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推遲的全國兩會於5月21日開幕。今年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以及「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召開的兩會,將有哪些精彩看點,接下來小編將以「國計」與「民生」為線索,整理出今年全國兩會的十大熱點關鍵詞進行解讀。
熱點
關鍵詞一:改革
聚焦:關鍵之年如何「解局」
去年,在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啟程之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其首份政府工作報告中77次提及「改革」一詞。過去一年,備受矚目的公車改革、司法改革、戶籍制度改革、高考改革等紛紛啟動,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化,讓民眾切身感受著改革帶來的紅利。
今年,全面深化改革進入「關鍵之年」,面對經濟轉型升級的諸多困境,經濟體制改革如何破題收效;面對備受社會詬病的積弊沉痾,國企改革如何實現「國民共進」;面對民眾在教育、醫療、住房方面的迫切期待,改革如何回應民生關切……
今年全國兩會,「改革」依舊是各界最為期待的議題。
熱點
關鍵詞二:反腐
聚焦:法治中國如何正風反腐
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2月份,中央集中查辦了十餘名省部級涉腐高官,「打虎」不收兵的態勢,無疑也讓反腐話題的高熱度在全國兩會上延續。
十八大後的兩年多,80餘名省部級及以上官員落馬,十餘萬黨員幹部受處分,除了黨政系統,反腐風暴還深入到國企、軍隊、高校等領域。中國反腐上不封頂、不設禁區,引來全球矚目。
今年的「打虎拍蠅」將劍指何方?此外,包括紀檢體制改革、官員財產公開、「裸官」監管、反腐立法等等,反腐「治本」工程怎樣推進?這些無疑將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高熱議題。
熱點
關鍵詞三:依法治國
聚焦:法治中國如何堅守「公平正義」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依法治國」提升到全新高度,並提出18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作為新時期中國「四個全面」發展戰略之一,依法治國如何在今年全面推進,這是外界關注此次全國兩會的又一焦點。
從呼格吉勒圖案昭雪,到最高法巡迴法庭掛牌,中國司法改革的步伐令全社會高度關注。就在兩會前夕,公檢法的深化改革方案接踵出臺,司法改革正按照四中全會的「頂層設計」緊張施工。
今年兩會期間,備受關注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將在本次人代會審議,「法」將註定成為今年兩會的關鍵詞。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元年,人們期待,「依法治國」這四個字,可以是每個公民都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舉措,可以是每個中國人都能感受得到的公平與正義。
相關推薦
2020年全國兩會主要內容 兩會關於六穩六保內容及解讀
2020年美國大選時間 美國大選對股市有影響嗎?
六穩六保指的是什麼 六穩六保什麼時候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