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成長冬令營 | 深度體驗黎族生活與鸚哥嶺原始熱帶雨林

2021-02-16 童行者深圳
連續6年的經典行程,今年繼續優化,一起玩轉安全、有趣,又原汁原味的三亞!早上集合,和新夥伴一起飛向中國最南端的大海!三亞,我們來啦! 

來到黎村就到了自家的地盤,放下書包,首先放飛的就是好動的天性!黎村大哥哥呲溜爬上樹,摘下一顆顆椰子,大家都說這是世界上最好喝的椰汁,有人說老師你一定拍照下來給我媽媽看啊。

雷公根、竹筒飯...晚間的長桌宴上,再從舌尖感受三亞最原始的黎族滋味!

跟著接連幾年每年都來的小隊長和老隊員,小夥伴們熟悉的尤其快。瘋玩一整天下來,兩支團結友愛的隊伍就會誕生了。今天開始真正的黎家生活!我們的新家在村子中心,坐落於一片綠油油的稻田之中,雞犬相聞。一路上和黎家村民們問好,我們今天的任務是要和膠農師傅一起去村裡的橡膠林割膠去!

橡膠樹種植很講科學,橫平堅直,不能馬虎。株距把握好就是成功了一半,用師傅的話說,還要「膠樹七年養」,種七、八年才可以開割。

學著割工叔叔的樣子,整齊地割開樹皮,乳白的膠液一滴一滴地穿過膠舌落入膠碗中,一股清香味瞬間蕩漾在清晨的樹林間,有人說這是橡膠樹產的「奶」。別看當地的割膠人動作麻利,一會兒割好了一排橡膠樹。自己割起來可沒有那麼輕鬆,要做到「穩、準、輕、快」……要學的可多著呢!

割完了橡膠,別忘了用蠟封上割口,給膠樹貼上「創可貼」。這樣才能讓樹皮更好的更新,繼續為我們產出膠液。這些膠液經過凝固、壓制,製成初級產品,將會被送到全國各地的加工廠,製成各種各樣的用品。說不定將來學校鋪的跑道、爸爸汽車的輪胎裡,就有我們親手割出來的橡膠呢!

海南春來早,別看北方一片天寒地凍,但正是海南各地開始春耕的好時候。割完橡膠,下午就要跟著黎家的維維姐姐下田插秧。

拿著秧苗,卷上褲腳、甩開雙臂,嘴裡喊著「我害怕~」,卻一步一步學著黎族農人的樣子彎下腰。

雖然會腰酸、汗流浹背,看似髒兮兮的泥土卻是了解和接近自然最直接的方式。

為什麼每年都要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泥巴大戰?因為我們發現,它不光能治潔癖,還能治想家~

關鍵詞:黎村調查、捕魚

好奇的孩子忍不住要問:當地的黎族人都是靠割橡膠和耕種為生嗎?當然不是!落後和貧窮在這裡早已成為過去,村民們都住上了小別墅,村裡乾淨又漂亮。今天就帶孩子們了解黎村的過去,才能更好的知道現在和未來。

▲美麗的現代黎村

每個村子還有自己的致富之道——今天我們就要深入村子裡的肥皂扶貧車間看一看。

按照黎族阿姨傳授的秘方,按比例添加純豬油、艾草等原料,再對成品進行分類和包裝,我們也可以上手操作一下。

村子裡有一條小河,我們住的酒店門口還有一個湖任我們折騰——簡直是太棒了。對孩子們來說,最令人興奮的環節,就是捉魚,捉魚,捉魚!

跟魚兒們鬥智鬥勇的過程,集中體現了人類智慧。魚竿,漁網,魚籠、魚柵、魚罩,黎家人還擅長叉魚,它們適用不同的場地環境。

周邊的樹枝、石塊也是捕魚的好幫手,嘗試做個魚陷阱吧,說不定捕到的魚更多!

從親手製作的工具和陷阱中捕獲一條條肥嫩鮮美的大魚,今天的晚餐就是你啦!

關鍵詞:珊瑚知識,海洋科普

三亞是我國海洋教育的前沿陣地,今天,我們就深入我國唯一的熱帶海洋臨海生物實驗站探訪——在南海海洋科研所「直奔」深海。

珊瑚科學家們研究海洋的觸手,我們今天要了解的主角,正是珊瑚。看到一排排繁育缸裡世界上各類的美麗珊瑚,還有研究所繁育的屬於瀕危物種的硨磲,大家都已經hold不住驚嘆了。

科學家說,珊瑚礁面積雖然不到海洋總面積的千分之二,但卻養育著全球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是地球海洋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素有「海上熱帶雨林」之稱。

而科學們口中的珊瑚,種類各不相同,還特別精彩有趣!

