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侯玉曉 通訊員張俐疫情影響今年高考推遲至7月,高三學子正在奮力備戰。南都記者從中山華附了解到,學校一部分學子除了參加國內高考,還可申請國外大學。2020年,學校藉助法語班的成功辦學經驗,在初中、高中另同期開設「德語班」、「日語班」,採用「三語+多元文化教育」。法語班、日語班、德語班學生既可選擇參加高考時外語選考小語種,報讀國內大學,又可選擇國外中國教育部認可學歷的公私立大學留學,或參加交換生項目等,拓寬學生多元升學的渠道。
中山華附法語班學子在課堂中
據悉,該校於2009年起開設了法語班,2019年中國高考法語班學生100%達到本科線,其中優投率(重點率)達61.91%,先後4年有學生獲得廣東省法語TCF-DAP考試第一名,多數學生被南開、中大、哈工大、吉大、華南理工等國內名校和法國一流公立大學、商學院、工程師學院錄取。
法國公立大學免學費,生活費僅需5-7萬人民幣/年,法國精英大學工程師學院、商學院學費僅需5-8萬人民幣/年,但畢業留法起薪可達30萬起,是性價比較高的留學項目。
法語班學子在認真上課
而在踏入法國高校的學生中,就有來自學校法語班的學生曾楊聲,他在2018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魯昂高等電力工程師學院。在法國就讀一年後,爸爸和妹妹看到他在獨立能力、眼界、談吐、學習等多方面的顯著成長和變化,妹妹也希望跟緊哥哥的步伐,入讀外語部出國留學。「我希望子女看到更多好的東西,成為好的人。」曾爸爸說。
5月16日,曾楊聲爸爸接受了南都記者的採訪。曾爸爸來自贛州,到中山開公司已有10年時間。曾楊聲中考成績優異,最後選擇入讀中山華附法語班。曾爸爸介紹,自己公司是做中央空調配件,常到國外參展,回國後會和子女分享國外經歷和感受,耳濡目染下,子女眼界漸漸更為寬闊,也想到更多的地方走走。經朋友介紹,來到中山華附法語班了解情況,「當天馬上報了名。」曾爸爸笑著說,「因為感受到了學校的氛圍,辦學的體系和實力,學校學生有良好的習慣,立馬就決定了選擇這裡。」
曾楊聲爸爸
在法語班求學路上,曾爸爸直言「壓力還是很大」。他談了一個細節,兒子用筆練習數量多,一盒筆芯有12支,他每兩周要給兒子準備一盒。法語班的學生,升學可以「兩條腿走路」,除了申請法國高校,還可以參加國內高考,考國內高校。因此,學生需要用4個學期的時間,學好法語這個語種,同時還得學習文化課備戰國內高考。
「壓力大時,曾楊聲曾經氣餒過,也想過放棄。」曾爸爸說,他特別感謝楊聲的班主任孫詠誼老師,用「嚴愛相濟」的用心,幫助孩子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曾爸爸表示,家校合作很重要,自己常和學校老師保持溝通,了解孩子情況。在家庭教育方面,曾爸爸和兒子一同約定目標,以身作則,爸爸完成爸爸的目標,兒子完成兒子的目標。「我會和兒子說,爸爸在創業也有很困難想要放棄的時候,但努力挺過來,緩解了,就會迎刃而解。」曾爸爸表示。
而遠在法國的曾楊聲表示,到中山華附報到前,自己對法語完全不了解,更別說出國留學了。而法語班同時提供了高考以及出國兩個選擇。「讓我印像很深的是高一赴法遊學,我因籤證問題沒有去成,但同學的分享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高中三年有很多法國大學來學校做宣傳,更讓我開闊了眼界。」他說,「華附高中讓我看到得更多,讓我有不一樣的經歷,我很感謝學校和老師們耐心的教導我,讓我有出國的機會。」
學校外語部孫詠誼老師介紹,15屆外語部法語班學子曾楊聲,性格溫良醇厚,是個謙謙君子,並且理科思維極好。法國是一個重理的國家,楊聲同學到法國留學能使理科優勢更加凸顯。她建議,留學法國需要心存熱愛,法語是世界最優美的語言,但並不是最好學的語言,只有心存熱愛,才能學得更好!同時,留學法國更要有眼界,有格局,意志堅定。法國是重理的國家,擁有理科優勢的學生留學法國,能在眾多的留學生中突圍,獲得更好的資源以及有更好的前途。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