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漫不過黨心警心築起的堤壩

2020-12-11 法制網

□ 來自防汛抗洪一線的報告

□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光明

連日來,安徽迎來新一輪強降雨,受西河流域強降雨和長江高水位頂託影響,西河水位暴漲。7月18日20時10分,西河缺口水位達12.50米,超警戒水位2米,超保證水位0.6米,而且還在持續上漲。按照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下達的指令,白湖東大圩開閘蓄洪。

「開閘!」隨著一聲指令,白湖東大圩進洪閘開啟,渾濁的水流在落差的驅使下從進洪閘傾瀉而出,夾雜著巨大的響聲,咆哮著撲向綠油油的莊稼地,眼前瞬間變成一片澤國。



7月20日下午,白湖西大圩姥山灣盛橋農場防汛責任段出現管湧險情,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緊急調集監獄搶險突擊隊聯合駐監武警全力除險。圖為搶險現場。通訊員 許光銀 攝

這是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東大圩第七次蓄洪。東大圩進洪閘流量每秒230立方米,今年的總蓄洪量將超過2016年的2.38億立方米。幾天後,佔地62.89平方公裡的東大圩將變成一片汪洋,6.5萬畝耕地上農作物將損失殆盡,水毀損失預計超過1.5億元。

「保護西河流域周邊數十萬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東大圩開閘蓄洪是一項政治任務,不存在算經濟帳,省司法廳堅決執行。」在開閘蓄洪現場的安徽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姜明說,服從防汛大局,緩解地方抗洪壓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生命至上,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部署抗洪救災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面對特大洪澇災害,安徽省司法廳始終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壓實責任,統籌兼顧,堅決做到人員安全、監管安全、度汛安全、防疫安全「四個安全」。

蓄洪不講條件不計成本

入汛以來,安徽經受了多輪強降雨襲擊,面臨長江、淮河「兩線作戰、南北夾擊」嚴峻形勢。位於長江流域的西河水位迅速上漲,6月21日20時許達到10.50米警戒水位,直至7月18日20時10分達到12.50米開閘蓄洪,當天白湖地區降雨量達388毫米。

「眼看著水一個勁地漲,尤其是下午開始每小時河水上漲10多釐米,我們預判省防指會很快啟用東大圩蓄洪,知道東大圩保不住了。我們立即組織民警職工再一次對東大圩進行拉網式排查,確保開閘蓄洪前圩內不留一人。」安徽省監獄管理局政委梁國強說。

為了確保東大圩蓄洪安全,進入汛期後,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就啟動東大圩蓄洪準備,細化預案,對東大圩內所有人員、物資進行登記造冊。7月16日,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下達《關於限時做好東大圩蓄洪區運用工作的緊急通知》後,姜明、梁國強立即趕赴白湖指揮、督導東大圩撤離工作,當天即完成圩內人員撤離和相關物資轉移。

「人員撤離後,我們立即對東大圩實行交通、治安管制,所有人員不得進入,確保蓄洪時安全穩定。」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黨委書記、政委張家富說。

聽說東大圩真要蓄洪了,一些從東大圩撤離出來的民警職工還是冒雨趕到東大圩堤壩上,心中有很多不舍。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很難找到農民工,民警職工們付出了更多心血。

「能讓周邊老百姓免受洪水威脅,我們作出這點犧牲是值得。」眼看著洪水淹沒自己辛勤種植的農作物,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青山農場場長史進軍眼眶溼潤了。

白湖東大圩佔地62.89平方公裡,耕地65447畝,水面1150畝,林木15萬株,各類資產近1億元,年糧食總產量5.6萬噸,為國家糧食安全、安排職工就業、帶動農民增收、助推白湖農產品品牌建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而此次蓄洪是白湖東大圩第七次蓄洪,圩內已經不再有罪犯關押點。歷史上,白湖東大圩經歷過6次蓄洪,每次蓄洪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都要付出巨大的犧牲,還需要撤離大量罪犯,難度可想而知。然而,每一次蓄洪,安徽省司法廳都堅決執行蓄洪指令,不講條件、不計成本,堅決服從,展現了監獄人民警察的責任擔當。

抗洪嚴防死守人在堤在

東大圩開閘蓄洪後,仍然沒有遏制住水位上漲的勢頭:7月18日24時,缺口水文站實時水位達到12.87米,7月19日4時缺口水位甚至達到13.06米。水位下降緩慢,目前仍保持在高水位。

這給白湖防汛形成巨大壓力。

「東小圩大堤外側出現數十米長裂縫,有的地方已經開始塌陷。」渾身溼透了的安徽省監獄管理局副局長餘曉虎衝進來,緊急向姜明匯報。此時,姜明正在指揮中心組織會商,面對不斷上漲的水位制定優化處置預案。

