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講好新時代青年奮鬥故事?電視劇《吉他兄弟》主創為你解答

2020-12-15 黔訊網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李楨)南下謀生、白手起家、脫貧致富......每一個「漂泊者」,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日前,正在央視八套熱播的電視劇《吉他兄弟》講述了一對青年兄弟的奮鬥故事,真實而接地氣。

《吉他兄弟》海報(片方供圖)

劇中展現「廣漂」的眾生百態,恰恰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也讓觀眾感受到更多的親切與共鳴。弟弟方清華善於變通,敢想敢幹;哥哥方清明穩重踏實,善於鑽研。二人雖然性格迥異,但到了外面一起打拼事業,卻又默契配合、相互照顧,讓許許多多年輕人看到了自己當初創業時的身影。

有人為了奮鬥的方向,有人為了生活的選擇,有人為了不屈於命運......從過去到現在,無數人在像廣州一樣的城市裡努力、奮鬥。電視劇《吉他兄弟》導演李舒表示,「《吉他兄弟》正面展現了那些不幹向貧窮低頭、敢於走出去闖出一條升路的正安農民工,其立意和主題,正是對中國農民工『走出去』精神的讚美。」

應昊茗飾演「方清華」

「拍攝328個場景,歷時110天,全組轉場8次,攝製組先後在正安縣、遵義市、重慶市、廣州市、中山市、西班牙等六個地區取景,以高標準對待這部劇。」該劇的總製片人,範冰心也曾在採訪中談到《吉他兄弟》的創作歷程與初衷,「希望這部電視劇可以鼓勵那些有著濃重鄉愁、想要建設美麗家鄉的有志青年可以回鄉創業,反哺家鄉。」

《吉他兄弟》以正安縣真人真事為創作原型,結合正安縣的人文與地域特色,折射出當代創業者勇於創新,鍥而不捨的創業精神。「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劇中所講述的故事,和它所呈獻的拼搏奮鬥的新時代精神。」青年演員應昊茗正是被劇中源於真實人物事件創作的人物形象所吸引,飾演男主「方清華」一角,「源於真實人物事件的創作最『有血有肉』。」應昊茗說。

高梓淇飾演「方清明」

「廣漂」不易,但努力不會被辜負。「我們走出去學到了很多東西,有這份能力的時候,為什麼不回去建設自己的家鄉呢?」在劇中飾演哥哥「方清明」的高梓淇看來,回鄉創業既體現了自己的價值,又幫助了家鄉的人們,正是熱愛自己家鄉的體現。

從熱血青年蛻變為富甲一方的企業家,「廣漂」從來不是一群人的無奈自嘲,而是努力奮鬥的一種時代精神。每天晚上,鎖定CCTV-8黃金檔,看貴州省委宣傳部出品,貴州籍導演李舒執導的電視劇《吉他兄弟》,為你解答奮鬥者的故事。

