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普惠:金融與科技融合,場景化的金融未來會更多

2020-12-20 鋼企網

宜信普惠:金融與科技融合,場景化的金融未來會更多

來源:商丘新聞網 2020-11-27 09:57:56

記者:首先,請您談談智能化金融科技尤其是財富科技在疫情後的發展動向。

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首席技術官向江旭:其實不只是疫情後,近幾年起碼有兩個趨勢已很明顯,只不過疫情使這些趨勢來得更快了:一個是行業裡已經將以產品為中心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另一個是場景化金融更加明顯,也即國際上所說的Embedded Finance(嵌入式金融),金融自然地嵌入不同的生活場景中。金融以前似乎可以是「非剛需」的,其痛點是怎樣使金融更加高頻、與人們的生活結合得更緊。總之,現在的趨勢是金融越來越多地與生活場景結合在一起。

大型高科技公司(Big Tech)逐步進軍金融服務領域, 未來合作分工會更多。金融與科技兩者結合才會帶來更好的發展。場景化的金融以前也有,但未來會更多。這期間可能會有所謂的超級平臺或超級連接器會出現。比如,一個比較大的平臺或超級的連接場景就是支付寶,它把支付這個高頻的金融活動跟生活的方方面面結合起來,打車、購物、出差、旅遊、住酒店等,全部連在一起了。

記者:那麼您認為,財富管理領域會不會產生這樣的超級平臺,未來財富管理的趨勢是怎樣的?

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首席技術官向江旭:目前好像還沒看到一個在支付行業這麼大的舉足輕重的平臺出現。會不會出現類似於支付寶和微信這種量級的投資平臺、理財平臺或者財富管理平臺呢?今年最火爆的DeFi也許會是這樣一個東西。DeFi,即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分布式的金融。這之後,對於理財來說,也許是分布式的理財。這種情況下,怎樣去連結C端用戶的理財需求和不同金融機構的資產配置需求呢?是不是要用這種分布式的連接目前還不知道,但這個場景放在財富管理領域,還是趨勢性的。因為只有深入到場景裡,才能把場景下面特殊的時機、特殊的點、特殊的人對於金融的需求、投資理財的需求滿足,才會使得財富管理變成一個更加高頻的事。

還有一個財富管理趨勢就是,發展基於結果的、基於目標的投資理財。就是說,以前的財富管理很多時候是追求年化回報率有多高,比大勢要好,比同行要好,以此來吸引客戶。但這不一定能照顧到個人的某些需求,比如我五年之後要買房,我的目的是要把首付款給賺回來,這是我的主要目的,這與一味追求回報率是不一樣的。所謂基於結果、基於目標的投資,就是說我知道五年之後要買房子,需要100萬元首付,我的投資安排和資產配置就是為了五年之後要用這100萬元的目的而設計的。目的很明確,這樣得到100萬元回報的機率比一味追求每年的高回報要好一點。

記者:疫情之後,很多公司都強化了非接觸營銷獲客能力。如果疫情遠去,我們還能回到從前嗎?

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首席技術官向江旭:疫情之後,我們公司一直在做直播,用各種方式來觸達客戶,特別是在非接觸或少接觸的情況下觸達客戶,也包括人人營銷、各種小程序、微信等各種數位化手段。

還有一個客戶非接觸方式是遠程陪訪。這種數位化線上遠程陪訪可以更多地引入財富管理行業。即使疫情過後可以接觸了,這種數位化手段可能也不會一下就退潮了,因為形成這個習慣之後,有的時候確實不一定什麼事情都要見面,往往視頻就可以了。所以有些習慣可以留存下來,這樣跟用戶接觸的頻率會更高一點。以前必須見面溝通,特別是高淨值客群,如果開視頻會議,他會覺得比較奇怪,但在疫情之後,這種形式已經成為大家都接受的形式。非面對面的方式,可以使得用戶接觸頻度更高一點,因為真的要花一兩個小時見面時間,特別是對於高淨值客戶,還是挺難的。現在他接受了非接觸的方式,可能溝通的頻率會更高。

記者:作為財富管理機構,智能化時代應當具備怎樣的觸達客戶、服務客戶的能力呢?

