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蘭獎評選的「前哨戰」,引出關於編劇署名的三個問題

2020-12-25 澎湃新聞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影視獨舌」,澎湃新聞經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繫「影視獨舌」。】

7月17日,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發布了各獎項的入圍名單。其中,《小歡喜》《安家》《慶餘年》《鬢邊不是海棠紅》《長安十二時辰》五部劇的編劇入圍了最佳編劇(改編)獎的提名。 

有意思的是,入圍的《安家》編劇六六隨後在個人公眾號發布的文章中,除了感謝《安家》導演安建,還語焉不詳地質疑了入圍的《小歡喜》編劇黃磊。

六六微博截圖

因為六六的說法比較模糊,外界並不清楚她是質疑黃磊名不副實,還是與黃磊開個玩笑,活躍氣氛。而網友則迅速站隊,在網上展開了《小歡喜》和《安家》誰高誰低的激烈討論。

7月18日,《小歡喜》的出品方檸萌影業作出回應,特別感謝獲得編劇和主演兩項提名的黃磊,稱他為劇集「注入靈魂,寫出華彩」,「無論是方圓的『橫豎理論』、宋倩令人窒息的母愛,還是劉靜與英子的忘年友誼,都讓觀眾被感動,被撫慰……」

檸萌影業的回應

六六隨性表達,檸萌巧妙回應,一個回合之後,這事的熱度就過去了。然而,這並非無緣無故的「擦槍走火」,在圍繞劇本的署名、合作以及報送評獎中,還是有一些模糊地帶需要釐清。 

六六在《安家》中署名編劇,另外還有兩人在「編劇組」的條目下署名。黃磊在《小歡喜》中署名總編劇,另外還有四人署名聯合編劇。因為對兩部劇具體創作過程並非全然了解,在此我們不做誰「瞎掰」誰不「瞎掰」,誰規範誰不規範的判斷。這樣的判斷只有當事人自己能做。

我們所關心的是:圍繞劇本的署名五花八門,一般而言各有什麼具體含義?各崗位之間如何分工?怎麼署名才算規範?其中有沒有侵權空間?報送評獎究竟怎麼做才公平合理?一句話總結,我們更關心建章立制的問題。

為此,影視獨舌採訪了製片人黃瀾,編劇宋方金、賈東巖、陳瓊瓊,試著從專業視角做一回辨析。

與劇本相關的署名都有什麼含義?

據不完全統計,跟劇本相關的各類署名有:總編劇、編劇、聯合編劇、改編編劇、文學總監、劇本監製、劇本總監、劇本責編、文學責編、責任編輯、劇本策劃、文學策劃……

這些署名令人眼花繚亂,但總體來看不外乎有三類:編劇類、監製類、策劃類。具體到編劇類崗位,總編劇與編劇、聯合編劇分工各不相同。 

編劇宋方金說,「總編劇與編劇的關係是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從項目整體上來說,總編劇是項目發起人或者是製片方認定的劇作責任人。總編劇需要對劇作的結構、情節脈絡、人物關係和走向等整體概念和藝術質量負責。有些總編劇只說不寫,有些會動手寫大綱,有些會寫一兩集打個樣兒。大部分總編劇幹的是提綱挈領的活兒。」

宋方金

編劇賈東巖則給出自己接觸過總編劇的兩種類型,一種是由總編劇將整個的分集、分場都做完,交給一些編劇去處理。還有一種稍微「虛閒點」的總編劇,讓四五個編劇分別負責不同單元,最後由他來進行整合。 

「如果是第一種總編劇,那麼他毫無疑問是劇本的靈魂和核心。替他完成文字的編劇相對來講可替代性極高。這種創作相當於是獨立完成的,他理應享有獨立署名。」

賈東巖

在回答總編劇的工作職責時,宋方金和賈東巖不約而同提到了一個概念——編審。「香港的編審約等於我們這邊的總編劇,」賈東巖表示。 

「編審的地位非常重要,」宋方金還簡述了其間原委,「這個概念也曾在內地引進過一陣兒,但內地署名『編審』沒有著作權,報獎的時候也沒法報,只能報編劇或總編劇。所以『編審』這個概念在內地曇花一現後就消失了。」

