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之西,華北的小興安嶺,五臺山下五臺縣

2020-09-04 王畿鬱兮千裡

據《元和郡縣誌》記載:縣以境東北五臺山得名;五臺山又名清涼山、紫府山、五峰山,據《水經注》:五臺山其山五臺巍然,故曰五臺;因五座山峰環抱而成,峰巔平坦如寺臺,故名;另說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臺,故稱五臺。

五臺山南麓,滹沱河下遊。

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傳為文殊師利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山中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殊像寺、南禪寺、佛光寺等百餘處寺廟。因山上五峰高聳,峰頂似巨石壘成之臺,稱為南臺(錦繡峰)、北臺(葉鬥峰)、中臺(翠巖峰)、西臺(掛月峰)、東臺(望海峰),故名;主峰北臺海拔3058米,系華北最高山峰。五峰之外稱臺外,五峰之內稱臺內,臺內以臺懷鎮為中心;以外稱臺外,寺廟較少,遊人罕至。


五臺縣在太行山之西麓,她地處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東北部,四周與盂縣、定襄縣、原平市、代縣、繁峙縣以及河北省阜平縣、靈壽縣、平山縣等地相鄰。據《元和郡縣誌》記載:縣以境東北五臺山得名;五臺山又名清涼山、紫府山、五峰山,據《水經注》:五臺山其山五臺巍然,故曰五臺;因五座山峰環抱而成,峰巔平坦如寺臺,故名;另說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臺,故稱五臺。

下轄7個鎮、11個鄉:臺城鎮、臺懷鎮、白家莊鎮、豆村鎮、東冶鎮、耿鎮鎮、石咀鎮,東雷鄉、溝南鄉、茹村鄉、陽白鄉、神西鄉、建安鄉、靈境鄉、高洪口鄉、門限石鄉、陳家莊鄉、蔣坊鄉;縣城距忻州70公裡、距太原135 公裡、距北京530公裡,是忻州地區面積最大的縣,縣政府駐臺城鎮向前街,總面積2868平方公裡,人口31.32萬。


這裡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聚落。西周屬并州北境,曾為北狄所居。魯昭公元年(前541)屬晉國,三家分晉後屬趙國,秦統一六國後屬太原郡。西漢初置慮虒縣屬太原郡,治今城關東北古城村,因縣城西北有慮虒山,環城有慮虒河得名。三國時曾為匈奴所居,兩晉屬慮虒縣廢除。北魏太和十年(486)復置並更名驢夷縣,因慮與驢音近,虒古音夷得名。隋大業三年(607)驢夷縣更名五臺縣,因境內有五臺山得名。唐朝及五代十國屬代州至金初。金貞佑四年(1216)升為台州。明洪武二年(1216)復為五臺縣,屬太原府;九年改屬代州。清雍正二年(1724)屬代州直隸州。

1912年5月五臺縣直屬於山西省。1913年3月設北路道,1914年5月改名雁門道,屬之。1927年5月直屬於山西省。1937年9月為山西省第一行政主任公署駐地。抗日戰爭爆發後聶榮臻領導的獨立團留在五臺山地區創建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1949年10月設忻縣專區,縣境隨屬。1958年11月忻縣專區與雁北專區合併為晉北專區,屬之。1961年6月恢復忻縣專區,五臺縣屬之。1967年3月屬忻縣地區。1983年7月忻縣地區更名忻州地區,2000年6月忻州地區改設地級忻州市,隨屬至今。


縣內東北高西南低,有山地、丘陵、平川等地貌,其中山地佔總面積的77%;五臺山北臺葉鬥峰海拔3058米,是山西省最高峰,素有華北屋脊之稱,有茹村、豆村、溝南、東冶等四個小盆地;有清水河、滹沱河、濾泗河、虒陽河等河流。這裡屬明顯的大陸性氣候,因地勢高、氣候寒冷,素有華北小興安嶺之稱;年均氣溫5℃,年降雨500毫米。五臺縣國土面積居山西省第三位,境內資源豐富,有鐵礦石、煤炭、黃鐵、鋁礬土等礦產,其中白雲巖儲量7億噸;有臺蘑、臺黨參、金蓮花、花椒、柿子等特產。農產以玉米、穀子、高粱、馬鈴薯、莜麥、豆類、薯類為主。盛產臺蘑、臺參。


