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祥盛和他的龍虎園
2001年5月11日
/高釐原
一個個孵化期滿的鱷魚蛋靜靜地放在白色的磁碟裡,一位遊客走來,工作人員拿起一枚蛋交給他,從破裂的蛋殼上,已能見到即將出世的小鱷魚。遊客小心翼翼地剝開蛋殼,突地,小鱷魚從蛋殼裡擠出來並迅速見長,一時間遊客不知所措手忙腳亂,工作人員協助他捏住小鱷魚的頭,用剪刀剪斷臍帶後放入水中,一隻小鱷魚出生了,而為它接生的是前來遊玩的遊客。驚喜與激動讓遊客記住了泰國東部靠近暹羅灣的那個令遊人流連忘返、集園林風景、動物觀賞與科研為一體的非常美麗的公園——是拉差龍虎園。
到過是拉差龍虎園的遊客,都對這裡留下極好的印象。龍虎園裡的「龍」——鱷魚和虎自然是核心,也是最受遊客歡迎的。作為以飼養和展出動物為主的公園,是拉差龍虎園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以一些獨特的絕招吸引遊客。除馴虎表演和與鱷魚同舞外,豬賽跑、釣鱷魚、為鱷魚接生、與毒蠍合影、建在虎園中的餐廳等等,遊客身臨其境,直接參與,險中有樂,樂中獵奇,無怪乎涉足龍虎園的遊客對之讚不絕口。龍虎園開園僅一年,前來觀賞遊玩的遊客已超過百萬,年收入超過1億泰銖。
然而,在是拉差龍虎園最令人叫絕的是兩個鮮為人知的方面:其一,這裡是目前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對老虎繁殖進行深入研究的地方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人工繁殖老虎數量最多的地方。5年前,龍虎園老闆張祥盛先生引進了兩對孟加拉虎進行繁殖研究,而今,龍虎園的老虎已達186隻。更有趣的是,這裡的老虎從出生的第一天就離開虎媽媽而成為豬媽媽的寶寶。這些虎崽吃豬奶長大,從小就接受溫順的馴化,但依然頑皮可愛、活潑天真,而且多多少少仍保持著一些天然的野性。虎崽兩個月後斷奶,但仍與豬狗為伴生活。大約半歲以後,才關進專供老虎生活的虎園。其二,是對野生鱷魚的飼養。10年前,張老闆從日本、中國、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考察後回到泰國,開始研究飼養泰國本土上的野生鱷魚。從零開始,邊飼養邊研究,那時共有鱷魚3000隻,10年過去,龍虎園的鱷魚頭數己達6萬多頭,預計到年底將突破9萬頭,這些鱷魚野生地放養在公園特製的湖泊、泥塘和陸地上,使遊人對此產生了新奇的感受。讓人驚嘆的是,這裡對鱷魚的繁殖研究已達到世界最先進的水平。在龍虎園,鱷魚是靠人工孵化的,絕就絕在鱷魚的雌與雄、兇惡與溫順全憑人為調控的溫度決定,這便是張老闆領導的是拉差集團飼養鱷魚的最成功之處。
說到是拉差龍虎園,就免不了要談及它的老闆張祥盛先生。今年60歲的張先生是生於曼谷的華人後裔,祖籍廣東揭陽,青年時期回中國念書,就讀於廈門大學,1964年因其父故去遂返回泰國就業。父親去世並沒有給他留下什麼遺產,他在貧寒中開始打工生涯。漸漸靠勤奮與節儉積攢了一些錢,於1970年與人合資創辦了一家五金公司。7年後,他棄商務農,來到是拉差創辦了一座養豬場,從此開始了事業的搏擊與追求。1989年,張先生在新加坡見到友人的養雞場也飼養鱷魚,極受啟發,回泰國後買了一些鱷魚開始了飼養與研究。在張先生選準目標認真投入飼養研究鱷魚時,泰國已有多家鱷魚養殖或鱷魚潭,然而,那大數是提供旅遊觀光的。張先生顯然比那想的更深更遠,除旅遊觀光外,他更注重綜合性的全面發展,即鱷魚的繁殖、飼養、鱷魚餐、鱷魚皮製品等。為解決這一道道環節中的問題,他求助於澳大利亞達爾文市的鱷魚養殖中心,在CITES副總裁格萊亨·維布教授的協助下,他的事業開始走向正軌。幼鱷從開始的一年孵化600隻到如今一年可孵化18000隻左右。張先生的成功,得到了泰國皇家的高度讚譽。1996年11月,詩琳通公主到是拉差龍虎園視察,鼓勵張先生要把這項事業幹好。第二年的6月,泰僧王親臨龍虎園,並親手為孵化期滿的小鱷魚接生。
經過30年的艱苦拼搏,張祥盛步入了他事業的輝煌。張先生認為,對他的人生影響最大的是回中國讀了8年書。他說:「那時常到農村去勞動,對農業產生了興趣。對亞洲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產生了革新的念頭,現在從事的飼養、旅遊、高科技、環保統一的方式便是一種嘗試。」在他對龍虎園未來的規劃中,園林、環保、生態平衡、回歸自然成了最優先的考慮,樹上酒店、健身餐館將讓龍虎園具有更突出的特色,而有著堅定信念的張老闆也一定能好夢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