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旅遊總收入4億元 珠海旅遊市場溫和復甦

2021-01-09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 5月1日19時,長隆海洋王國上空1000架無人機集結飛升上演一場精彩的編隊表演,一幅幅奇幻感、科技感的畫面一掃疫情的陰霾,也預示著珠海旅遊業的復甦正在拉開大幕。

  疫情帶來的影響正逐漸減弱,民眾的旅遊熱情和需求逐漸釋放,假期出遊迎來了小規模的爆發。數據顯示,「五一」假期,珠海接待遊客85.81萬人次,其中接待過夜遊客16.54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4.23億元,約恢復到去年同期40%,旅遊市場顯現出復甦氣象。

  從行業抱團互助自救到景區景點謹慎復工運營,從上億元消費券輪番刺激再到加速項目落地激發新動能,珠海旅遊復甦的棋盤已開始布局,往日的生機與活力正在重現,自我修復的動能加速集聚。

  疫後復甦

  景區景點限量開放 海島遊持平去年同期

  閉園三個多月的珠海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在「五一」假期前夕恢復開放,吸引不少遊客前來遊玩,重新感受海洋世界的魅力。小長假的出遊熱度下,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珠海長隆企鵝酒店的遊客與住客數量均實現連日增長。

  「一聽說長隆恢復開放,4歲半的女兒特別興奮,便高興地來了。」來自珠海南屏的夏先生是珠海長隆多年的年卡客戶,在他看來,園區對於疫情後安全遊覽的要求非常細緻,出遊不必擔心。

  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後,珠海長隆海洋王國除室內密閉場館項目及部分演藝項目暫不開放外,實行遊客預約制入場,每天限制遊客數量不超過3萬人。遊客佩戴口罩、體溫測量篩檢、實名登記、核驗「健康碼」以後才能排隊入園。用餐區、遊樂區均有清晰的間距標識,現場有工作人員指引安全遊玩。

  珠海旅遊部門統計,「五一」假期前後,珠海全市8家A級景區有5家(圓明新園、御溫泉度假村、東澳島、外伶仃島、桂山島)對外開放。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海泉灣、橫琴星樂度、鬥門十裡蓮江、灣仔環島遊等一批旅遊景點和項目紛紛安全有序復業。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珠海旅遊景區景點實行限量開放,只開放室外區域,接待遊客量不得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即便如此,眾多恢復開放的景區景點仍迎來了一波小高峰,假期旅遊市場實現迅速升溫。

  圓明新園採取「線上預約+二維碼/刷臉認證」通行方式,每日接待遊客上限為3000人。「經上級部門批准,『五一』假期景區每日接待遊客上限臨時提升至5000人。」圓明新園副總經理朱策勇介紹,5月2日當天入園遊客達到了4850人,接近滿額。

  珠海海泉灣度假區維景國際大酒店、海洋溫泉、神秘島樂園等項目均自5月1日起恢復營業。該度假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受疫情影響,雖然前來遊玩的遊客比往年同期有所減少,但是「五一」期間每日遊客也有近1萬人。

  鄉村遊也成為不少人歡度假期的熱門選擇,珠海西部地區多個農莊果園的遊客相比往日也明顯增多。「一撥一撥的遊人紛至沓來,入園賞花遊玩、野餐燒烤,好不熱鬧。」珠海金灣臺灣農民創業園永呈種植基地技術人員李海濤說,基地種植有蓮霧、青棗、草莓、荔枝、楊桃等多種水果,遊客可以入園賞花觀景,還可以野餐燒烤,品嘗農家美食,「五一」期間平均每天入園人數超千人。

  海島遊更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據珠海萬山區初步統計,「五一」假期萬山海島客流如雲,共接待上島遊客18467人次,與去年「五一」假期遊客數大致持平,旅遊綜合收入超1400萬元。

  逆境前行

  從業者抱團取暖 消費券受市民青睞

  據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統計,「五一」假期,珠海共接待遊客85.81萬人次,其中接待過夜遊客16.54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4.23億元。相比於去年「五一」假期「接待遊客193.52萬人次,其中接待過夜遊客45.4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1.41億元」的成績,均大約下降了六成。