這裡人傑地靈,有北方唯一的共和國元帥徐向前,有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瀛環志略》的作者徐繼畲。這裡位於五臺——恆山——大同雲岡的旅遊線上,境內風光獨特,旅遊是五臺縣支柱產業,有五臺山、南禪寺、佛光寺、顯通寺、菩薩頂、塔院寺、龍泉寺、碧山寺和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等名勝,據明《清涼山志》記載,東漢永平年間五臺山已有寺廟建築,相傳臺懷鎮西側山峰,與古印度靈鷲山相似,故將五臺山第一座寺廟稱作大孚靈鷲寺(今顯通寺)。也有唐家灣水庫公園、半島公園、溼地公園、徐繼畲故居、徐向前故居、徐向前元帥紀念館、瀛湖公園、二龍洞、古城關帝廟、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濾夷古城、駝梁、太子城等景點。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山西「知名」的縣城,藏有一座佛教名山,被稱「華北小興安嶺」
    山西地處華北腹地,是區域內備受重視的省份,緊挨著陝西和河北,是一座佔地為15.67萬平方千米的省份,境內也是臥虎藏龍,不僅有錦繡龍城太原,還有中國煤都大同,這兩個地方都是境內最知名的城市,但小編今日說的不是省會和地級市,而是境內一座知名度最高的縣城,之所以這麼說它是因為在這座縣城內有一座佛教名山,人們把這座縣城叫做是華北小興安嶺
  • 山西忻州,五臺山風光
    五臺山(Mount Wutai)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隸屬忻州市五臺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裡,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定襄縣,周五百餘裡。
  • 五臺縣位於山西省境東北部,隸屬於山西省忻州市,屬土石山區!
    五臺縣位於山西省境東北部,隸屬於山西省忻州市,屬土石山區,東與河北省以太行山脊為界。面積2865平方公裡,轄6鎮24鄉。屬溫帶大陸性氣候。 五臺縣境內的五臺山,山巒重疊,地形複雜,東,由東、西、中、南、北、五臺組成,號稱「華北屋脊」。位居全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 佛教聖地——中國山西——五臺山
    Wutai)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隸屬忻州市五臺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裡,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定襄縣,周五百餘裡。在北緯38°50&39;、東經113°29&39;之間,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
  • 五臺縣位於山西省境東北部,隸屬於山西省忻州市,屬土石山區!
    五臺縣位於山西省境東北部,隸屬於山西省忻州市,屬土石山區,東與河北省以太行山脊為界。面積2865平方公裡,轄6鎮24鄉。屬溫帶大陸性氣候。 五臺縣境內的五臺山,山巒重疊,地形複雜,東,由東、西、中、南、北、五臺組成,號稱「華北屋脊」。位居全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 華北屋脊,清涼聖地,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臺山
    五臺山建廟始於漢明帝時期。在唐代,由於「文殊信仰」的繁榮,鼎盛時期有360多座寺廟。在清代,隨著喇嘛教傳入五臺山,出現了兩種特色的青、黃寺廟。五臺山是由五座臺頂圍繞的區域,稱為臺內,外圍稱為平臺外。五臺山歷經千年目前有倖存的廟宇43座,其中臺內37處,臺外6處。
  • 曾經以為五臺山是一座山,如今發現我錯了,連華北屋脊也在山西
    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分別是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而其中位居之首的佛山應屬山西的五臺山了五臺山 臺懷鎮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由一大片山脈和群峰組成,其山勢雄偉,連綿起伏,方圓達200多公裡,而奇特的是五臺山並非一座山,而是由東臺望海峰、中臺翠巖峰,西臺掛月峰、南臺錦繡峰和北臺葉鬥峰五座山而環抱形成的片區,其形態各異,山頂寬闊平坦,壘土在一起如「臺」座,故而得名。
  • 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五臺山,也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旅遊#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定襄縣。五臺山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峰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周長約250公裡,總面積2837平方公裡。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與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華山並稱為四大佛教名山,素有「金五臺,銀峨眉,銅普陀,鐵九華」之稱。五臺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 五臺縣,五臺山裡的藏文化
