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海南東寨港紅樹林:不是紅色為何叫紅樹?

2021-01-20 南海網

  不是紅色的,為何叫【紅樹】?守衛海岸,它們都有哪些【秘訣】?除了自然美,這裡還有怎樣的人情味?......

  紅樹林探秘

  筍狀呼吸根

  膝狀呼吸根

  當地村民世代守護紅樹林

  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風景如畫

  綠鷺常見於山間溪流、湖泊、灘涂及紅樹林中,是東寨港夏候鳥。兩翼及尾具綠色光澤,雌鳥比雄鳥略小,幼鳥具褐色縱紋。

  本報訊雖然近在咫尺,但偏居海口東南隅的東寨港紅樹林,對於不少「老海口」來說,依然是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存在。說熟悉,是因為地理上的「近」,畢竟從海口市區到東寨港紅樹林所在的演豐鎮,僅有30公裡的距離;說陌生,是因為認識上的「遠」,對於數百年來一直默默承擔著維護和改善東寨港乃至海口地區生態環境的這片「海上森林」,大多數人遠觀得多,近看得少。從外觀來看,紅樹並不是紅色的,名稱裡為何帶著「紅」字?為什麼東寨港會有如此大面積的紅樹林?在海水的浸泡中,紅樹植物有著怎樣的生存「秘訣」?除了紅樹,在紅樹林這個獨特的生態系統中,還有哪些生命的存在,他們與紅樹植物又有著怎樣的聯繫?……

  為了一探究竟,8月上旬,記者跟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一道,數次出入東寨港紅樹林核心區域,試圖展現「你所不知道的紅樹林」。

  記者劉澤飛

  見習記者林鬱鴻/文

  記者單正黨/圖

  記者深入核心1

  關鍵字萌

  有的紅樹呼吸根很像膝蓋

  8月3日上午8時剛過,王式軍就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管理局」)的苗圃裡忙活了起來,一遍遍地查看苗圃裡紅欖李(紅樹植物的一種)幼苗的長勢。這些紅欖李幼苗是管理局2013年後慢慢培育起來的,紅欖李喜溫,好在這兩年海口的冬天不算太冷,熬過來了,今年還開了花。看著自己一手「拉扯大」的紅欖李長勢喜人,王式軍忍不住抿嘴笑了起來

  王式軍是管理局裡為數不多的「老人」之一,明年就要退休的他是管理局裡僅有的幾名從1980年東寨港自然保護區成立後堅持至今的員工。「明年退休,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這些紅欖李幼苗。」王式軍的擔心是有原因的,這種使君子科的常綠喬木,目前國內僅陵水大墩村和三亞鐵爐港殘存14棵,是我國最瀕危的紅樹植物,東寨港之前引種了17棵,成活了10棵,可惜在2008年的寒潮中全部凍死了,「大樹況且怕冷,這些小苗更是脆弱,真放不下心。」

  對於記者這個「門外漢」來說,王式軍管理的苗圃無疑是了解紅樹植物的絕佳場所,除了珍貴的紅欖李幼苗,苗圃周邊的灘涂上還生長著保護區內多種有代表性的紅樹植物,而王式軍也十分樂於客串「講解員」的角色。「這種是海蓮,怎麼分辨呢?首先看外觀,你看這種樹長得很高,而且樹冠飽滿;其次看樹皮,海蓮的樹皮上有一些皮孔;再次看根,海蓮具有非常發達的膝狀呼吸根。退潮的時候,裸露在灘涂上的呼吸根形狀很像我們的膝蓋,是不是很『萌』?」

  記者注意到,苗圃裡的紅樹植物大多有呼吸根,有膝狀的,也有筍狀的,一條條呼吸根破土而出,吸收空氣和水分,為樹木供應養分。此外,很多樹的樹枝上還會長出支柱根,直插入海灘淤泥中,全力支撐濃密的樹冠,成為抵禦風浪的穩固支架。「陸生植物根系深度與樹高相差無幾,但紅樹植物即使五六米高,根系深度一般也不超過40釐米,所以它需要通過其他辦法來抵禦風浪。」王式軍說。

