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十四五規劃實施一主兩副三帶四區戰略,將衡陽市和嶽陽市明確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嶽陽市眾望所歸,衡陽市有所爭議,常德市遺憾出局,衡陽市有爭議的地方還是它略顯單薄的經濟實力。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最近的熱點話題,本人寫的《十四五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正式確立,常德市為什麼會出局?》也是其中比較火的一篇,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8.5萬的閱讀量,還有2922個贊。這一篇文章作為姊妹篇,希望也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下面就言歸正傳,一起來看看吧。
根據2019年統計公報,中部地區省域副中心城市GDP和二產業佔比情況如下:洛陽市5035億元,二產業佔比46.3%;襄陽市4812億元,二產業佔比48.4%;宜昌市4461億元,二產業佔比46.1%;嶽陽市3780億元,二產業佔比40.4%;蕪湖市3618億元,二產業佔比48.6%;贛州市3474億元,二產業佔比39.4%;衡陽市3372億元,二產業佔比32.4%。可以看出衡陽市在中部地區省域副中心城市裡處於墊底水平,產業結構也有明顯差距,即便是在湖南省內也不佔優,經濟總量低於常德市,算人均的話就差常德市更遠了,二產業佔比僅僅高於張吉懷地區和邵陽市,在湖南14個地級市裡處於倒數第5的水平。那麼為什麼衡陽市還能夠成為湖南十四五規劃的兩副之一呢?
衡陽市地處湖南省中南部,常住人口730萬,位於京廣通道沿線,一直是湖南一點一線重點發展區域,南嶽衡山和衡陽會戰讓這座湖湘城市名聲在外。衡陽市能夠成為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個人認為得益於以下幾點:首先是得益於湖南在強化長株潭核心增長級,這是湖南最重要的發展戰略,長沙市多次衝擊國家中心城市失敗,在中部地區與武漢市、鄭州市的發展競爭中已經處於不利的局面,一主兩副5座城市全部位於京廣通道沿線,城市間的交通非常便利,發展條件優越,嶽陽市和衡陽市正好在長株潭城市群的南北兩端,呈拱衛之勢,嶽陽市和衡陽市作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將提升長株潭城市群的競爭力,有利於長株潭城市群爭取更高的國家定位和更好的國家資源。
其次是衡陽市交通發達,位於京廣、湘桂、懷邵衡三條高鐵交匯處,區位優勢明顯。第3是衡陽市人口眾多,發展潛力巨大,是傳統的湖南第2大城市和湘中南中心城市,周邊的邵陽市則是湖南省戶籍人口最多的地級市,有828萬人口,如果衡陽市能夠帶動人口基數很大的湘中南地區發展起來,對湖南整體發展的推動作用不言而喻,這裡不得不感嘆一下過去湘北地區計劃生育抓得太狠了,加上基礎教育水平高,導致現在人口紅利消失早。最後是衡陽市臨近粵港澳大灣區,是湘西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周邊的郴州市還是湖南三大自貿區之一,當然工業上目前衡陽市相比郴州市暫時可能還略微遜色一點,因而衡陽市和郴州市在區域內既是合作又是競爭關係。
我們可以看到,衡陽市距離真正的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還有不小的距離,湖南十四五規劃將衡陽市定位於省域副中心城市,更多是基於其發展潛力還不是經濟實力。作為個人也非常期待衡陽這座有著歷史榮光的曾經湖南第二大城市,能夠按照省域副中心的要求,建設現代產業強市,帶動湘中南地區崛起。另外湖南的一主兩副5座城市全部位於湘東地區,雖然用了三帶四區協調發展,但是如何避免湖南東西部地區差距進一步擴大,這是湖南選擇嶽陽市和衡陽市作為省域副中心後,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從湖南東西部協調發展來說,常德沒有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甚是可惜。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喜歡的點讚,不喜歡的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