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走運前有什麼預示?《易經》潛在的2句話,早已給了答案

2020-12-13 世界抽屜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書,要讀好書,不讀泛書。當我們能把一本經典的書籍讀厚又讀薄的時候,我們也就讀懂了裡面的內容。

很多人嘗試過去了解易經,但是往往是帶著想要窺探未來,預測的心思去學習。而往往又因為內心的浮躁,翻開幾頁就堅持不下去了。今天就來說說,易經中2句預示一個人走運的記載。

人的運氣的前兆是失業、離婚、貧窮、破產、焦慮、孤獨、排斥、蔑視、背叛、傷害、極端相遇。祝福你,你人生的巔峰即將來臨!

暫且不說這段話是否正確。咱們先分析一下說這話的人,是不是和魯迅寫的《阿q正傳》很像。

阿q是一個貧窮的農民,飽嘗剝削和壓迫,卻總是對進步嗤之以鼻,還自我感覺良好,善於利用精神勝利法催眠自己,逃避現實。

人生中,失利便是失利,苦楚便是苦楚。為什麼要詐騙自己,躲藏起來,作為好運的先兆?

古人的確說過「物極必反」,但那是用來警告人:不要過分囂張,順境時不自大,以免爬到頂時走下坡路,爬得越高,壓力越大,掉下來時越重。

天道沒有親人,六合無情。不幸的人上帝是不會幫助的,上帝只會渡過渡頭,這叫「天道獎勵盡力」!

沒有通往美好或災難的門,很多人不盡力,把日子搞得一團糟,不懂得懺悔和檢討,把一切的期望都寄托在上帝身上,真的很蠢。

沒有人的成功是偶爾的,成功不是靠等待來的,更不是靠燒香拜佛自我安慰!

一個人命運好之前,會有預兆。可是,假如你只把自己的失利當成命運的標誌,淺薄地誤以為「物極必反」,那就更愚蠢了,很難走出人生的窘境。

如果大家都這樣用「精神勝利法」,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窮人?乞丐才是大老闆!

真正的快樂是一個人的積極奮鬥!

而且,生活是連貫的,你的成長會得到你想要的。如《太上感應篇》所述,人的禍福沒有辦法,完全是自己帶來的。善惡終有定數,就像八卦,生生不息,始終是一個圓在轉。

如果你的前半生打好基礎,你的後半生就不會差。

如果你在奮鬥年紀去玩,突然有一天,你陷入人生低谷,老婆孩子分開,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盲目相信自己會扭轉乾坤,好運不請自來那只是痴想。

縱觀歷史,確實有很多人涅槃重生,從苦難中創造榮耀和奇蹟。然而,人們往往只看到最終的結果,而沒有明白其中的因果。

比如司馬遷在《報任安書》列舉了苦難輝煌成就的例子:西伯姬昌被拘留,擴大到《周易》;孔子很尷尬,打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寫了《離騷》;左丘明失明了,所以他得了《國語》。孫臏被砍斷了膝蓋骨,寫於《兵法》;貶謫蜀地,《呂氏春秋》流傳後世;韓非在他寫《說難》,《孤憤》等等之前被囚禁在秦國。

西伯姬昌,孔子,屈原,左丘明,孫臏,呂不韋和韓非,中龍鳳,這些原本只是普通的人,卻有著深厚的積澱。當他碰巧遇到來自外界的挫折時,他釋放出自己的潛能,在艱難困苦中鑄就不朽的輝煌。

晚清名臣左宗棠,他錯過了許多科舉考試,生活失意潦倒,只能靠教書來謀生;40歲才遇到伯樂,人生轉危為安。又過了10年,他才成為閩浙的總督,與生來就是學者的曾國藩,平起平坐。

然而,許多人忽視了左宗棠在成功之前的勤奮。他花了近10年時間安頓自己,一直關注農耕,看群書,研究土地和兵法等。

這就像《易經》所說不要用潛龍!只有真正的「潛龍」才能擁有「飛龍在天」的能力!

潛龍,孔子的解釋是:

「潛龍是賢惠隱逸的君子的比喻。行為堅定,不為世風所惑,不求名利,隱居避世而不抑鬱,言行不一而不愁被世人所欣賞。做自己願意做的事,著急的時候就迴避。它堅定不移。這是潛龍的道德品質。」

所以,一個普通人,或者說懶人,在人生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要自欺欺人。如果你現在不做任何積累,你的才華和秉性都配不上「潛龍」這個詞,不要傻到去想奇蹟會發生,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

如果你非要說吉兆在你變幸運之前是什麼樣的,你可以從《易經》給我們兩句話作為啟發。

第一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更多煩惱。

第二句話:努力的君子會有好運氣!

