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雪>詩詞背後的故事

2021-02-17 紅色導遊旗



毛澤東詩詞賞析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首詞寫於1936年2月,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後,毛澤東率長徵部隊勝利到達陝北,領導全黨展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鬥爭。在陝北清澗縣,毛澤東曾於一場大雪之後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塬yuán :我國西北黃土高原地區因流水衝刷而形成的一種地貌,呈臺狀,四周陡峭,頂上平坦。)上視察地形,欣賞「北國風光」,過後寫下了這首詞。
全詞分上下兩闕。上闕描寫北國雪景,展現祖國山河壯麗;下闕由祖國山河壯麗引出英雄人物,縱論歷代英雄,抒發詩人抱負。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這三句概括北國雪景,把讀者引入一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北國風光」是上片內容的總領句,「千裡」、「萬裡」兩句是交錯說的,即千萬裡都是冰封,千萬裡都是雪飄。詩人登高遠望,眼界極為廣闊,但是「千裡」、「萬裡」都遠非目力所及,這是詩人的視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擴展,意境更加開闊,氣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純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靜,「雪飄」舞姿輕盈,靜動相襯,靜穆之中又有飄舞的動態。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望」字統領下文,直至「欲與天公試比高」句。這裡的「望」,有登高遠眺的意思,並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顯示了詩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邁的意興。「望」字之下,展現了長城、黃河、山脈、高原這些最能反映北國風貌的雄偉景觀,這些景觀也正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形象。「長城內外」,這是從南到北,「大河上下」,這是自西向東,地域如此廣袤,正與前面「千裡」「萬裡」兩句相照應。意境的大氣磅礴,顯示了詩人博大的胸懷,雄偉的氣魄。「惟餘莽莽」「頓失滔滔」分別照應「雪飄」「冰封」。「惟餘」二字,強化了白茫茫的壯闊景象。「頓失」二字,則寫出變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聯想到未冰封時大河滾滾滔滔的雄壯氣勢。這四句用視覺形象,賦予冰封雪飄的風光以更為具體更為豐富的直覺,更顯氣象的奇偉雄渾。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動態描寫,都有活潑奔放的氣勢。加上「欲與天公試比高」一句,表現「山」「原」與天相連,更有一種奮發的態勢和競爭的活力。「山」「原」都是靜物,寫它們「舞」「馳」,這化靜為動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飄飛中遠望山勢和丘陵綿延起伏,確有山舞原馳的動感,更因詩人情感的躍動,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顯得生氣勃勃,生動活躍。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前十句寫了眼前的實景,而這三句寫的是虛景,想像雪後晴日當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氣象。雪中的景象在蒼茫中顯得雄偉,雪後的景象則在清朗中顯得嬌豔。「看」字與「望」字照應;「紅裝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裝,形容紅日與白雪交相輝映的豔麗景象。「分外妖嬈」,讚美的激情溢於言表。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這兩句是上文寫景與下文議論之間的過渡。「江山如此多嬌」承上,總括上片的寫景,對「北國風光」作總評;「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啟下,展開對歷代英雄的評論,抒發詩人的抱負。這一過渡使全詞渾然一體,給人嚴絲合縫、完整無隙的感受。
祖國的山河如此美好,難怪引得古今許多英雄人物為之傾倒,爭著為它的統一和強大而奮鬥。一個「競」字,寫出英雄之間激烈的爭鬥,寫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繼崛起。「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為之傾倒的姿態,並揭示了為之奮鬥的動機。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以「惜」字總領七個句子,展開對歷代英雄人物的評論。詩人於歷代帝王中舉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開一幅幅歷史畫卷,使評論得以具體形象地展開,如同翻閱一部千秋史冊,一一加以評說。一個「惜」字,定下對歷代英雄人物的評論基調,飽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詞極有分寸,「略輸文採」「稍遜風騷」,並不是一概否定。至於成吉思汗,欲抑先揚,在起伏的文勢中不但有惋惜之極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識」二字而帶有嘲諷了。「彎弓射大雕」,非常傳神地表現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俱往矣」三字,將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一筆帶過,轉向詩人所處的當今時代,點出全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主題。「今朝」是一個新的時代,新的時代需要新的風流人物。「今朝」的風流人物不負歷史的使命,超越於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並且必將創造空前偉大的業績,這是詩人堅定的自信和偉大的抱負。

這首詞畫面雄偉壯闊而又妖嬈美好,意境壯美雄渾,氣勢磅礴,感情奔放,胸懷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是中國詞壇傑出的詠雪抒懷之作。


