總有一天,自己會恢復自由的身份。
  • 達爾文眼中的澳大利亞:社會很難不退化,我不會移民到這裡
    「我沒有察覺到這個社會的基調有何怪異之處,但有這樣的生活習慣,又沒有知性的追求,社會很難不退化。我的看法是,除非迫不得已,我不會移民到這裡。」 英國派出的調查委員會發現,那些本來「道德良好」的自由移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也很快變得「道德淪喪」。 達爾文在一個農場發現,「雖然農場具備一切必需品,但明顯缺乏舒適感,也沒有一個女人住這裡」。因為殖民地最初缺少女性,很多農場主都是單身漢,更不要說幹活的罪犯了。
  • 在北美,為什麼印第安人不適合做奴隸?欺負黑人地形不熟好騙?
    在北美,為什麼印第安人不適合做奴隸?欺負黑人地形不熟好騙?第一,北美印第安人太少。一般認為,白人來到北美,整個加拿大、美國、墨西哥一共才有五六百萬人印第安人。五六百萬也就是北京朝陽區人口,但朝陽區才470平方公裡,而北美面積為2200萬平方公裡!!!
  • 玩幸運農場:讓你快樂生活每一天
    有人說,對於如今生活在都市裡的人,快樂有時候是一種奢侈。但因為有了福彩「幸運農場」,快樂有時候也那麼的簡單。走進「幸運農場」,隨意在20個「農場寶貝」中摘取一二,組成一注投注,在放鬆心靈的同時,你會發現,其實快樂一直就在身邊。
  • 美國學校爆發醜聞:強迫10歲黑人學生唱《奴隸歌》摘棉花
    當地時間22日,美國南卡羅來納州一學校因讓10歲黑人學生們唱《奴隸歌》摘棉花,而爆發醜聞。據俄羅斯《消息報》2月23日報導,黑人學生們所唱的《奴隸歌》歌詞是這樣的:「我喜歡你填滿口袋的時候,我喜歡你不說話的時候。給我賺錢吧!」報導稱,一名黑人學生的家長發現後,向學校反映該情況。
  • 黑人起義:黑人共和國海地的誕生
    導語:美洲黑人是奴隸貿易的產物,萬惡的歐洲殖民者把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充當奴隸。生活在枷鎖中的黑人始終沒有放棄爭取自由平等的努力。現在大家比較熟悉的是美國黑人的平權運動,反對種族歧視的努力。在加勒比海上,19世紀初建立的海地共和國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個黑人共和國。
  • 黑奴貿易的真相:黑人酋長的貪婪,裡應外合才是黑人苦難的根源
    歐洲殖民者在黑奴貿易中對黑人奴隸的歧視和虐待已是斑斑可考,恐怕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阿拉伯人在對待黑人的態度上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樣的事件並不是孤立發生,而是層不出窮,據傳教士估計,阿拉伯人通常只會捉走四分之一的受害者作為奴隸,而其餘的黑人則全部成為了彎刀下的亡魂。
  • 為啥黑人走遍了全世界,卻不願意去這個地方,黑人:主要是不敢去
    非洲的黑人應該是全世界分布最廣的人種了,或許是因為當時非洲人曾在黑奴貿易當中被販賣到世界各地,所以現在全世界各地就有著非常多的黑人。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而現在中國也入境了很多的黑人來到中國的廣東義烏等地去賺錢,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黑人的情況下,卻有一個地方是一個例外,而這個地方就是俄羅斯。黑人在俄羅斯很少有分布的,主要原因就是俄羅斯在歷史上未曾參與過黑奴貿易。
  • 法國黑人越來越多,超500萬黑人生活在巴黎,未來將可能黑人化
    我國的廣州被人戲稱為「黑人城市」,因為這裡已經有超過三十萬黑人,其實還有一個城市更誇張,有足足五百萬人黑人,而且未來很有可能徹底黑化。 14世紀,歐洲的航海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16世紀的法國已經開始從三角貿易中買來大量的黑人奴隸。這和當時法國國內的需求有著密切的關係,當時法國為了發展國家經濟,需要大量廉價的黑人奴隸充當勞動力。所以從那時候開始,黑人已經有許多永久的居住在法國了。
  • 《一個真實的故事》曾經的奴隸多年後終於找到至親
    故事大概內容六十歲的黑人瑞奇爾大娘是我們的奴僕。她每天都歡歡喜喜,精神飽滿。我問她是怎麼做到活了六十歲而從來沒有苦惱的。瑞奇爾大娘一本正經地說,她生在維吉尼亞的奴隸堆裡,和當家的生了七個孩子。她那馬裡蘭長大的媽媽生氣時總喜歡說:「我要叫你們這些黑鬼知道,老娘不是生在平常人家,不能讓你們這些雜種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