  但積極的一面是,隨著疫情對珠海旅遊業的衝擊正逐步減弱,新的消費需求不斷釋放,沉寂已久的珠海旅遊從業者藉助「五一」假期契機,紛紛出招花式營銷:「抱團取暖」降低成本,「雲旅遊」帶貨拉動消費,「摩拳擦掌」提質升級轉型……因疫情觸底的消費市場正蓄力反彈。

  火爆的網絡直播為珠海旅遊業帶來了可觀效益。4月上旬,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帶著團隊到橫琴星樂度·露營小鎮,體驗了一把露營小鎮的住宿和星奇塔無動力世界。體驗期間,梁建章在網際網路平臺連線知名藝人潘粵明「直播帶貨」,向網友力薦橫琴星樂度·露營小鎮,吸引了190.6萬人在線觀看,134.6萬人點讚。記者從橫琴星樂度·露營小鎮了解到,該園區「五一」假期住宿單元預訂率連續5日保持100%。

  化危為機,越來越多的珠海從業者抱團取暖主動出擊。「五一」假期前後,橫琴獅門娛樂天地、國家地理探險家中心、紫檀文化中心等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6家景區聯合向全國醫護人員發出了2020年「免費遊橫琴」邀請;珠海大橫琴泛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和香洲正方控股聯合推出「休閒露營+城市公園」的城市露營場景,「五一」假期連續5日舉辦豐富的戶外野趣活動;珠海公共運輸運輸集團有限公司攜手珠海大橫琴泛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推出「五一」期間「好玩橫琴」環島旅遊巴士面向遊客免費開放的措施,改善橫琴島內的交通便利性;橫琴還計劃聯合攜程集團,設計線上智慧小程序,推動橫琴旅遊通票「一票遊橫琴」等項目逐步落地……

  派發消費券也成為珠海擴大消費的重要手段,而文旅消費券因使用場景多元備受消費者青睞,相關企業復工復產復市也因此感到一股暖流。據悉,珠海有近500家文旅體商家參與了「溫暖珠海消費節」促進消費回補活動,涵蓋景區景點、星級酒店、旅行社以及經營性文化娛樂場所、體育健身場所等。其中,橫琴新區在珠海市發放1億元消費券的基礎上,新增投入2000萬元的電子消費券助力橫琴旅遊市場恢復,以幫扶旅遊企業逆境突圍。

  「五一」假期,珠海市各商圈和景區客流量明顯增多,營業額也大幅提升,呈現久違的熱鬧景象。「後續將進一步動員更多商家參與活動,藉助消費券的拉動潛能,以提振文體旅消費市場。」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劉鐵說。

  布局未來

  重大項目掘金未來市場 期待形成特色城市旅遊IP

  「疫情發生以來,廣大旅遊企業、旅遊從業人員都承受了巨大壓力,但旅遊業長期向好發展形勢依然不會變。」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支撐旅遊經濟運行的市場基本面沒有改變,各地在研究疫後市場振興的同時,也要重點研究旅遊目的地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課題。

  事實上,這也是珠海旅遊部門正在思考和應對的課題。「如何在疫情變化情況下推動文化體育旅遊行業有序復工復產,是我們近期重點工作。」劉鐵介紹,珠海正在推進重點文旅項目加快建設,已建立完善領導幹部幫扶企業和重大項目聯繫制度,包括長隆海洋度假區二期、珠海·宋城演藝度假區、鳳凰谷歡樂森林旅遊區等項目,以激發未來掘金旅遊業的能力。

  就在「五一」假期前夕,珠海鬥門王保村,投資額高達150億元的珠海·宋城演藝度假區項目順利破土開工。項目計劃建設22個劇院及表演場所、35臺劇目,超過3萬個觀眾座位及與之配套的休閒度假設施,除以「千古情」系列演出為王牌,還將打造情景劇、驚悚劇、音樂劇、沉浸式演出等表演,預計2022年開業。

  「人還沒到,證已辦好。我們都沒想到,速度非常快。」宋城集團創始人、宋城演藝董事長黃巧靈稱,營商環境是選擇落戶的重要因素。鬥門區與宋城集團雙方精誠合作,從籤約到落地僅僅花費221天,即推動項目快速開工。珠海·宋城演藝度假區前全長3.8公裡的旅遊大道,於開工當日正式更名為「宋城大道」。