這時已是7月19日凌晨1時,暴雨如注,餘曉虎在巡堤時發現此處險情,一面組織搶險突擊隊除險,一面趕回指揮中心匯報。

「走,趕快到險情那裡去。」姜明立即帶領指揮中心人員、專家往東小圩趕。

現場,姜明一邊查險,一邊和專家商討搶險方案。根據專家的搶險方案,在搶險突擊隊連夜奮戰下,險情最終得到排除。

白湖西大圩是安徽最大的監管集中區,罪犯、民警和家屬共計2萬餘人,是整個白湖防汛的關鍵。

整夜在西大圩堤壩上巡查的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副局長周力介紹說,水位高、雨量大,西大圩堤防壓力十分巨大,險情多發高發,先後發現較大管湧和滲透65處、塌方24處,一夜先後組織青年突擊隊、民工搶險隊和武警駐監部隊240人投入搶險。

「西大圩是監管改造的主陣地,是民警職工生活的家園,是現代農業示範區的核心區,必須誓死保衛西大圩大堤安全。」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局長谷桂林說,68公裡東、西大圩大堤被分為15個防汛責任段,建立分級分段防汛責任機制,實行分局、監區、分監區三級防汛責任制,嚴格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責任制。

這15個防汛責任段由監獄領導和機關部門包保,每個責任段確定一名監區主要領導負責,每個農業分場安排人員上堤巡查,實行24小時值班,進行全天候、全險段「拉網式」「地毯式」巡堤查險,人在堤在,讓黨旗高高飄揚在防汛一線。此外,組建以應急防暴隊、藍盾突擊隊、武警部隊為核心力量的搶險突擊隊,各防汛責任段分別組建不少於20人的防汛搶險隊,監獄機關民警及防疫封閉隔離民警作為防汛救險預備隊,加上駐監武警,四隊協同確保萬無一失。

監管安全統籌防疫防汛

7月18日是白湖雨量最大的一天,西大圩內澇嚴重,民警職工居住小區通往監區的一座橋被淹沒,監獄連夜在齊腰深的橋上搭建一座浮橋,方便通行。小區進水受淹,張家富、谷桂林連夜進行搶險,組織受淹民警職工安全轉移。

串河、濱西、棲鳳、龍山4個大型監區路面出現積水,部分低洼處一樓進水,各監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做好防汛物資和生活物資保障。7月19日下午雨停後,各監區迅速組織排水,積水排除後,監區對服刑人員監舍、主幹道等進行全面消殺,及時做好衛生防疫工作。

「現在你要做的就是安心改造,不需要擔心家鄉汛情,相信黨和政府會幫助群眾安全度汛的……」7月18日晚,在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串河監區內設一區,民警正在與家在洪澇災區的服刑人員戴某個別談話,疏導他放下思想包袱。

安徽各地遭受不同程度洪澇災害,服刑人員牽掛家鄉災情。對此,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多措並舉,充分發揮教育改造優勢,穩定服刑人員心態,引導他們安心改造。

「我時常為我們的民警而感動,他們用一顆顆火熱的警心鑄就了洪水漫不過去的堤壩。」張家富說,由於防汛與防疫任務疊加,從1月份疫情防控開始,各監區分批實行人員隔離,廣大民警持續封閉、長期作戰,承受巨大身心壓力,防汛力量不足,他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監管安全的同時,隨時待命,作為預備隊上堤搶險。

面對疫情防控和防汛工作疊加而至,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統籌兼顧,結合當前疫情防控、防汛等工作及民警身處4地(封閉執勤、隔離備勤、居家備勤、防汛搶險)的現狀,將防疫、防汛、維穩緊密結合起來,聚焦監管安全的關鍵點和重點難點,深化推進位度建設、重點管理、專項治理、分類專管,紮實推進監管改造各項工作深入開展,力拼實現「四無雙零」(無罪犯脫逃、無重大獄內案件、無重大疫情、無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零脫管報警、零非正常死亡)。

作為特殊區域,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關注白湖蓄洪和監管安全工作,副省長王翠鳳、張曙光分別到白湖調研指導。

7月19日上午,安徽省副省長王翠鳳冒雨趕到白湖東、西大圩抗洪一線檢查防汛工作,在搶險現場了解險情處置情況,要求提前謀劃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她要求,要採取更加有力措施,抓實抓細防汛救災各項工作,做好預案準備、隊伍準備、物資準備,強化雨情水情監測預警,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科學調配搶險救災、應急救援、監管安全力量,統籌做好防疫防汛工作,構建形成領導幹部、搶險救援兵力、專業技術力量、施工隊伍「四位一體」工作機制,嚴格落實落細各項制度措施,做到守土有責、在崗盡責,堅決打贏防汛救災這場硬仗。

