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SKP的秘訣:商場如何借力新零售提升自營比例(上)

2020-12-17 聯商網linkshop

這不是一篇為北京SKP歌功頌德的軟文,只是以她開個頭,畢竟這是一家數年來在中國商場購物中心領域用無敵的銷售業績「獨孤求敗」的No.1。

作為京城高端百貨代表,北京SKP以坐擁一線大牌而出名,但此前一直處於品牌調整和部分樓層裝修過程中。日前,北京SKP所有調整裝修的圍擋已經撤去,五層新加入了「SKP HOME Select」,豐富了北京SKP自營買手店「SKP Select」的品類。業內人士認為,商場自營買手店具有自己固定的採購團隊和豐富的時尚認知,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商場的消費者需求。這樣的經營模式不僅為商場帶來獨特性,也可以利用商場的各個優勢降低成本。

恐怕不止是只有降低成本這樣一個好處。

百貨業目前的經營模式存在著內生的發展障礙,即過度依賴「聯營」導致獨木難支。為尋求突破,國內不少百貨開始探索自營之路,但過程中仍存在多重阻礙。在新零售背景之下,傳統百貨企業能否利用數據驅動的優勢,提高自營模式比例,突破經營困境?百貨業未來的格局究竟會怎樣?

這是本系列文章的主旨和意義,我們大致會以三篇系列報導來探討這一問題。

一、 百貨業態架構重置:

新零售能否助力自營比例提升


隨著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長期以來以聯營模式謀求發展的我國百貨業銷售增長受阻。根據wind CS 的行業分類,2016年百貨業的銷售淨利率為3.69%,連續2年低於往期4%的淨利率水平;從門店數量上看,與十年之前相比,全國連鎖零售企業門店總數翻了一番,但百貨門店總數佔比從4.15%下降到2.15%。

百貨行業門店總數和佔全部連鎖零售企業比重

究其原因,一方面電商的崛起無疑給實體零售造成了相當大的衝擊,但從根本上說,百貨業目前的經營模式本就存在著內生的發展障礙,即過度依賴「聯營」導致獨木難支。當下,國內的百貨店大部分實行聯營模式,以向品牌商按銷售額收取約定比例的「扣點」租金來賺取利潤,聯營收入已佔到百貨業收入的80-90%。而近年來,由於主流品牌商議價能力逐漸加強,房租、員工工資等成本不斷上漲,再加上電商衝擊導致的百貨銷售增長乏力,聯營模式的收入空間不斷被擠壓,最終使得百貨業銷售淨利率逐年下降。

中美百貨行業銷售毛利率對比

而相比聯營模式,百貨業的自營模式在我國發展相對欠缺。目前,中國百貨企業的自營比例大約為 5%-8%;而歐美和日韓的百貨企業自營商品比例超過30%。如美國的梅西百貨,其自營品牌的數量佔40%-50%,毛利率超過 40%;塔吉特百貨的自營比例達到30%,毛利率也在40%左右。為尋求突破,國內不少百貨開始探索自營之路,但過程中仍存在資金困難、經驗缺乏等多重阻礙。

中外重點百貨企業自營比例比較

那麼,在新零售背景之下,傳統百貨企業能否利用數據驅動的優勢,克服轉型阻礙,提高自營模式比例,突破經營困境?

二、百貨行業變革待啟:

聯營仍是主體,自營嘗試拉開序幕

從行業整體來看,傳統百貨主要的兩種經營方式是聯營和自營,目前我國傳統百貨針對特定的商品品類和品牌開始涉及自營的方式,但大多還是採用以聯營為主的經營模式。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發布的《中國百貨行業發展報告(2016-2017)》提到,在保證行業典型代表性的基礎上,根據其部分(85 家)會員單位的銷售數據統計得出,有76.6%的受訪百貨已經實行了自採自營模式,然而在具體的自採自營比例方面出現了分化,只有 14.6%受訪企業的自採自營比例超過了20%,近半數(45.8%)受訪企業的自採自營比例都不足 5%,這充分說明我國傳統百貨目前自採自營程度還相對較低。如下圖所示自採自營形式方面,採取買斷某一品牌或品類、區域代理或總代理和擁有自有品牌等三種自營方式的企業數量大致相當。 自採自營品類方面,涉及企業採取自採自營方式的商品品類主要集中在服裝鞋帽、化妝品和食品三類。

