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北京暢融工程第一季暨2019首屆北京5G產業與金融發展論壇在北京國測國際會議會展中心舉行。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殷勇同志出席活動並講話,來自215家金融機構和293家5G相關企業600餘人參加活動。
記者了解到,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和對金融工作的重要指示,及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講話精神,北京市積極推動「1+8」融資支持舉措。「1+8」舉措是指構建一套指標體系和八項機制,包括搭建融資擔保平臺、搭建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組建第二家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在全國率先推出貸款續貸機制、打通企業發債融資障礙、支持企業上市融資、建立信息對接機制、加強營商環境建設等。
建立常態化銀企對接機制是八項機制之一,本次對接活動主題是金融賦能5G產業發展。北京市立足「四個中心」戰略定位,突出首都「高精尖」產業特色,聚焦科創、文化、民營、小微及外向型企業,著力實施「暢融工程」,建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常態化對接機制,按年度、季度、月度、周的頻率,根據不同主題安排企業與金融機構對接,解決企業在融資過程中與金融機構之間的語言體系不對稱、信息不對稱、信用體系不完備等問題。在銀企線下面對面溝通的同時,「暢融工程」建立了微信公眾號,企業可以搜索或掃碼加入,進一步拓寬受益企業面,將更多類型的金融機構、民營中小微企業納入對接體系,努力緩解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據市金融監管局霍學文局長介紹,為加強金融服務民營、小微企業能力,北京市持續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提升金融信貸服務水平,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於4月12日聯合發布了《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 持續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的意見》,即金融營商環境政策2.0,從推動解決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三個方面,推出了涵蓋設立市級融資擔保平臺等十四項重要舉措,其中,按世界銀行信貸營商環境評估標準,北京市在全國率先突破性建立統一動產抵押登記系統,將大大提升營商環境,實現世界銀行認可,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擴大中小企業融資規模。
今天的活動是北京市今年舉辦的首個季度對接會,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車、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導體等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大力推動5G與各類高精尖產業融合發展。順義區區長孫軍民表示,順義區是北京市產業發展的重點支撐區,是打造對外開放和產融結合的支撐平臺,不久前國務院批覆了北京新一輪的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方案,順義區以首都產業金融中心為平臺,著力發展產業金融和離岸金融。順義區有很好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積極加強核心技術研發,在自動駕駛、工業網際網路、地理信息、智慧城市等領域起到示範應用效果,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活動現場發布了順義區最新金融產業扶持政策和一批5G項目。
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同時,為金融機構和企業之間搭建了信息互通和精準服務的高效平臺,現場北京銀行、中關村融資租賃與相關企業共籤訂了總規模11.34億元的合作協議。同時,眾多業內專家、企業家、投資機構代表參加,並深入探討金融賦能5G產業發展。
記者還了解到,「暢融工程」目前已舉辦11場活動,其中包括1場年度活動、1場季度活動、3場月度活動、6場周活動,參與人數超過1400人次。計劃二季度在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季度在海澱稻香湖,四季度在中關村,分別就醫藥、金融科技和科技創新等內容開展對接活動。
責任編輯: WY-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