青年編劇陳瓊瓊則表示,像人物關係、核心衝突、賣點和亮點……這些一部劇的重中之重,必須是總編劇一個人完成的。大到幾萬字的總體大綱,小到細化的分集梗概,很多總編劇都親自上手。

她說,「電視劇中有非常重要的一個東西,叫節奏。節奏的把控是最見總編劇功力的,編劇更多要聽一些總編劇的想法。」

陳瓊瓊

對於聯合編劇,宋方金表示常見的組合、搭檔,或是劃分集數的模塊式寫法,或是師徒傳幫帶。「但大部分聯合編劇合作都不長久,利益的分配和署名的前後,都是矛盾集中的點。」

宋方金所說的「聯合編劇」是共同署名的合作編劇,並非總編劇領導下的聯合編劇。例如,男編劇組合汪海林和閆剛,女編劇組合高璇和任寶茹,都是長期合作的典範。

他說,「汪海林和閆剛獨創了梅花間竹式寫法,一人寫一集交替進行,非常默契。而高璇和任寶茹的文字越寫越接近,連跟她們長期合作的趙寶剛,後來都分不清誰寫的哪部分了。」

而為什麼會出現總編劇和聯合編劇?這與當下快節奏的影視創作環境有關。

賈東巖做了推算:「一個編劇在保質保量的情況下,一天能完成3000~5000字。大概5天能夠完成一集劇本,加上休息,一個月能完成5集。假設30集的劇本,至少需要半年的創作。再加上中間幹擾和調整,完成工作要花費一年。實際上很多影視劇恨不得要求你5、6個月就完成工作,一個人無法獨立完成整個項目,就需要幫手,幾個人共同完成。」

而對於劇本監製,宋方金表示這是最近一兩年才出現的名目。「劇本監製,雖然不是總編劇,但實際上也是劇作的責任人,但沒有著作權。一般打這個署名,都屬於劇本監製對編劇有過一定的提攜和幫助。其中師生關係較多,朋友關係也比較多。

比如一些跨界編劇,他們在原本的領域可能有些名氣,來做編劇,編劇技巧上需要提點。配備劇本監製就是一個比較妥帖的選擇。劇本監製主要就是幫編劇把控住主題、方向,不喧賓奪主但又無處不在。更多是對一些有才華的新手的幫助。更偏技術,不偏行政。」

「文學策劃和文學總監屬於一個方向,文學總監可能就是地位更高一點,一般是公司職務。正午陽光的陸維是行業周知且名副其實的文學策劃。從找選題、購買版權、找編劇,以及劇本寫作過程中的意見溝通,都是文學策劃的領域。」宋方金表示。 

陳瓊瓊則認為,策劃和責編類崗位是對編劇的助力。「除了要懂劇本,還要能與整個市場環境掛勾,他要對編劇不懂的部分來給編劇提供意見。同時也是總編劇和製片人之間重要的溝通渠道。」

「責編更多的是平臺一些工作人員的署名位置。公司也會有責編,跟文學策劃的工作有重疊的地方。一般來說,責編做的是基礎性的審讀和溝通工作。平臺署名的責編更多是偏於行政對接和技術審查領域。」宋方金表示。 

賈東巖則指出,劇本指導也是近年興起的關鍵職位。「它的職能通常是指導編劇如何進行創作。一般情況下,是指編劇的經驗不足,請一位厲害的資深編劇來進行劇本指導。他其實更多是在方向上把關,就相當於是『我遙遙一指,你往那兒去』。」

署名侵權一般發生在什麼情況下?

