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雕塑寫就中國式寓言

2020-12-11 廣州日報

劉政德《盲人摸象》

劉政德《狐假虎威》

劉政德《東郭先生》

劉政德《大江截流》

花城文藝風景線

中國著名雕塑家劉政德先生的雕塑藝術展「寓言」,正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

這是劉政德先生從藝七十餘年的一個回顧展。劉政德先生是湖北人,與廣州淵源頗深,曾任教於中南美術專科學校(廣州美術學院前身),1973年至1978年間工作於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他的回顧展一早就定下要在兩座他所熱愛的城市——武漢和廣州舉辦。但5月份,劉政德先生突然離世,讓這場回顧展的主人只能永遠缺席了。

但雕塑家的幸運在於,他的作品永遠地留了下來。展覽中30餘件精彩的寓言作品,言簡意賅又意味深長,既是從傳統這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上生長出來的,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與西方現代抽象概念真實結合的成功範例。在當代,傳統文化應該如何實現它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換,進而講好中國的故事,彰顯中國的文化自信?相信這個展覽會給出一個獨特而又精彩的答案。

文、圖/廣州日報

全媒體記者 金葉

小小難童

於戰亂中接受高水平的藝術教育

劉政德先生1931年出生於湖北天門,他的童年時代,是亂世中一個小小難童。和家人逃難到重慶,最深的記憶是,日本人「每天像上班一樣」,開著上百架飛機來轟炸,炸完就「下班」飛走。苦難的童年記憶,讓劉政德對民族文化有著很深厚的感情。「我的愛國主義是在炸彈中培養出來的。」

很難想像,在那樣一個時代,一無所有的小難童劉政德,卻接受了非常高水平的藝術教育。

1939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聚集了不少優秀人才,在重慶創辦了一所公益性的學校——育才學校。學校設立了音樂、戲劇、繪畫、文學、社會、自然6個組,並聘請很多著名專家學者到育才任教,如著名詩人艾青、音樂家賀綠汀、歷史學家翦伯贊、戲劇家章泯、美術家陳煙橋、舞蹈家戴愛蓮等。育才學校從當時聚集在重慶的難童當中,擇優錄取了具有特殊才能的六至十五歲的孩子150多人入學。而劉政德正在其中。

在育才學校的美術組,劉政德認識了著名的雕塑家傅天仇。「當時我已經畫過石膏,畫過水彩,但是沒有接觸過雕塑。看到傅天仇先生用泥巴做雕塑,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覺得它應該比畫畫更有意思。」又碰巧傅天仇先生當時在準備一場雕塑展,劉政德就跟在他旁邊,看他翻石膏、做泥塑,為他做助手,幫他收展覽門票。「我對這些太有興趣了,從這以後我就愛上了雕塑」。

「『老祖宗』告訴我

應該用少來表現多」

劉政德說,他相信雕塑的發展方向是走向抽象,但他並不喜歡西方的抽象雕塑,而是從中國的傳統美學和畫論中汲取了關於「抽象」的養料。

如果說劉政德早期的《東郭先生》中可以明顯看到寫實性的細節,我們在其中的細節上還可以看到創作者在真實與整體的氣勢中的小小糾結,但是越到後期,劉政德的雕塑越發走向言簡意賅。比如《三個和尚》,遠遠望去,似乎是一座起伏的山脈,走近定睛細看,「山脈」的正中間是一個正在虔誠念經的老和尚,左右各有一個和尚趴在空水桶上睡覺。只用了寥寥幾條精確的切割線,有造型,有細節,有故事,令人拍案叫絕。

劉政德坦言,當自己的雕塑越來越簡練,就剩下幾塊了的時候,他自己心裡也是曾經打過嘀咕的:這究竟行不行啊?「但後來,我就把中國古代的畫論一背:寧簡勿繁,寧拙勿巧。我的心裡就有底了,因為『老祖宗』給我撐腰了。這個方向其實不是我自己的發明,是『老祖宗』告訴我的,應該用少來表現多。」