  關鍵字趣

  「不吃」海鹽還會「生小孩」

  站在苗圃裡的棧橋上,放眼望向苗圃旁的一小片海蓮林,密密麻麻、形態各異的膝狀呼吸根,確如王式軍所說有幾分「憨態可掬」的味道,頗為有趣。而海蓮的這些特性顯然都遺傳給了由它和另一種紅樹植物木欖雜交而成的品種——尖瓣海蓮,這種在我國僅天然分布於文昌清瀾港和三亞鐵爐港的珍稀瀕危植物,不僅同樣具有發達的膝狀呼吸根,樹皮上用來呼吸的皮孔更是密密麻麻,對於密集恐懼症患者來說,往樹皮上多看一眼,都需要莫大的勇氣。

  「無論是紅欖李、海蓮還是尖瓣海蓮,無論是幼苗還是成樹,看上去都是一片翠綠,為什麼叫做紅樹呢?」對於記者的問題,王式軍並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快步走到一棵樹皮被劃開一部分的海蓮前說,「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至於原因,你看,這棵樹的樹皮是前幾天我們做科研時揭開的,現在樹幹上是不是呈現出紅色?這就是紅樹之所以被稱為紅樹的原因。」原來,紅樹植物因為受到海水的周期性浸淹,樹皮含有單寧酸,如果被砍伐或者受到破壞,單寧酸遇到空氣就會發生氧化,使樹幹呈紅色,這就是「紅樹」這個名稱的由來。

  紅樹植物的生長環境比較特殊,海水的漲落很容易把種子衝走,因此,紅樹的果實並不落地發芽,而是在母樹上繼續吸收大樹的營養,長成幼苗,這在學術上稱為「胎生」現象。待「胎兒」成熟後,帶著小枝葉的種子就會脫離大樹,散落到海灘中,隨著海水漂流,遇到合適的地方就紮根「安家」。由於這種特殊的繁殖方式像哺乳動物懷胎生小孩一樣,所以很多人把紅樹稱為「會生小孩的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紅樹植物大多還有「拒鹽」和「泌鹽」的功能。「海水裡不是有鹽分嘛,鹽分對植物的生長不利,所有生長在海水中的紅樹植物,有的在吸收水分的時候會直接通過特殊的細胞構造將鹽分排除在外,有的即便吸收了鹽分,也會通過葉片分泌出去,所以你會發現一些紅樹植物的葉面上有白色的鹽晶。」王式軍說。

  關鍵字靚

  白鷺飛過「陸地上的碧浪」

  有人說,東寨港紅樹林就是「留在陸地上的碧浪」。1578.2公頃的紅樹林,到底呈現的是一種怎樣的美?帶著滿心的好奇和期待,8月4日,記者有幸跟隨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搭乘執法艇,從演豐鎮塔市村出海,深入東寨港紅樹林核心區一探究竟。

  因為遲遲未漲潮,出發時間從原定的9時延遲到13時,但這絲毫沒有影響記者探秘紅樹林的興奮之情。離開管理局塔市站碼頭,穿過一片開闊的水域,執法艇很快就深入了紅樹林的腹地,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緩緩前行。漲潮時分,茂密的紅樹林只露出翠綠的樹幹,隨波蕩漾,成為壯觀的「海上森林」。而在一些潮水未浸到的灘涂,紅樹植物那如化石般嶙峋虯勁的枝幹,連同樹根一起展露無遺。

  乘著執法艇前進,隆隆的馬達聲和人聲不時驚起一群群藏匿於林間的白鷺,猶如精靈般闖入攝影師們的鏡頭。此時,若一個人靜靜坐著,吹著涼涼的海風,傾聽鳥兒們的「淺唱低吟」,深深吸上一口滿含負氧離子的空氣,端詳著纏滿歲月皺紋的紅樹植物,仿佛自己也變成了一棵紅樹,化身為「海岸衛士」。

