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成都人那樣生活③在稻田裡的「桃花源」,遇見「慢」下來的時間

2020-12-10 紅星新聞

此前報導>>

像成都人那樣生活② 如果可以當村民,日子泡在「幸福裡」

像成都人那樣生活① 一出以望平濱河路為舞臺的戲,遇見最好的觀眾和演員

1600年前,晉人陶淵明寫了自己的一個夢;1600年後,我們仍在尋覓桃花源。

尋覓桃花源,實際上是尋覓一種慢下來的生活。在那裡,我們可以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可以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沒有案牘勞形,沒有世事紛擾,時光如日影,緩慢、悠長。

如果有這麼一個地方:鱗次櫛比的稻田,彌望的水稻;田坎上,遊人正在採摘新鮮的瓜菜:南瓜、辣椒、玉米,三三兩兩,喧喧嚷嚷;碎石鋪就的鄉間小路蜿蜒其間,點綴著造型別致的鄉野建築:或是民宿,或是大米主題的餐廳;蟬鳴中,七月的風拂過荷塘,陣陣清香,陣陣清涼——你願不願意來這裡,過一個慢下來的周末?

依田,桃源,兩個詞組合,發出四個上揚的美妙音節。這裡是溫江依田村項目的展示體驗中心,是成都最新的網紅景點,是現代城市人的一個田園慢生活夢。

慢的生活

7月21日,星期二,小雨初霽。用溫江農高園(生態旅遊區)管委會規劃建設部副部長馮松的話來說,「這是最適合遊覽依田桃源的天氣。」

兩水環抱,形成一個142畝的半島,地還沒幹透,空氣中氤氳著水汽,走過一道照壁,豁然開朗,依田桃源的風景展現在眼前。可以想見當年武陵人的那種驚喜,稻田、荷花、鳥鳴、蟲唱,幾分鐘前還在鬧市,如今已身在一個古樸幽靜的空間。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雖然面積不大,但水、田、花、鳥一應俱全,如同一個微縮的田園世界。

依田桃源內的民宿

雖然正值工作日,可這裡依然有不少遊人。小劉和小唐是兩位大學生,現在暑假,她們看到這處景區的推薦信息,慕名而來。來了準備怎麼玩?這兩個女孩異口同聲地回答:「拍照!」

「我們都住在離溫江不遠的地方,app上搜到這裡看到這邊特別多特別好看的照片。」正在稻田邊拍照的小唐告訴記者,特意帶了單反,決定過來拍個盡興。「第一次見到這麼多、這麼綠的水稻,」小劉說,「還有玉米、南瓜和番茄。」小劉提到的玉米、南瓜和番茄,都是依田桃源和農科院合作開發的新型品種,依田桃源的水稻也打造了自己的品牌,這些農產品都可以在園區內的大米餐廳品嘗到。

的確,對於愛發朋友圈的女孩子來說,這裡是拍照的好地方:樸素淡雅、造型別致的建築、點綴著白花的螢光草坪、小溪邊的鞦韆架……都適合拗造型、擺Pose。

除了拍照,這裡還有更多耍法。市民張女士帶著不滿周歲的孩子一起前來,想要體驗一下景區裡的親子採摘活動。「現在的人對這些農業活動都不熟悉了,想帶孩子體驗一下。」走訪中,記者看到,田地裡種滿了茄子、辣椒等蔬菜,其中不少都是遊人親手所栽。

耍累了,在這裡的民宿住一宿,也是不錯的選擇。民宿就修在稻田旁,平層、落地式的窗戶,躺在床上,就可以飽覽窗外的田園風景。

依田桃源內大米餐廳就餐的家庭

慢的生意

在項目設計、建設、運營方明信集團文旅公司總策劃師賴成勇看來,「像成都人那樣生活」,指的是一種張弛有度的狀態,既能積極拼搏,又能閒庭信步。而依田桃源,正是為了營造這樣一種生活狀態。「依田桃源這個名字,來自於集團董事長賀信。一方面,我們的基礎是田地;另一方面,我們是以美食為核心的新型鄉村綜合體,所以取『吃』這個詞的英文Eating。我們通過眾多創新的休閒場景,希望讓人能沉浸其中,停一停,靜一靜。」他這樣描述景區打造的初衷。