真正的成功來自於勤奮!一個人做事踏實,做好事,平日勤勞謙虛。只有做好這兩件事,好運才能不請自來。

如果你想了解易經的智慧,這圖文解說的《易經》不失為一個好讀易懂的版本。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根底上,復原最真實的《周易》,而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知你怎麼去剖析問題,《易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咱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才智,著實讓我獲益無窮。

你不必花費力氣啃文言文,也不必具有易學專業知識,僅僅閱覽它就能輕鬆入門讀懂《周易》,掌握精華。

讓自己獲益一生的智慧,可收藏,又可讓自己開悟,何樂不為?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易經》提醒:一個人走運前,會有6個變化,每一個都要把握好!
    易經裡有句話「天佑,無弊。」這句話告訴我們,靠自己比靠別人好。只要我們不憤世嫉俗,始終有自救之心,上帝就會給我們更多的祝福和好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聽到人們說:「我們最近很幸運,一切都很順利。」當然也有人說「最近不開心的時候,不能不喝涼水。」那麼如何獲得好運氣呢?
  • 易經:一個人「發財前」有3大徵兆,如果有一個,好運會慢慢來臨
    我不知道你們是否曾聽過這句話: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行遍紅塵萬裡路;行遍紅塵萬裡路,不如讀通一本易數書。這句話中的易數書是指《易經》。這並不誇張。易經可稱為生活指南。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易經》原本就是「文化底蘊,群經之首和大道之源」。因此,有人說理解《易經》就是理解了中國人的根源!
  • 易經:「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身邊有這幾件「怪事」,要注意
    人和人之間是有差異的,最終導致結果也不同: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易經》中就透漏了:「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身邊有這幾件「怪事」,恭喜你一、思想本來在思想上總是不停的回憶過去,追悔過去,在糾結中不能自拔,近期有如夢初醒的感覺,意識未來才是最重要的。
  • 《周易》:一個人「走運」之前的6個變化,順天應人福報自來
    導語:《周易》:一個人「走運」之前的6個變化,順天應人福報自來一個人若要有所作為,從來不是憤世嫉俗、怨天尤人。而是順天應人,以得天時、人和,必成大事。《周易》有言: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所謂運氣,皆是有跡可循,順天應人好運自來。一、心理上發生變化:心理上發生變化一般是很微妙的感覺。
  •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易經提醒:人再有本事,也別說這4句話
    俗話說,讀完世界上所有的書,最好先讀一本《易經》! 許多人認為這句話有點誇張。 但實際上,《易經》確實是生活的「智慧之書」。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 但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易經》實際上是一本珍惜祝福的古老書,蘊含著更為深刻的智慧。
  • 易經:一個人發財前,會出現3個坎,熬過去,福報就會源源不斷
    易經:一個人發財前,會出現3個大坎,只要熬過去,福報就會源源不斷一、挫折時的灰心大教育家培根說過:「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動搖,動搖生失敗。」一個人能夠屢敗屢戰,至少說明他有奮鬥的目標,有努力的方向,而且一直在向著目標前進。人生最怕的其實是一個人胸無大志,不思進取的人生態度。這種人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最終將會變得碌碌無為甚至迷茫終老,這才是人生最可悲的地方。
  • 易經:人在「走運」之前,會有3種變化,出現一種都要恭喜你
    假如要說一本最具中華文化特色的書籍,各位想到的會是什麼?《論語》?《詩經》?《道德經》?實際上都並非!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易經》。一部極具神秘色彩的經典古籍,迄今皆有很多人在潛心研究,一字一句都彰顯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易經提醒你:一個人能擁有多少財富,真的早已註定嗎?建議看看吧
    易經提醒你:一個人能擁有多少財富,真的早已註定嗎?建議看看吧常言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很多人以為,富貴是天註定的。其實不是。「未曾清貧難做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這是南懷瑾大師給世人留下的勸世良言。
  • 周易:一個人「發財」前的3個徵兆,要是有一個,那也要恭喜了
    《周易》:一個人「發財」前的3個徵兆,要是有一個,那也要恭喜了南懷瑾大師曾給後人留下這樣的一句話:「未曾清貧難做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也就是說,一個人想要富貴,都是要經歷磨難方才成。
  • 50歲前,讀懂易經這3句話,人越來越有福氣,越早理解越好命
    在這我問大家一個問題:秋霜之後會發生什麼?『履霜,堅冰至』,其實這就是預測未來。世界在變,但是規律不會變。古人言,《易經》博大精深,在於它包羅萬象。虞世南說:「不知易不可為將帥。」2.受人之辱,不動於色佛家有句話:「受人之辱,無動於色,道成近矣。」南懷瑾先生說,一個人能夠承載多大的福氣,關鍵在於他能夠背負多大的屈辱。
  • 「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發財前先受苦,熬過去就會有好運!