  塔市村周邊的紅樹林中,數紅海欖和白骨壤兩種紅樹植物最多。在記者看來,紅海欖無疑是最好辨認的紅樹植物,它個頭不高,但是樹冠形狀十分優美,與花店裡包裝好的束狀鮮花很相似,最有特色的要數它那發達異常的支柱根了,活脫脫一個天然生長的「護樹架」,也許這是它對抗風浪最大的「資本」。與紅海欖相比,白骨壤要高大魁梧得多,而且它對於當地村民來說,意義也不一般,「白骨壤的果實可以吃,而且味道很好,當年鬧饑荒的時候,就是靠煮白骨壤的果子吃,才熬過來的。」

  第一次深入紅樹林腹地,記者就被它的壯美所震撼,眼睛根本忙不過來,來不及細細品味,一個半小時的行程就結束了。

  關鍵字情

  村民世代守護「海岸衛士」

  第一次探訪紅樹林的意猶未盡促成了第二次探訪的成行。第二天的出發時間根據漲潮時間安排在14時左右。出發前,記者跟隨管理局工作人員一起深入三江農場新成管區的一些村莊,尋覓世居當地的村民與紅樹林之間的故事。從村民珍藏的石碑不難看出,早在百年前,當地幾大家族就約定,不僅不能砍伐紅樹林,連撿拾樹林裡的枯枝也只能在每年正月初十那天進行,否則就要罰款。正是當地村民的世代守護,子孫後代才得以欣賞這壯美的紅樹林景觀。

  當日14時,潮水如約而至,記者一行跟隨管理局三江站站長林江,從三江閘門沿著演州河往東寨港駛去。林江介紹,演州河、三江河(又稱羅雅河)、演豐東河和演豐西河,每年都會攜超過7億立方米的水量分別從東南西三個方向流入東寨港灣,並在此匯集出海。也許是因為三江區域的海水鹽度更低或者品種不同的緣故,這裡的紅樹植物要比塔市村的高大。「沿岸邊那些像柳樹的高大樹種都是無瓣海桑,因為外形像柳樹,所以也叫『海柳』。在海柳內側生長的,大多數是海蓮,這兩種紅樹植物是三江數量最多的,而且已經基本成林。此外,三江片區還有桐花、秋茄、海桑等多種紅樹植物。」

  林江介紹,在國內原分布紅樹植物中,最初天然分布於東寨港內的真紅樹有15種、半紅樹9種。1980年保護區建立後,又陸續從省內沿海紅樹林分布區引種了真紅樹8種、半紅樹3種,如從三亞、陵水、文昌八門灣等地引種的木果楝、杯萼海桑、海桑、正紅樹、瓶花木等。「現在我們的紅樹品種越來越全了,這是好事,但我們也面臨著新的困擾,一個是去年的颱風把很多紅樹林裡的植物都吹壞了,還有就是岸邊三葉魚藤的瘋狂生長已經侵佔了紅樹植物的生長空間,但目前除了人工清理,我們還沒有找到其他更有效的辦法。」

  雖然兩次深入紅樹林腹地,但記者對紅樹林的了解顯然還不夠,紅樹林裡還有太多充滿魅力的奧秘與美,等待著世人去發現。

  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是我國最大最典型的紅樹林保護區海岸,藍天、綠樹、大海組成一個十分優美的景觀。

