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政區劃有一個奇葩的地方,作為上海七個中心城區之二的長寧區和普陀區,名字都是來自於外地,而非上海自己的地名。最為奇特的是,外地的長寧和普陀的人口,還沒有上海這兩個區多。
上海長寧區的景色(虹橋園區)如圖所示。
上海普陀區的景色(長風地區)如圖所示。
在上海長寧區和普陀區的面積和人口如下所示:
上海市長寧區面積38平方公裡,人口69萬上海市普陀區面積55平方公裡,人口128萬
在上海市長寧區和普陀區的行政區劃如圖所示。
事實上,上海市長寧區的名字來自於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上海市普陀區來自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這兩個地方的面積和人口如下所示:
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面積1000平方公裡,人口46萬人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面積6728平方公裡,人口32萬人,其前身是普陀縣,1987才改成區。
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的位置如圖所示。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的位置如圖所示。這個普陀區位於中國的第四大島舟山島,佔據了半個島。
此處的奇怪之處就出來了,上海的普陀區和長寧區的人口,比浙江省的普陀區和四川省的長寧縣的人口還要多,其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按照道理說,一個地區的名字如何會來自於比它還小的地方呢?
此處的事實是,上海市長寧區和普陀區的名字都來自於同名的路:長寧區的名字來自於上海長寧路,普陀區的名字來自於上海的普陀路。而上海的長寧路和普陀路這兩條路的名字就來自外省的地名。另外比較特殊的一點就是,剛建立時候的上海長寧區和上海普陀區,沒有現在這麼大,就是長寧路和普陀路這兩條路周圍的地區。
因此,這個奇葩的行政區劃邏輯就是:地名->上海路名->上海行政區地名,再加上上海行政區的合併,結果造成了人口多地名,來自於人口較少的地區。
喜歡小喵奇談關於城市生活的知識性文章,請點讚、分享和收藏,並請關注小喵奇談百家號,每日為您提供新鮮的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