  在珠海宋城動工建設之際,幾乎同一時間,珠海華僑城鳳凰谷旅遊項目也傳來新進展。珠海市農科中心有限公司發出公告,為配合重大項目推進,園區土地已被收儲,目前園區正在開展搬遷前的準備工作。公司負責人表示,未來園區的土地將用作華僑城旗下山地旅遊項目開發。

  重磅文旅項目密集推進背後,意味著長隆、宋城和華僑城等三大IP將在珠海完成前所未有的主題公園大會師。「宋城和華僑城的到來會是珠海旅遊市場的『興奮劑』。」珠海旅遊業資深人士李偉天認為,「宋城項目、華僑城項目和珠海長隆能形成互補關係,項目所處分別是鬥門、主城區和橫琴,分布合理,有助於業界串聯線路。」

  「但同時珠海也面臨著周邊城市激烈的市場競爭,以華僑城為例,該集團近年在中山、江門、佛山、東莞、肇慶等珠三角城市均布局有特色主題旅遊項目。」有業內人士認為,宋城進駐珠海,華僑城加持,勢必會提升珠海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但疫情之後珠海還需激活整個旅遊體系,提升交通等服務配套水準,形成特色更為鮮明的城市旅遊IP,拉動珠海整體經濟發展。

  ■相關

  橫琴—蛇口新航線開通

  將吸引珠江口東岸旅客來珠

  「嗚嗚……」5月1日早晨,渾厚的汽笛聲響起,由深圳蛇口港開出的一艘豪華客船順利抵達珠海橫琴客運碼頭,這標誌著橫琴與蛇口之間的直航航線正式開通,珠江口兩岸新添一條水上往來通道。

  「真沒想到,珠海橫琴與深圳前海這兩個自貿片區也有了水上直通航線。現在從橫琴回深圳方便多了。」乘坐首趟發往蛇口航班的姜先生開心地說。

  橫琴—蛇口航線單程航時約100分鐘,相比陸路可節省近1小時。每日設有4個往返對開航班。蛇口發往橫琴航班,最早一班早上8時開航,最晚一班下午2時30分開航;橫琴發往蛇口航班,最早一班早上10時15分開航,最晚一班下午5時開航。

  新航線的開通,受到了珠海旅遊業界的廣泛關注。橫琴新區旅遊協會秘書長高翔將新航線開通形容為「雪中送炭」。他認為,這條航線在「五一」假期開通,短期內極大提振消費者信心,從長遠來看,有利於將珠江口東岸豐富的旅遊客流導入珠海,對促進珠海旅遊業發展意義重大。

  橫琴客運碼頭位於橫琴新區的黃金位置,東與澳門路環隔河相望,南接長隆海洋度假區,北近新橫琴口岸,同時毗鄰橫琴星樂度·露營小鎮、橫琴創新方等旅遊新熱點,而且航線途經港珠澳大橋、中葡友誼大橋、西灣大橋、蓮花大橋等處,一路風景旖旎。為此,珠海多個旅遊景點還宣布配合新航線開展優惠活動。

  橫琴客運碼頭數據顯示,「五一」假期,新航線已為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導入了自深圳蛇口而來的遊客約2000人次。

  「航線首先將滿足深圳等珠江東岸城市遊客到橫琴旅遊需求,隨著橫琴島建設加快,未來將兼顧旅遊和商務通勤功能。」航線執航方、深圳招商蛇口國際郵輪母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雪峰認為,以橫琴和蛇口兩地為支點,航線可輻射深圳、珠海、香港、澳門、江門、東莞、惠州等城市。

  「新航線將與現有的『橫琴—東澳』『環珠澳海上遊』等航線一起,形成以橫琴碼頭為中心的珠澳特色旅遊線路網。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海上航線結構,縮短深珠兩地航程,助力橫琴和珠海港口航運、文化旅遊等產業發展,助力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建設。」橫琴客運碼頭營運方、橫琴島順達運輸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雄奔說。