7月20日,盤踞在白湖上空多日的陰雲漸漸散去,迎來了久違的燦爛陽光,西河缺口水位開始緩慢下降,這或許是白湖防汛的拐點,在這場抗擊洪水的戰場上,安徽白湖監獄必將不負眾望戰而勝之。


相關焦點

  • 巢湖公安:以黨心警心築牢保護人民群眾 生命財產安全的「堤壩」
    入汛以來,安徽省巢湖市遭遇了百年未遇的大洪水。汛情就是警情,警情就是命令。巢湖市公安局全體民輔警以戰洪「魔」捨我其誰的責任擔當,以決戰決勝的信心勇氣,扛沙包,築堤壩,轉移被困群眾……夜以繼日地戰鬥在抗洪搶險一線,以黨心警心構築起了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牢固「堤壩」。
  • 瑞麗一堤壩被洪水衝垮 解放軍急速救援
    6月12日,雲南德宏州瑞麗市姐相鄉弄沙寨子一段護河堤壩被洪水衝垮,衝出近20米的缺口,造成河流兩側近200畝農田莊稼被淹,部分房屋面臨被淹危險。接到駐地黨委政府救援請求後,77332部隊72分隊立即啟動應急搶險預案,迅速集結30名官兵組成應急救援分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並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 黨建引領 洪水面前築起「紅色堤壩」
    上午9時許,城區內,文龍街道菜壩社區虹橋路沿綦江一側,現場拉起警戒線,社區幹部的喊話聲此起彼伏,市政巡邏車在人群中來回穿梭……儘管現場十分繁忙,但秩序井然,沒有慌亂,一切工作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幾天前,菜壩社區才經歷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最大洪水並在與之較量中取得完勝,「洪水面前,黨員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他們的帶動引領下,居民志願者積極參與,成為我們取勝的關鍵。」
  • 洪水前有道藏藍堤壩
    22時許,正帶隊巡邏的武漢市公安局新洲區分局巡邏大隊民警曾慶初接到緊急通知:東河堤壩有一處出現管湧!東河位於新洲區邾城地區,是舉水河上遊一條支流,流經多個村灣,河堤管湧的不遠處是大片農田和民房。事不宜遲,曾慶初立即帶領50名巡邏隊員趕往管湧處,進行搶險固堤。由於接連下雨,河堤旁的小路泥濘不堪,運送沙袋的車輛根本進不來,只能停在1公裡以外的東河大橋旁。
  • 跨區增援 築起「橙色堤壩」
    7月13日,福建省消防救援總隊預置於南平武夷山的260名跨區域抗洪搶險增援力量馳援江西,堵管湧、除泡泉,固堤壩、排險情,形成了一道立在洪魔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橙色堤壩」。
  • 水陸並進,武警官兵洪水中搶築「生命堤壩」!
    7月20日,安徽省蕪湖無為大堤水家樓段,武警第二機動總隊交通救援專業力量正在洪水中不間斷科學作業,緊急搶築下九連圩保安站防汛擋水堤。受連日強降雨和上遊來水影響,安徽蕪湖無為大堤水家樓段出現滲水險情。長江無為大堤是保護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八縣區數百萬人口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屏障。
  • 曼谷加固堤壩戰大洪水 總理警告洪災或持續六周
    【法新社曼谷10月23日電】泰國軍隊今天加固了曼谷湄南河沿岸薄弱的防洪設施,因為先前水位突然上漲,打擊了當地民眾為抗擊數十年來最大洪水所做的努力。總理英拉·西那瓦已經警告說,此次致命洪災可能需要六周時間才會退去。
  • 衝不垮的堤壩
    風雨之中,他們一趟趟穿梭,搬石扛沙,滿身泥水,連續奮戰;洪水面前,他們一次次衝鋒,救護群眾,身處險境卻託舉平安……他們中有十八九歲的青春兒郎,有脫下軍裝的熱血老兵;他們就像一道道衝不垮的堤壩,守護著深愛的土地與人民。
  • 荷蘭的風車村,小孩堤壩
    荷蘭是個風車王國,想看風車不難,但如果要看大片的風車,通常認為有兩個地方,一是阿姆斯特丹附近的桑斯安斯風車村(Zaanse Schans),還有就是鹿特丹附近的小孩堤壩。桑斯安斯村有三十多座風車,但都是20世紀從各地運來集中到那裡的。
  • 萬眾一心築起「衝不垮的堤壩」