中國近現代美術研究所所長梁江表示,劉政德雕塑藝術上這種簡潔線條、平面化團塊和中國式意蘊,有傳統文化非常深的淵源。「我想,他多年的努力是把西式雕塑、中國傳統雕塑整合一起,由此形成了屬於他自己的獨特語言。這種造型語言的基本特徵是用了很多方塊、直線、平面化、榫卯結構的方式,構成他一種很有辨識度的雕塑形式語言。依託『寓言』的主題,他找到了一個獨特的切入點。」

不過,我們從事雕塑藝術的人,出於職業習慣,眼光很容易過多關注雕塑的形式語言。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劉政德在雕塑觀念,在思想意義上的突破。剛才我說到中國傳統雕塑包括西方的雕塑,一個最重要的功能是宏大敘事,幾千年的雕塑都以紀念性雕塑為主線,最具代表性的雕塑大都紀功紀事,國外的廣場雕塑、經典名作也大都屬於紀念性宏大敘事的。但是在劉政德這裡,他專注於寓言化、生活化、平面化,甚至小品化方向,由此拉近了雕塑和平民、生活的距離。他的做法實際上是一種解構。由此,引發出人們對於雕塑觀念、雕塑功能、雕塑形態的進一步思考。

第一件寓言雕塑《東郭先生》

找到藝術方向

在這次展覽中的開場部分,可以看到一件劉政德的早期作品《魔笛》。這件作品取材於印度街頭賣藝者的生活情景。藝人衣衫破爛,眼神悽迷,吹著笛子,眼前的眼鏡蛇舞動身子豎立起來。吹笛老人的破衣、青筋瘦骨的手臂、黝黑而苦中強笑的面孔,使人聯想羅丹《加萊義民》的雕塑語言風格。如果一直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這個世界上會多了一位羅丹的追隨者,而不會有今天的寓言雕塑,也少了一位獨一無二的劉政德。

1960年,劉政德進入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研究班。課餘時間,他逛故宮,泡博物館,淘潘家園,在春秋戰國的青銅禮器、秦漢的畫像磚石中如痴如醉地汲取營養。畢業那年,第一件寓言雕塑——帶有濃烈的畫像磚遺風的《東郭先生》被創作了出來。

但沒有想到的是,作品一出來,便遭到了非議。同學們的畢業作品全部在報刊上刊登,唯獨沒有劉政德的。他很沮喪,這個時候,啟蒙老師同時也是央美研修班老師傅天仇在這個時候給了他及時的鼓勵。「傅先生對我說,劉政德,你知不知道,一個藝術家,一輩子就是追求一個自己的藝術風格,這個很難,有的人搞美術搞到七八十歲都沒有找到。可是你現在的這個東郭先生已經有自己的風格了。你不能放棄,你得把它系列化,做成你自己的語言。」

「你說我的老師多偉大,因為他這一句話,我就做了七八十年的寓言雕塑。」

《大江截流》

是劉政德代表之作

《大江截流》是劉政德先生的代表作。

1981年1月,葛洲壩截流成功。次年,葛洲壩工程局決定興建一座紀念雕塑,湖北美術學院受邀先後完成了十多個設計草案,最終劉政德的設計方案獲得了肯定。

在大壩還沒截流前,劉政德曾多次到宜昌考察。「當時在長江兩岸,放的全是四面體,每個大約50噸,一輛大卡車只能裝一個,那些卡車的車軲轆比人還高。長江兩岸布滿了這樣的四面體,我感覺,它們像武士,好像準備隨時投入戰鬥。那些四面體當時就給我帶來了靈感。」劉政德想,何不就把這些四面體組合起來?