    南方日報記者 胡鈺衎

相關焦點

  • 武夷山旅遊市場強勁復甦,國慶假期總收入5.09億元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武夷山市旅遊市場強勁復甦,共接待遊客42.0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5.09億元,其中主景區19.7萬人次,門票收入2028.94萬元,茶博園(含印象大紅袍演出)4.21萬人次,門票收入535.05萬元。鐵路共抵送旅客18.61萬人次,機場1.42萬人次,自駕遊客3.36萬輛次。
  • 京城旅遊市場持續回暖 國慶8天假期總收入115億元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電 (記者 於立霄)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8日發布消息稱,中秋國慶8天長假,全市共接待遊客998.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8.4%;旅遊總收入11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增長8天假期,北京旅遊市場強勁復甦,消費信心不斷提升,特別是跨省旅遊快速恢復,北京位居全國熱門旅遊城市榜首,旅遊收入增長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數據顯示,北京市重點監測的223家旅遊接待景區和地區的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增長率達63.1%,體現了北京旅遊消費升級的趨勢。
  • 廈門旅遊市場正在復甦 「五一」假期吸金超15億元
    作為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後的首個小長假,今年「五一」假期,廈門市旅遊市場復甦步伐進一步加快。1日至5日,全市共接待遊客148.5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5.31億元。「五一」廈門旅遊市場,休閒遊、鄉村遊、濱海遊等產品業態突出,自駕遊、本地遊、短途周邊遊成為主流,旅遊市場消費回補,運行安全有序。央視《新聞聯播》、《東方時空》、《經濟半小時》等欄目連續7次報導鼓浪嶼、胡裡山炮臺等景區人氣回升實況,點讚廈門文旅市場有序復甦。1 自助、自駕遊佔九成「家門口度假」成熱點自助自駕遊成為廈門「五一」假期市場主流。
  • 北京旅遊市場持續回暖,國慶假期總收入115億元同比增長2.9%
    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8日發布消息稱,中秋國慶8天長假,全市共接待遊客998.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8.4%;旅遊總收入11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增長2.9%。8天假期,北京旅遊市場強勁復甦,消費信心不斷提升,特別是跨省旅遊快速恢復,北京位居全國熱門旅遊城市榜首,旅遊收入增長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 【數據】元旦假期廣東旅遊總收入67.5億元
    新快報記者從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元旦假日期間,全省假日文化和旅遊市場平穩有序
  • 元旦三天假期廣東旅遊總收入達67.5億元
    記者從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據初步測算,截至1月3日14時,2021年元旦假期三天(1月1日-1月3日),廣東全省共接待遊客1169.1萬人次,同比恢復75.5%(按可比口徑),旅遊總收入67.5億元。
  • 貴州仁懷雙節假期旅遊總收入超4億元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仁懷市累計接待遊客52.25萬人次,累計實現旅遊總收入4.86億元,按可比口徑,兩項指標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的95%和90%以上。雙節假日期間,仁懷旅遊需求加速釋放。以感受鄉村氣息,體驗農家生活為主題的鄉村旅遊持續火爆。
  • 雙節假期雲南省旅遊總收入192億元 同比恢復80.4%
    央廣網大理10月9日消息(記者陳鴻燕)記者從10月9日上午召開的雲南省國慶中秋文化和旅遊假日市場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10月1日—8日,雲南省共接待遊客2316.6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與全國持平。實現旅遊總收入192億元,同比恢復80.4%,高於全國十個百分點。
  • 三亞接待遊客17.4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63億元
    三亞接待遊客17.4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63億元文旅產品供給充足 旅遊市場持續復甦本報三亞6月27日電(記者 李豔玫)端午假期,三亞旅遊市場持續復甦。海南日報記者6月27日從三亞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獲悉,今年端午節3天假期,三亞共接待遊客17.4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63億元。
