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京都模仿大唐的長安洛陽建立了平安京,一千年以後的京都已經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城市,而洛陽卻在三四線城市徘徊。
在宋朝以前,洛陽和長安真的是風水輪流坐,兩個城市此起彼伏,然而,世上沒有常勝將軍,唐以後,洛陽和西安雙雙走下神壇,從此一路衰退到今天,而洛陽則衰退的更加徹底。
洛陽雖然是一個人盡皆知的歷史文化名城,可是現在的洛陽在大部分人的意識中是一個三四線小城市,經濟發展一般,旅遊資源豐富。但是體驗度一般。
作為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國,但是古都也只有幾個而已,那麼為什麼我們沒有一個像京都這樣級別和味道的旅遊城市?
中國的城市建設在一條偏離的路線上越走越遠。所有的城市都大同小異,古都的風貌正在嚴重被侵蝕,逐漸名不副實。
洛陽作為一個只有地級市級別的城市,和北京,南京,西安,自然無法相比,但是洛陽有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我不要和他們走同質化的道路,我要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古都風貌,讓它變成來了就想再來的城市。
去過京都的人都知道,京都的旅遊資源遍布整個城市,當然京都也做了一千多年的國都,所以文化遺存很多,而洛陽在這一千年以來飽受戰亂,遺存自然沒恁多。
但是這個並不妨礙洛陽打造成京都的希望,首先京都的文化遺產保護很好,那是一千多年來傳承下來的,所以,洛陽首先要做的傳承。古建築儘量高度復原,不能復原的新建建築要與整體風貌一致,這些東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必須有長遠規劃,而且不能隨意更改。不能說這個領導這樣建,那個領導那樣建,最後都建成了麗景門,安喜門這樣的怪物。
第二就是打造洛陽的意境,古都重在古,不古,仿古也要有韻味,雖然我們都沒有經歷過古代的洛陽什麼樣?但我們知道現在的人喜歡什麼樣味道的城市,能不能按照這個標準去打造,京都除了很出名的景區外。還有很多景點都很幽靜,綠化非常美,當然這些仍然需要沉澱,也不是三五年都能出來的,同樣需要有長遠規劃,今天這綠化,明天換那綠化,而且要讓一個城市成一體,不單單是一個景區,要讓景區在城市中,城市也像景區才行。
洛陽不單單是古都,也是河洛文化的發源地,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資源的重要性必將再次展現,但是有文化資源怎麼運用,也是要考慮的。
京都作為世界級的旅遊城市必然有它的自然魅力,但是洛陽本身作為一種文化符號,需要學習京都的文化利用,對標城市,找準定位,其他只需按目標狂奔就是了!
說說你的看法,歡迎評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