    五臺山佛教聖地,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核心就是臺懷鎮,規模較大的藏傳佛教寺廟就有26所,僧人千餘之多。清代諸帝為了帖服外夷,安定邊疆,從尊重民族信仰出發,採取了維持黃教,尊崇黃教領袖,鼓勵蒙藏僧人朝拜五臺山的懷柔之道,使藏傳佛教的4大派別都傳人了五臺山,且在五臺山修建了20餘座寺廟,使五臺山真正成了著名的漢藏佛教聖地。
  • 太行山:我國華北地區最重要的山脈,東西兩側地形差異十分明顯
    今天我們要來介紹的就是位於我國華北地區的太行山,太行山南北長度約為400千米,總體呈北高南低,海拔多在1200米以上,其中有些山峰的海拔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為北部的五臺山,海拔為3061米。五臺山太行山是我國山脈中具有重要界線意義的山脈,是我國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也是我國重要地形單元的分界線,太行山以東為「華北平原」,太行山以西為「黃土高原」。
  • 醉美五臺 | ​耿鎮村之—松巖口
    松巖口村位居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耿鎮鎮。友好好客,人好,山明水秀,四季分明松巖口村與周邊地點:邢家莊村,河西橋,河西村,人馬山主要農產品:四季豆,大白菜,紫色包心菜,梨子,烏飯果,小包菜,慄子,透明包菜,杏子村裡單位:松巖口村超市,松巖口村黨支部,松巖口村活動室松巖口村及周邊其他地點或單位:白求恩紀念館,蔬菜,旅遊超市,五臺山松巖口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五臺信怡日光溫室示範
  • 《五臺山》我國華北地區最高的山峰,素有「華北的屋脊」之稱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的東北部, 為太行山的支脈。它縱長約100公裡,方圓250公裡。五臺山由東臺、西臺、南臺、北臺和中臺五大主峰環抱而成,因此而得「五臺」之名。其中北臺鬥峰,最為險峻,海拔達3058米,是我國華北地區最高的山峰,素有「華北的屋脊」之稱。
  • 山西有故事之一———五臺山
    《名山志》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五臺山是中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有宗教活動場所86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2004年,五臺山被評為中華十大名山。2009年6月,五臺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曾經以為它只是一座山,其實連華北屋脊也在這裡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天下足跡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分別是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而其中位居之首的佛山應屬山西的五臺山了
  • 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
    那其實大家都知道,山西之所以叫山西,是因為它位於太行山以西,這個省呢也被譽為華夏文明的搖籃,裡面承載著很多的記憶和很多的歷史文化,這裡面呢,也有很多的文物歷史遺蹟值得我們去挖掘去發現,那第一個就是五臺山了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東北部,由東、南、西、北、中五座臺頂環護而列,故而得名。其中有「華北屋脊」之稱的北臺葉鬥峰,海拔最高,為3061米。
  • 五臺山,一生不能不去一次的地方
    五臺山(Mount Wutai)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隸屬忻州市五臺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裡,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1]位於中國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臺縣東北隅,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臺」,為文殊菩薩的道場。
  • 太行山:我國華北地區最重要的山脈,東西兩側地形差異十分明顯
    今天我們要來介紹的就是位於我國華北地區的太行山,太行山南北長度約為400千米,總體呈北高南低,海拔多在1200米以上,其中有些山峰的海拔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為北部的五臺山,海拔為3061米。五臺山太行山是我國山脈中具有重要界線意義的山脈,是我國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也是我國重要地形單元的分界線
  • 五臺山 - 氣象數據 -中國天氣網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的東北部,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地區的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縣、定襄縣,周五百餘裡。中心地區臺懷鎮,距五臺縣城90公裡,忻州市160公裡,山西省會太原市240公裡。山西五臺山與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五臺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陸地之一。它的孕育,可以追溯到太古代的26億年以前。到震旦紀時期,又經歷了著名的「五臺隆起」運動,形成了華北地區最雄渾壯偉的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