網上多發關於劇本創作的維權行動,有人爭署名權,有人爭署名位次,有人爭署名的名目。等等不一。

一個複雜的項目,一個多輪重建的坎坷項目,往往會有署名之爭。誰的貢獻率更高?誰應該享有分量更重的署名?總編劇和編劇之間,責編和編劇之間,往往有扯不清的「侵權」之爭。 

製片人黃瀾表示,以創作為主導的項目,需要大家根據結果來商量一個排名,儘量把每個人的工作都體現到。為此,她堅持兩個原則,一是以最終的貢獻度衡量,二是尊重先後順序。

黃瀾

「如果說是幾稿劇本都是在往更好的方向上努力,要以核心貢獻來論。在整體結構、人物設定和關鍵情節上做了重大貢獻的,署名靠前。在此基礎上,還要有個先來後到。項目開發的過程中,先到的人也許方向不太對,但還是必要的試錯過程。」 

賈東巖說,只要是參與過,或者只要是寫了一稿,不管這稿用了多少都給署名的情況,自己並不喜歡。 

「因為這樣會造成兩種後果,第一是對於貢獻最大的人不公平。這種情況下,他未必排到第一位。其次,同時署名編劇的人貢獻值並不均衡,這就會出現一個情況,貢獻值沒有那麼大的編劇再去接下一個項目,結果能力不行,導致項目擱淺……不規範的署名對整個行業影響很大。」

賈東巖表示,可以用「可替代性」標準去衡量。「優秀的編劇是能夠把這個項目立起來的人。如果一個項目中缺了他,這個劇本無法完成,我們說他是核心編劇。但如果缺了你也能完成,這些人其實是可替換的,他們都是苦勞為主,功勞為輔。」 

對於編劇署名的紛爭,宋方金表示必須要規範起來。他認為,一部電影,寫作的比例超過百分之三十,就應該署名編劇。三十集的電視劇來說,至少要超過五集的比例才能署名編劇。不能說貢獻了幾場戲就署名編劇。達不到比例的,可以署名文學統籌或文學編輯等,以示貢獻。

宋方金還談到了一種侵權的情況:「責編侵權編劇署名,大部分是因為製作方的裙帶關係。責編有時候會有大量的意見給到編劇,他就認為自己也應該署名編劇。 如果該責編又得到製片方支持的話,侵權一般就會形成。因為署名也是一種變相福利,所以署名的過程中常有利益尋租。很多不講究的製作方都會認為,多自己人一個不多,少外人一個不少。」 

陳瓊瓊提到了另一種情況,「比如策劃或是責編沒找好編劇,編劇換了好幾撥人也沒寫成。最後項目沒錢了,策劃就和編劇說『我跟你一塊寫,然後我吃點虧,我不拿這個署名』。」

實際上,以上情況下,策劃無論署不署名「編劇」都不合適。 

編劇的更迭是常有的事,編劇的權益如何保障?貢獻比例的界定可能較為主觀,宋方金和賈東巖都提出了以合同的方式去約定。 

「換編劇修改的情況很常見,但這裡必須得有一個法律程序,就是接手修改的編劇得拿到上一任編劇同意修改的確認合同。當然,有些編劇在籤合同的時候,默認製片方可以隨時找人接手修改劇本。 

但我的合同裡都是『未經我同意不許修改』。我也經常提醒編劇同行,接手修改劇本的時候,一定要尊重法律,也要尊重和保護同行,不要見活兒就接。」宋方金表示。

賈東巖則闡述了自己籤合同時的三點經驗。「一是除了IP改編的項目,我們合同裡都會有退全款拿回劇本的條款。我們認真做劇本,如果你們不滿意,我有把錢全退將作品拿回來的權利。 

二是儘量在自己的作品裡署名監製。如果是這樣,接下來在跟劇組對話的時候,編劇的對話權會大。 

第三,在籤合同時強調,不管之前項目如何,導演及演員針對實際拍攝對劇本要求的修改,都視為二次創作,與編劇行為無關。也就是說,不能將其他工種的行為列為編劇行為。」

追根溯源,編劇署名的撕扯和爭議,合同沒籤好、約定不清楚是原因之一。 

「大家都想圖省事,責權也不清楚,提前也沒說好出現糾紛怎麼辦。所以我覺得要將前期工作做好,別怕麻煩。一拍大腿決定做某個項目,結果發現雙方不合拍,這種事太多了。」陳瓊瓊表示。 

黃瀾則認為,製片方也要心裡有數,明確項目的難點和創作方向。「不能說你要做個偶像劇,卻請個諜戰的編劇團隊來寫。創意之初就要仔細溝通磨合,不能什麼編劇火就用什麼。不停換編劇團隊,各部門都來改劇本,結果肯定是一塌糊塗,最後也不知道該給誰署名。」

「雙方開會磨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我們坐下來聊,如果這個項目最後你沒跟下來,我給你多少酬勞,你覺得行不行。如果給你聯合編劇的署名,你要保證工作做到哪一步,提供多少貢獻。聊清楚了,就會少很多後顧之憂。」陳瓊瓊表示。

誰該進入報送評獎的名單?