    新華社發&nbsp&nbsp&nbsp&nbsp據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 庚子之夏,我國遭遇1998年以來最嚴重汛情——&nbsp&nbsp&nbsp&nbsp大江大河大湖發生18次編號洪水,多條江河同時發生流域性洪水,長江上遊發生特大洪水,先後有751條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洪水……&
  • 江西堤壩現場直擊:大水20分鐘吞沒成片村莊(圖)
    洪水來時 什麼都沒拿  ■採寫:新快報特派江西記者 王華平 王呂斌  攝影:新快報特派江西記者 王小明  堤壩決口,洪水肆虐,村民逃散親人被困,武警官兵迅速投入搶險救援……在大水面前,眷戀土地的鄉親各有親情流露,而勇毅的戰士們不畏艱險,大家共同進行著一場抗洪戰
  • 江西鄱陽一堤壩潰堤,村民目睹自家房屋被洪水衝垮
    暴雨,潰堤,樓房瞬間消失在洪水中。這兩天,50歲的江西老漢黃來援,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洪災,有些不知所措。今日上午,他再次返回村裡查看,發現自家的5層樓房,自從昨日中午被潰堤的洪水衝垮後,已經基本上不見了蹤影。
  • 他們在抗洪一線築起「堅固堤壩」
    特約攝影 郭旭/視覺重慶受四川盆地持續強降雨影響,長江形成2020年第5號洪水,嘉陵江形成2020年第2號洪水,長江、嘉陵江沿線多個水文站點出現超保證水位,我市主要河流正迎來今年入汛後最大洪水。洪水將持續對我市潼南、銅梁、合川、北碚、永川、江津和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造成較大影響。8月18日14時,我市已升級發布洪水防禦I級應急響應。
  • 「重車壓橋」築起防洪抗汛的「鋼鐵堤壩」
    連日來持續的強降雨,寶成、成昆等線先後受到了洪水衝擊。為了確保寶成線鐵路橋的安全運行響,「重車壓橋」再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抗洪救災應急響應的背後,是鐵路部門責任擔當的體現。防洪是責任,方法講科學。今年,南方的降雨多於往年,社會各界全力投入防洪搶險之中,「重車壓橋」是近年來才出來的新詞,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列車自重來增加橋梁重量,從而提高橋墩的穩定性,科學防洪,利用列車自重防止橋梁被洪水衝垮。重車壓梁是為保障鐵路交通橋梁安全、暢通,也是為了保護沿線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防洪是決心,前行需勇氣。
  • 蚌埠市小溪鎮:黨員突擊隊搶築堤壩保家園
    五河縣小溪鎮香廟村小香圩堤段,巡堤人員深一腳淺一腳地行走在沙袋鋪築成的堤壩上,他們不時俯下身子仔細查看,觀察腳下的圩堤有無滲漏。「昨夜沒下雨,但水位還在上漲,巡堤時還是要仔細再仔細。這是咱好不容易守住的堤壩,一定不能馬虎。」在香廟村防汛值守點,完成了第三輪巡堤後,香廟村黨支部書記俞綿榮正在與下一班的防汛人員進行交接,連續幾天下來她的嗓音已經沙啞。
  • 一道別樣的抗洪堤壩!江西堤壩上的「媽媽團」用愛守護搶險隊員
    由於洪水的影響,江家嶺村目前自來水已經停了,村民的生活用水只能從井裡一桶桶打上來,但給搶險隊員們煮綠豆湯,餘風英格外用心。&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鍋裡煮上了綠豆湯,餘風英又忙前忙後組織姐妹們來到圩堤上。
  • 景觀融合與多功能——荷蘭加固堤壩新思維
    據介紹,荷蘭堤壩網總長超過2.2萬公裡,堤壩類型有49種之多,最常見的是土壩、土石壩和沙丘,高度多在7米至12米之間,底寬十幾米到幾十米不等,有的被植被覆蓋,有的兼做自行車道、機動車道,還有一些上面建有房屋,與城鄉景觀渾然一體,有時連當地居民都感覺不到自己行走、居住在堤壩之上。  約裡森說,在荷蘭,堤壩不僅是安全屏障,也是城鄉景觀的重要組件,是歷史和文化的載體。
  • 1998年,九江衝破了堤壩,裝滿石頭的卡車衝走了
    的唐山大地震,的汶川地震,以及的洪水,給我國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面對這些災難,中國與國外最大的不同是,為救災而戰的綠色人物第一線。是子弟兵,他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為受害者開闢一條人生道路。長江流域。自中旬以來,洞庭暴雨和鄱陽兩湖開始傾盆大雨,一場震驚全球的特大洪災開始醞釀。一時間,長江流域全線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