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已進入防汛的關鍵時期,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壓實責任、勇於擔當,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組織廣大幹部群眾,採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實做好監測預警、堤庫排查、應急處置、受災群眾安置等各項工作,全力搶險救援,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0年7月12日)
省武警總隊官兵衝在戰洪最前線。
今年7月16日,一架米-26直升機在陽新縣富河幹堤葵賽湖下垸空投網兜石料封堵潰口。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挖機穿梭、轟隆作響。刺骨的寒風中,陽新網湖隔堤治理工地一片火熱。項目經理鄭安卿和同事立下「軍令狀」:「明年5月1日前完工。」
熱氣騰騰的工地,曾是鏖戰洪魔的陣地。
連續9輪強降雨!今夏,湖北來不及從抗疫大戰中緩一口氣,「暴力梅」洶洶而來。
梅雨期較常年平均多19天,全省平均降雨量超692毫米,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北歷史同期最高值!
鄂東告急!「五大湖」告急!鄂西告急!全省百餘個縣(市、區)受災。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
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重要指示,湖北打響了保衛人民、保衛家園的抗洪大戰。
鄂東打響戰洪「第一槍」
川水下壓,湘水疊加,贛水頂託。
暴雨襲來,江河湖庫險象環生。
黃石大冶湖超保證水位,陽新浮屠鎮荻田港突發潰口,黃梅考田河全線出險、大河鎮突發山體滑坡9人被埋,鄂州華容區47個內湖全部超警戒……
雨,下得人心裡發慌。24小時之內,鄂東防汛形勢驟然緊張——
「左壩肩大面積脫坡!」7月6日12時許,白洋河水庫大壩發生重大險情,涉險面積約1000平方米,危及附近22個村近3萬群眾。
各方力量聞「汛」而動,鄂東打響戰洪「第一槍」。
富河求援!軍地陸空協作成功封堵50餘米幹堤潰口;武山湖出險!千餘名幹部群眾上堤壩巡查排險。
堤,就是家。
守住大堤,就是守住人民的家園。
「一路鋪彩條布,一路挖導流槽。」白洋河水庫壩頂燈火通明,數百名民兵、青年黨員連夜搶險。
生命,重於泰山。有一絲希望,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小心!小心!」「注意接應!」
大河鎮山體滑坡現場,救援人員在廢墟中搜尋10多個小時,從死神手中「搶」回一名80歲的婆婆。
與洪水賽跑,為生命而戰。英雄的人民為守護身後的家園,選擇逆行,無畏堅守。
五大湖泊打起「持久戰」
千湖之省,湖泊水位居高不下。
暴雨,一場緊接一場。洪湖、梁子湖、長湖、斧頭湖、汈汊湖「五大湖泊」水位連連跳漲。
超警戒水位、超保證水位,潰口、崩岸……
來水快。6月25日,「五大湖」全部超汛限;7月8日,全部超警戒;7月13日,3個超保證、2個超警戒。
退水慢。進入退水期,洪湖水位30小時內僅降0.09米,汈汊湖「堅挺」警戒水位近10天;直到8月31日,斧頭湖水位仍平警戒線。
今夏,「五大湖」經歷了一場與洪水鬥智鬥勇的「持久戰」。
繃緊弦,防大汛。
牢牢守住大江大河大湖大庫安全度汛底線,最大限度減少內澇內漬。
快一秒搶排,群眾就少一分危險、少一些損失。
引江濟漢工程「披掛上陣」,為長湖撇洪;高峰時,101臺泵站日夜抽排,為「五大湖」減壓。
險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時發現險情。
茫茫水畔,數萬雙眼睛時刻警惕著。
「不好!滲水帶著泥沙。」沙洋縣毛李鎮長湖幹堤發生險情。
夜深沉,雨茫茫。加高、加固!再加高,再加固!20多名武警官兵、100名民兵一直幹到深夜。
以我無眠,換你安枕。
「水位降了一釐米,思想可不能松一分。」洪湖北岸,沙口鎮王嶺堤段,儘管堤壩高出水面1米多,興湖村黨支部書記楊從俊帶領100多名村民嚴陣以待。
鬥志不減,值守不變。不眠不休的守堤人,誓言奪取防汛的最後勝利。
鄂西鏖戰暴雨山洪
汛情正處於膠著狀態,洪水又奔襲鄂西。
大水漫城、山體滑坡、暴雨襲城……從恩施市到建始縣,洪水一路「攻城略地」。
關鍵時刻,黨員幹部挺立一線,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戰在一起。
勝利街商鋪林立,被洪水泡過後,布滿厚厚的淤泥。恩施200多名下沉黨員主動請戰,與志願者、環衛工並肩奮戰。
碧空澄澈,車水馬龍。7月20日,洪水肆虐過的恩施州城重煥生機。
此時,暴雨洪水醞釀著新一輪進攻。面對「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省委、省政府要求,切實築牢「三道防線」。
「這裡30多年前滑過坡,估計有問題!」7月17日,在恩施市屯堡鄉馬者村,地質災害監測員陳光明拍下一張裂縫照片,發出險情預警「第一聲」。
7月21日,馬者村沙子壩山體滑坡,150萬立方米山體滑入清江,形成堰塞湖。由於預警處置及時,滑坡未造成一人傷亡。
新的考驗,接二連三。
堰塞湖有潰壩危險,泥沙流入清江,恩施城區30萬人生活用水受到影響;特大暴雨襲擊建始,16萬人受災……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專家組現場會診「開方」,清江上遊來水衝開堰塞湖頂,恩施州城的危險解除了;
住建部供水應急救援中心華中基地、全省兄弟城市帶著搶修車、應急供水車星夜馳援,生活用水恢復了……
洪水突如其來的那一刻,幹群一心、軍民同心,凝聚起堅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戰洪號角已經遠去。這力量,成為湖北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奮力奪取「雙勝利」的最堅強保證。
守好防疫「大堤」
全省2094支巡回醫療隊
3.2萬名醫療與防疫隊員投入抗洪防疫工作
全省受災地區共設置醫療救護站近300個
在血吸蟲病疫區我省設立血防警示牌16727個
登記疫水接觸人員47652人
給予預防服藥17215人
武漢經受汛情大考
今夏,武漢汛情格外兇猛——梅雨持續43天,24年來連續時間最長,平均降雨總量居歷史第3位,長江武漢關水位一度達到28.77米,為武漢有水文記錄以來第4高位。
43天梅雨期,武漢市中心城區55座外排泵站累計抽排雨水、湖水達10億立方米,實現了「湖水隨排隨降、雨水隨降隨排」,有效地調控湖泊水位,降低中心城區漬澇風險。降雨最高峰時,全市道路漬水點僅30餘處,且在雨停後1小時左右退去,較2016年162處大幅減少。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整理)
攝影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田悅 陳勇 張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