說到報送評獎的問題,宋方金表示,行業現在沒有默認的辦法。給誰報,怎麼報,大多還是出於製片方的選擇。

賈東巖表示,自己較為了解《小歡喜》的創作情況。「方圓接地氣的人設,包括其他幾個人物的狀態、故事內容和名場面都是黃磊設計的,他署總編劇是合理的。」這其實與檸萌方面的回應是暗合的。

宋方金表示不了解《安家》和《小歡喜》具體的創作分工,只能給一些理論上的意見。 

「如果是編劇和編劇組的不同署名,只報編劇一個人也說得過去。因為從理論上說,編劇組更多做一些協助編劇的工作,還不是真正編劇的貢獻。當然,如果編劇組的人也是創作的主力,就另當別論。」

「如果是總編劇和聯合編劇的分工,這就需要解決一個問題:怎麼才能不忽略掉執筆編劇。如果一個編劇執筆寫作的部分超過了一部戲的百分之三十,無論是署名編劇還是聯合編劇,那麼都應當有報獎的資格。當然,這需要有相關行業協會出面,建立鑑定的規則和程序。」

黃瀾說,劇本創作沒有絕對公式可以代入,每個項目都千差萬別。但關於編劇署名的基本問題可以討論,以期形成共識。當每個崗位的職責邊界都更清晰一些,侵權事件更少一些,影視劇創作的氛圍也會更好一些。

目前,白玉蘭獎的評獎章程裡沒有規定總編劇、編劇、聯合編劇誰可以申報獎項,但在有了初選結果後,通常會向片方確認給誰報獎。

事實上,除了片方的選擇之外,我們也希望獎項的主辦方有更加明確的規定。創作實踐趨於複雜,出現了新的署名情況,評獎規則也要跟上,讓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得到獎掖。

