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4月16日訊(記者周治濤 通訊員張賓 鄧洲)爸爸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家中的女兒通過微信消息和語音電話為爸爸加油鼓勁的同時,還拿起手中的畫筆,描畫父親工作中的場景和故事。近日,武漢市洪山區房管局工作人員陳楊,把女兒創作的手繪版「戰疫老爸」,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吸引了眾多親友的點讚。
即將年滿50歲的陳楊,從正月初六開始就被抽調至洪山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前不久還參與了新冠肺炎危重患者轉運工作。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他又承擔了接送康復人員出院的任務,一直往返在各大醫院和隔離點之間。因害怕將危險帶給家人,兩個多月來,他獨自一人住在城中村的還建房裡,期間只與女兒見了兩次面。
雖然見面難,但陳楊在指揮部工作的一舉一動,女兒陳婧儀都通過視頻電話以及家人的講述,了解得清清楚楚。陳婧儀介紹,在電話中爸爸偶爾會講起一線抗疫的事情,發給她一些身邊戰友抗疫圖片,讓她在心裡對爸爸和爸爸身邊的叔叔阿姨們肅然起敬。有一次,看到媒體對爸爸的報導之後,她甚至萌生了上一線的想法,期待成為爸爸一樣的人。
女兒的想法對陳楊觸動很深,他告訴陳婧儀,「你有網課要上,抗疫的方式有很多種,你不是喜歡畫畫嗎?那就拿起畫筆為我們加油鼓勁。」爸爸的一席話,讓陳婧儀興奮起來,「我決定用我的畫筆將一線抗疫人物的故事畫下來。」從2月中旬開始,陳婧儀就開始用爸爸傳回的一線工作人員的工作照片進行素描創作,當中既有轉運病人的畫面,也有指揮部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
陳婧儀的舉動影響了她的同學,兩位外地同學蒲子涵、周宇豪主動加入了進來。來自四川的蒲子涵說,每一個戰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都是英雄,正是他們的堅守才讓所有學生能夠安心在家生活學習,「不僅能在假期提升我的素描能力,也讓我有幸見證了中華兒女的英勇戰疫故事。」隨著三人創作的作品越來越多,指揮部工作人員紛紛找陳楊「求畫」,大家均表示,疫情即將過去,希望以此記錄這一段難忘的人生經歷。
據了解,2019年剛剛考入湖北美術學院的陳婧儀學的是雕塑專業,受陳楊影響,她在初二時就開始學畫畫,素描是她一直以來的業餘愛好。「40幅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張是爸爸接康復患者回家的畫,因為爸爸和戰友們的艱辛付出,就是為了那一刻。」陳婧儀表示,等她雕塑專業學有所成,還要將素描作品中的人物塑成雕像,這一想法也得到了美院老師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