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它的超市也說它是豆腐,但前面有「火鍋」兩個字,後面加個括弧,寫著「鴨血」。吃豆腐它不是豆腐,吃鴨血是不是真鴨血?那麼,這種原產地是中國,產品成分寫著大豆丶水丶硫酸鹽,但吃在嘴裡卻是鴨血味道的「火鍋豆腐」,到底是什麼東西?
天氣轉涼,打邊爐吃火鍋最愜意。年初的時候,有人發現本地一間連鎖火鍋店裡有鴨血供應,吃過之後念念不忘,希望能有機會在加拿大做一碗家鄉的鴨血粉絲湯。終於有一天,她興奮地在社交媒體上公開一張美食照片,遍告親友:終於找到了口感正宗的鴨血!有人慕名而去,見到的卻是「火鍋豆腐」。
「我住所附近有一個小小的華人超市,買唐人菜時常去。幾日前我在冰鮮部的貨架上看到這種奇怪的『火鍋豆腐』,從包裝上看,除了顏色較深,與普通豆腐並無區別,惟價格相差甚遠。」
列治文居民C女士說,該超市一盒本地產兩塊裝老豆腐,總量700克售價是1.89加元。但她見到的深色豆腐只有300克,標價3.99加元。
近月在市面上出售的一款火鍋豆腐,可隱約看出裡面透出暗紅色
「我開始還以為是用黑豆丶芝麻做的新品種,所以比較貴价,但仔細一看,發現超市在標價後加上括弧,寫著『火鍋豆腐(鴨血)』。」
到底是豆腐還是鴨血?C女士覺得好奇怪,去問超市員工:
「這是鴨血嗎?」
「對啊,是鴨血。否則怎麼會那麼貴?很多人來買的。」
「為何名字是『火鍋豆腐』?」
「我不知道……」
這款被超市指為鴨血的貨品,以本地產檢的豆腐製品塑膠盒包裝,藍底白字寫著「Hotpot,火鍋豆腐」,成分的英文說明為:水(water)丶大豆(soybean)丶鹽(salt)丶硫酸鈣(calcium sulphate),重量300克,最佳食用日期為「12.06.2019」。上下看半天,並沒有「鴨血」二字,也沒有任何文字提及此為動物製品,若不是超市標註此為鴨血,還真難辨認。
一家華人超市出售的「火鍋豆腐」,標籤上英文是Hotpot Tofu,中文卻是「火鍋豆腐(鴨血)」
本地有豬紅出售,貨源來自取得政府牌照丶獲準供應新鮮豬血的農場,出售鴨血則甚為少見。有本地燒臘店員工表示加拿大對動物處理過程規定相當嚴格,他們被告知,雞丶鴨血及其他殘餘物均不能帶出操作間以外範圍。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IFA強調,只有符合加拿大標準的動物血液產品可以在市場上出售,外國生產丶含有動物血液的產品若符合加國標準也可進口,但出售時,該產品應使用加國消費者熟悉的通用名稱,避免混淆:
包裝上寫明是火鍋豆腐,打開後赫然發現是深紅色疑似鴨血的物體
「目前,我們加拿大還沒有『鴨血』的通用名(common name),在此情況下,商家使用的名字應該與講英文或法文的人士描述該產品時使用的名字一致。如果某一進口產品的名字是英丶法文以外的語言,則當此產品在本地市場出售時,應該同時提供說明,令本地消費者正確理解並熟悉。」
按照CIFA的說法,加拿大的英文詞彙裡,根本沒有中國人愛吃的鴨血,聽都沒聽過怎麼會從中國買來吃呢?所以此款「火鍋豆腐」只在華人超市裡見得到。「火鍋豆腐」包裝正面左下角,有英文指此產品是中國製造,獨家進口及分銷商(Exclusive Imported & Distributed By):M2R International Ltd。
這款所謂的「火鍋豆腐」(右)與傳統豆腐(左)相比顏色與質地相差甚遠
在網際網路上查,只找到一家名為M2R International Trading Ltd.,是2015年4月在加拿大卑詩省成立的公司。在另一跨國進出口公司官方網站上公布的提貨單據記錄顯示,M2R International Trading Ltd.地址為列治文Odlin Rd.一幢公寓。
這間列治文的M2R公司與「火鍋豆腐」的進口商是不是同一家?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火鍋豆腐」是在中國製造,運來加拿大的。進口的時候它寫著是豆腐,賣的時候它就變成了鴨血。
另一家華人超市出售的「火鍋豆腐」價格較高,賣$4.99
若它是真豆腐,說明那些超市故意把豆腐說成鴨血高價出售,欺騙消費者賺錢。
若它是真鴨血,跟豆腐沒有任何關係,又怎會被冠以豆腐的名義運進加拿大,又堂而皇之放上貨架公開出售?
種種疑惑實在不是一般人能想得明白。所以,那些把火鍋豆腐當成鴨血買回家的人,吃在口裡時要問問自己:「吃下肚的,真的是鴨血嗎?」
淮揚小吃鴨血粉絲湯
鴨血是鴨子的血液為原料製成,有微微的鹹味。中國人認為鴨血性寒,能補血,有解毒功效。據稱,正宗的鴨血在加工過程中因經過高溫處理,可去掉血腥氣,只剩鮮香。
鴨血色澤暗紅,有稀疏小孔且易碎。有的鴨血產品其中有較多較大的蜂窩狀氣孔,是因為加工過程中添加了澱粉和其他化學品,吃起來有膠質感。
坊間很多人認為鴨血是麻辣火鍋的絕配,上海丶南京等地最出名的美食中有鴨血粉絲湯,是用鴨血丶鴨胗丶鴨腸丶鴨肝等為原料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