總之,關於總編劇和聯合編劇,編劇和編劇組,總導演和導演,具體怎麼報送評獎,到了需要理清的時候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黃磊不配做編劇?這屆白玉蘭獎耐人尋味
    低風險區電影院有序恢復營業,疫情下的首個線下行業盛會上海電影節電視節提上日程,影視行業正在緩緩復甦。只是萬萬沒想到,比視帝視後之爭更先拉開今年白玉蘭獎序幕的,是編劇圈「名利場」。「我覺得黃磊當編劇,那是瞎掰……等下次我能欣賞黃磊作為編劇而不是演員的成功的時候,我才配得獎」,7月17日,知名編劇六六的率先「發難」,將自己和黃磊送上了熱搜。事情緣起是在白玉蘭獎最佳編劇的提名中,黃磊擔任編劇的《小歡喜》、和六六的《安家》一起入圍。
  • 《慶餘年》摘得白玉蘭最佳編劇獎:一部熱門網絡小說,如何變成一部...
    昨晚,隨著白玉蘭獎一一頒出,第26屆上海電視節正式謝幕。這一屆白玉蘭獎,是特別的,因為入圍名單上首次出現了網播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高水準製作再現大唐盛世,《慶餘年》將熱門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引發觀看熱潮,《鬢邊不是海棠紅》攝影、美術考究精細。這三部熱門網播電視劇憑藉優良品質躋身白玉蘭獎評選,與臺播電視劇同臺競技。
  • 白玉蘭獎揭曉!《破冰行動》獲最佳電視劇獎項
    昨晚,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各大獎項在大家的期待中一一揭曉。《破冰行動》成黑馬拿下最佳電視劇和最佳編劇(原創)獎每年白玉蘭的最佳電視劇評選,從名單發布開始就成為行業持續關注的焦點。
  • 白玉蘭獎疑有內幕,知名編劇六六發文表示:黃磊當編劇是瞎掰
    第26屆白玉蘭獎入圍名單已經公開了,在頒發的獎項中最受到人們熱議的便是編劇這個職位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入圍的電視劇一共有五部包括《安家》、《小歡喜》、《鬢邊不是海棠紅》、《慶餘年》、《長安十二時辰》這幾部劇上映之後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喜愛不僅如此而且播放量都很高,其實除了電視劇的演員出名之外對於導演和編劇有多少人知道。這次頒布白玉蘭獎《安家》編劇六六再一次火了,發文表示自己已經入圍這個獎項很多次了,但都是提名並沒有獲得獎項。
  • 白玉蘭獎提名揭曉 胡歌憑藉《四十九日祭》入圍
    經初選,共有10部中國電視劇、6部海外電視劇、9部紀錄片、10部動畫片和20部綜藝節目成功突圍,角逐今年「白玉蘭」大獎的各單元獎項。12位重量級評委將對四大單元入圍作品仔細審度,最終評選出「白玉蘭」共15項大獎。
  • 白玉蘭獎揭曉,陳寶國閆妮最佳男女主角,《破冰行動》最佳電視劇
    這一晚,最精湛的演技、最眾望所歸的演員、最精良的服化道、最深入人心的影視語言,在白玉蘭獎的見證下,迎來新的起點。疫情之下重啟的這場電視節,多了許多新的變化。出於疫情防控原因,白玉蘭獎的國際評委無法來滬參加評選,所以本屆電視節採取了中國評委集中上海評選、外國評委網絡連線評審的方式進行。
  • 黃磊入圍白玉蘭獎最佳編劇,六六發文吐槽惹爭議,網友:蹭熱度?
    提到國內影視圈大家公認含金量比較高的電視劇獎項,白玉蘭獎可以說是很多影視劇工作者夢寐以求的,同時和飛天獎,金鷹獎並稱為電視劇獎項3巨頭。7月17日,第26屆白玉蘭獎公布了本屆的入圍名單,在觀眾們期待的同時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 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白鹿原》等成最大贏家
    6月15日晚,正在上海舉辦的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芬芳綻放,領跑提名的《白鹿原》《軍師聯盟》《那年花開月正圓》《我的前半生》等劇組紛紛踏上紅毯,馬伊琍、秦海璐、何冰、雷佳音、張嘉譯、鄭凱、楊穎、杜鵑等明星魚貫亮相,氣氛熱烈而隆重。
  • 繼馬蘭、韓再芬、吳瓊之後 夏圓圓捧回白玉蘭獎
    頒獎現場(右三為夏圓圓)  「根植沃土、玉蘭盛放——第2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題之夜」日前在上海大劇院舉行。我省青年黃梅戲演員夏圓圓憑藉在黃梅戲《玉天仙》中的出色表演,成功摘得第2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
  • 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揭曉!《大江大河》獲最佳中國電視劇獎!
    第25屆上海電視節主辦方今晚剛剛公布:《大江大河》摘取最佳中國電視劇獎;孔笙、黃偉獲最佳導演獎;倪大紅、蔣雯麗分獲最佳男女演員;海外電視劇獎由《從海底出擊》《推定有罪》獲得。往下看,你喜歡的劇集、演員得獎了嗎?在頒獎典禮上,《大江大河》《都挺好》等白玉蘭獎入圍片劇組代表及眾多海內外影視工作者齊聚一堂,見證本屆電視節各項白玉蘭獎的誕生。