依田村是目前溫江面積最大、投資最多的農商文旅體養融合項目之一,規劃面積約2850畝,總投資約50億元,按照規劃,項目中將包含度假酒店、特色民宿、稻田溫泉、休閒美食、田園遊樂等眾多業態。這些業態背後,都有一個「慢」字。「對現代人來說,『慢』是一種奢侈品,所以鄉村旅遊,要『更農村』。」賴成勇說。所謂「更農村」,指的是對原生環境的高品質打造。

他用延續、再生、創造三個詞形容景區的設計思路。其中的再生,指的是對古建築的「修舊如新」,比如景區的接待大廳,就是一座有百年歷史的川西古建,按照「修舊如新,古為今用」的原則,被重新打造出來。「其實,修復舊建築比新建更費時費錢,但唯有這樣才能保留景區的這股『慢』味。」

漫步依田村,你能感受到賴成勇口中的這個「慢」字無處不在,甚至,景區規劃了一個「發呆體驗主題公園」。發呆還能發成個公園?據賴成勇介紹,這是依田村打造慢生活體驗場景的一個創新。「未來,這裡會有吊床、樹屋等多種『發呆工具』,為遊客提供幾十種『發呆場景』。周末時分,你可以約上三五好友,或躺在吊床上,或在樹屋裡度過一個悠閒的下午,反思下自己這一周的得與失。」

這裡的「慢」不僅是「舊」與「發呆」,更是一種國際化的體驗。2022年,依田村的「極樂湯」項目將建成並對外營業。極樂湯是來自日本的溫泉連鎖品牌,在國內其他城市都落戶於市區,但在溫江極樂湯溫泉度假村將首次以旅遊目的地的形式做鄉村溫泉。「以後,市民遊客足不出溫江,即可享受純正的日式溫泉體驗。」賴成勇介紹。

「慢」也成了景區的一本獨門生意經。據賴成勇透露,依田桃源營業不久,雖然民宿客單價在1000元以上,但預訂仍然十分火爆。

前來觀光的家庭

快的收益

遊人享受著慢下來的生活,景區也成了「網紅」,但這一切的得來,並非一帆風順。

依田村所在的溫江北部區域,以苗木花卉種植聞名,但長期存在的苗木滯銷問題也給農民帶來了不少壓力。2010年,溫江苗木種植面積就已經突破20萬畝,快速發展,導致價格跌入低谷,市場遭遇寒冬。2016至2018年兩年,溫江區都嘗試通過轉型升級破局,但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花卉需求低迷,苗木產業再一次面臨滯銷困境。

如何突破產業單一的現狀?如何實現各司其職互利共贏的理想商業模式?「我們從招商引資入手,培育符合北林區域需要的特色企業。」馮松告訴記者,依田桃源項目就是園區引進的一個案例。

招商引資的目的是實現鄉村振興,落實片區的綜合開發。「鄉村振興的本質,是把產業和崗位留在土地上,把經濟效益留給農民,」 馮松介紹,「萬春鎮現在形成了政府引導、企業主導、村民參與的經濟模式。」在這個模式中,政府扮演著引路人和服務員的角色,通過提供技術方案,尋找企業和政策的契合點,推動企業儘快落地。「我們現在提供一對一服務、一站式服務,只要企業在統一服務平臺提交資料,管委會就能針對企業特色提供精準的產業扶持。」

依田桃源內景

如何把產業和崗位留在土地上?依田桃源項目相關負責人以一位過去種植苗木的村民為例,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受到市場下行影響,一年兩季的苗木種植收入每畝每季不到1000元,一年下來,每畝收入不到2000元。引入依田桃源項目後,村民將土地流轉給依田桃源項目運營,每畝每年可以得到2500元左右的流轉收入。除此之外,通過返聘機制,依田桃源項目吸納本地村民參與園區內水稻種植養護和作物種植等工作,每個月扣除社保還能拿到2500元到3500元不等的收入。「實際上村民獲得的更多。」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往村民種植苗木需要考慮市場行情,還需要承擔化肥、農藥等成本,風吹日曬非常辛苦。現在把土地流轉給依田桃源,園區內的水稻等作物的種植成本不需要由村民承擔,村民身份從農民轉變為產業工人。」