責任編輯:陳虹羽

相關焦點

  • 東寨港紅樹林博物行
    中國一共有37種紅樹,東寨港有36種。不過我認不出幾種,儘管來過幾次,但每次都是忘得快。東寨港紅樹林博物館因為颱風「威馬遜」浸泡而一直在修繕,現在重新對公眾開放了,我們有幸成為重開門後的第一批客人。銀葉果高高給我們每人發了三個冊子,一個是保護區及紅樹林的介紹,一個是東寨港常見鳥類介紹,一個是紅樹林2018年檯曆,我順便帶上了海南紅樹林植物圖譜,後來發現太有用了。
  • 海南東寨港四季常青的熱帶森林,為什麼被稱為紅樹林
    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類型的溼地自然保護區,地處海南省東北部,位於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是海口最重要的綠色景觀與生態保護屏障,生長著中國成片面積最大、種類最齊全、保存最完整的紅樹林,被譽為「海口之腎」,199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樹,奇妙的「胎生」植物
    410年來,在海南的東北部,那天水相接的地方,東寨港紅樹林迎晨送暮,生機盎然。紅樹,生活在潮起潮落間,因常常連片生長,成為熱帶、南亞熱帶特有的海岸帶植物群落——紅樹林。  紅樹林有著太多的習性與眾不同。
  • 海口紅樹林紅樹植物23種 佔據全國紅樹植物種類97%
    原標題:海口紅樹林紅樹植物23種 佔據全國紅樹植物種類97% 點擊南海網「海南深呼吸」欄目 查看更多相關報導>>小白鷺。鄒華勝 攝紅樹林螃蟹。 李幸璜 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劉貢  導讀  海口東寨港紅樹林海上棧道開通後,市民、遊客紛至沓來。近距離觀光紅樹林,吃個農家樂,手機拍照發微信;根據指示牌上的圖文,對照認幾棵樹,當然會驚呼白鷺飛過。但可以說,這統統屬於對紅樹林極為粗淺的認識。
  • 你眼中的紅樹 探秘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位於位於雲霄縣漳江入海口,面積達2360公頃,主要是以保護紅樹及其生物群落為主。這邊的紅樹植物有秋茄、桐花樹、白骨壤、老鼠簕、木欖等5種,有各種鳥類15目38科154種,還有中華白海豚、蟒蛇等國家級保護動物21種。漳江口紅樹林是我國乃至全世界都為數不多的,在北回歸線北側面積最大、種類最多、生長最好的紅樹林天然群落之一。可與海南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媲美。
  • 海南:踏浪尋花紅樹林
    比正紅樹更低調的,是佔據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樹林面積約三分之一的角果木。長著一張「大眾臉」的它,像極了路邊綠化帶裡的某叢尋常灌木,稍不留神就會錯過,哪怕是盛花期也難以引人駐足。等等,角果木的花在哪兒?
  • 探訪中國首個紅樹林溼地自然保護區
    圖為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新網記者 馬學玲 攝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這植物能懷孕?探訪中國首個紅樹林溼地自然保護區  中新網文昌6月12日電(記者 馬學玲 李宇凡)紅樹林其實並不是紅色,而是綠色?這種植物能懷孕、會排汗,還流血,什麼情況?
  • 海南周刊丨海南紅樹植物迎來花季 它們開花啥樣子?
    正紅樹的花。尖瓣海蓮花。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圖\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紮根於陸地與海洋之間,紅樹林幾乎算得上是植物界性格最剛強的角色之一。著生於已落葉的葉腋,正紅樹的花瓣被緊緊包裹在呈三角形的花萼裂片中。因花瓣過於「迷你」,加之淡黃的顏色幾乎與花萼融為一體,遠遠望去,倒像是一顆顆青果裂開了口子。卵葉海桑花。比正紅樹更低調的,是佔據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樹林面積約三分之一的角果木。
  • 記者調查:海口東寨港紅樹林死亡背後的故事
    這就是享有「護岸衛士、鳥類天堂」美譽的海南瓊山東寨港紅樹林,是中國第一個也是最大的連片紅樹林保護區。  然而,一切在悄悄改變著,從前幾年開始,大片大片的紅樹林開始枯萎、死亡,讓人心痛。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50064畝,紅樹林面積為27975畝,是我國連片面積最大的紅樹林保護區。雖然相較這麼大的保護區,死亡的紅樹林面積並不是很大,但高密度的團水蝨侵害紅樹林,危害程度和後果不容小視。」郭建說。  回到岸上,幾名村民看著紅樹林,告訴記者,他們載著遊客泛舟紅樹林河道時,看著越來越多的紅樹林倒伏死亡,擔心不已。
  • 探訪綠色紅樹林「紅」在哪裡?紅樹科植物為何「胎生」?
    【解說】位於海口江東新區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是中國紅樹林連片面積最大、樹種最多、保育最好、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5月13日,記者走進該保護區,放眼望去,連片的綠色植被高矮不一,紅樹林究竟「紅」在哪裡?記者一探究竟。
