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脈南起王屋山,北接燕山,綿延400多千米,最高峰海拔3000多米,素有「天下之脊」的美稱,又有「得太行者得天下」的說法,足見其重要性。
太行山脈是個天然屏障,在地理上分隔了山西和河南、河北,八百裡太行,繞行的路途實在太遠了,所以很久之前古人就在山間尋找通道,並命名它們為「陘(xíng)」。
太行山掠影 圖源:網絡
「陘」意思就是山脈中斷的地方,太行山中有很多陘,最著名的有八個。「太行八陘」最早記載於晉代郭緣生的《述徵記》,但實際上很多「陘」從先秦時代就開始使用,是實實在在的兵家必爭之地。
了解這些群山深處的古道,對於閱讀史書時理解戰爭行軍路線有很大幫助。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太行八陘都是怎麼走的。
軹關陘西達山西侯馬(春秋時晉國國都「絳」)東達河南濟源(春秋戰國時的「南陽」地區),是連通晉豫兩地的重要通道。這裡的「軹」指車軸的端部,意思是道路窄到只能同時過一輛車。
軹關陘路線示意
上圖紅線為大家普遍認同的路線,但關於軹關陘的路線是有爭議的,比如歷史地理專家王尚義認為,這條路很難走通,而沿著沁河(古稱「少水」,黃河支流)河谷更合理些,也就是上圖中綠色虛線位置。
相關事件:戰國時代長平之戰等。
王屋山 圖源:網絡
太行陘最具文化氣息的一陘,其中的一段「羊腸坂道」引無數古代名人都在此留下詩句,據說多達兩百首。
羊腸坂 圖源:北溟新浪博客
太行陘南起河南沁陽(春秋戰國時稱「南陽」地區),途徑碗子城、星軺驛、天井關等,到達北端的山西晉城(古稱「上黨」地區)。
相關事件:戰國時代長平之戰等。
太行陘路線示意
白陘南起於河南輝縣孟門,沿著磨河谷地的峭壁上開鑿出一條石棧道,經過雙底村轉向西北,「七十二拐」提升高度400餘米,在山中穿行經陵川縣到達山西壺關(古稱「上黨」地區)。
相關事件:春秋時代齊國伐晉,戰國時代長平之戰等。
白陘路線示意
白陘「七十二拐」 圖源:網絡
滏口陘是太行八陘中地勢起伏最平緩的一陘。東起於滏陽河(古稱「滏水」)發源地的山口,因而得名。抵達清漳河谷後向上遊,至涉縣後西行,經黎城,到達山西潞城(古稱「上黨」地區)。
滏口陘路線示意
太行陘、白陘、滏口陘最終都抵達上黨郡,所以在上黨郡內又可連通。
相關事件:戰國時代長平之戰,東漢曹操伐高幹等。
自下而上分別為太行陘、白陘、滏口陘。
井陘是八陘中最主要的通道,可從今天的石家莊直通山西太原。同時也是最複雜的一陘,內部由很多隘道組成網絡,所以有些位置不像圖中畫的這麼簡單。
根據資料,主要路線由井陘西行至桃河入山處,可分為兩條,一條經娘子關,另一條經固關、平定,兩條路線又在陽泉匯合,繼續沿桃河上遊河谷穿行,到太原盆地。
井陘路線示意
井陘上現存有秦始皇古驛道,相傳秦始皇病死沙丘,靈柩就經此運送回鹹陽。
相關事件:秦伐趙之戰,楚漢戰爭中韓信的背水一戰,唐代安史之亂等。
秦皇古驛道 圖源:網絡
飛狐陘位於小五臺山南側,由河北蔚縣(春秋戰國時有「代國」)經飛狐口、黑石嶺到淶源。再向東延伸經拒馬河(古稱「淶水」)上遊河谷、紫荊關到達河北易縣(春秋戰國時有「燕國下都武陽」)。
飛狐陘路線示意
也有專家認為飛狐陘僅是蔚縣到淶源這一段,而由淶源到易縣的這一段該是下邊我們要說的太行第七陘「蒲陰陘」 。
相關事件:宋遼岐溝關之戰等。
飛狐口 圖源:網絡
蒲陰陘的路線爭議最多,有專家認為「飛狐陘」和「蒲陰陘」其實是兩段陘合成一條完整的通道,也就是我們上條所說的路線,北段叫做「飛狐陘」,南段叫做「蒲陰陘」。
也有人認為蒲陰陘就是「靈丘道」,沿著唐河(古稱「嘔夷水或滱水」)河谷,連通今天的山西靈丘和河北順平。這種說法的依據是,此路線位於蒲陽河(古稱「蒲水」)之南,符合古人「水的南面為陰」的命名規則,亦即蒲陰陘得名於此。
蒲陰陘路線示意 圖中以「靈丘道」為蒲陰陘
根據著名歷史學家嚴耕望所著《唐代交通圖考》,淶源其實是個交通樞紐,五道並出,分別通向易縣、保定、定州、靈丘、蔚縣。由於最初記載太行八陘的郭緣生並沒有明確路線,所以也難怪說法多。
因此連專家都確定不了的問題,我們也完全沒必要糾結。
淶源五道(綠色虛線)
軍都陘南起南口,北經居庸關、八達嶺到河北懷來,是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的分界線,也是北京的重要門戶。
軍都陘路線示意
居庸關 圖源:網絡
戰國時期軍都陘一帶屬燕國,設有居庸塞。
相關事件:金滅北宋,蒙古滅金等。
太行八陘總覽 請點擊放大觀看
地圖繪製網站:發現中國(www.ageeye.cn)。
本篇地圖地址:https://www.ageeye.cn/map/58868/
根據相關資料,很多古道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路線並不統一,原因有人為亦有地質災害。因此,本篇內容雖力求準確,但也只能做簡單了解之用。另外為方便閱讀,本篇古今地名混用。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為:中國氣象局華風氣象影視信息集團紀錄片《中國地理探奇》,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大量精簡。
同時還參考了:北溟新浪博客中的遊記。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