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客張先生在南航客機途中突發急症的新聞一波三折,引發熱議。本以為在南航發表微博和登門道歉後,事件會逐漸平息。但就在這兩日,事態又有了新的轉機。
11月26日,張先生通過微博,向北京市衛計委投訴並向999急救中心索賠,聲稱999欺騙患者強行轉診,涉及利益輸送。
以下為微博截圖⬇️
詳細投訴內容如下⬇️
1、向北京市衛計委投訴,999急救車欺騙患者,以朝陽醫院和協和醫院掛不上號為名(急診重症不存在不能掛號問題),不顧患者病情,將重急病的本人強行送往999急救中心,全名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涉嫌利益輸送。
2、在患者救治過程中,該急救中心先後給記者做了ct片,b超,腹平片,驗血,驗尿,血壓,開塞露,胃管,心臟監護,輸液,等等一系列檢查後,最終卻判斷本人吸毒騙杜冷丁可能最大。此舉涉嫌醫療水平低下,並對重病瀕臨死亡的本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傷害。
3、在本人病情危急,並且999急救中心束手無策無法確診之時,仍不安排主動轉診,直至本人自行求助朋友才轉至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治療,此舉漠視患者病情,涉嫌瀆職犯罪。
4、本人在南航及首都機場醫院主動道歉,並願意主動賠償的情況下,主動放棄賠償。實因兩者之責任有體系不健全因素,並無主觀謀財害命之嫌。機場急救體系若能因我放棄個人利益,加快補漏哪怕一分一秒,公眾都將是最大受益者,本人心甘情願。
再來回顧一下在飛機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張先生被推進醫院就診
11月23日,南航官方微博發表情況說明,向乘客表達了歉意,並且也登門看望,當面致歉。
今天,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具體情況仍在核實,院前急救轉診原則目前沒有量化和硬性標準。
根據《北京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條例》(草案修改稿)第三章第十八條的規定,
院前醫療急救機構的調度人員應當根據患者情況,遵循就近、就急、滿足專業需要的原則,在不影響救治的情況下,兼顧患者及其家屬意願,指派院前醫療急救車輛將患者及時轉運至具有相應急診搶救能力的院內醫療急救機構,並將患者的有關情況提前告知擬轉運的院內醫療急救機構,便於院內醫療急救機構提前做好接診準備。
那麼,張先生為何在事發後撥打的是999急救熱線,而不是120呢?在面臨突發緊急情況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可能是撥打120急救熱線。
小編為您簡單介紹120和999的區別。
這件事情還在持續發酵之中,小編會持續跟進,為您帶來最新的進展。也歡迎您通過評論的方式對此事發表看法。
來源/央視新聞
本期監製/李駿 主編/唐怡
編輯/紀之文 吳璇 王瑤 查建琨
支持原創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