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1 11:11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肖未 見習記者 王一川 通訊員 陸浩強 張其良
9月11日上午,浙江工業大學平湖新材料研究院在獨山港鎮揭牌,同時兩個聯合實驗室和四個合作項目集中簽約。
據了解,浙江工業大學平湖新材料研究院是平湖市與浙江工業大學於去年8月份籤約,由雙方共同發起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自收自支的民辦非實體研究機構。研究院主要圍繞新材料產業開展共性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技術服務等。
「研究院的啟用將為金平湖新崛起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平湖市相關負責人說,新材料產業是平湖全力打造的主導性產業,現已集聚衛星能源、高正新材料等企業18家,2018年共實現產值119.6億元,佔全市規上工業產值的10.7%。近年來,又陸續引進了新鳳鳴PTA、德國湛新、德國巴斯夫等一大批高質量的新材料項目。其中,研究院所在的獨山港經濟開發區是平湖新材料產業發展的主陣地,利用與上海石化接壤的優勢,通過建立一體化的化工管廊,雙方共同打造了浙滬新材料「萬畝千億」產業園,將進一步形成集聚規模效應。
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助力地方產業提速增效。據平湖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浙工大有技術優勢,平湖有產業基礎,此次雙方共同建立研究院,可謂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作為高校中新材料領域的佼佼者,浙江工業大學在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金屬材料與表面工程、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與技術、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等領域,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科研實力雄厚。
據悉,接下來,研究院將依託浙江工業大學在新材料研發方面的學科優勢和科研力量,以推動和培育平湖新材料產業為重點,開展技術攻關、新產品開發、科技成果轉化等科技創新活動,引進、培養新材料產業發展亟需的高端人才,引進和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並為轄區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目前,研究院已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1人,引進孵化項目4個,同時已與當地兩家龍頭企業達成共建聯合實驗室合作關係。
揭牌只是起點,研究院院長徐立新表示,將通過努力,通過五年建設周期,力爭建設成為集聚浙工大及校友、長三角地區高校科研院所資源,集材料行業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成果轉化、企業孵化、人才培養一體的創新創業示範平臺,為平湖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研究院與安佐化學、嘉興高正高分子材料兩家本土企業籤約,計劃共建聯合實驗室,重點幫助企業開發新產品,解決技術難題。
籤約項目一覽
1. 浙工大平湖新材料研究院-安佐化學聯合實驗室
雙方圍繞功能膠黏劑產品開發為基本目標,共同開展技術聯合公關、產品委託開發、人才聯合培養、項目聯合申報等工作。促進雙方產學研全面深度合作,提升雙方在功能膠黏劑產品領域的技術研發水平和產業化運營能力,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2. 浙工大平湖新材料研究院-嘉興高正聯合實驗室
雙方圍繞聚合物功能薄膜產品開發為基本目標,共同開展技術聯合公關、產品委託開發、人才聯合培養、項目聯合申報等工作。促進雙方產學研全面深度合作,提升雙方在聚合物功能薄膜產品產品領域的技術研發水平和產業化運營能力,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3. 熱塑性彈性體輕量化綠色發泡材料開發
本項目採用超臨界二氧化碳綠色發泡技術,製備熱塑性彈性體的輕量化發泡材料,著重生產研發具有儲能、減震、高彈性的熱塑性聚氨酯發泡材料。針對運動器材、高性能跑鞋、體育健身設施等領域的不同需求,開發系列輕量化、高性能、環保材料,並為終端客戶提供輕量化材料技術解決方案。
4. 工業3D列印材料開發
3D列印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快速成型技術。本項目圍繞3D列印技術所需用的材料研發,突破國外材料的壟斷,著重研發並逐步孵化可用於翻砂鑄造的特種材料及用於醫療康復的高分子材料;開發系列工業用3D列印高分子材料,並為終端客戶提供工業3D列印材料與工藝的解決方案。
5. 5G通訊用石墨烯基複合介電材料開發
本項目旨在開發一類石墨烯/聚合物新材料,通過對高分子複合材料微觀結構、介電性能和導熱性能的調控,得到具有耐高溫、低介電損耗、低熱膨脹係數、高導熱係數的高分子複合材料,滿足5G高頻通信電路板對新型電介質材料的要求。此類高導熱聚合物介電新材料可廣泛應用於5G通信領域、柔性儲能等領域。
6. 凝膠生物面膜製備技術
本項目利用超分子組裝、納米分散、物理驅動等多種技術,基於超分子凝膠製備獲得具有長期穩定性能和塗抹舒適性能的珍珠粉凝膠,具有使用方便、性能穩定、純生物美白等多種效用。項目符合浙江省珍珠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採用純生物質配方工藝,適用於護膚化妝品領域,包括精華液、面膜、美白乳液、面霜等。
1568171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