最常見的鹿角珊瑚,幾乎遍布每一處珊瑚礁,成片成片的珊瑚森林就是它的家。

還有腦迴路外露的腦珊瑚,是不是一聽名字就恍然大悟。畢竟它的樣子真的如同人類大腦的褶皺,看久了又覺得是一個球形的迷宮。

這個傢伙長得就像陸地上的捲心菜一樣,層層疊疊的包裹。這就是多葉珊瑚,形成巨大一片後非常壯觀,如同一片海底的薔薇花園。

科學家還會告訴我們,對世界至關重要的珊瑚,為什麼現在已經面臨困境,這也是他們為什麼要研究珊瑚,還有種珊瑚的原因。

科學們啟動了「珊瑚保育計劃」,學著科學家的樣子,我們小心翼翼地為珊瑚分枝,親手把它送進「育兒所」。

為了確保它們能生長好,水質檢測也是珊瑚繁育非常關鍵的。動手採集樣本,滴加試劑……

在最適合的水質下,嬌嫩的珊瑚會像一棵小樹的枝丫般「發芽」,長成新的珊瑚株,然後離開保育箱,植入深海,這片美麗的海洋的又多了一株能夠造礁成島的珊瑚。

研究所還有海洋動物救助站,這裡的常客是綠海龜,它們有的被船的螺旋槳和廢棄漁網傷害,被送到這裡養傷,工作人員會定期餵食和上藥換水,但有的海龜已經終生無法返回大海。

從研究所出來,帶孩子們走上沙灘。歡樂嬉鬧依舊,但當孩子們用全新的視角了解過海洋之後,他們眼前這片海再也不是原來的樣子,而是一個美麗,脆弱,需要我們共同保護的世界~

關鍵詞:熱帶雨林、戶外探險

鸚哥嶺是中國連片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熱帶雨林。很多科考隊駐紮在這裡,這裡沒有遊客,只有異常豐富的物種,無處不在的雨林氣息。而我們帶孩子們來這裡的目的,不是做深入科考——那是他們將來的任務,而是在一個完全真實沒有人力幹擾的環境裡,認識雨林的豐富,美,甚至危險。深入雨林,迎面而來的是一株株錯綜複雜的大樹,原始雨林裡沒有現成的「路」,通往保護區核心地帶的大多是護林員踩踏出的林間小徑。儘管路途艱辛,但越往雨林深處走,越會有新發現。這裡海拔跨度大,有著不見天日的原始雨林。滿眼是叫不出名字的茂盛樹木和遍地的蔭生植物,倒伏的大樹在這裡慢慢腐爛回歸自然。鸚哥嶺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物種多樣性熱點地區。4000多種動植物生存繁衍,還有12種世界性珍稀兩棲動物。

目前為止,這塊「不被保護的」保護區很可能還存在著大量未認識的物種.

夜幕落下,雨林裡的夜生活並剛剛開始。黑夜是這裡的「原住民」最好的保護色,它們乘夜出動,尋覓食物。走,去看看熱帶雨林中的「深夜食客」。溪水邊,成群的蝴蝶仍然聚集在一起,一邊吸水一邊從尾部排出水珠,它們通過這樣的方式降溫,同時收集水中的鹽分;

岸邊的水蠆追逐著水中蚊子的幼蟲,為「破繭成蜓」積蓄著能量;枯爛的樹樁內部充滿了積水,一隻樹蛙躲在其中,也許正在思索覓食的策略……

鸚哥嶺大面積的高山溼地是兩棲類動物的天堂。紅蹼樹蛙、小湍蛙、脆皮大頭娃、海南臭蛙、鴨嘴蛙、大樹蛙……睜大眼睛,來會會這些大明星們。

關鍵詞:溯溪

鸚哥嶺有纏綿的溪水和遍布的山瀑,一起來一次真正的溯溪探險吧。跟著鸚哥嶺的護林員隊伍進山,他們是當地原來的老獵手、伐木工,現在成了這裡的保護者和土專家。一路溯溪而上,克服各種艱難,恐懼,慢慢放送,學會與真正的大自然共處,應該是我們人生中又一次的飛躍和成長吧。

