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國科大、上科大,中國科學院下的三所大學有哪些特點?

2020-12-06 五道口的顏學姐

中國科學院是我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中科院就是我國科技界的達摩院,達摩院開辦的學校自然都是非同凡響的。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第一個辦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當時,處於建國初期,各種科技項目都需要上馬,原子彈、火箭、半導體、雷射等等,各行各業都缺乏人才。那時大學少,大學生也少。中科院匯集了全國最多和最好的科學家,因此,當時,中科院的院長郭沫若提議,中科院可以來建設一所大學,培養高水平的人才。

這個建議馬上獲得了領導們的批准和重視。在1958年3月,郭沫若開會提出建議,5月向政府申請,6月初批准。9月份,學校開學。

大家想想這個速度,裡面有師資、課程設計、專業設計、還有校園,其他硬體條件等各種各樣的問題。在2~3個月之內解決,可以說是非常重視的結果。

裡面最大的問題就是校園,現在國科大的研究生部,玉泉路的校園。一開始是中//央//黨//校的二部,後來給了工程兵設計院。設計院已經搬進去了,連忙再搬出來,在一周之內給了中科大。

招生也是個大問題,因為很多考生之前已經填好志願了。怎麼辦?中科大在全國提前錄取,錄取1600名優秀學生。

中科大開學的第二天,各大重要報紙報導了中科大的創辦,稱為是中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在1959年5月,中科大就入選了全國重點大學的行列,在1963年開始招研究生。

60多年過去了,中科大發展究竟如何呢?

中科大因為在合肥,發展比原來要稍慢一些,原先跟清北並肩,現在稍差一些,屬於華東五校的層次。

中科大在理科方面,還是國內頂尖大學。在第四輪學科評估方面,獲得了7個A+學科,15個A類學科。在科學研究上也是成果不少,現在最著名的就是潘建偉院士的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

中科大的人才培養也非常有成效,少年班全國出名,在美國,中科大校友當院士的數量在國內大學裡面排第一。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是中科院建設的第二所大學。第一所大學是為了國家培養人才。到了21世紀,中科院遇到的問題跟60年前的有些不一樣。中科院有龐大的教授、博導隊伍,但他們招收不到優秀的研究生。

大家會說,中科大的學生可以去。是可以去,不過人數很少。中科大每年也就招1800人左右,大部分的人出國或者留在本校讀研,去中科院沒多少人。中科院希望清北、中科大這樣學校的學生,但很少。因此,中科院要辦一所大學,為自己培養研究生。

大家去看國科大的簡介,它的歷史起點是1963年的研究生院。其實就是中科大當年的研究生院,因此,很多人也認為國科大是中科大的兒子。

2012年,主管部門同意將中科院的研究生院改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2014年開始招本科生。到2020年,畢業學生還不太多。

國科大的創辦雖然沒有中科大這麼隆重,也是很受關注的。從一開始,國科大就是高水準的代名詞,錄取分不停拔高。在北京,已經是清北下來的,分數線是第三高的學校了。

國科大的辦學模式跟最開始的中科大一樣,都是院所結合,中科院的研究員和院士們就是國科大的老師,所以大家會看到很多著名院士給這些學生上課。學校也不大,小而精,對理科要求極高,對學生的培養都是按照將來他們都要讀研的方案來做的。國科大的師生比在國內高校裡面可以排第一、第二,非常讓人羨慕。

不過,國科大跟中科大的年代不太一樣。國科大引起的爭議多一些,從改校名到招本科生就花了兩年的時間,這個速度遠遠不如中科大的創建速度。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國科大A+學科18個,A類學科35個。但這個舉動沒有受到大家的誇獎,而是質疑,因為這相當於是中科院參加評選,而不是國科大。

在雙一流評選中,國科大也入選了,不過就入選了兩個專業,化學和材料。

從目前來看,國科大已經參加了C9聯盟,實際上C9已經變成了C10聯盟。具體最終發展,還需要等待。畢竟國科大只有6歲。

上海科技大學

上海科技大學是中科院上海分院為主體創辦的一所大學。

在1958年,中科院在北京創辦中科大時,中科院的上海分院也創辦了上海科學技術大學,辦學模式跟中科大一樣。不過學校名聲比中科大小很多,1968年之後,上科大跟中科院上海分院脫鉤,發展更是慢了。不過,還屬於上海市屬重點大學。到1994年的時候,上海科學技術大學跟上海大學等合併,組建了新的上海大學。