相關焦點

  • 《沁園春·雪》:登高望雪展雄心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所有詩詞中的巔峰之作、壓卷之作,傳之久遠,家喻戶曉。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館藏精品藝術展中,有一組(六屏條)十分珍貴的《沁園春·雪》書法文物作品。9月4日,記者來到延安革命紀念館探尋這件文物背後的故事。據延安革命紀念館講解員張豔介紹,該作品為時任陝西省委書記處書記舒同於1963年來延審查延安革命紀念館陳列內容時所書寫。舒同曾參加過長徵,被毛澤東譽為「紅軍書法家」。他的書法博採眾家之精粹,取法求變新,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其創造的「舒體」自成一家,以其獨有風格,獨步當代書壇,為世人所推崇。
  • 毛主席詩詞鑑賞 ~ 沁園春 · 雪
    關注微信公眾號「品聽經典」或「品聽詩詞」後,即可更方便、輕鬆地瀏覽學習詩詞、古文、成語等所有音視頻內容,以及永久收藏各部小編為您整理出的《書籍目錄
  • 漫隸·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
    漫隸·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2,這是文發揚首次用漫隸書體來書寫毛主席的詩詞。3,《沁園春·雪》,被詩詞界評為豪放詞之首。自然,《沁園春·雪》也是浪漫主義詩詞之首。浪漫主義的詩詞應該用浪漫主義的隸書書體來書寫,使內容與形式的浪漫統一,使詩詞美從視覺到內容達成一致。
  • 郭沫若為何曲解了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
    1945年10月,毛澤東赴重慶進行國共談判期間,那首後來極其著名的《沁園春·雪》在國統區的各大報紙上發表了,隨即引起軒然大波。蔣介石看後大為震驚,立刻下令手下文人在報刊發表「和詞」,要求在氣勢上要壓倒毛澤東的《沁園春·雪》。
  • 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重溫經典
    點擊題目下方唯美文摘,免費關注頂尖好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今天是毛主席誕辰日,送上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重溫經典,《沁園春·雪》曾被南社盟主柳亞子盛讚為—《沁園春·雪》毛澤東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 《沁園春·雪》:登高望雪展雄心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所有詩詞中的巔峰之作、壓卷之作,傳之久遠,家喻戶曉。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館藏精品藝術展中,有一組(六屏條)十分珍貴的《沁園春·雪》書法文物作品。9月4日,記者來到延安革命紀念館探尋這件文物背後的故事。據延安革命紀念館講解員張豔介紹,該作品為時任陝西省委書記處書記舒同於1963年來延審查延安革命紀念館陳列內容時所書寫。舒同曾參加過長徵,被毛澤東譽為「紅軍書法家」。他的書法博採眾家之精粹,取法求變新,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其創造的「舒體」自成一家,以其獨有風格,獨步當代書壇,為世人所推崇。
  • 《沁園春·雪》:登高望雪展雄心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所有詩詞中的巔峰之作、壓卷之作,傳之久遠,家喻戶曉。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館藏精品藝術展中,有一組(六屏條)十分珍貴的《沁園春·雪》書法文物作品。我們一起來延安革命紀念館探尋這件文物背後的故事。  據延安革命紀念館講解員張豔介紹,該作品為時任陝西省委書記處書記舒同於1963年來延審查延安革命紀念館陳列內容時所書寫。舒同曾參加過長徵,被毛澤東譽為「紅軍書法家」。
  • 沁園春雪楷書書法作品 鼓舞人心的勵志詩詞
    古往今來,眾多優秀的詩詞作品層出不窮,但是有一首詞,是以詠雪起興,它讚美祖國的河山,評論祖國的歷史,歌頌祖國的今天與未來,可以說是膾炙人口,更被稱為古今之絕唱,它就是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
  • 《只狼:影逝二度》中國詩詞彩蛋:《沁園春·雪》
    然而昨天,有網友又發現了遊戲中一個驚人的秘密:皇子九郎看的書中居然出現了2首中國詩詞。B站Up主「萬萬象無極」通過遊戲貼圖文件發掘,《只狼》一開始皇子九郎閱讀的書籍中有兩首中國詩詞,一個是李白的《遊洞庭五首(其二)》,另一個則是著名的《沁園春·雪》。看來FromSoftware工作室也是古典詩詞的愛好者。
  • 為什麼《沁園春·雪》是受喜愛的詩詞?原因有哪些?三點現實意義
    02《沁園春·雪》原文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03《沁園春·雪》創作背景《沁園春·雪》這首詞,是毛澤東於1936年2月7日所作。當時,毛澤東與紅一方面軍,2月5日行軍至陝西省清澗袁家溝,暫時休整,準備東渡黃河。