  • 《破冰》《慶餘年》等成白玉蘭大贏家,「網劇」評獎春天來了?
    《破冰行動》斬獲最佳電視劇獎和最佳編劇(原創)兩項大獎,成為中國首部獲得該獎的「網劇」。此外,同樣是「網劇」,《慶餘年》拿下最佳編劇(改編)、最佳男配角獎,《長安十二時辰》拿下最佳攝影、最佳美術、國際傳播獎。毫無疑問《破冰行動》《慶餘年》《長安十二時辰》這三部網絡首播劇,成為2020年白玉蘭獎的主角。
  • 張若昀提名視帝,陳道明候選最佳男配,《慶餘年》白玉蘭獎放光芒
    7月17日,白玉蘭獎官微公布了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入圍名單,這也是繼金鷹獎之後第二個公布入圍名單的電視三大獎,恰恰目前這兩個獎項都允許優質網劇參與評選,這也讓該獎的關注度進一步提高。
  • 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揭曉 東方明珠百視通全平臺播出
    當日晚上,徵集到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的800餘部報名作品的白玉蘭獎評選結果出爐。《破冰行動》斬獲最佳中國電視劇、最佳編劇(原創)兩項大獎,導演汪俊憑藉《小歡喜》拿下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由陳寶國(《老酒館》)獲得,最佳女主角由閆妮(《少年派》)獲得。
  • 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出爐 《白鹿原》獲評最佳電視劇
    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綻放」頒獎典禮今晚在滬舉行,本屆電視節各項白玉蘭獎各有歸屬,其中,《白鹿原》以其「忠實名著,完美呈現」的表現,獲評白玉蘭最佳中國電視劇獎。何冰憑藉其在《情滿四合院》中的表現,斬獲白玉蘭最佳男主角,獲得最佳女主角的是《我的前半生》中的馬伊琍。
  • 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今晚頒獎 《我的前半生》《白鹿原》成最大贏家
    今(15日)晚,被視為中國電視風向標的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在上海頒出。憑藉在《情滿四合院》的精湛表演,何冰拿下最佳男主角;馬伊琍則憑藉《我的前半生》拿下最佳女主角,《白鹿原》則收穫了最佳電視劇,該劇導演劉進也收穫了最佳導演。
  • 白玉蘭戲劇獎:擦亮老品牌 打造戲碼頭
    在60餘個劇種中,既有京、昆、越、滬、淮、話等大劇種,也有雲南滇劇、採茶戲、彩調、五音戲、絲弦戲、隴劇、蒲劇等小劇種。  對申報主體不設特別門檻,以藝術作為評選標準,使小劇種在「白玉蘭」戲劇獎上有了更多公平競爭的機會。
  • 打響上海文化丨「白玉蘭獎」正成為全國戲劇演員的夢想
    28屆白玉蘭戲劇獎,共吸收海內外參評演員3600餘人次,涉及劇目2000餘臺、劇種60餘個,其中600餘人次獲得主角、配角、新人主配角等各獎次。在60餘個劇種中,既有京劇、崑曲、越劇、滬劇、淮劇、話劇等大劇種,也有雲南滇劇、採茶戲、彩調、五音戲、絲弦戲、隴劇、蒲劇等小劇種。
  • 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評委名單公布 姚晨鐘漢良任評委
    原標題:姚晨鐘漢良任電視劇單元評委 | 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評委名單公布  東方網4月25日消息:近日,第23屆上海電視節組委會公布了本屆白玉蘭獎評委會的完整名單。電視劇單元評委會由導演毛衛寧領銜,編劇陳文貴,演員姚晨、鍾漢良,導演姚曉峰擔任評委。
  • 白玉蘭獎上海落幕 《白鹿原》獲最佳電視劇獎
    伴著壓軸大獎——「最佳電視劇」的塵埃落定,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緩緩落幕。《白鹿原》憑藉高口碑拿下「最佳電視劇獎」,並且同時奪得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共三個獎項,成為當晚的大贏家。作為本屆提名最多的作品,《白鹿原》入圍了今年白玉蘭獎的全部九個獎項。
  • 白玉蘭被調侃:來的不一定有獎 沒來的一定沒獎
    金羊網-新快報6月16日報導 前晚,隨著「白玉蘭」頒獎典禮暨閉幕式的舉行,第十九屆上海電視節正式落下了帷幕。拿獎真的是靠運氣,今天真的很希望他在臺上我在臺下。」有趣的是,給張嘉譯頒獎的黃志忠頒獎前在臺上轉了兩個圈,黃志忠解釋:「兩年前的第十七屆上海電視節閉幕式上,也是我給張嘉譯頒的最佳男演員獎。這次我和他打了個賭,如果他再次得獎,我就在臺上轉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