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5593元,較上一交易日(11月17日)的6.5762元上調169個基點。中間價升值至2018年6月27日以來最高,因經濟數據正面,持續對人民幣構成支撐。
截至11月17日18時,中國境內在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觸及6.5527,盤中創下年內新高6.5506;境外離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則觸及6.5479,盤中同樣創下年內新高6.5413。這意味著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訂後的兩個交易日內,人民幣匯率漲幅超過400個基點。
「這也令本周人民幣匯率升值幅度遠遠超過美元貶值。」Academy Securities宏觀策略主管Peter Tchir向記者表示,究其原因,是眾多海外投資機構認為RCEP籤訂將有助於人民幣在亞太地區更大範疇普及,從而推升人民幣需求與估值。
一家海外投資機構亞太區首席代表向記者表示,在RCEP籤訂後,他所在的投資機構認為隨著亞太區貿易規模快速增長,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勢必加快,因此將未來一年的人民幣均衡匯率估值從原先的6.6-6.7調高至6.45-6.55。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11月1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
1美元對人民幣6.5593元,1歐元對人民幣7.7772元,100日元對人民幣6.2936元,1港元對人民幣0.84608元,1英鎊對人民幣8.6905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4.7798元,1紐西蘭元對人民幣4.5154元,1新加坡元對人民幣4.8843元,1瑞士法郎對人民幣7.1939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5.0035元,人民幣1元對0.62562馬來西亞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11.6135俄羅斯盧布,人民幣1元對2.3451南非蘭特,人民幣1元對168.77韓元,人民幣1元對0.56019阿聯迪拉姆,人民幣1元對0.57202沙特裡亞爾,人民幣1元對46.4848匈牙利福林,人民幣1元對0.57714波蘭茲羅提,人民幣1元對0.9577丹麥克朗,人民幣1元對1.3146瑞典克朗,人民幣1元對1.3831挪威克朗,人民幣1元對1.17400土耳其裡拉,人民幣1元對3.0937墨西哥比索,人民幣1元對4.6021泰銖。
漲漲漲!人民幣近期為何持升值?
年中,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重新站上7元,之後走勢強勁,持續升值超過了5個月。那麼人民幣為何升值呢?
招商證券謝亞軒認為,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美元指數持續回落,人民幣被動升值;2、中國最早也比較有效地控制了疫情,進出口和國際收支經常帳戶都實現了順差,這對人民幣升值形成支撐;3、在國際收支資本和金融帳戶下,不論股票還是債券市場,外資流入也支撐了人民幣匯率。謝亞軒認為,美元指數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具有相關性,美元回落的過程就是人民幣兌美元上升的過程。中期來看,人民幣對美元會回到接近前期高點6.0左右的位置,也就是到2021年底會比目前水平高出10%左右。
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漫江表示,中美兩國經濟基本面差異擴大支撐人民幣走強。由於今年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並迎來經濟復甦,而美國疫情持續加重拖累經濟復甦前景,中美兩國經濟基本面差異擴大,支撐人民幣短期進入升值通道。如果中美在疫情和經濟復甦方面的差異持續擴大,那麼人民幣對美元仍有進一步升值空間。
浦銀國際宏觀分析師林琰指出,貿易順差的持續擴大,帶動人民幣升值。自今年6月開始,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從7.13的水平持續向下,10月已達到6.63左右,這與貿易順差持續擴大的走勢相一致的。對此,中國央行10月決定降低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至0,這項決定旨在降低空頭成本,從而有降低人民幣升值速度的作用。綜合考慮進出口貿易前景和政策因素的影響,預計人民幣升值趨勢仍不會改變,但升值速度將有所回落。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後續人民幣匯率仍有升值空間,繼續調高今年末至明年匯率波動中樞至6.5,波動區間為6.3-6.7。超預期升值可能來自實體部門集中結匯、美元超預期下行;超預期貶值可能來自地緣政治因素超預期,但這些情形出現並引發匯率大幅超調的概率並不大。
人民幣升值利好哪些板塊迎利好?
國信證券認為,人民幣升值提高了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價值,有助於提高人民幣資產的相對回報率,進而吸引海外增量資金的流入,對國內股市構成利好。結構上看,隨著經濟的持續復甦,順周期低估值板塊後續將具備更高的性價比,這其中存在匯兌收益提高、資產價格上漲等邏輯支撐的金融地產將更為受益。
中金公司指出,如果未來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或將利好航空板塊。航空板塊歷來是受匯率影響最大的板塊之一,匯率的波動會導致航空公司短期業績的較大波動。根據各家航司中報披露的數據該機構測算,人民幣兌美元每升值1%,將增厚國航、東航淨利潤約4.4億元和3.3億元。當前航司三季度業績超預期、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可期,且估值因海外疫情反覆重回低位,提示航空板塊投資機會,首選預期差更大的中國國航,長期看好民營航空,推薦春秋航空、吉祥航空。
西部證券認為,人民幣匯率升值將進一步增強股市上漲動力。其中,有望明顯受益的行業有以下三大類:
一是航空、旅遊等「外幣負債」消費類。航空公司資產負債表上有大量的美元負債,因此人民幣升值將大幅提高各航司的匯兌收益,而加速航空公司的業績改善;另外,人民幣升值能夠提高居民購買力,疊加此前受疫情影響的消費抑制,一旦海外疫情緩解,境外旅遊將有望迎來顯著增長,航空、機場及旅遊等相關行業將顯著受益。
二是造紙和煉化等與進口成本掛鈎的製造業。人民幣匯率趨於升值有利於持續降低進口成本,而造紙和煉化等製造業對於紙漿、銅、原油等原材料進口依賴度較高,因此將顯著受益;
三是銀行、保險等指數權重板塊將得益於外資被動ETF的配置加碼。人民幣升值將提升國內權益市場對於海外資金的吸引力。銀行、保險等大金融作為指數重要權重板塊將有望受益。
人民幣未來還會漲?