離開依田桃源,天已放晴,露水在稻葉上搖曳生輝。微風吹過,在這裡泡一盞茶,會是一個特別成都的下午——不急不徐,雲淡風輕,如同這裡的慢生活。

紅星新聞記者 鄭然 葉燕 實習記者 王培哲 攝影記者 呂國應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像成都人那樣生活④|在 「咖啡館第三城」,她們按下退出鍵,幫你做...
    此前報導>>像成都人那樣生活③在稻田裡的「桃花源」,遇見「慢」下來的時間像成都人那樣生活② 如果可以當村民,日子泡在「幸福裡」像成都人那樣生活① 一出以望平濱河路為舞臺的戲,遇見最好的觀眾和演員
  • 裡水首家陶器主題民宿!在賢魯島,遇見「桃花源」……
    在賢魯島,遇見「桃花源」…… 2021-01-01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桃花源記那樣的生活
    三宅島,安安靜靜的在那裡,就像島上的那些淳樸人們,生活很慢,且很滿足。對於閒淡自得的生活,我從來都是心生嚮往。中學時期,學了陶翁的《桃花源記》,寥寥數百字,卻描繪了一個風景宜人,與世無爭的聖地,對於文中所述的那些美好,羨慕了很久。
  • 崇州:白頭鎮的「慢生活」
    」的核心理念,白頭鎮致力打造一個適宜「慢享」「漫情」「蔓遊」的「慢生活」小鎮。這裡有開滿小花的獨棟院子,有美得讓人陶醉的稻田,有比翼飛過的鷺鷥。青瓦白牆,飛簷翹角,嫋嫋炊煙,風中飄蕩著鳥語和花香。」的核心理念,白頭鎮致力打造一個適宜「慢享」「漫情」「蔓遊」的「慢生活」小鎮。
  • 「桃花源」裡「慢生活」——天府國際慢城展望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的田園景色,「雨花溼地人歸晚、菸草迷川馬去遙」的溼地意境,「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安靜恬淡,
  • 遇見成都,寬窄巷感受成都的慢生活
    寬窄巷子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長順街附近,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組成,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這裡也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並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
  • 天府旅遊名縣創建 | 讓我們像成都青年那樣生活
    ​2020年成都市委十三屆七次全體會議上提出新目標,「像成都人那樣生活」。那麼成都人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呢?今年五月,在玉林巷子裡的桌子上,擺放著幾本小冊子和筆,上面寫滿了路過的人對成都生活的印象。近日,「像成都青年那樣——懂生活·愛拼搏」活動在武侯區音樂大道舉行。
  • 我把「成都慢生活」變成了「成都快生活」
    好久沒去成都了,這次很想去享受一下成都慢生活。但事與願違,兩天三場講座,這是快生活的節奏啊!當然我不能代表成都人,我問成都人你們的生活節奏變了嗎?朋友告訴我其實生活節奏有快有慢,打拼的年輕人是快的,成都老居民還是慢的。不過,成都變化給我的一大感觀就是這座城市變得擁堵起來。
  • 「成都慢生活」變成「成都快生活」了嗎?
    好久沒去成都了,這次很想去享受一下成都慢生活。但事與願違,兩天三場講座,這是快生活的節奏啊!當然我不能代表成都人,我問成都人你們的生活節奏變了嗎?朋友告訴我其實生活節奏有快有慢,打拼的年輕人是快的,成都老居民還是慢的。不過,成都變化給我的一大感觀就是這座城市變得擁堵起來。
  • 成都溫江萬春稻田驚現「大熊貓」
    成都溫江萬春稻田驚現「大熊貓」 2018-06-11 17:22:00來源:央廣網 稻田景觀。
  • 成都生活慢?廣東有座城生活更慢,看看每家門口擺的東西就知道了
    因為拍攝原因,經常會去很多城市,如果有人問我哪座城市的生活節奏最慢,我腦海裡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成都了,為什麼說成都生活節奏慢呢?因為在成都街頭,你隨處可以看到路邊的人們或喝茶,或聊天,或打麻將,不慌不忙,不緊不慢,一種悠閒自在的氛圍讓人的心情也覺得慢了下來。