  • 海口江東新區首個生態修復項目見成效,東寨港新增紅樹面積1400畝
    7月8日,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溼地生態修復工程項目三江農場附近,工作人員在退塘後整理出來的灘涂上栽種著一株株紅樹,為東寨港打造新的風景線。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東寨港溼地生態修復工程項目是海口江東新區首個生態修復項目,去年3月18日開工建設。
  • 風景圖集:海南東寨港,風景優美,讓人流連忘返!
    東寨港又名東爭港。古稱東齋港。海口市東北部與文昌市西北部之間的內海,海岸線受第四紀初、中期斷裂凹陷和明朝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瓊州大地震影響,曲折而深入陸地。港灣避風條件好,有水面56平方公裡,其中7.8萬畝在1980年被建成東寨港自然保護區(包括海上紅樹林面積2.6萬畝)。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樹林:不可多得的天然實驗室
    ■ 本報記者 周曉夢 單憬崗 實習生 何佳蔚  水中有樹,樹中有水——東寨港紅樹林是天賜海南的寶貴溼地生態系統。
  • 明明是綠色的,紅樹林為何叫紅樹林?
    明明是綠色的,紅樹林為何叫紅樹林?圖片來源:自然資源部為什麼叫紅樹林?紅樹林是由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喬木或灌木組成的溼地木本植物群落,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系統。
  • 走進海南東寨港紅樹林,明確告訴你什麼是風景如畫!
    或者什麼事人間仙境,這次小編就帶你走進東寨港紅樹林,體驗真正的神仙仙境!小編第一次見的時候也是被驚呆了,怎麼會有這麼美的地方,還有一群群的白鷺在水面上飛,就像是在看一副風景畫,雖然小編不是文人雅士,但是在看到這裡的畫面還是有很多感慨啊說到紅樹林,小編覺得肯定有很多人都以為這片樹林都收紅色的吧,就像楓葉林那樣,其實我們平常看見的都還是綠色的,不過一整片樹林加上一些小湖泊也還是挺驚豔的了。
  • 探秘神奇...
    探秘神奇「海上森林」  「海上森林」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中國網記者 唐佳蕾/攝  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也是迄今為止連片面積最大、保育最好、資源最豐富、樹種最多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
  • 旅遊:東寨港紅樹林——中國最大紅樹林保護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距市中心約30公裡處,距海口美蘭國際機場12公裡,地域跨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三江農場、三江鎮,與文昌市的羅豆農場交界,海岸線總長84千米,是中國第一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與其它地方紅樹林不同的是,東寨港漲潮時分,茂密的紅樹林會被潮水淹沒,只露出翠綠的樹冠隨波蕩漾,成為壯觀的「海上森林」。此外,這裡還是「鳥類天堂」和「天然養殖場」。來之前看景點介紹上面寫著 海口 紅森林景區是我國最大的紅樹林保護區了。來到這裡我覺得很震撼,這樣的規模之大的紅樹林。真的好壯觀啊,超美的。
  • 最紅的紅樹開花了 瀕危紅欖李再現海南東寨港
    在去年10月份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CMCN)發布的《中國瀕危紅樹植物紅欖李調查報告》中,這是最醒目的一句話。(報告原文可點擊閱讀原文獲得,CMCN注)紅欖李是紅樹的一種,屬於使君子科常綠喬木,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也是《國際溼地公約》瀕危物種。由於缺乏有效的保護手段,近年來我國野外種群數量急劇減少,從2006年的350株降至2014年的14株。
  • 探秘生物的理想家園——紅樹林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粵野覓鏡——大美保護地探秘」又來啦。為展現廣東省自然保護地的多彩生境和大美風光,呼籲大家愛護自然,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好氛圍,廣東省林業局推出「粵野覓鏡——大美保護地探秘」系列宣傳活動。這次為大家帶來的是《粵野覓鏡:探秘生物的理想家園——紅樹林》。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樹林的生態價值
    調查研究表明,紅樹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數幾個物種最多樣化的生態系統之一,生物資源非常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