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首席技術官向江旭:智能化能夠使得我們可以做到四個「K」(KYC、KYP、KYE、KYT)。KYC是知道我們的客戶;KYP是懂我們自己的產品;KYE要懂我們的員工;KYT知道用戶的每一筆交易,每一筆都在什麼時候發生,每一筆交易都有記錄可循。有留痕,可追溯,這其實是所有財富管理機構都應該具備的能力,知道我們客戶是誰,我們的產品有哪些,客戶跟產品如何匹配,什麼樣的理財師適合服務於哪一類客戶,不管是第三方理財機構,還是銀行的私人銀行行都應當具備這樣的能力。

同時,我們極力打造的四大能力是:較強的投資能力、科技能力、國際化能力、綜合服務能力。綜合服務能力中,特別強調的是營銷獲客能力和數位化營銷能力。剛才談到,我們是疫情之後第一個做直播和陪訪的。我們不僅僅營銷產品,主要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也就是建立生態圈。做社會公益的同時,幫助會員「帶貨」。總之,我們的圈層營銷能力還是比較有特點的,比如用戶營銷、用戶獲取、用戶溝通、遠程溝通等數位化獲客能力。這些能力包括5K背後都是用了很多大數據和AI模型來做出的,這些已形成了我們的優勢。

記者:在您看來,智能化財富管理相對於傳統財富管理來說,其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首席技術官向江旭:相對於傳統財富管理,智能財富管理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轉變,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做到比我們的用戶更懂用戶。以往一些基金超市、理財網站,這裡有很多產品,但是用戶不知道哪款產品適合自己。現在智能財富管理可通過AI+KYC(Know Your Customer)和KYP(Know Your Product)兩種技術,讓從前「一對一」服務高淨值人群的投資理財顧問智能化,對用戶進行精準畫像分析,知道用戶在目前的時間、年齡以及整體家庭狀況如何去進行資產配置,是否有海外留學和移民的需求,再通過大數據和AI模型精準勾勒出他們的畫像,根據用戶的金融知識圖譜和產品知識圖譜,得出精準的產品匹配和多元的服務,為用戶以及用戶家庭量身定製在特定時間段的財富管理需求。

人工智慧行業有一句口號,「讓AI平民化」。開始多用於專業人士和高端消費者。在財富管理行業,也能夠讓投資理財顧問由機器人充當,面對面為消費者服務,讓它能夠普及。這非常類似於機器人診斷,機器人幫助醫生作出判斷。財富管理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大數據分析,對某個客戶進行大數據畫像,給他量身定製資產組合,比如每個月每個季度適時調倉,從而使得市場變化能滿足其最初的投資回報需求及風險承受需求。總之,理財師或者財務顧問通過人工智慧的手段,做一個組合,了解每一位客戶的真實狀況以及真實需求,及時匹配客戶在這個時間段、地點、場景的投資理財產品和資產組合併且隨時調整。這個閉環就是要達到所謂的智能化的財富管理目標。

