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東區非遺年貨市集2月8日開集 展示非遺傳統技藝

2020-12-16 央廣網

  央廣網天津1月31日消息(記者賈立梁)由天津市河東區文化和旅遊局、天津市非遺保護協會及嘉裡匯購物中心聯合主辦,河東區文化館承辦的「嘉享新春·非遺年貨市集」活動將於2月8日-12日在河東區嘉裡匯購物中心舉辦。屆時,將有包括國家級、市級以及區級在內的18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傳統民俗匠人各展技藝,向天津全市市民展示傳統民間手藝及充滿兒時回味的民間小吃。

  據了解,在「嘉享新春·非遺年貨市集」期間,現場不僅有最具天津特色和代表性的天津茉莉花茶、祥禾餑餑糕點、津老味煎餅果子、桂發祥十八街麻花、姜氏熟梨糕、糖畫藝術、容記油滷、妙眾堂黑豆茸、至美齋醬牛肉、恩順德小李燒雞、芝蘭齋糕乾、馬氏傳統熬糖等知名小吃招待食客。此外,延續百年的傳統手工匠人也將親臨現場,風箏魏、聯升齋刺繡、蔡氏貢撣、郝記剪刻紙花、津派花絲、津派玉石人物雕刻等,將在活動現場為到場市民用精緻的手工藝講解上百年的文化傳承。

  此次活動旨在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傳播與保護,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認識,營造非遺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

  