上周新冠疫苗試驗取得鼓舞人心的進展,提振了美元,但匯市對之後進展的反應減退,因為美國控制第二波疫情感染不力,而且預計疫苗不會很快開始銷售。
且由於川普政府抵制與拜登過渡團隊的合作,所以拜登應對疫情和刺激經濟的計劃也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市場反應有限,因為配送疫苗需要時間,而且美國政治存在不確定性,」瑞穗證券首席外匯策略師山本雅文表示,「除非克服這些阻礙,否則美元不會上漲。美元兌人民幣看起來尤其脆弱。」
然而分析人士認為,在經濟數據向好背景下,經濟基本面對匯率的支撐不斷增強,人民幣匯率升值「大戲」有望持續上演。
天風證券宋雪濤團隊發布報告稱,人民幣匯率仍然具備一定升值動力和較大升值空間。但人民幣的短期交易擁擠度已連續幾周保持在高位。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中期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望接近前期高點6.0的位置。
彭博資訊策略師Stephen Chiu表示:「未來6個月,中國可能會引領全球宏觀經濟復甦,因此其收益率優勢將保持不變,人民幣也將繼續走強。」
一方面是中國經濟的復甦,另一方面美元指數可能在未來繼續走低,這些無疑都是利好人民幣的。
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10月主要經濟運行數據。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認為,經濟復甦態勢比絕大多數人預期的要好。
此外,在人民幣連續五個月升值背景下,資本正加速流入國內市場。官方數據顯示,境外機構已連續23個月增持中國債券,持有規模節節攀升。截至10月末,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債券2.68萬億元,環比增加866億元,增幅達3.34%。
另外,興業研究宏觀團隊認為,美元指數有進一步破位走低的空間,人民幣相對利差均衡,外資持續流入,人民幣匯率中期升值趨勢尚未結束,此輪升值幅度預計超過上一輪(2017年至2018年第一季度)升值周期。
還有分析認為美元將持續跌勢。路透社16日報導稱,花旗銀行預測明年美元匯率下行態勢將持續,美元或最高貶值達20%。其原因一方面在於,美國財政寬鬆政策將持續,令美元持續承壓。另一方面,近期輝瑞和莫德納新冠疫苗研發都取得巨大進展,隨著未來新冠疫苗研發成功並大規模生產和接種,預計將有效提振風險貨幣,從而推動歐元對美元匯率升值。
美國政局動蕩下年底或下探90關口
美元指數在周二持續承壓,在歐洲時段盤中跌至逾一周低位化92.29,如無意外將錄得日線四連跌;而分析師指出,在美國政局前景迷茫,財政協議達成前景具有重大不確定性的背景下,美元指數後市料將進一步下行,上周低點92.14失守後將進一步下探92整數關口。然後是9月1日時錄得的年內低位91.74。
分析師更指出,只要美元指數無法收復當前高居95.88處的200日均線切入位,自3月以來的下行趨勢就將繼續維持,如果資金從美國市場恐慌外逃的格局不發生扭轉,那麼年底之際大家將看到美元指數下探90大關。
對於美元走勢,OANDA高級市場分析師Edward Moya稱,「關鍵題材仍然是關於新冠疫情及其帶來的短期壓力,不僅是給美國,而且給海外,這將迫使國會或美聯儲採取更多行動,無論是當選總統拜登就職後出臺刺激措施,還是美聯儲採取更多行動,美元的走勢都非常清楚:將會大幅走低。」
日線級別:震蕩下行;MACD死叉,雙線平行下行,KDJ死叉,美元指數處於全部均線下方,依舊處於短期弱勢;而從中長期均線下行趨勢看,美元弱勢更為突出。不過在92關口獲得明顯支撐,短期繼續空單持有,多頭繼續觀望。
(美元指數日線圖)
阻力:92.67;93.13;93.24;93.72;支撐:92.26;92.13;92.00;91.73;結論:短線震蕩下行,波動率下降,建議整體空頭持有,但需謹防風險偏好驟變。
本文由中金在線外匯網綜合整理自fx168、匯通網、環球外匯網、第一財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