與此相關的,我們還做了智能保險平臺。根據被保險的潛在客戶的家庭狀況、本人的健康狀況和所有的資產組合,將60家頂級保險公司提供的3000多種產品,為這些產品和人形成的知識圖譜做一個精準的推薦和匹配,我們的目標是AI+HI(HI是人的智能),最終使每個產品符合每一個家庭、每一個被保險人的情況。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宜信普惠:天津耀華中學同學宜信之旅 體驗金融職場
    到目前為止李婉文獎學金已經頒發給了138人,宜信社會責任教育基金已有近500人受益。為了進一步發揮社會責任教育基金在高中學生生涯規劃指導方面的作用,在2018年9月耀華中學與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共同發起了金融啟蒙教育項目,成立了「金融英才成長學院」。「金融英才成長學院」以學生社團的形式面向高中學生開展課程培訓、組織實踐活動。
  • 宜信於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發布《普惠金融的中國實踐》英文版
    北京2016年11月18日電 /美通社/ -- 中國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宜信今日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的2016年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期間發布《普惠金融的中國實踐:技術驅動變革》報告(以下稱「報告」)英文版。
  • 宜信普惠:唐寧「直播只是一種體現,更多的是宜信要抓住服務線上化...
    每場直播結束後,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唐寧和整個流程涉及到的所有同事,會留在工作群裡一起復盤,把直播過程中的「好」與「不夠好」全部拎出來打磨和討論,在下一次直播前完成優化。 這樣的直播,兩個多月以來,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唐寧做了 10 場,宜信公司包括宜信財富、宜農貸、傳承學院等具體業務線和部門則做了數百場。
  • 金融+科技,桔子分期在普惠金融下的賦能之道
    以金融和科技的深度融合為開端,普惠金融背景下的新應用直接決定著行業未來的市場地位。與此同時,科技也同樣在促進金融服務普惠化。 金融科技助推普惠金融主要體現在促進信貸對實體經濟的拉動,在大數據技術以及雲技術的加持下,可以擺脫地域所帶來的困境,讓金融更好地助力創新創業企業,更好地滿足小微企業的需求。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金融科技創新大潮,利用技術手段主推普惠金融。
  • 宜信普惠:非常時期應對需求激增,宜信帶你感受金融的溫度
    為共度疫情難關,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信博誠決定免費對外開放「智能保險」的使用權限,打破公司界限,幫助全行業保險代 理人實現足不出戶、在線展業。 有溫度的金融科技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向各會員單位下發《關於疫情防控工作致會員單位的函》,要求保險機構研究疫情形勢下服務客戶的新方式。
  • 宜信普惠:如何做公益?宜信唐寧告訴你!
    前不久,由上海市普陀區副區長魏靜,雲南省尋甸縣常委、常務副縣長李東華,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CEO唐寧,連同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金融科技專委會秘書長張柏琳,與商界、金融界、公益界人士,共同探討了「如何做公益」這一核心問題。
  • 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堅持聚焦「金融+科技」數位化時代勢不可擋
    在宜信財富年度重磅欄目《唐寧會客廳》第一季中,宜信創始人、CEO唐寧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創世夥伴資本創始主管合伙人周煒,蘇州元生創始合伙人陳杰,紅點中國主管合伙人袁文達,晨山資本創始合伙人蔣健,遠望資本創始合伙人程浩等多位來自學界和投資界的嘉賓針對「後疫情+數位化」時代,企業下一波的發展機遇及如何在挑戰中轉危為安等問題進行了精彩的分享答疑
  • 宜信普惠:宜信通過直播分享經驗和教訓,再獲「金鼎獎」提名
    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人金科旗下宜人財富憑藉多年行業探索經驗以及在財富管理融合財富科技領域的實踐,連續兩年摘獲金鼎獎獎項,優秀的綜合財富管理實力再次獲得業界認可。而「年度優秀金融科技公司」獎項授予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人金科,更是對其金融科技能力的充分認可。
  • 宜信普惠:宜信唐寧「一起做公益傳遞愛,傳遞價值觀」
    11月4日,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唐寧受邀在第五屆香港金融科技節就「數字經濟及財富管理新格局」進行主題分享。本屆金融科技節由香港投資推廣署、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保險業監管局聯合 舉辦,邀請超 350 位中外政府、監管機構、金融界領袖代表在線發言,70多個經濟體逾25000 人線上參會, 探討金融科技如何釋放金融服務力量,金融科技如何實現更加人性化的發展。
  • 模式創新,數據共贏 -- 宜信普惠商通貸與小微企業共成長
    北京2018年8月10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宜信創始人、CEO唐寧在接受採訪時分享了宜信所判斷的金融科技變化趨勢,「中國普惠金融仍有著巨大的未被滿足的需求,解決企業在債權方面、信用資金獲取方面的數字普惠金融,利用企業的數位化資產,他們授權的運營信息、交易數據來進行信用判斷