DAY1:接機

接機:三亞鳳凰機場

下午:開營儀式,探索黎村(摘椰子、爬檳榔、砍甘蔗),遊戲破冰;

晚上:長桌宴,竹竿舞、枕頭大戰

DAY2:黎村農作體驗

上午:割橡膠;

下午:插秧;

晚上:夜探;

DAY3:黎村生活體驗

上午:扶貧車間,製作肥皂;

下午:池塘捕魚;

晚上:主題活動;

DAY4:與科學家認識海洋

上午:觀察珊瑚,了解海洋物種;

下午:種植珊瑚,水質檢測;

晚上:前往鸚哥嶺保護區;

DAY5:認識鸚哥嶺原始雨林

全天:原始雨林生態多樣性探秘

內容:植物,昆蟲,鳥類

晚上:夜探

DAY6:雨林溯溪/送機

上午:雨林溯溪徒步;

下午:送至機場

*僅供參考,實際行程會根據當天天氣情況等略做調整。

1.如果您在海南,可將孩子送到三亞機場和大部隊一同前往營地。
2.深圳統一出發:請您在報名時提供孩子的身份證信息,我們將統一為您預訂機票,和領隊老師一同前往。Q:全家提前/錯後在海南度假,到時候如何交接孩子?

A:推薦您在機場跟我們的單飛團隊匯合交接。

Q:師生配比怎樣?

A:是1:6的比例。

Q:住宿情況是幾個孩子一個房間?會不會換酒店?

A:咱們2個孩子一個房間,營期中間我們從三亞黎村前往海南中部的鸚哥嶺保護區,需要換一次酒店。

 

寒假一期: 2021.1.26-1.31

寒假二期: 2021.2.2-2.7 

微信回復「三亞/幾期+孩子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家長姓名/聯繫方式」;

1.電話諮詢:18689202092 Cindy

2.微信諮詢: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童行小精靈Cindy」微信號即可。

推薦航班:

深圳出發:

D1 CA3385 深圳-三亞 1115-1250

D6 CA3386 三亞-深圳 1355-1530

*報名成功後,需要您提供身份證信息,由我們統一代為預訂機票,一同出發。*以上招募僅供參考,不具備法律效力,最終行程以合同籤訂時為準。

以大自然和生活做教材,用獨特的社會、自然、團隊體驗,引領孩子們走入自然,認識社會,鍛鍊人際交往,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相關焦點