這件在當時看來十分前衛的作品飽受爭議,並因為葛洲壩在當時的影響,討論擴大到了全國,由於外界非議太多,迫於壓力,這件雕塑並未建成。直到2011年,為紀念葛洲壩截流取得勝利三十周年,這件雕塑才終於建成。

2014年,雕塑藝術家劉政德在「中國姿態·第三屆中國雕塑大展」中榮獲「中國雕塑終身成就獎」。授予劉政德「中國雕塑終身成就獎」的頒獎詞這樣寫道:《大江截流》這件作品是在改革開放的中國第一次運用現代主義手法表現中國人民改造大自然的氣魄和力量。美國芝加哥學院院長、雕塑家託尼瓊斯更將這件作品稱作是「中國雕塑走向現代的一個裡程碑」。而劉政德70餘年的創作生涯也正是中國雕塑走向現代的一個縮影。

相關焦點

  • 他用雕塑寫就中國式寓言
    劉政德《盲人摸象》劉政德《狐假虎威》劉政德《東郭先生》劉政德《大江截流》花城文藝風景線中國著名雕塑家劉政德先生的雕塑藝術展「寓言」,正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展覽中30餘件精彩的寓言作品,言簡意賅又意味深長,既是從傳統這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上生長出來的,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與西方現代抽象概念真實結合的成功範例。在當代,傳統文化應該如何實現它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換,進而講好中國的故事,彰顯中國的文化自信?相信這個展覽會給出一個獨特而又精彩的答案。
  • 用雕塑講述寓言故事|謹以此文沉痛悼念著名雕塑藝術家劉政德先生
    196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研究生班。先後任職於廣州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1958年開始創作寓言雕塑,1982年在武漢市政府支持下,在東湖景區建造了我國乃至世界首個以寓言雕塑為專題的寓言雕塑公園。2014年被中國雕塑學會授予「中國雕塑終身成就獎」。主要代表作有:《東郭先生和狼》、《盲人摸象》、《狐假虎威》、《獵人爭雁》、《大江截流》、《黃鶴歸來》等。
  • 用雕塑講述寓言故事|謹以此文沉痛悼念著名雕塑藝術家劉政德先生
    196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研究生班。先後任職於廣州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1958年開始創作寓言雕塑,1982年在武漢市政府支持下,在東湖景區建造了我國乃至世界首個以寓言雕塑為專題的寓言雕塑公園。2014年被中國雕塑學會授予「中國雕塑終身成就獎」。主要代表作有:《東郭先生和狼》、《盲人摸象》、《狐假虎威》、《獵人爭雁》、《大江截流》、《黃鶴歸來》等。
  • 寓言——劉政德雕塑藝術展|文化和旅遊部2018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
    先生以具有鮮明特色的寓言雕塑聞名,1986年,由《狐假虎威》等8件雕塑構成的全國第一個寓言雕塑公園在武漢東湖建成。「寓言雕塑」系列題材多來自中國古老的民間寓言,採取幽默含蓄、古樸、高度概括而又趣味盎然的秦漢遺風,運用簡潔的雕塑語言暗示寓意,引導觀眾通過自己的想像力進入他的雕塑作品中,恰似「寓言」這一文學體裁,言簡意賅,但寄託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
  • 【雅昌專稿】「寓言雕塑」劉政德:後來我一輩子都在走這條路
    2014年,雕塑藝術家劉政德在「中國姿態·第三屆中國雕塑大展」中榮獲「中國雕塑終身成就獎」,這一年,是他結識雕塑的第70個年頭。授予劉政德「中國雕塑終身成就獎」的頒獎詞這樣寫道:《大江截流》這件作品是在改革開放的中國第一次運用現代主義手法表現中國人民改造大自然的氣魄和力量。美國芝加哥學院院長、雕塑家託尼瓊斯更將這件作品稱作是「中國雕塑走向現代的一個裡程碑」。
