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不暢的小區消防通道終於打通了,個體商戶門前的髒亂差整治好了……」提起小區近來發生的變化,連雲港市海州區鬱洲街道金秋情緣小區居民李永和連連點讚,「『四開』工作法,服務就是好。」
小區居民所說的「四開」工作法,是鬱洲街道回應群眾訴求、下沉基層一線服務群眾的社會治理創新舉措,其主要內容包括「大門向群眾敞開、問題向群眾攤開、道理向群眾說開、成效向群眾公開」。據鬱洲街道黨工委書記楊育宏介紹,街道通過開展「串百戶門、拉千家常、凝萬人心」的「百千萬工程大走訪」活動,讓街道、社區幹部走出辦公室、走進居民家,邁開雙腳,深度聯絡居民感情、調解矛盾糾紛、排查問題隱患、宣傳惠民政策,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鬱洲街道地處市、區窗口地段,轄區面積7.8平方公裡,轄區內服務管理著22個居民小區,人口規模超過10萬人。為切實打通服務居民的「神經末梢」,鬱洲街道把抓信訪保穩定、抓整改保平安、抓調處保和諧作為重中之重,全力打造最安全、最乾淨的美麗街區。
通過採取「班子成員包片、機關部門包線、社區幹部包人、上下聯動包重點」的工作舉措,鬱洲街道有效破解了一系列群眾關心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今年11月,轄區內東瑞花園小區業主反映公交下車點設置不合理問題,街道、社區幹部在走訪業主和實地考察後積極與市交通控股集團對接,請相關片區和線路的負責人與居民代表共同會商,最終圓滿解決了居民訴求。
為把「四開」工作法落地落實,鬱洲街道黨工委制定了詳細工作方案,要求幹部上門時必須掛牌亮身份,攜帶民情記錄簿、惠民政策彙編,做到「四個到」「三個記錄」「四個摸清」,即「人到、心到、情到、黨的惠民政策到」「記錄基本情況、困難問題、生產生活需求」「摸清黨員思想動態、群眾生活真實水平、黨群關係真實狀況以及對街道、社區的意見建議等」,把以往的群眾辦事「向上跑」變為服務群眾「向下跑」,使幹部面向群眾主動靠前服務。
鬱洲街道通過整合資源,構建街道黨建提檔升級、樓宇經濟招商引資和社會管理統籌推進3個服務平臺,堅持任務項目化、工作黨建化、責任具體化和權責一體化的要求,確保群眾「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辦、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街道規定,凡是群眾反映的問題,能立馬解決的不過夜,不能現場解決的由街道全程代辦,對一時難以解決的,及時上報、由集體決策集中會辦,對不屬於街道層級範圍的事項,整合駐區單位力量,並先後與轄區內江蘇海洋大學、新海中學、市行管局等15家單位籤訂聯動共建責任書,以「周過堂、月通報、季講評」等形式,定期通報問題解決落實情況。在此基礎上,街道還整合轄區內物業服務、業委會、熱心居民等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社區治理,通過設立「散散步」安全巡邏隊、「多句嘴」糾紛調解營、「搭把手」巾幗幫忙團、「我志願」青年志願者、「一面旗」黨員義工組、「盡份力」助困熱心人等6支隊伍,進一步組成服務聯盟,夯實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基礎。
黨員幹部腳下沾泥土,居民群眾心中不添堵。自年初以來,鬱洲街道共先後關愛黨員80多人次,收集各類意見建議382條,立查立改各類問題326條,為群眾辦理低保、解決就業、疏通下水道等實事累計達到160多件次,化解了小區消防通道堵塞等重點疑難問題16件次。
「『四開』工作法,只是我們推進基層社區治理服務群眾的一個側面。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豐富組織架構、工作模式和服務功能內涵,持續推進由單項服務到組團服務、從單位黨建到區域化黨建的轉變,切實提升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精細化水平。」楊育宏說。 宋靖童 章 婧 王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