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根、竹筒飯...晚間的長桌宴上,再從舌尖感受三亞最原始的黎族滋味!
跟著接連幾年每年都來的小隊長和老隊員,小夥伴們熟悉的尤其快。瘋玩一整天下來,兩支團結友愛的隊伍就會誕生了。今天開始真正的黎家生活!我們的新家在村子中心,坐落於一片綠油油的稻田之中,雞犬相聞。一路上和黎家村民們問好,我們今天的任務是要和膠農師傅一起去村裡的橡膠林割膠去!橡膠樹種植很講科學,橫平堅直,不能馬虎。株距把握好就是成功了一半,用師傅的話說,還要「膠樹七年養」,種七、八年才可以開割。
學著割工叔叔的樣子,整齊地割開樹皮,乳白的膠液一滴一滴地穿過膠舌落入膠碗中,一股清香味瞬間蕩漾在清晨的樹林間,有人說這是橡膠樹產的「奶」。別看當地的割膠人動作麻利,一會兒割好了一排橡膠樹。自己割起來可沒有那麼輕鬆,要做到「穩、準、輕、快」……要學的可多著呢!割完了橡膠,別忘了用蠟封上割口,給膠樹貼上「創可貼」。這樣才能讓樹皮更好的更新,繼續為我們產出膠液。這些膠液經過凝固、壓制,製成初級產品,將會被送到全國各地的加工廠,製成各種各樣的用品。說不定將來學校鋪的跑道、爸爸汽車的輪胎裡,就有我們親手割出來的橡膠呢!海南春來早,別看北方一片天寒地凍,但正是海南各地開始春耕的好時候。割完橡膠,下午就要跟著黎家的維維姐姐下田插秧。拿著秧苗,卷上褲腳、甩開雙臂,嘴裡喊著「我害怕~」,卻一步一步學著黎族農人的樣子彎下腰。雖然會腰酸、汗流浹背,看似髒兮兮的泥土卻是了解和接近自然最直接的方式。為什麼每年都要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泥巴大戰?因為我們發現,它不光能治潔癖,還能治想家~關鍵詞:黎村調查、捕魚
好奇的孩子忍不住要問:當地的黎族人都是靠割橡膠和耕種為生嗎?當然不是!落後和貧窮在這裡早已成為過去,村民們都住上了小別墅,村裡乾淨又漂亮。今天就帶孩子們了解黎村的過去,才能更好的知道現在和未來。▲美麗的現代黎村
每個村子還有自己的致富之道——今天我們就要深入村子裡的肥皂扶貧車間看一看。
按照黎族阿姨傳授的秘方,按比例添加純豬油、艾草等原料,再對成品進行分類和包裝,我們也可以上手操作一下。
村子裡有一條小河,我們住的酒店門口還有一個湖任我們折騰——簡直是太棒了。對孩子們來說,最令人興奮的環節,就是捉魚,捉魚,捉魚!
跟魚兒們鬥智鬥勇的過程,集中體現了人類智慧。魚竿,漁網,魚籠、魚柵、魚罩,黎家人還擅長叉魚,它們適用不同的場地環境。
周邊的樹枝、石塊也是捕魚的好幫手,嘗試做個魚陷阱吧,說不定捕到的魚更多!
從親手製作的工具和陷阱中捕獲一條條肥嫩鮮美的大魚,今天的晚餐就是你啦!關鍵詞:珊瑚知識,海洋科普
三亞是我國海洋教育的前沿陣地,今天,我們就深入我國唯一的熱帶海洋臨海生物實驗站探訪——在南海海洋科研所「直奔」深海。珊瑚科學家們研究海洋的觸手,我們今天要了解的主角,正是珊瑚。看到一排排繁育缸裡世界上各類的美麗珊瑚,還有研究所繁育的屬於瀕危物種的硨磲,大家都已經hold不住驚嘆了。科學家說,珊瑚礁面積雖然不到海洋總面積的千分之二,但卻養育著全球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是地球海洋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素有「海上熱帶雨林」之稱。
而科學們口中的珊瑚,種類各不相同,還特別精彩有趣!