    千萬別在遇到困難和難熬痛苦的時候,覺得自己命不好,相反,一個人越是到了要發財走運的時候,越有可能遇到坎坷和絕望。《易經》說,走運發財之前,會有三個坎,你熬過去了,財運和好運擋都擋不住。易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道的運行,剛健不息,君子該從中得到啟示,要自強不息。大地的形勢就是易經的坤卦,君子應該效法大地,以深厚的道德負載萬物,不要輕言放棄。
  • 《易經》:早已算好的壽命,要特別注意這兩個年齡
    在1960年,美國科學界經過細緻的調查發現,人類的細胞最多只能分裂到50次,每次分裂的周期大概在2.5年,這是早就已經寫在基因裡的程序。正常算一下,人的壽命應該是150歲。但是每個人因為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氣、作息規律等等問題,每個人的壽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耗。
  • 《易經》:一個人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可能要走財運,你佔了幾樣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易經》也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做出過很多指導。比如,如何解決經濟困難,如何獲得財富。在《易經》中,把人要發大財前出現的預兆總結了這三點,如果你符合其中一點,那麼恭喜你,你就要走運了。那麼,這三點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易經告訴你:一個人想發達,並不只是靠勤勞,建議你讀讀這3句話
    在古代,《易經》被公認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此,魯迅先生才會說:「讀懂《易經》,就等於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一個困難時期,在這個時候,心態是很重要的,我們不能墮落,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度過困難時期。
  • 易經:一個人「發財」前,只要跨過三道坎,說不定就會有好運來
    易經其實是一部人生問題的"答疑"書,它對我們很多的人生難題都有指導作用。"未曾清貧難做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這是南懷瑾大師給世人留下的勸世良言,易經也有相似的教誨。易經:一個人"發財"前,只要跨過三道坎,說不定就會有好運來志向未立的迷茫有志始知蓬萊近,無為總覺咫尺遠。這個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並不是我們做事時,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導致失敗。
  • 《易經》:一個人的財富,不單純是勤勞,而是遵守這3條規律
    《周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更是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很多人談到易經,都會認為它是一種迷信與騙術。其實,如今看來,這其實是對易經最大的誤解。《易經》雖然只有不到20頁的篇幅。我們從出生,到上學,再到工作、結婚,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其實都能在《易經》中找到提示;因為《易經》足足64卦,每一卦就是一種人生劇本,而你的每個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它早就幫你推演完了。
  • 易經告訴你:一個人想發達,並不只是靠勤勞,建議你讀讀這4句話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有一段困難的時期,在這個時候,心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能自甘墮落,而要繼續努力,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度過困難的時期,每個人都會有失敗的時候,而最後成功的都是那些人都是因為他們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目標,而是選擇依然努力,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易經》上說,潛龍勿用。
  • 《易經》揭示成功的定律:一個人拼到最後,靠的並不是努力和運氣
    《易經》揭示成功的定律:一個人拼到最後,靠的並不是努力和運氣30年前,一名知識淵博的老人家奄奄一息。臨死前,學員問詢是不是有什麼要留下來的。他思索了一會兒,只留下來了一句遺言:「中國未來一定大放光彩,要留意《易經》。」這名老人家便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老先生。古人言,《易經》博大精深,取決於它包羅萬象。
  • 易經:一個人「發財前」有3大徵兆,如果有一個,好運就要來臨
    尤其是,《易經》還洩露出,一個人「發大財」前有3個徵兆,如果有一個,好運就要來臨:德可配位,福來全收《易經·繫辭下》告訴大家:"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說的是一個人如果自己的修養品德沒有達到一定的境界,而給他一個很高的地位,這對他來說,非但不是好事,反而是災難。一個人的能力和修養必須要配得上他的財富,這樣才能諸事順利。
  • 易經說: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從來不是靠運氣,建議你讀讀這5句話
    易經說: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從來不是靠運氣,建議你讀讀這5句話在古代,《易經》是公認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所以魯迅先生才會說:「讀懂了《易經》,就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有一句話說的好,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很多人覺得這句話有點誇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