  • 「十一」假期北京旅遊總收入、遊客量實現同比雙增長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雙節」8天假期進入尾聲,北京文旅市場回暖勢頭強勁。10月8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文旅局獲悉,今年「雙節」期間,全市共接待遊客998.2萬人次、較去年假期增長8.4%,旅遊總收入115億元,較去年假期增長2.9%。長假期間,跨省遊、京郊遊、夜間消費等都成為了京城文旅業復甦的重要引擎,北京市旅遊收入增長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 黃金周海南旅遊「成績」亮點多 旅遊總收入超66億元
    黃金周海南旅遊「成績」亮點多旅遊總收入超66億元,同口徑對比增長26.6%海南日報記者10月9日從省旅文廳獲悉,10月1日至8日,全省旅遊接待遊客453.78萬人次,按同口徑對比(去年國慶長假7天,以下簡稱同比)增長9.3%;實現旅遊總收入66.20億元,同比增長26.6%。得益於旅遊消費擴大,旅遊總收入增長率高於旅遊人數增長率17.3個百分點,旅遊經濟效益和質量進一步提升。
  • 假日旅遊復甦 市場平穩有序
    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全國文化和旅遊系統紮實抓好文化和旅遊領域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和市場秩序,豐富假日市場產品供給,優化公共服務,假日旅遊市場復甦明顯,有力拉動了消費,提振了經濟。
  • 雙節假期8天,武夷山旅遊市場強勁復甦​ ,總收入5.09億元!
    >全力推動茶旅、文旅、體旅、康旅、展旅"五旅"融合,滿足遊客的個性化需求,讓遊客在武夷山領略真山水、歡樂度假期,市場人氣持續攀升,旅遊市場強勁復甦,全市共接待人數42.05萬人次,比增2.16%,旅遊總收入達5.09億元。
  • 貴陽烏當區元旦假期 實現旅遊總收入逾億元
    1月4日,記者從烏當區獲悉,元旦假期,該區旅遊市場火爆,全區共接待遊客50.2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1.31億元。節前,烏當區發布「享烏當」——冬季旅遊活動,圍繞「新美食」「新民宿」「新鄉村」「新戶外」「新溫泉」等核心資源要素,推介烏當冬季旅遊產品。
  • 轉發-假日旅遊復甦 市場平穩有序
    來源:中國政府網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國慶中秋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全國文化和旅遊系統紮實抓好文化和旅遊領域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和市場秩序,豐富假日市場產品供給,優化公共服務,假日旅遊市場復甦明顯,有力拉動了消費,提振了經濟。
  • 山西省上半年旅遊總收入2381億元
    同比增加24.4%,連續3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 7月23日,從省旅發委獲悉,今年1月至6月,全省累計接待國內旅遊者2.56億人次,同比增長25.21%,國內旅遊收入2372.22億元,同比增長24.44%;旅遊創匯14519.54萬美元,同比增加9.5%。
  • 三亞元旦假期 實現旅遊總收入9.64億元
    1月3日晚,三亞市旅文局發布該市2021年元旦小長假旅遊接待情況匯總,1月1-3日三亞接待遊客40.74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9.64億元。作為中國知名的熱帶濱海度假城市,三亞是不少國人元旦假期的首選目的地。
  • 8天旅遊總收入13.24億元!國慶假期永康文旅市場全面開花
    10月9日,記者從市文廣旅體局獲悉,10月1日至8日,全市共接待遊客211.0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3.24億元。其中,方巖景區接待遊客5.8萬人次,同比增長25%,旅遊收入289萬元,同比增長28%。
  • 今年1至10月蘭州市實現旅遊總收入347.7億元
    12月11日訊(全媒體記者 魏寧)12月11日,記者從蘭州市文化旅遊統計培訓會上獲悉,今年1至10月,蘭州市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4088.7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47.7億元,較去年同比分別恢復了57.1%、54.7%。
  • 端午首日旅遊收入44.7億元 全國旅遊市場持續復甦
    在疫情嚴重的時候,全國各大旅遊景點都被關閉了,目前就是為了阻止人員聚集在一起,防止傳播疫情,隨著疫情好轉,全國各大景點有序恢復,目前已經全面恢復,就在端午首日旅遊收入44.7億元,旅遊開始復甦了。年初,因為疫情許多人不能旅遊,這都是受到疫情影響。疫情期間,旅遊景點關閉,持續了一段很長時間,這段時間旅遊方面帶來很大的損失,現在終於迎來復甦的日子了,看,今年端午首日旅遊收入44.7億元,收入方面也逐漸提高了。端午節期間,全國旅遊市場繼續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