百貨店樣本企業自採自營模式情況

百貨店樣本企業自採自營形式分類

從具體企業來看,近年傳統百貨轉型日趨明朗,不少百貨行業領軍企業都意 識到經營方式轉型的重要性,開始重新追求商品力、服務力和供應鏈能力等零售本質的回歸,並進行了一系列相關嘗試。

在百貨企業經營模式轉型的背景下,自採自營、自有品牌模式可謂在中國百貨業界乘勝追擊,鑑於聯營模式的弊端,很多傳統百貨企業都開始積極探索自採自營、嘗試買手制、引入獨家代理、開發自有品牌,加大特色品牌的採買比例等。如下是我們關注的部分傳統百貨在經營模式轉型探索中,在買手制、開發自有品牌、獨家代理等方面的嘗試。

相比於目前自營程度還相對較低的中國百貨業,歐美百貨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在於高比例的自有或獨家品牌,其中梅西百貨是一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如圖,當2007年12 月-2011年 1 月美國零售業銷售額整體處於下滑區間時,長期堅持自主經營過程中所積累的強大的零售運營能力,成為梅西百貨能夠從容應對需求縮減,及時調整經營戰略,2010年開始實現營業總收入逆勢增長的重要原因和有力支撐。

美國零售業銷售額

美國梅西百貨營業總收入

在梅西百貨應對金融危機的調整戰略中,最重要的是提出了魔術營銷(Magic of Macy’s)、本地化(My Macy’s)和全渠道零售(Omni channel)三項發展戰略。其中魔術營銷是最早開始實施的,其重要的一方面便是積極發展自有品牌和獨家品牌,滿足甚至超越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加之公司從成立初期就開始逐漸開發自有品牌,目前梅西百貨主要自有品牌及獨家品牌統計如下,涵蓋男女裝、配飾、鞋類、家居等品類。

梅西百貨主要自有品牌及獨家品牌統計

其中梅西百貨自有品牌的收入佔比由2000年的 15%逐年提升至2010的20%,近年維持穩定;加上獨家品牌的收入佔比2008年以來均維持40%或以上。從下表可比銷售增長情況也可以看出,2012-2016年自有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對整體可比銷售額增長的貢獻明顯高於第三方產品銷售額的貢獻。說明在梅西百貨的銷售收入構成中,自營銷售收入佔比較大,自有及獨家品牌的經營表現對整體營收有重要影響。

梅西百貨2012-2016可比銷售增長情況

梅西百貨在商品組合中保持了較高比例的自有品牌,並在此基礎上深入了解顧客需求,對自有品牌進行精確定位,從而增強了商品差異性,形成相較於同行的競爭優勢,如圖,2008年後梅西百貨的消費者滿意指數穩步上升。這也是梅西百貨毛利率一直穩定在 40%左右這一較高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圖是梅西百貨與我國一些重點百貨企業的銷售毛利率情況,可以很清楚看到梅西百貨毛利率水平明顯高於國內百貨業水平。

梅西百貨:美國消費者滿意指數

梅西百貨與我國重點百貨企業銷售毛利對比

通過梅西百貨的案例,我們認為較高的自營比例能顯著提升毛利率。雖然目前國內百貨企業自營比例普遍不高,導致毛利率上升空間有限,自營模式在短時間內也很難普及,但是梅西百貨的案例告訴我們自營模式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國百貨逐步提高自營比例是有前景和希望的。在了解了我國百貨行業的自營現狀和前景之後,下一篇我們將進一步研究兩種經營模式各自的特點及聯營向自營轉型過程中的阻力問題。


(來源:MTR零售之外 Terry Tian)