  • 寓言——劉政德雕塑藝術展|文化和旅遊部2018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
    先生以具有鮮明特色的寓言雕塑聞名,1986年,由《狐假虎威》等8件雕塑構成的全國第一個寓言雕塑公園在武漢東湖建成。「寓言雕塑」系列題材多來自中國古老的民間寓言,採取幽默含蓄、古樸、高度概括而又趣味盎然的秦漢遺風,運用簡潔的雕塑語言暗示寓意,引導觀眾通過自己的想像力進入他的雕塑作品中,恰似「寓言」這一文學體裁,言簡意賅,但寄託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
  • 吉林男子迷戀上寫寓言 欲將作品印在手紙上(圖)
    吉林市的戴景新迷戀上寫寓言故事,警醒世人,成為吉林版的「伊索故事大王」  他寫的寓言收入義務教育課程(圖文)  本報吉林市電 從給兒子講故事開始,吉林市某花鳥魚交易中心總經理戴景新迷戀上寫寓言故事,警醒世人,成為吉林版的「伊索故事大王
  • 第三屆平遙國際雕塑節藝術家介紹——李鴻韋《平衡的寓言》
    李鴻韋鴻韋的作品反映了中國當代文化中存在的多元化思想的融合以及正在發生的變化。《平衡的寓言》系列,瓷土、不鏽鋼,2016-2017年《平衡的寓言》是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於2016年收藏的第一件中國當代雕塑作品,並曾榮登博物館雜誌2016年的秋刊封面。
  • 寓言雕塑園考智力 看你能猜對幾個?
    武漢東湖寓言園位於武漢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聽濤景區內寓言園是全國第一座以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為題材的寓言雕塑園。 雕塑園以古代寓言故事為內容,以花崗巖、紅砂石等為原料,先後建成了"愚公移山"、"盲人摸象"、"獵人爭雁"、"葉公好龍"、"三個和尚沒水吃"、"掩耳盜鈴"等二十餘組雕塑。
  • 公教寫真|「暢所寓言——小寓言 大智慧」公共教育活動
    十月金秋,文化和旅遊部2018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優秀展覽巡展扶持項目「寓言——劉政德雕塑藝術展」走進了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藉此展覽,以「暢所寓言——小寓言 大智慧」為主題的公教項目,更是吸引了來自廣州美術學院幼兒園的小朋友,豐富的活動形式也讓孩子們從雕塑語言中重新解讀傳統的寓言故事,體會中國的哲學思辨以及獨特的智慧。
  • 黃渤自導自演的一齣好戲,是好是壞,中國式反烏託邦寓言
    導讀:黃渤自導自演的一齣好戲,是好是壞,中國式反烏託邦寓言我相信對於演員黃渤大家都是十分了解的,那大家有沒有看過導演黃渤的作品。在《一處好戲》之前,黃渤並沒有任何導演作品,大家沒有看過也是理所當然的。黃渤用極其荒誕的劇情構思巧妙的反應了現在這個社會的現狀,這就是我所謂的中國式反烏託邦寓言。對於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部喜劇片,更多是一部具有深刻意義的教育片。不過簡單的想一想,黃渤已經坐到了影帝這個位置,他也不好意思只拿一部靠裝瘋賣傻來都觀眾笑的爆米花電影當成自己的處女作。接下來,我就給大家闡述一下我心中的《一齣好戲》。
  • 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在溫召開!這些你熟悉的寓言故事都出自溫州...
    你或多或少都讀過這些寓言故事,但不一定知道是溫州人寫的——《賣柑者言》《白頭翁的故事》《烏鴉兄弟》《小馬過河》《母雞生蛋》《老虎傷風了》《剛長腿的小蝌蚪》……部分溫州寓言作家作品集(資料圖)一直以來,溫州的寓言文學創作如火如荼,湧現出了一大批「寓言作家群
  • 法國寓言雕塑家亨利·查普
    >亨利·查普 Henri Chapu(1833-1891)Henri Chapu是一位法國雕塑家,具有改良的新古典主義傳統,以其寓言寓意而著稱。1850年,他開始與著名雕塑家JamesPradier合作學習。