  • 去三亞體驗真正的熱帶雨林——呀諾達熱帶雨林
    這一次,我準備專門去體驗一下 海南 的熱帶雨林,呀諾達。關於熱帶雨林,很多人以為只有國外才有,今年疫情不能出國了,才發現其實國內玩的地方也不少。現在我就準備從吃住行方面,分享一下應該怎麼玩呀諾達。市 保亭 黎族苗族自治縣,距 三亞 市區僅35公裡,距鳳凰機場52公裡,是 中國 唯一地處北緯18°的熱帶雨林,是 海南 島五大熱帶雨林精品的濃縮,是最具觀賞價值的熱帶雨林資源博覽館,堪稱 中國 鑽石級雨林景區。
  • 海南檳榔谷:探秘最原始黎族獨特民族文化,充滿神秘黎族紋面阿婆
    位於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境內。檳榔谷也可以看作三亞附近的景點,因為相距只有28公裡。檳榔谷屬國家5A級景區。兩邊層巒疊嶂、古木參天、藤蔓交織,中間是一條延綿數公裡的檳榔谷地。檳榔谷景區由非遺村、甘什黎村、谷銀苗家、《檳榔.古韻》大型實景演出等文化體驗區構成,風景秀麗。
  • 在原始森林中呼吸,造訪神秘黎族部落,溫暖而愜意的魅力三亞
    三亞還有一大特色,就是這裡的天然氧吧,三亞植被覆蓋率極高,有一片熱帶原始森林,讓你不管身處何地,都能呼吸到最清新的空氣,如果你想體驗更高純度的空氣,可以靜距離接觸天然森林,位於三亞市郊,這裡有一個非常茂盛蓯蓉的原始森林,它也有一個夢幻的名字叫做天堂森林公園,的確,置身這裡就像置身天堂一般,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森林公園中有將近幾萬種熱帶動植物
  • 帶你去三亞體驗真正的熱帶雨林——
    燕滇文化旅遊 —— 帶你去三亞體驗真正的熱帶雨林 - 呀諾達熱帶雨林相信一直都很喜歡看紀錄片的人,從小便會對熱帶雨林充滿了好奇和嚮往。或許以前去三亞,都是泡酒店,吃海鮮。這一次,跟隨燕滇文化旅遊組織的活動體驗一下海南的熱帶雨林,呀諾達。關於熱帶雨林,很多人以為只有國外才有,今年疫情不能出國了,才發現其實國內玩的地方也不少。
  • 中國連片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熱帶雨林就在海南!視頻+多圖帶你...
    遠眺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運鄉附近的鸚哥嶺鸚哥嘴峰。海南日報記者陳元才 通訊員朱德權 秦海靈 攝歸來的雨林 許多人不知道,在我國第二大島海南島中部,有一片神秘的原始熱帶雨林。前不久,記者跟隨一支生物多樣性科考隊,深入到這片「懸」在海拔1400多米高的雨林中,記錄下發生在這片原始熱帶雨林中人與自然的故事。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夜探「物種寶庫」鸚哥嶺 走進熱帶雨林中的「深夜食堂」
    順著海南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護林員符惠全手電筒的光線看過去,這棵不起眼的植物葉片並沒有特別之處,定睛一看,在密不透風的熱帶雨林裡,這片葉子突然動了起來。「這是葉,它全身上下都擬態了樹葉而特化,是雨林中的『偽裝大師』。」聽著符惠全的解釋,仔細觀察這隻葉子蟲,它身體的邊緣還會模擬出樹葉壞死的病斑及傷痕,讓人一時難以分辨它和葉子的不同。資料圖:偽裝者葉。
  • 中國唯一地處北緯18°的熱帶雨林,海南三亞呀諾達景區,值得一去
    呀諾達熱帶雨林景區是中國唯一地處北緯18度的真正熱帶雨林,是海南島五大熱帶雨林精品的濃縮,是最具觀賞價值的熱帶雨林資源博覽館,堪稱中國鑽石級雨林景區。景區北與五指山、七仙嶺比肩相連;東眺南海萬傾波濤,美麗的海棠灣近在咫尺與南中國第一溫泉南田溫泉僅一水之隔。
  • 呀諾達 海南三亞 認識熱帶雨林從一聲問候開始 人性化旅遊在這裡
    防控疫情 在家旅行之六在這家景區,無論天南海北的遊客無論狹路相逢,還是熟稔老友相見之後,總是互相感一聲:呀諾達一個創意便讓全天下人記住了這家特別特的景區她就是海南三亞呀諾達熱帶雨林景區從三亞市區驅車35公裡就進入了位於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景區呀諾達,在海南本土方言中表示一二三本是很普通的地方腔調景區卻翻天地賦予它新的內涵呀——創新
  • 【海南益行】黎族探秘、雨林穿越、荒野求生
    △△△△帶你探秘海南最原始的民族村寨——黎族,探秘那黎族的紋面京身、那古老的蛇圖騰,體驗黎族風土人情,學習黎族傳統民族文化手工藝,體驗黎族田園生活,為村寨黎族居民拍全家福,邀請他們一起參加篝火晚會。△△△△帶你攀登、穿越我國現存面積最大、保護最好的熱帶原始森林區——尖峰嶺國家原始森林公園。我們攀登尖峰嶺主峰、穿越原始熱帶雨林,體驗叢林野外拓展、學習挑戰叢林生存技能。
  • 海南鸚哥嶺動植物守護者:大山深處寫華章
    走進海南鸚哥嶺自然保護區,年輕的昆蟲學研究者王合升向記者介紹這裡的特別之處。鸚哥嶺位於海南省中部,是華南地區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原始雨林,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自2007年以來,這裡陸續吸引了27名來自各地的博士、碩士、本科生。他們走進大山開展研究,幫助村民發展生產,在辛勤耕耘中實現美好夢想和人生價值。
