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露今年3歲,她從小就喜歡玩水玩沙。每天外出時,她只要見到有水窪的地方她就去踩。不僅如此,每次回家,連洗手都成了露露的玩水遊戲,往往洗個手需要半個小時。如果媽媽給她洗澡,她更是待在澡盆裡不願意出來。
只要遇到沙子,她就抓起一把,讓沙子從指縫間流走,一邊玩一邊笑。她最常玩的一個遊戲是把沙子裝在一個杯子裡面,用力按下去,直到成為一個沙包,之後送給媽媽說:「這是我做的蛋糕,只要放到烤箱裡烤熟了就可以吃了。」
媽媽經常被露露逗得發笑,同時,也看到露露身上、頭髮上的沙子,又有點不放心:萬一玩水著涼了,玩沙子感染了細菌該怎麼辦呢?
孩子為什麼喜歡玩沙玩水呢?
沙水遊戲,無疑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戲之一。每每到了夏天,沙灘上、遊泳池,簡直就變成了孩子們的遊樂場。這是為什麼呢?
孩子從1歲開始就表現出了一種對水和沙子的親近感,他們喜歡玩,並對此樂此不疲。
究其原因,首先,水和沙子的可塑性強,孩子可以隨便將其變換形狀,比如,用沙子搭建城堡,挖出一個洞穴等等,這樣的活動提高了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其次,從兒童成長特點來看,孩子主要通過遊戲、玩耍來認識世界。
孩子玩水玩沙,是他們親近自然、了解自然的好機會,沙子和水可以提高他們對自然事物的感知能力,鍛鍊他們的大腦思維,滿足他們的探索欲。
不要把孩子玩水玩沙的樂趣給扼殺掉
《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書中寫到,劉亦婷幼年時路過一座橋,她跑到橋上走來走去樂此不疲。
她媽媽雖然著急,仍舊站在那裡看著女兒走了半個小時,也不去催她,等她玩夠了再說。
因為她深信,孩子好奇心強,對一時吸引自己的念頭沒有什麼抗拒力,讓她隨心所欲,去探究、去試驗,等她自己「研究」差不多了,自然會丟開,尋找下一個目標,而不會記在心裡,一直糾結於心。
依稀記得自己小時候有一雙小靴子,雖然只是普通的黑色雨靴,卻絲毫不影響踩水的興致,那個時候特別盼望著下雨天,可以出去快樂的踩水。
所以現在也想讓自己的孩子享受到這種快樂。
在女兒很小的時候,我便給她備下了粉色的小雨靴,還有雨衣,下雨天看著她穿著雨衣和靴子,專往水坑裡走,踩起一個個水花,一不小心我會被水花濺一身,而沒穿靴子的我怕水濺到身上連跳帶叫的,女兒會笑得更歡。
看著女兒的笑臉,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呢!
理解孩子玩水玩沙的行為
孩子都喜歡玩水,玩沙,經常聽到一些父母在旁邊說:「別玩了,身上都弄溼弄髒了」,但這些確實是對孩子的探索很重要的感官材料。
很多父母並不理解玩水玩沙對孩子的益處,一看到孩子因為玩這些東西弄溼或弄髒衣服,就會強行制止,剝奪孩子的快樂,這並不利於孩子思維能力的發展。
所以,父母要從理解孩子的角度出發,支持孩子的行為:
1、對孩子保持寬容的態度
對孩子喜歡玩水玩沙的行為,父母要抱著一種寬容的態度去對待和理解。特別是對城市裡的孩子,父母更應該給予他們支持。因為他們的生活比較單調,缺乏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看到孩子因為玩沙子或者玩泥巴而弄得滿身汙垢時,我們應該這樣想:孩子玩得高興就好,髒點沒關係,大不了給他洗洗就可以了。
2、給孩子準備「工作服」
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參與一些戶外親子遊的活動,給孩子提供親近自然的機會。如果怕孩子變成「小泥人」,可以給他準備一些耐髒的罩衣作為「工作服」,這樣,孩子就可以盡情地玩了。
3、與孩子一起在玩中學習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參與到戶外玩水玩沙的活動中去。比如:和孩子一起在海邊的沙灘上找一找小螃蟹,告訴孩子一些自然界的知識。
利用孩子愛玩水的特點,讓孩子洗一洗口水巾等小物品。或者鼓勵孩子用小水壺裝滿水,幫媽媽澆花。還可以讓孩子了解沙子和水在生活中的用處,比如建房子需要沙子、做飯需要用水等,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掌握知識。
4、注意安全
在孩子玩的時候,父母還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問題。
比如,不要讓孩子玩建築工地上的沙子,因為這些沙子裡面往往混有水泥,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另外,不要給孩子穿開襠褲,以免雜物弄傷孩子的皮膚。
在孩子玩的過程中,父母要注意沙堆中是否混有玻璃碎片等,同時也要注意不能讓孩子用沾滿沙子的小手揉搓眼睛等。
父母還需要提醒孩子注意衛生,玩完之後要洗手,以免病從口入。
涵妮媽媽寄語:
父母休息時,不妨帶上孩子多出去接觸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奔跑的都是幸福的孩子,希望父母不要錯過這種幸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