相關焦點

  • 北京SKP調整,引入多個自營買手店
    儘管同樣以坐擁一線大牌出名,但之前的北京SKP一直在品牌調整和部分樓層裝修之中,近日北京商報記者實地走訪中注意到,北京SKP所有調整裝修的圍擋已經撤去,五層新加入了「SKP HOME Select」,豐富了北京SKP自營買手店「SKP Select」的品類。業內人士認為,商場自營買手店具有自己固定的採購團隊和豐富的時尚認知,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商場的消費者需求。
  • 新世界百貨、北京SKP等百貨店押寶自營品牌吸客
    在業內人士看來,自採自營模式在品牌的信譽、利潤、特色等方面都有優勢,加大特色品牌的採買比例、開發自營品牌已成為百貨業轉型變革的焦點。新世界豐富N+系列N+優品是新世界百貨打造的家居生活項目,目前北京首店已在崇文門落地。
  • 日銷10億的北京SKP商場是怎樣煉成的
    2018年,北京SKP全年的銷售額達到135億元,創下了中國商業市場百貨和購物中心發展歷史的新記錄。它已連續六年保持大陸地區百貨和購物中心單店銷售額桂冠。2019年11月17日,北京SKP周年慶實現單日銷售額10.1億元,讓業界目光再次聚焦這個神話般的商場。
  • SKP啟示錄:它是奢侈品商場界的「李佳琦」|VLOG
    一直在奢侈品零售中擁有價格優勢的SKP,將買手基因繼續移植到南館,並打造出更先鋒、更新潮的店面展示,擁抱更注重個性表達的新消費群體。這一切,就猶如傳統導購走進了直播間,成為了更年輕、更吸睛,也更懂女人心的李佳琦。而SKP-S,也許正有望成為奢侈品商場中最炙手可熱的「頭部主播」。SKP-S可以看作是SKP的3.0版本。
  • 到北京買時裝,你喜歡西單百貨還是skp?
    如今,線上購物大範圍替代了線下實體店,尤其生活用品,很多都來自線上。對於服裝,人們也較多地在線上選購。線上購物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及時退換貨,買來穿上試一下,假如不合適,立即退換,免去了到實體店的車馬勞頓,省時省力。
  • 傲嬌的北京SKP
    作為國內最大的奢侈品綜合商場,北京SKP的一雙品牌拖鞋可賣到7600元,一件印有品牌圖標的T恤衫可賣到上萬元,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的包包比比皆是。此外,北京SKP負一樓的超市也是非一般的奢侈。有媒體曾報導稱,274元才能買兩塊榴槤,189元12顆草莓,在這裡還能看到售價28888元的獐子島海參。
  • 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北京SKP商場有多壕?
    作為國內最大的奢侈品綜合商場,北京SKP的一雙品牌拖鞋可賣到7600元,一件印有品牌圖標的T恤衫可賣到上萬元,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的包包比比皆是。此外,北京SKP負一樓的超市也是非一般的奢侈。有媒體曾報導稱,274元才能買兩塊榴槤,189元12顆草莓,在這裡還能看到售價28888元的獐子島海參。
  • 銷售僅次於SKP 這家免稅店要逼死市區百貨了?
    4、北京2017年商界冠軍SKP百貨購物中心(傳言2017年業績高達125億),位於原先不被看好的新CBD東三環與東四環之間,也非王府井、西單之類傳統核心商圈。但就坪效和化妝品營業額而言,SKP卻未必比得過2017年業績達到58億的首都機場日上免稅店。據規劃,在建的北京順義臨空國際免稅城主體商業年銷售額更高達200億元。
  • 奢侈品商場北京SKP坪效全球第二
    GlobalData的零售諮詢總監Joseph Robinson表示,排名最高的零售商都受益於他們對商場的積極投入,在網絡滲透率不斷上升以及奢侈品牌越來越關注獨立門店的市場環境下,這一點尤為重要。北京SKP零售佔比高達87%,這也成為北京SKP高坪效的一個原因自2007年後,北京SKP趕上中國奢侈品消費啟蒙期,銷售額一直呈現爆發性增長,2008年至2011年,營業額保持著超過30%的增幅。2011年,憑藉銷售額65億元成為中國內地高端商場第一名,此後一直穩坐第一。
  • 不搞打折促銷 北京SKP如何做到日銷售額10億元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朱夢秋)提起我國的高端商場,北京SKP可以稱得上是行業中的佼佼者。在其去年11月舉辦的周年慶活動中,北京SKP單日銷售額達到10.1億元,日消費人數達到7萬人,被外界譽為「中國高端商場的示範性樣本」。不搞打折促銷、不接受團體消費,北京SKP如何做到日銷售額達到10億元?