  • 馮春:老黃新寫《伊索寓言》
    第二,完全遵循原作的韻式,例如原作的韻式是abab,cdcd……譯文也必須亦步亦趨,一三行押韻,二四行押韻……第三,每行字數必須一致,例如一行十字,就必須從頭十字到底。這叫「三兼顧」。譯這樣的詩真是要傷透腦筋。我曾對老黃開玩笑說,如果我的稿酬是千字一百元,那他應該得一千元,當然,他的稿酬實際上和我不相上下,出版社是不會給他特別優惠的。老黃已是著譯等身,而且他的視力已接近於零。
  • 歷史:劉基是一位百科全書,他用寓言來表達政治理念和人生感悟
    不過,即使劉基就此永遠隱居,不參與後面一系列改變中國歷史命運的戰爭,即使他的生命定格於五十歲,沒有出山輔佐朱元璋的經歷,僅僅作為一位出色的散文作家和詩人,以他的文學才華,一樣能夠名垂青史。這部作品是一本寓言集,他用寓言故事來表達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人生感悟。藉助寓言來表達思想和傳遞理念,當然不是劉基的發明,中國古代有大量的寓言故事,特別是春秋戰國那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莊子》《墨子》《列子》中都有大量寓言。但是,說到運用寓言體創作散文最多的作家,還非劉基莫屬。而將寓言故事發展到更高層次的,也只有劉基了。關於《鬱離子》書名最權威的解釋,非其得意]生徐一夔莫屬:鬱離者何?
  • 常州鑄銅雕塑圖文淺談唯美的中國式鑄銅佛像雕塑
    濟南金藝林雕塑作為鑄銅人物雕塑其中之一,期待多關注。鑄銅雕塑今天,常州鑄銅雕塑圖文淺談唯美的中國式鑄銅佛像雕塑。常州鑄銅雕塑一、鑄銅佛像雕塑是中國傳統藝術中不可忽略的部分,集中體現了中國式鑄銅雕塑之美。
  • 文學賦能「溫州IP」中國寓言文學館進入設計階段
    溫州網訊記者從市委宣傳部獲悉,由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甌海區政府、市委宣傳部三方共同推進的中國寓言文學館及寓言特色旅遊項目,目前確定由甌海旅投集團作為投資主體負責籌建、運營,中國寓言文學館現已進入設計階段。
  • 寓言和科幻類的作文怎麼寫,三個要點做到了,三年級也能寫得精彩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下寓言和科幻類作文的寫作。寫寓言,要注意三點一提到寓言同學們肯定都非常的熟悉。《狐假虎威》《龜免賽跑》《井底之蛙》……,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都屬於寓言。包括一些世界名著《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這些書裡面都有我們熟悉的故事。那麼,我們先來看一篇《伊索寓言》裡的故事,之後我們來總結下,寓言都有什麼特點。烏鴉喝水》烏鴉口渴得要命,飛到一隻大水罐旁,水罐裡沒有很多水,他想盡了辦法,仍喝不到。
  • 【專題】寓言文學溫州論壇暨2019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新聞中心...
    日程安排寓言文學溫州論壇暨2019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11月27日(星期三)下午人員報到11月28日(周四)上午參觀白鹿外國語學校下午寓言文學溫州論壇暨2019年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開幕式 寓言文學溫州論壇第一場晚上寓言文學創作與研究懇談會
  • 位列世界三大寓言故事的《拉封丹寓言》,好看又能學法語!
    《拉封丹寓言》是法國文學史的一座裡程碑,所有法國人在小學的時候都學過拉封丹寓言。它的作者是讓·德·拉封丹,他生活在17世紀,本來應該先成為一個修士,然後成為律師,但他將全身心奉獻給了文學。借動物寫人性和時事的好處就是可以放心寫人性的陰暗面,不會留下馬基雅維利那樣的罵名。當然他也寫了不少其他東西,但更廣為人知的就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