記者:李楨

編輯:郭邱磊

編審:應騰

審籤:張超 黃盛裕

作者:李楨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吉他兄弟》:用奮鬥的汗水澆灌青春年華
    夕桐:用奮鬥的汗水澆灌青春年華電視劇《吉他兄弟》,以農民工返鄉創業為題材,以脫貧攻堅為背景,講述了方清明、方清華兩兄弟從外出打工到返鄉創辦吉他廠,帶動其他鄉民致富的故事。正安是吉他之鄉,這部電視劇也是以正安人為創作原型來構建的,展現了正安人民和幹部的風骨,展現了時代大潮中每一個小人物應該有的奮鬥精神。
  • 電視劇《吉他兄弟》登陸央視一套
    電視劇《吉他兄弟》登陸央視一套 2020-10-27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吉他兄弟》網絡話題超6400萬閱讀量
    《吉他兄弟》青年奮鬥故事引關注。日前,由貴州省委宣傳部出品的電視劇《吉他兄弟》正在CCTV-1 和 CCTV-8 熱播,而#電視劇吉他兄弟#的網絡話題也頻頻出現在微博和知乎上,吸引眾多網友熱議。電視劇《吉他兄弟》海報劇中,兄弟二人從白手起家的打工仔變成吉他廠老闆,在大城市的磨練與輾轉後,決定落葉歸根,回鄉創業打造民族吉他品牌的故事迅速把觀眾們帶入其中,網友紛紛表示看到了當代青年創業者從無到有、從漂泊到堅定的蛻變。
  • 《吉他兄弟》有真實勵志創業故事,還有醉人的廣州美景!
    近日,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出品,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等聯合出品的電視劇《吉他兄弟》正在央視八套熱播。作為青年勵志創業題材影視劇,該劇不僅有真實傳奇的人物原型,動人心弦的商海競爭,也有建設美麗家鄉的動人故事,吸引大批觀眾追看,收視和口碑成績喜人。
  • 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吉他兄弟》熱播
    以正安吉他產業發展為原型,以正安農民工返鄉創業為題材,以脫貧攻堅為背景的電視劇《吉他兄弟》,於10月18日在央視8套熱播,收視成績喜人。  《吉他兄弟》以貴州正安300娘子軍開創貴州乃至全國勞務輸出先河,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打造吉他世界工廠為背景,以小窺大,感受新時代中國發展脈搏。
  • 吉他兄弟大結局劇情是什麼 方清明方清華最後結局如何
    據說,這部劇改編自真實故事,方清明、方清華從貴州跑到廣州吉他廠打工謀生活,從白手起家變成吉他廠老闆,又回鄉創業打造民族吉他品牌。在結局裡,兄弟倆參加了世界吉他製造大賽,並且一舉奪冠,為家鄉爭光,兩兄弟的故事真的太勵志了。
  • 電視劇《吉他兄弟》將迎收官之夜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李楨 實習記者 奉光潤)一把把小小的吉他,彈奏出產業扶貧的動聽旋律。由貴州省委宣傳部出品的電視劇《吉他兄弟》開播至今,收視率持續領先並多次排名第一,熱度高居不下。11月5日晚,該劇將在CCTV-8黃金檔完美收官。
  • 《最好的時代》株洲熱拍 演繹奮鬥中的新時代中國青年
    紅網時刻5月3日訊(記者 胡弋)五四前夕,作為國家廣電總局2018-2022百部重點電視劇項目,和湖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電視劇獻禮作品,以「高鐵名片」青年工程師為原型的電視劇《最好的時代》,正在「中國動力谷」株洲火熱拍攝。今日,片方透露,在株洲「中國動力谷」片場,青年演員陳星旭、胡冰卿,與實力派代表俞灝明,表演藝術家王學圻正在飆戲。
  • 貴州籍導演執導貴州戲|李舒:電視劇《吉他兄弟》是我與故鄉的一個...
    既在電視劇頻道播出,也在綜合頻道播出,李舒說,這說明《吉他兄弟》產生的影響開始體現出來了。在李舒看來,一部電視劇的好壞,不是在於它的拍攝過程,而是在於電視劇拍出來後社會及觀眾對它的評價,收視率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吉他兄弟》是一部主旋律電視劇,它的高收視率,說明人們對「扶貧」和「創業」這兩個烙上時代印痕的社會性詞語,持著高度關注的態度。
  • 電視劇《我們的新時代》開機 譚松韻白敬亭吳倩張雲龍演繹青年黨員...
    《我們的新時代》是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北京市廣電局指導下,慶祝建黨一百周年的獻禮劇,併入選中宣部2021年度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項目。從策劃階段到開機,廣播電視總局多次召開會議給予主創指導意見。 劇集由六個單元組成,以真實人物原型為基礎,講述了十八大以來不同地區的青年共產黨員在不同崗位上努力奮鬥的故事。
  • 如何乘文旅融合東風,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如何乘文旅融合東風,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帶著前期徵集到的熱心網友的提問,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專訪了三位省政協委員、省人大代表,聽聽他們怎麼說。「在大數據快速發展的時代,黃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弘揚也只有用新思維、新玩法,才能上新臺階。」曹永彬建議重視黃河文化資源的數位化挖掘整理,建設黃河文化資料庫,該資料庫應該包括文物資源、非遺文化、古都文化、紅色文化等,真正為黃河文化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