  • 稻田裡民宿在等你.
    從前慢,慢慢地等待稻穀,從翠綠到金黃,慢慢靜坐庭院發呆,讓每一根神經都舒緩下來。十一月的廣東,稻田黃了!走出城市,來到鄉野中,會發現,下面這幾個民宿周邊,有大片大片的黃金海,正在等風也等你……走,帶上一把吉他,帶上風箏,去鄉野民宿中,過兩天文藝慢日子!
  • 桃花源裡話秋收:正是一年最美時
    聽說北方的水稻一年一季,東北的朋友也提起,他們那兒的玉米,也是一年一收,種子撒到地裡,不用管,也能長得特別好。我們這兒不一樣,水稻一年兩季到三季,分早稻,中稻,晚稻。基本上,農田裡一直都是忙碌的身影。早中晚稻裡,屬晚稻的種植時間最長,味道也最好。
  • 中國「最大村莊」,面積與成都相近,被譽為沙漠裡的桃花源
    中國「最大村莊」,面積與成都相近,被譽為沙漠裡的桃花源說起沙漠大家都不陌生,即使沒有親眼見過,也一定聽說過。沙漠給人的感覺是寸草不生、漫天風沙、乾旱缺水等等,人們在沙漠中很難存活下去,別說人類,就連動物都很少。
  • 慢下來,因為在陽朔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言:「慢下來,因為自在有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閒來踩踩單車、坐坐船、看看山水、爬爬山、看看日出。漫步西街,橫跨富有生氣的田野,乘坐竹筏沿灕江順流而下,看漁翁撒網撲魚,一氣呵成。翠綠色的稻田、薄霧氤氳的山脈、蜿蜒流淌的河溪,如畫般的自然美景,來自陽朔的獨家記憶。大自然對陽朔的偏心,讓全世界動容。
  • 慢生活,用三天時間,體驗不一樣的成都日常
    在國內,有一座城市,他是讓人來了不想離開的地方,也是離開了更想再回來的一座城市,那就是——成都。成都被稱為"天府之國",物產豐富、美女如雲、文化底蘊深厚,而且,這座城市的人們,似乎每時每刻都那麼悠閒。相信很多驢友在研究成都攻略的時候一定有被這邊的慢生活所吸引,今天小編就帶各位來體驗一下成都的地道生活!
  • 雅上一宿,讓生活的腳步慢下來
    關在城市這個盒子裡的都市人,其實很苦。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淹沒了自己的生活。所以即便人類花了幾百年的時間將曠野搭建成了城市,但根已經深埋在山裡的泥土中。當我們難過、沮喪,抑或是開心時,都渴望著青山的懷抱,自然的呼吸。
  • 雅上一宿,讓生活的腳步慢下來~
    青城山離成都不過五十來公裡,實在是離成都最近的山清水秀之地。關在城市這個盒子裡的都市人,其實很苦。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淹沒了自己的生活。所以即便人類花了幾百年的時間將曠野搭建成了城市,但根已經深埋在山裡的泥土中。當我們難過、沮喪,抑或是開心時,都渴望著青山的懷抱,自然的呼吸。
  • 急匆匆的生活為啥慢不下來?| 長城評論
    每次看到這樣的崩潰,總會讓人發出一句感慨:「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這樣的「不容易」根源在於當下急匆匆的生活。在時間等於金錢的時代,不管是高管老闆還是普通的「打工人」,總想著和時間賽跑,著急完成下一個訂單,匆匆跑向下一個應酬,甚至連說話語速都莫名其妙地變快了,仿佛慢一秒就會輸掉整個人生。記得還在上學的時候,有一年暑假在某一線城市實習。
  • 像成都人那樣生活 10條好耍路線等你來選
    線路一:江家藝苑—雲裡小坐·小院裡—江灘公園—桂溪公園—錦城公園—言幾又書店—鐵像寺水街—散花書院—天府芙蓉園—水韻天府—成都博物館—武侯祠博物館—杜甫草堂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線路二:青龍湖溼地公園—東郊記憶—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熊貓綠道—成都露天音樂公園—沙河城市公園—西村大院—金沙濱河公園—星河綠道—成都棗子巷中醫藥文化特色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