  • 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近期喜訊不斷:產業基金業績增長迅猛
    雖然目前公司尚未對外公布此輪融資後的估值,但外界對其未來發展普遍看好。「身份認證安全服務具有強勁的市場需求,這是全球數位化和線上化的大勢之下市場的必然需求,」 宜信產業基金管理合伙人叢鬱說道,「面對不斷上升的欺詐成本和用戶註冊放棄成本,Onfido利用AI技術在高效實現身份認證和KYC的同時,帶給了企業與用戶更好的體驗,極具市場潛力。
  • 網信CEO盛佳:金融科技推動普惠金融大發展
    在前不久舉辦的2019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就表示,金融機構要抓住信息技術發展的機會,提升數位化、數據化水平,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的效率和能力,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發展。  對此,網信CEO盛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網際網路廣泛應用、提升服務體驗的同時,應藉助科技手段提升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的效率和效果。
  • 宜信普惠商通貸,以數據力量為小微企業帶來成長
    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宜信普惠商通貸總經理孫萌,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30餘家媒體記者一起,共同就高效服務小微企業,打造創新的普惠金融模式展開深入探討。「數據帶來成長」分享會現場對於數字普惠金融之於新經濟的作用,以及宜信在普惠金融領域的實踐,到場的調研專家們也給予了肯定和鼓勵。
  • 宜信普惠:宜信鄉村扶貧戰略全面升級,小善匯成大愛
    2020年10月17日是全國第7個「扶貧日」,在我國即將實現全面脫貧奔小康的重要時刻,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對於未來的鄉村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扶貧日」來臨之際,「一點善,百分愛」2020財富傳承峰會慈善晚宴舉辦,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秘 書 長徐秀玲向眾多愛心人士講述了宜信全新的「未來鄉村」計劃,這是宜信堅持在「金融扶貧」領域第11年的一次重要升級。
  • 5G技術助力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風控中創新演變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一帶一路」論壇上進一步強調金融科技創新及發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性,鼓勵建立金融業雲計算、大數據等應用技術規範,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偏遠地區的金融滲透。在此政策背景下,建設銀行率先觸發內核,聚合運用全行資源,利用金融科技賦能傳統銀行業務,致力於將普惠金融打造成建設銀行的戰略高地和業務增長極,推動我國普惠金融迎來發展新生態。
  • 國美金融:金融與科技是相伴相生
    自2017年開始,國家已出臺30多份金融監管文件,覆蓋網貸、資管、支付等眾多領域,有一種聲音認為現在監管環境過緊,網際網路金融沒有了發展前景。肖勇認為不管任何一個業態都離不開網際網路發展,科技與普惠的融合發展,能有效地降低金融服務的門檻和成本,提升金融機構風控能力。
  • 宜信普惠:將公益慈善踐行到底 為社會創造價值
    宜信普惠母公司旗下的北京宜信公益1%倡議在晚宴現場正式啟動,倡議愛心人士,拿出1%的資產、投入1%的時間或者進行1%的行動,和宜信一起關注鄉村,關注未來。宜信為什麼會提出這一倡議,倡議具體的內容是什麼,又將如何落地呢?10月19日,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徐秀玲,哈佛中心(上海)原董事總經理、宜信影響力基金創始合伙人黃晶生就此接受了記者採訪。
  • 宜信財富:CEO 唐寧出席新加坡金融科技節
    Nag、國際金融公司中小企業論壇首席 執行官 Matthew Gamser 等展開對話,分享宜信財富母公司宜信服務中國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理念與實踐。宜信財富母公司宜信公司創始人、CEO 唐寧(下排右)受邀參加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中小企業數字金融服務」圓桌論壇在「中小企業數字金融服務」圓桌論壇中,發言嘉賓均認為,疫情為全球的數位化發展帶來了挑戰與 機遇,數字金融服務為傳統金融服務無法觸達的人群提供了資金及其他綜合服務
  • 宜信普惠產品與運營中心總經理田穎:釋放信用價值
    以下為田穎的演講實錄:  田穎:大家好,非常榮幸能有這個機會代表宜信普惠跟大家分享一下宜信普惠在普惠金融領域十幾年的經驗,我是宜信普惠產品運營部的負責人叫田穎。這個是我們今年11年宣傳的主畫面,因為宜信在普惠金融這個行業深耕了11年,我們把我們的經驗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 宜信普惠:以責在人先、計利天下的信念推動著所有行業的進化
    家庭也開始籌謀:眼下的資產、存款還能否保證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的生活,眼下的投資還能否保障財富保值增值。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的基礎性制度。這三個「重要」,充分凸顯出金融對於國計民生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