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訊 今天是「九九重陽節」,天津人過重陽節有登高、飲菊花酒和賞菊的習俗。近日,天津園林部門發現了一批珍貴資料,其中記載了天津的育花史,同時也介紹了很多已經絕種的名貴品種。目前,天津市有關部門正在根據這些史料挖掘天津的菊花文化,將天津確定為「菊花之鄉」,同時,要讓一些失傳的品種「復活」。
近日,天津園林部門組織有關人員首次系統、全面地通過多種手段,收集、整理出一批珍貴史料。史料顯示,自清代開始,天津城郊南運河兩岸就是著名的花鄉。楊莊、曹莊則是有相當規模的菊花之村。
據記載,被譽為清代三大私家園林之一的水西莊就坐落在南運河畔。園藝水平很高的水西莊,那時就移來了原產墨西哥並由日本轉口進入我國的洋菊數十本。名品有「鵝鋪」、「鶴鱉」等,皆花大於盤。水西莊中除移栽洋菊外,本地菊花種植更盛,品種繁多。其中有一奇罕品種名「黃金印」,黃色而形狀呈方形,仿佛一顆金印,這是水西莊中特殊培育而成的名品菊花。與「黃金印」同樣有名的另一名品「芙蓉城」,亦為方形粉紅色菊花,是水西莊獨有的。可惜的是,這些名品花卉隨著水西莊的沒落而絕種,目前只有圖片供參考。
天津市園林局科技處高級工程師、處長王和祥說,這些資料已充分證明天津不僅是名符其實的「菊花之鄉」,而且栽培菊花的技術也屬全國領先。目前,技術人員正根據這些史料的記載,嘗試培育失傳的品種。
這些史料的發現證明了天津是「菊花之鄉」的歷史,為了讓「菊花之鄉」美名常在,天津一直都在努力培育新的菊花珍品。
近年來,本市水上公園園藝師葉家良、胡勇等採用適時摘芯和水法調控等方法,在菊花栽培中技高一籌,天津培育的「金線垂珠」「紅衣錦繡」「紫衣學士」「斜陽含影」「徐妃醉妝」「仙潭秋水」等品種在全國歷屆花展中廣受好評。目前,天津自己培育的603個大菊品種、106個小菊品種都是名貴品種,這些成績確立了天津在全國「菊花之鄉」的聲望。
責編: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