相關焦點

  • 2018嘉享新春 非遺年貨市集明日啟動
    活動時間:2018年2月8日-2月12日
  • 「非遺天津」直播間 傳統技藝現場展示
    10月16日,「I·遊天津」2020中國旅遊產業博覽會天津旅遊商品展賣活動第二天,抖包袱、說非遺、秒殺抽獎、還有大力度的折扣活動,直播間裡全方位介紹天津特色的自然風光和美食景點。「太棒啦」、「好歡樂的直播間」、「奔走相告讓父老鄉親都來!」網友們參與非常積極。
  • 展示天津特色 推廣非遺技藝
    津雲新聞訊:為了辦好『哏兒都』文旅活動,為了進一步加快文旅復甦,10月15日-16日,2020旅博會天津旅遊商品展賣專場線上展賣活動持續進行中。文旅不打烊,通過「展賣+直播」的形式,向消費者展銷天津特色產品。
  • 萊西非遺大集1月28日正式開集!
    為進一步響應當前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的國家戰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展示萊西市非遺保護工作成果,宣傳萊西的獨特歷史文化,萊西市將在1月28日至3月8日(農曆臘月二十三至二月初二,山東省非遺月期間),開展非遺大集及送文化下鄉活動。其中,萊西非遺大集集中展銷時間從1月28日至30日,共持續3天。
  • 中餐烹飪技藝非遺傳承人展示非遺菜品
    本報訊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2019中餐烹飪技藝非遺項目傳承人研修班結業典禮和作品展示會在江蘇省揚州大學舉行。傳承人一邊展示自家的非遺美食,一邊觀摩學員們的傳統技藝,呈現了一場精美絕倫的非遺美食盛宴。
  • 河東區非遺保護中心舉辦京津冀非物質文化傳統磁石療法研發中心暨「非遺傳統磁石療法——劉道矩發展基金」成立儀式
    9月19日在津成立。作為河東區的市級非遺項目,多年來河東區非遺中心給予非遺傳統磁石療法大力的支持,非遺傳統磁石療法得以推廣,惠及更多百姓。天津非遺協會會長李治邦,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會長、國醫大師張大寧,中華醫藥學會副會長、世界中醫藥學會國醫堂委員會 會長李俊德,華夏世紀中醫藥研究院吳定漢,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王生田出席活動。
  • 新鄉市「牧野神韻·首屆非遺特色產品市集」火熱開市
    為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講好「黃河故事」,提高廣大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 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3日,由新鄉市文化廣電和外事旅遊局主辦的「牧野神韻•首屆非遺特色產品市集」在新鄉市寶龍城市廣場火熱開市。
  • 「八卦街觀光市集」8月8日開市
    8月8日晚,瀋陽市和平區南市場地區「2020八卦街觀光市集」(以下簡稱「八卦市集」)將正式開市。今年8月,八卦街恰逢開街100周年紀念。8月8日晚,將舉行的百年八卦市集開街儀式,不僅有傳統文化場景秀(老子周遊列國場景—孔子講學場景—張作霖規劃八卦街—張學良與趙四小姐相遇相知共舞)、國學大師講八卦,還有遼菜大師劉敬賢講述非遺老字號故事,現場做鹿鳴肉丸以及內容豐富的傳統曲藝、歌舞表演。8月8日來八卦街,感受百年老街的新華章。
  • 天津:非遺進社區 品傳統文化
    ↑7月10日,北京風車項目的非遺傳承人在製作風車。當日,在天津市河東區富民路街道雅仕嘉園社區,河東區文旅部門舉辦了首場非遺進社區活動,津派麵塑、內畫鼻煙壺、草編柳編技藝等16個項目的非遺傳承人攜作品到場參加,吸引了眾多社區居民前來觀看。
  • 非遺牛年大集「上雲」,薇婭邀你來趕集
    非遺迎牛年 雲上趕大集「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春節臨近,家家戶戶置辦年貨忙。1月24日,在文化和旅遊部的指導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在「雲」上開啟「非遺牛年大集」活動,一大批非遺老字號攜傳統年貨「觸網」,讓消費者在線下單就能買到各地年貨。
  • 黃浦新增一處市集!「非遺」文化市集持續至6月19日
    6月13日,由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五裡橋街道主辦、8號橋創意產業園協辦的2020年黃浦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非遺」文化集市暨「上海燈彩」展示活動在五裡橋街道8號橋三期拉開帷幕。本次集市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為主題,展示了海派剪紙、海派旗袍盤扣、恆源祥海派絨線編結以及蔡同德堂香囊、梨膏糖、五香豆、哈氏海派糕點、邵萬生糟醉食品、稻香村禽臘製品、沈大成、新雅、大富貴、真老大房、三陽寧式糕點等一批我區傳統醫藥
  • 「非遺」「創意市集」扮靚大唐不夜城
    曲江大唐不夜城的年味在燈光秀的映照與烘託下格外濃烈,大年初一,大唐不夜城「現代唐人街」會奉上「喜樂民俗瑰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讓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盡情展現。除此之外,「月亮市集」也將於大年初一開張,讓你在淘心儀創意品的同時,還能秀出自己的創意品。 「非遺」感受古人的智慧 作為中國文化資源的富礦,不論是品位還是數量,陝西算得上是「非遺」的寶庫。從大年初一開始,十餘種非遺項目將登陸現代唐人街,遊客可以近距離感受古人創造的智慧。 本次「非遺」展示,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臉譜將重裝登場。
  • 葡萄溝裡逛「非遺大集」
    6月的火洲吐魯番,源自天山的坎兒井水潺潺流淌帶來絲絲清涼,葡萄架上串串果實鮮翠欲滴。一批非遺傳承人現身集市,讓遊客得以零距離感受非遺傳統工藝產品的魅力,體會非遺產品為現代生活帶來的「活色生香」的藝術享受。
  • 渝中區國風非遺藝術市集圓滿結束
    今日,記者從渝中區文旅產業發展促進會獲悉,由重慶市渝中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指導,重慶文化藝術品行業協會、渝中區文旅產業發展促進會和融創文旅集團聯合主辦的「國風非遺藝術市集」活動於日前在渝中區白象街落下帷幕。
  • 保護非遺文化、傳承非遺技藝是汾酒的責任
    保護非遺文化、傳承非遺技藝是汾酒的責任 2020-06-15 10:18:19 作為見證中國白酒文化起源和展示優秀文化遺產的窗口,汾酒同樣承擔著保護非遺文化,傳承非遺技藝的責任。  6000年前的山西杏花村,誕生了「中國第一縷清香」。  這裡出土的「小口尖底甕」,被考古界、釀酒界認為是「最早的釀酒發酵容器」。它的出現,證實了中國酒文化的歷史可上溯至仰韶時期,是杏花村的先人們集土地之香氣,採山水之靈性,創造出了清香汾酒。
  • 南京鹽水鴨非遺製作技藝被他們用活了!
    不承想在客戶中反饋甚好,公司遂投資1000多萬元建立了南京鹽水鴨文化體驗園,內含南京鴨文化館、生產車間、產品展示及休閒體驗區域,集鹽水鴨生產工藝展示、南京鴨文化傳播、鴨食品鑑賞銷售於一體:150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外,沿走廊邊上的透明玻璃,可看到一隻鹽水鴨製作的全過程;1500平方米的鴨文化館內,全方位介紹南京鴨業發展的歷史以及鹽水鴨製作技藝的傳承。
  • 南京鹽水鴨非遺製作技藝被他們用活了
    不承想在客戶中反饋甚好,公司遂投資1000多萬元建立了南京鹽水鴨文化體驗園,內含南京鴨文化館、生產車間、產品展示及休閒體驗區域,集鹽水鴨生產工藝展示、南京鴨文化傳播、鴨食品鑑賞銷售於一體:150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外,沿走廊邊上的透明玻璃,可看到一隻鹽水鴨製作的全過程;1500平方米的鴨文化館內,全方位介紹南京鴨業發展的歷史以及鹽水鴨製作技藝的傳承。
  • 非遺傳承新玩法!南山區文化館「非遺進企業」活動走進騰訊總部
    近日,南山區文化館攜手騰訊微視、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開展「2021《非遺帶回家》年貨集市活動」,以線上直播與線下展示相結合的方式,在騰訊濱海總部大廈設置了非遺年貨集市,深圳市17個非遺項目的文創、美食產品亮相,向騰訊員工推薦非遺好物,還以「直播+電商」的非遺創新展示、銷售模式,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非遺文化的同時,還能足不出戶賞文化、拍好物、逛市集,輕鬆選購新年禮,促進非遺文化產業的發展
  • 傳承人線上展示獨家技藝 匠心美味吸引各地網友 「展賣+直播」帶火津味非遺
    「薊州的八大碗在傳統八大碗的製作技法之上更注重就地取材,利用薊州區豐富的特產食材製作出具有薊州地方特色的八大碗」「劉氏湯圓製作技藝已經有百餘年的歷史了,我們利用傳統工藝製作,堅持真材實料,同時還不斷嘗試符合年輕人口味的新味道」「祥禾餑餑鋪這次帶來的是最經典的點心禮盒,囊括了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幾款點心」……昨天,市文旅局主辦的2020中國旅遊產業博覽會天津旅遊商品專場直播非遺直播間內氣氛火熱,30
  • 品嘗「非遺」美食 體驗「非遺」技藝——「三項工程」廣州交流會...
    10月24日-25日,活動主辦方推出廣府「非遺」美食專場,老西關瀨粉(水菱角)、成珠樓小鳳餅(雞仔餅)、吳財記雲吞麵、文記壹心雞、彩姐波羅粽、泮溪酒家象形點心、贊記廣府禮餅等7個「非遺」美食項目一一亮相交流會,活動期間,「非遺」技藝傳承人現場講述「非遺」美食發展歷史,演示「非遺」美食製作技藝,並指導市民、遊客體驗「非遺」美食製作過程。據統計,本次「非遺」美食專場吸引逾10000人次到場參觀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