  • 華誼兄弟王中軍:感恩時代賦予的機遇,講好中國故事,做好中國影視
    這在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的同時,也再次為民營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信心和動能。作為中國最早成立的民營影視公司之一,華誼兄弟始終自覺擁護黨的領導、跟緊黨的領導,積極做好新時代黨組織路線堅定的踐行者,在時代賦予的機遇中不斷創新發展。
  • 電視劇《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煉就的
    專家評價說,該劇為主旋律題材劇提供了新的創作思路與啟發,堪稱現實主義題材劇的裡程碑之作。這部優秀的電視劇究竟在敘事邏輯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具有哪些示範性意義?又如何做到讓為家國事業奮鬥的偉大情懷深入人心、不懸浮空中?光明日報特別刊發三位專家的評論文章,與讀者分享來自該劇的藝術思考與美學體驗。
  • 獻禮電視劇《功勳》備案出爐,主創陣容空前,共8個單元!
    被稱為備案待拍劇中的「巨餅」——電視劇《功勳》備案來了! 上海廣電備案主題獻禮作品。 該劇通過「國家敘事、時代表達」的藝術手法,用單元劇的敘述方式,將8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的人生華彩篇章串聯起來,共同表達對「忠誠、執著、樸實」的崇高精神品格的禮讚。
  • 奮鬥的青春最精彩——記「文聯青年奮鬥新時代」主題演講比賽
    5月6日下午,由上海市文聯機關黨委、工會、團委聯合舉辦的「文聯青年奮鬥新時代」主題演講比賽在文藝會堂多功能廳舉行。上海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韓陳青出席活動並為獲獎選手頒獎。  市文聯團委書記秦焱主持演講比賽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五四運動100周年,以「理想」「奮鬥」為主題舉辦此次演講比賽,正是為了慶祝紀念這兩個光榮而偉大的日子,為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為展現文聯青年奮鬥拼搏的青春風採而特別組織
  • 畢節市大方縣小屯鄉掛牌成立新時代青年講習所
    、廣大團員青年要充分認識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意義,深刻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論斷,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重大判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鬥目標,新時代各項工作的戰略部署,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深刻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思想
  • 電視劇《最好的時代》亮相國慶優秀劇目展播
    故事既有老一輩鐵路人的工匠精神傳承,也有年輕工程師們的不斷勵志進取。在情感線輔助推進,最後落點在高鐵給世界人民帶來便利和美好生活上。在調性上明確做一部青春勵志的具有主旋律現實主義風格的行業獻禮大劇,為主旋律行業題材電視劇和青春勵志故事做一個深度融合,力爭成為主旋律影視作品的新風向標,是新英雄和新偶像結合的完美樣板。
  • 以積極的力量照見時代生活(光影視界·聚焦現實題材·講好中國故事...
    現實主義創作擁有多彩的維度  許多現實題材創作聚焦普通人,聚焦時代社會的發展變化,通過運用敘事技巧、刻畫人物心路轉變,突出新鮮多元的藝術張力,寫實手法靈活,攝影風格鮮明,積極開掘和表現現實生活。如電影《過春天》《地久天長》,電視劇《最美的青春》《小別離》《劉家媳婦》《姥姥的餃子館》等,追溯歷史大潮中一個或幾個家庭的情感與命運故事,鐫刻了時代的記憶。
  • ...10月9日開播,李晨、王曉晨演繹老北京胡同裡新青年的成長故事
    作為北京市西城區重點文藝扶持項目和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扶持作品,該劇在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完成策劃、製作,同時在西城多地完成多個場景的實景拍攝,力求通過本片向廣大觀眾呈現出北京現實的發展變化,講好西城故事,北京故事。
  •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砥礪奮鬥 勇擔時代責任
    「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恆心。」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進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的最好時間節點。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增進群眾感情,踐行群眾路線,錘鍊忠誠乾淨擔當政治品格,當好人民勤務員,為完成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而努力奮鬥。這正是習近平總書記不斷考察調研的深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