  • 北緯18°的熱帶雨林,生活著一支神秘的民族,依然過著原始的生活
    三亞,一直以來中國最美海岸的代言詞,這座中國最南端的海濱旅遊城市每年都吸引著眾多國內外遊客的到來。來這裡無非就是奔著這裡的柔軟的沙灘、和煦的陽光、清新的空氣和美麗的海岸景觀而來。但如果深入遊玩三亞,不難發現,除了海岸沙灘以外,還有許多充滿當地特色、民俗風情的地方,這些地方甚至充滿了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神秘習俗,比如檳榔谷。
  • 鸚哥嶺識鳥人
    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收錄了符建靈拍的照片。符建靈蹲在樹下觀察鳥兒。在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深處,樹葉婆娑間,不時傳來幾聲清脆又悅耳的鳥兒鳴叫聲,可當你循聲覓去,鳥兒似乎又沒了蹤影,但「處處聞啼鳥」的意境,恰能給這片熱帶雨林增添更多的神秘感。
  • 減壓之旅 探索三亞原始之美
    奢華與原始,現代與本真,你很難定義三亞是個怎樣的地方。她像一位獨具內涵又散發著多種魅力的情人,讓人在不同時刻和各異心境下體味出別樣的美。   三亞御海棠豪華精選酒店泳池早餐專設猛男潛水員為客人送餐。   在三亞,最「懶惰」的度假方式就是找個舒服的酒店躲起來。宅在酒店,只守著私人海灘和藍天白雲。
  • 測水巡山護林,南航學子三赴海南鸚哥嶺熱帶雨林
    有這樣一個地方,美麗,神秘,充滿生機,它就是海南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海南熱帶雨林:大山深處熄人煙,猿啼鹿鳴返自然
    年過五旬、跟熱帶雨林打了30年交道的他心如刀絞,對著隱藏在大山裡的盜獵分子呼喊:「不要再打了!」「嘣」,同樣的聲音,讓白沙黎族自治縣邦溪鎮的馴養員符大亮想起了30年前:一群群被譽為原野精靈的坡鹿,一度瀕臨滅絕。「除了心痛,別無他法。」
  • 從熱帶雨林到國家公園
    這是一片位於海南中部山區的原始熱帶雨林,連同周圍4400餘平方公裡的區域,將建立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自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400餘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七分之一。
  • 鸚哥嶺樹蛙:高山精靈跡難尋
    記者 王迎春  鸚哥嶺樹蛙——這是一種僅生活在鸚哥嶺高山上的精靈,全身碧綠,蹤跡隱秘。  起源於一顆受精卵,經過卵裂和分化後,烏黑鋥亮的小蝌蚪在水裡自由地穿梭。時機成熟,伸出後腿,再長出前腿,隨著尾巴的消失,完成變態發育的成蛙即將踏上又一個生活史的循環。這同樣昭示著在水裡的生活告一段落,等待鸚哥嶺樹蛙的是熱帶雨林中「險象環生」的陸地。
  • 海南呀諾達熱帶雨林露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在北緯18°的熱帶雨林,能玩瀑布,能看日出,能玩高空鞦韆和滑索,景區內古樹參天,鬱鬱蔥蔥,漫步其中能夠感受大自然的氣息,自然清新。在這樣的熱帶雨林裡露營應該是一件很不錯的事吧!在呀諾達,我們可以去夢幻谷和熱帶雨林谷遊玩,在夢幻谷我們除了可以觀賞熱帶雨林景觀之外,還可以參與踏瀑戲水活動。刺激的戲水體驗過後,已臨近黃昏,夕陽西下,在夜幕來臨之前,伴隨著雨林狂歡的前奏,搭上溫馨而浪漫的帳篷,為即將到來的神秘雨林之夜,布上「雨林守護者」的小窩。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南渡江正源,長臂猿歸來
    生態教育和體驗機構「松鼠學堂」的創辦人高高常問海南當地的孩子是否知道海南長臂猿,95%回答不知道,有些孩子甚至沒聽說過。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海南最長的河流,收到的回答總是萬泉河,但其實萬泉河排名第三。她再問孩子們,除了海南第一高峰五指山以外,是否聽說過鸚哥嶺,回答也常是不知道。
  • 海南日報數字報-追夢鸚哥嶺
    這些國家的寶藏,需要有人甘心情願捨棄繁華、沒入密林,不斷探索、持久守護,他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跟多數人印象中的海南島並不一樣。  海南的清晨天亮得早,很多人還沒睡醒的時候,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的巡山隊員們已經穿行在保護區的密林中了。這次的穿行需要兩天時間,記者跟隨巡山隊員們將從保護區的緩衝區深入到核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