  • 主席除了《沁園春·雪》,還寫過一首《沁園春》,同樣橫絕千古
    在主席的詩詞中,《沁園春·雪》最有名,也最雄奇壯麗,柳亞子盛讚說:「展讀之餘,嘆為中國有詞以來第一作手,雖蘇、辛猶未能抗手,況餘子乎?」關於這首《沁園春·雪》,歷史客棧之前詳細介紹過,就不再重複了,詳見——
  • 豪邁霸氣雄渾激昂的經典詩詞 沁園春雪
    每當讀起毛澤東的詩詞,內心總有一股熱血在激昂.毛澤東那一首首博弈歷史,繼續開往的革命詩歌,點燃了我的激情這首詩,讀完這首詩,我被這首詩深深所吸引。《沁園春雪》這首詩,是偉人的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詩.在一九三六年二月初到達陝北清澗縣袁家溝布暑長徵的準備工作時,面對山野湧動了詩詞意,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望著祖國的山川,在滿腹湧動的思想中,橫慣了幾千年的中華文明歷史,無限的革命豪情猶然而生.當晚回到袁家溝居地的窯洞點著蠟燭揮筆寫了這首<沁園春雪>。
  • 可稱蓋世之精品 唯有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
    《沁園春雪》的意蘊解讀:  毛主席《沁園春雪》詩詞宏偉壯觀的藝術意境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內容,在問世之初就備受推崇,更被南社盟主柳亞子盛讚為千古絕唱。人們盛讚這首詞「風調獨絕,文情並茂,而氣魄之大乃不可及」。整首詞,霸氣外露,彰顯著雄才大略,堪稱是最具「帝王之氣」的詩詞。它隱藏了太多的秘密,包納著無盡的玄機。
  • 詩詞丨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深情朗誦,盪氣迴腸!
    ·雪》這首詞一直是世人的最愛。《沁園春 · 雪》(1936年2月)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紅軍挺進到清澗縣高傑村的袁家溝一帶時,部隊在這裡休整,這首《沁園春·雪》就是寫於休整期間的一場大雪。全篇用詞非常的雄健和大氣,包括「千裡」「萬裡」,「欲與天公試比高」;設喻用典,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難比今朝。這首傲視古今的詩句,振奮人心,道出了毛澤東的壯志。
  • 驚濤拍岸千堆雪——《沁園春·雪》發表的前前後後
    1945年8月,毛澤東飛赴重慶和談,其間少不了與過去的詩友來一點詩詞唱和。他把《沁園春·雪》帶往重慶,抄贈給友人。詞作在山城流傳,轟動一時。很多人慨嘆:毛澤東不僅能帶兵打仗,還會舞文弄墨、吟詩賦詞。毛澤東的文採令無數人傾倒折服,在中國詩壇上留下一段佳話。 人們一直誤以為,毛澤東最先把這首詞抄贈給了柳亞子。
  • 蒼茫雄壯、憂國憂民,毛主席詞《沁園春·雪》已經超越了詩詞本身
    著名南社詩人柳亞子先生生前曾以「推翻歷史三千載,自鑄雄奇瑰麗詞」的詩句,盛讚毛澤東的詩詞,堪為千秋定評!這首詞就是毛主席的代表作之一《沁園春·雪》。 《沁園春·雪》的寫作背景也是重要的時間節點。 這首詞,第一次學習是在初中的課本,先不論詩詞本身,談一下第一次讀來的感受。這首詩詞是一氣呵成的,讀完後就感覺全身熱乎乎的,內心的情感已經跟隨著作者洶湧澎湃起來,達到了共鳴!這就是毛主席詩詞的力量,《沁園春·雪》用它一往無前的氣勢把毛主席樂天達觀的領袖精神展現的淋漓盡致。
  • 適合掛客廳的詩詞書法 名家沁園春雪書法欣賞
    詩詞書法一直都是文人雅士之好,作為中國傳統瑰寶,它更是讓西方人崇拜的藝術。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 毛主席《沁園春.長沙》:雄奇壯麗、氣勢磅礴,我們最喜歡的詩詞
    毛主席詩詞如《沁園春.長沙》《沁園春.雪》《長律.長徵》《憶秦娥.婁山關》《水調歌頭.遊泳》《浪淘沙.北戴河》等,篇篇都是雄奇壯麗的佳作,讓我們回味無窮。最喜歡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毛主席很多詩詞都讓我們愛不釋手,我們都是主席的」忠粉「。
  • 張德進書法——多種章法創作《沁園春雪》
    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餘 通:餘)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原馳 原作:原驅)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沁園春雪》是毛澤東詩詞最霸氣的詩詞佳作,是中華詩詞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整首詞,霸氣外露,彰顯著雄才大略,堪稱是最具「帝王之氣」的詩詞。毛主席在文字中指點江山、抒發理想、彰顯氣魄,透過這首不朽的詩詞,便能領略毛主席當年的風採與胸懷。
  • 毛澤東《沁園春•雪》引發的國共兩黨詩詞大戰
    11月14日該報在副刊顯著位置以《毛詞·沁園春》為題隆重推出,並配發了熱情洋溢的「按語」——「毛潤之先生能詩詞,似鮮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園春·雪》一詞者,風調獨絕,文情並茂,而氣魄之大乃不可及。」由於毛詞系由傳抄本拼湊而成,故發表時與原作有數字之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