  • 自採自營有多重要?看蘇州新光和誠品的啟示
    新光:設計驚豔,模式略顯傳統在眾多業主尋求差異化、提升體驗感的商場硬體改造大潮中,蘇州新光天地的開業,著實讓業內人士眼前一亮,原來這才是消費環境的提升,同時又心頭一緊,自家項目滿懷期待的改造,不知又被甩出了多少條街。新光天地在各樓層都設計了大量的對外退臺體驗區,整個商場共栽了648棵真樹,這對於普通商場來說,是無法想像的。
  • 北京商場SKP封殺外賣員上熱搜:穿外賣衣服就不行
    7月12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博主@曹導 昨日發布視頻記錄了自己當外賣小哥的經歷,經歷了被歧視無法進入商場差點取不到單的絕望,以及單子超時太久被退單最後坐在路邊吃完了那份餐的辛酸。據了解,北京SKP不許外賣人員進入,無論是作為消費者進去進餐、購物,還是僅僅作為外賣員進去取餐都不可以。
  • 「中國店王」北京SKP是怎樣煉成的?
    SKP新開的南店(SKP-S)瞄準新一代消費群體,讓科技、藝術伴隨品牌走進生活,讓設計與商業融為一體,SKP和品牌商、藝術家一起把體驗式消費推向新的境界,讓消費者神馳遐想。   4、利用市場優勢,「把品牌培育成大牌」。SKP不斷提升一線品牌經營水平,同時也不斷增強培育「大牌」的能力,他們與全球200多名新銳設計師訂製產品,依靠自己的零售體系把高端品牌做成市場大牌。
  • 富森美新零售自營首家店開門迎客 欲打造「中國版宜家」
    12月12日,成都富森美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森美」)第一家線下自營店在成都總部市場亮相迎客,這是富森美新零售自營戰略的一大突破性起點,「線下可複製,線上賣全國」的模式被認為將有助於富森美作為區域龍頭打破地域限制,實現新零售業績的新增長。
  • 天虹在深圳開了家「高顏值」商場 君尚3019玩轉新零售
    (贏商網報導)一直致力於走在百貨轉型前沿的天虹商場(需求面積:60000-150000平方米),如今正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希望給消費者帶來新的零售體驗。   12月9日,位於天虹深圳總部大廈下方的「君尚」3019店正式開業。該商場作為天虹百貨新零售轉型的標杆之作,在業態布局、內部陳設等各方面刷新了深圳零售的新境界。
  • 大熱的「新零售」 將如何整合線上與線下
    大熱的「新零售」,將如何整合線上與線下   「新零售」這個名詞近期又被馬雲帶火了一把。」   自從「新零售」這個概念在2016年被馬雲提出之後,「新零售」這個名詞就走入公眾的視線,那麼何為「新零售」?
  • 深圳最大商場3周年,獵豹AI新零售助力壹方城店慶
    深圳最大商場3周年,獵豹AI新零售助力壹方城店慶來源:聯商網2020-10-24 21:46近日,深圳地標級網紅商場壹方城迎來了3周年生日,現場除了各類惠及消費者的直接優惠,一直積極推進智能新零售的壹方城
  • 北京SKP南館打破了我們對奢侈品零售的所有想像
    近日,北京SKP打造了全新購物空間SKP-S,已完成門店裝修、商戶入駐等工作,進入試運營,《華麗志》第一時間進行了深度探訪。全新的SKP-S空間位於北京大望路的佳兆業大廈,與SKP 一路之隔,來到這裡,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時尚和藝術的結合被放大到了近乎極致的狀態,打破了我們對奢侈品零售的所有想像!
  • 北京高端商場SKP封殺外賣員上熱搜:穿美團、餓了麼衣服就不行
    來源:金融界網站7月11日,據新浪科技報導,博主@曹導 發布視頻記錄了自己當外賣小哥的經歷,經歷了被歧視無法進入商場差點取不到單的絕望,以及單子超時太久被退單最後坐在路邊吃完了那份餐的辛酸。據了解,北京SKP不許外賣人員進入,無論是作為消費者進去進餐、購物,還是僅僅作為外賣員進去取餐都不可以。快科技的報導則指出,保安表示,這是商場的規定,如果放外賣員進入的話,保安也會被公司處罰,罰款額度至少1000元起,這對保安來說也是一筆難以接受的巨額罰單。
  • 上海K11和北京SKP-S這類博物館零售帶來的啟示
    該中心未來將成為以家為核心,以設計、文化、生態、智能為內容,以博物館為載體,匯集全球頂級設計理念和知名品牌,滿足北京市民對未來美好生活嚮往的生活中心。個人新零售專欄《新基建元年,零售行業何去何從?》之前提及,所謂的新零售,即實現用戶、線下門店、電子商城 三者的資源整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