這次,國科大在北京創辦,中科院上海分院的也同時行動,提出申請要創建上海科技大學。大家注意,這次是上海科技大學不是上海科學技術大學,有些人會產生混淆。

2013年,教育部批准上科大建校,2014年開始招本科生。這個比國科大要慢上兩年。另外,上科大跟國科大不一樣的是,國科大一開始是個研究生院,而上科大什麼都是新的。所以,上科大的研究生從2013年起,跟國科大聯合培養,到2017年自己獨立招收研究生,2018年獲得了博士、碩士的授予單位。這個速度也可以說很快了。

上科大屬於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的試點大學,跟南科大一樣,所以,這兩個學校的招生和教學情況也有點像。招生是提前招生,教學體系接近國外大學,全英文教學,老師基本都有海外背景。在上科大,據說諾獎得主的講座都很多。真是一個讓人羨慕的讀書的好學校。

中科院的三所大學,起點都很高,希望最終都能成為我們國家最頂級的大學。

相關焦點

  • 「科大之爭」國科大與中科大的愛恨情仇
    在1978年,已經遷址至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帝都北京與中國科學院共同設立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而這就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前身了。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說,1978年並沒有中國科學院大學這樣一所大學,有的僅僅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研究生院。因此,國科大官方的建校時間為1978年,但實際上的辦學時間並不長,它仍然是一所非常年輕的大學。
  •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科院大」,又名「國科大」
    我寫了「兩論」中國科學院大學不能簡稱為「國科大」,寫了將中國科學院簡稱為「國科大」的誤區在哪裡,都是向中國科學院建言。不過我有一種感覺:雖然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名不副實、名不正言不順,但中國科學院當政者不會因此而更改這個「國科大」的簡稱。
  • 法律拎得清:中科院、中科大、國科大的關係
    目前、中科院擁有三所大學,分別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為中科大或者中國科大)、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為國科大)、上海科技大學(與上海市共建)。「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在合肥得到了騰飛,確實「肥」了(有「肥科」的雅稱),蜚聲海內外,國際上赫赫有名,是「中國第三高校」,僅次於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第三、說一下國科大,全稱為中國科學院大學(正式名稱出臺為2012年),這是三者關係的重點和關鍵。尊重事實,客觀冷靜的追溯國科大的淵源,則是一九七八年(國科大的校史宣傳上也認可這一年是起源)。
  • 中科大和國科大哪所大學更好?和中科院有什麼關係?
    「國科大」與「中科大」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簡稱。有些人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要好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不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大(全稱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科大(全稱為中國科學院大學)以及上海科技大學都是中科院下屬的大學。中科大成立於1958年,國科大由1978年成立的中科大研究生院發展而來。
  • 國科大,最有可能比肩清北的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
    其作為一所頂尖名校,在各個方面表現不俗,很少參與大學排名,實力強勁,但卻很低調。很多朋友容易將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大)混淆,它們都是直屬於中國科學院的頂尖名校,其中中科大是在合肥,而國科大的本部是在北京。
  • 將「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為「國科大」的誤區在哪裡?
    於是百度了一下「中國科學院大學」,發現百度百科上就有「中國科學院大學」辭條,說它以「國」冠名,簡稱「國科大」。進一步一查,發現2012年6月教育部、中編辦批覆原「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
  • 國科大相較於中科大,到底孰強孰弱?依據是什麼?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大)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都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的全國重點高校,儘管兩所大學成立的時間不一樣,但是綜合實力都非常強勁,都位居國內為數不多的頂尖高校之列。至於說究竟中科大和國科大哪家更強?
  • 再論「中國科學院大學」為什麼不能簡稱為「國科大」
    我曾在百家號上發過一篇文章,說的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只能簡稱為「中科院大」或「科院大」,不能簡稱為「國科大」。然而,此文發表後並沒有起到一正視聽的作用,「中國科學院大學」在網上、在人們的口中仍然被簡稱為「國科大」。本文試從大學校名縮寫的角度再論證一下「中國科學院大學」為什麼不能簡稱為「國科大」。
  • 中科院大學和中科大到底有什麼區別?本文告訴你
    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什麼區別呢?可以這樣說,目前中科院大學和中科大是親兄弟,歷史上,中科院大學和中科大也是親兄弟。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前世今生中國科學院大學最厲害的是他的簡稱:國科大,聽著逼格甚高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他簡稱國科大,感覺比中科大都牛,開始我們以為簡稱叫:院大,中院大國科大就是最早的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前身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研究生院,所以國科大曾經是中科大的兒子。