最常見的鹿角珊瑚,幾乎遍布每一處珊瑚礁,成片成片的珊瑚森林就是它的家。
還有腦迴路外露的腦珊瑚,是不是一聽名字就恍然大悟。畢竟它的樣子真的如同人類大腦的褶皺,看久了又覺得是一個球形的迷宮。
這個傢伙長得就像陸地上的捲心菜一樣,層層疊疊的包裹。這就是多葉珊瑚,形成巨大一片後非常壯觀,如同一片海底的薔薇花園。
科學家還會告訴我們,對世界至關重要的珊瑚,為什麼現在已經面臨困境,這也是他們為什麼要研究珊瑚,還有種珊瑚的原因。
科學們啟動了「珊瑚保育計劃」,學著科學家的樣子,我們小心翼翼地為珊瑚分枝,親手把它送進「育兒所」。
為了確保它們能生長好,水質檢測也是珊瑚繁育非常關鍵的。動手採集樣本,滴加試劑……
在最適合的水質下,嬌嫩的珊瑚會像一棵小樹的枝丫般「發芽」,長成新的珊瑚株,然後離開保育箱,植入深海,這片美麗的海洋的又多了一株能夠造礁成島的珊瑚。
研究所還有海洋動物救助站,這裡的常客是綠海龜,它們有的被船的螺旋槳和廢棄漁網傷害,被送到這裡養傷,工作人員會定期餵食和上藥換水,但有的海龜已經終生無法返回大海。
從研究所出來,帶孩子們走上沙灘。歡樂嬉鬧依舊,但當孩子們用全新的視角了解過海洋之後,他們眼前這片海再也不是原來的樣子,而是一個美麗,脆弱,需要我們共同保護的世界~關鍵詞:熱帶雨林、戶外探險
鸚哥嶺是中國連片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熱帶雨林。很多科考隊駐紮在這裡,這裡沒有遊客,只有異常豐富的物種,無處不在的雨林氣息。而我們帶孩子們來這裡的目的,不是做深入科考——那是他們將來的任務,而是在一個完全真實沒有人力幹擾的環境裡,認識雨林的豐富,美,甚至危險。深入雨林,迎面而來的是一株株錯綜複雜的大樹,原始雨林裡沒有現成的「路」,通往保護區核心地帶的大多是護林員踩踏出的林間小徑。儘管路途艱辛,但越往雨林深處走,越會有新發現。這裡海拔跨度大,有著不見天日的原始雨林。滿眼是叫不出名字的茂盛樹木和遍地的蔭生植物,倒伏的大樹在這裡慢慢腐爛回歸自然。鸚哥嶺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物種多樣性熱點地區。4000多種動植物生存繁衍,還有12種世界性珍稀兩棲動物。目前為止,這塊「不被保護的」保護區很可能還存在著大量未認識的物種.
夜幕落下,雨林裡的夜生活並剛剛開始。黑夜是這裡的「原住民」最好的保護色,它們乘夜出動,尋覓食物。走,去看看熱帶雨林中的「深夜食客」。溪水邊,成群的蝴蝶仍然聚集在一起,一邊吸水一邊從尾部排出水珠,它們通過這樣的方式降溫,同時收集水中的鹽分;岸邊的水蠆追逐著水中蚊子的幼蟲,為「破繭成蜓」積蓄著能量;枯爛的樹樁內部充滿了積水,一隻樹蛙躲在其中,也許正在思索覓食的策略……
鸚哥嶺大面積的高山溼地是兩棲類動物的天堂。紅蹼樹蛙、小湍蛙、脆皮大頭娃、海南臭蛙、鴨嘴蛙、大樹蛙……睜大眼睛,來會會這些大明星們。關鍵詞:溯溪
鸚哥嶺有纏綿的溪水和遍布的山瀑,一起來一次真正的溯溪探險吧。跟著鸚哥嶺的護林員隊伍進山,他們是當地原來的老獵手、伐木工,現在成了這裡的保護者和土專家。一路溯溪而上,克服各種艱難,恐懼,慢慢放送,學會與真正的大自然共處,應該是我們人生中又一次的飛躍和成長吧。DAY1:接機
接機:三亞鳳凰機場
下午:開營儀式,探索黎村(摘椰子、爬檳榔、砍甘蔗),遊戲破冰;
晚上:長桌宴,竹竿舞、枕頭大戰
DAY2:黎村農作體驗
上午:割橡膠;
下午:插秧;
晚上:夜探;
DAY3:黎村生活體驗
上午:扶貧車間,製作肥皂;
下午:池塘捕魚;
晚上:主題活動;
DAY4:與科學家認識海洋
上午:觀察珊瑚,了解海洋物種;
下午:種植珊瑚,水質檢測;
晚上:前往鸚哥嶺保護區;
DAY5:認識鸚哥嶺原始雨林
全天:原始雨林生態多樣性探秘
內容:植物,昆蟲,鳥類
晚上:夜探
DAY6:雨林溯溪/送機
上午:雨林溯溪徒步;
下午:送至機場
*僅供參考,實際行程會根據當天天氣情況等略做調整。
1.如果您在海南,可將孩子送到三亞機場和大部隊一同前往營地。A:推薦您在機場跟我們的單飛團隊匯合交接。
Q:師生配比怎樣?
A:是1:6的比例。
Q:住宿情況是幾個孩子一個房間?會不會換酒店?
A:咱們2個孩子一個房間,營期中間我們從三亞黎村前往海南中部的鸚哥嶺保護區,需要換一次酒店。
寒假一期: 2021.1.26-1.31
寒假二期: 2021.2.2-2.7
微信回復「三亞/幾期+孩子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家長姓名/聯繫方式」;1.電話諮詢:18689202092 Cindy
2.微信諮詢: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童行小精靈Cindy」微信號即可。
推薦航班:
深圳出發:
D1 CA3385 深圳-三亞 1115-1250
D6 CA3386 三亞-深圳 1355-1530
*報名成功後,需要您提供身份證信息,由我們統一代為預訂機票,一同出發。*以上招募僅供參考,不具備法律效力,最終行程以合同籤訂時為準。以大自然和生活做教材,用獨特的社會、自然、團隊體驗,引領孩子們走入自然,認識社會,鍛鍊人際交往,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