  • 中科院為何要集全院之力打造國科大,只因中科大在安徽不在北京?
    中國科學院大學憑藉中國科學院強大的科研實力和師資力量,旗下的博士生導師就有近7000人,兩院院士數量282人,強大的師資力量冠絕全國所有高校。但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成立還是讓人疑惑,為何中科院不繼續扶持貴為C9高校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而是集全院之力重新打造一所中國科學院大學?
  • 中科大VS國科大,同屬於科學院,誰的實力更強一些?
    眾所周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同屬我國最高科學機構中國科學院。同為兩所國字號的大學,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分不清這兩個學校有什麼不同,它們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強者?雖然說中科大和國科大同屬於中科院,但一個在中科院身邊,一個在南國之都。
  • 中國最好的4所「科大」,3所進入全國大學20強,僅一所不是985
    每年的高考中,科技類大學,是一部分高考生填志願時的首選。哪些科技大學的排名比較靠前呢?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中國最好的四所「科大」。這4所「科大」,在全國大學中的排名都非常靠前,其中有三所科大,進入了全國大學20強,另外的一所也進入了全國大學前30強。
  • 看這篇文章就明白了,中科大和國科大,是兄弟還是父子,還是其他
    兄弟說兄弟說的主力是國科大。在國科大的官網上,國科大的歷史從1977年開始。中科院創辦了國內第一個研究生院,不過這個名字用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到1982年,研究生院有了兩個名字,一個叫還是最開始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另外一個就是後來的,「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難以區分的兩所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其實,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兩所不同的大學,現在我們來一起了解兩所大學各種的歷史、規模、培養方向及師資等。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創辦的第一所研究生院,簡稱「國科大」。
  • 如果中國科學院大學也參與國內高校排名,可位居第幾?
    我認為最有實力競爭第三的,目前比較公認的是華東五校,也就是:上海復旦、上海交大、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科大。僅僅從各種指標來看,五所學校誰也不服誰,我覺得,這時候就簡單點,相信一句話: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 緊急科普:中國科學院大學知多少,國科大是一個什麼水平的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知多少,國科大到底是一個什麼水平的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在社交平臺【緊急聲明】今日,網上出現疑似國科大學生在國外社交平臺發表不當言論的消息。我校對相關言論表示極度震驚和憤慨。學校對此事高度重視,已經成立調查小組。
  • 最新錄取分數大學排名:國科大力壓華東五校,中科大排名上升?
    每年這個時候,考生們都會陸續收到自己的錄取通知書,並選擇把自己的喜悅分享出去,有清華大學的、也有北京大學的,還有其他985或者211的通知書,看了讓人羨慕之餘,又為他們高興。但是也有些學校既非985,也非211,當同學們收到這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內心的喜悅程度不亞於看到清華北大的通知書。究竟是哪一所大學有這個實力?
  • 中科院下轄大學中,國科大和中科大都風生水起,而此校卻鮮有人知
    中國科學院大學中科大和國科大之所以有比擬清華北大的實力,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背後有中國科學院的全力支持。作為院士產地的中國科學院,所提供的師資絕非清北能相提並論。僅僅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就擁有330名院士,此數量比清北、浙大、交大、復旦等校所有院士數量都多。其實中科院除了下轄國科大和中科大外,還有一所大學也是中科院管轄。不過這所大學就有點悲慘,此校自建校之日起一直鮮有人知。
  • 中國科學院大學本科招生諮詢問答
    請介紹一下國科大的簡況。答:國科大的全稱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其前身為成立於1978年的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隸屬於中國科學院,長期以來主要是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校在2012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2014年,國科大招收了7546名碩士生和6114名博士生。                2.      國科大是什麼性質的大學?答:中國科學院大學屬於國家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本科畢業生,將獲得國家統一的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3.      國科大是「985」、「211」院校嗎?
  • 多少分能報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在豫近幾年錄取分數線來了
    選擇大學、填報志願是一生中的大事,這將決定你未來幾年所處的環境,甚至決定你未來的職業發展。2020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將在北京、江蘇、陝西、四川、河南、湖南、雲南、浙江、山東、遼寧、湖北、福建12省市預計招收392名本科生,其中面向貧困地區專項招生計劃30名(省份為陝西、四川、河南、湖南、雲南、湖北6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