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0月14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張利)「快來瞧一瞧,這是純手工製作的!」連日來,每天下午5點開始,湖北商貿學院籃球場上趕集的學生就開始扎堆了,原來該校正在舉行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周活動——「商貿創意市集」。該實踐活動匯集了百餘件大學生的創意作品,打造了師生們的購物狂歡夜。
漢服、摺扇受學生追捧
記者看到,集市攤位上的各式創意作品琳琅滿目,有明信片、手機殼等小玩意,也有漢服、陶瓷等彩繪商品,還有款式別致的糕點和沙拉等食品。這裡出售的商品價格不算昂貴,但勝在精緻和設計獨特,價格一般在從10元到35元之間,最貴的一件是500元的手工配飾,色澤鮮豔,造型獨特。
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一名穿著自製漢服的攤主很是醒目,攤上各種雅致精美的手工配飾吸引了眾多同學試戴、購買。她是該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漢衣錦」的負責人何欣竺,會計學專業大三的學生。
何欣竺在大一時就幫商家設計漢服古典裝飾圖案,一幅插畫50元,不久後,她就開起了這家「漢衣錦」。「漢衣錦」工作室專門做漢服設計,同時也搭配配套手工飾品。兩年多來,何欣竺已製作近600款原創設計作品,連續兩年帶產品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及省賽,並多次取得佳績。
市集現場,何欣竺把創意作品中的每一幅古典圖案、每一句詩文的出處都說得清清楚楚,同學們爽快付款拿貨。經濟學院新生黃同學花200塊錢,挑選了一款原創熱縮片的繡球花胸針後,立馬佩戴起來,並連連稱讚:「感覺每一個細節都是用心去設計和製作的,無論是配色還是花瓣上的紋路都特別還原,日常佩戴也很方便,贈送的原創明信片也特別好看,希望小姐姐的工作室可以越來越好!」
現場售賣的摺扇也頗具特色。何欣竺介紹,摺扇之「扇」與「善」諧音,摺扇也寓意「善良」、「善行」,詮釋了中華民族善良、謙遜的優良品質。精美的手繪畫面與行雲流水的字跡相得益彰,個人收藏或是送人都很適合,這也為「漢衣錦」吸引了不少顧客。
「我個人很喜歡摺扇,山水畫給人一種閒適與寧靜的感覺,可以讓我身處逆境也能感受到平靜。」一位同樣身穿漢服的學生顧客這樣說道。
日營業額最高攤位超2000元
該校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薛果下課後,也趕緊來到創意市集上轉一轉,感慨地說:「以往每到畢業季,學生習作隨意處理,老師們都覺得非常可惜。現在有了這個集市,創意可以變成生意了。」
該校大三學生楊睿瑜在得知學校有市集活動時,趕快與一群熱愛公主風、制服風的同學緊鑼密鼓籌備起來。她決定售賣小女生喜歡的Lolita、JK制服手鍊和手工髮飾。這些貨品也都由她和團隊成員親手製作而成。
「市集第一天時,站在攤位前的我們總是有很多小顧慮,怕沒人喜歡,有點畏手畏腳放不開。但在我們的第一位顧客到來後,我們打消了這些疑慮。」楊睿瑜說,一個晚上,她團隊的營業額就達到了680元,更增強了她的信心。
還有一家美甲店從下午4點就開始營業了,從攤位設計到活動宣傳都安排得井井有條。該攤位負責人李旻晏說,擺攤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因為熱愛。她一直以來都非常熱衷美甲,想著如果有一天學校所有熱愛美甲的同學都是她親手做的美甲,那該多好。「讓更多人美起來」是她的夢想。
據該校創新創業學院解義龍老師統計,創意市集首日,營業額最高的攤位達到2000多元。整個實踐周結束後,營業額最高的團隊將獲得學院提供的驚喜獎品。
非遺烙畫義賣傳播公益
本次「創意市集」活動,除了生意,其實還有公益。記者看到,該校藝術與傳媒學院何逸菲同學的非遺烙畫十分引人注目。團隊成員手工烙畫,並將善款捐給慈善基金會,讓市集活動變成了一個小義賣活動,同時與烙畫體驗活動相結合,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在團隊成員的配合分工下,現場火熱,直至爆單,大量的2元、5元、10元通過騰訊公益二維碼湧入合作公益項目籌款,形成了愛的凝聚。
何逸菲說,在全校範圍內,其實沒多少人去了解過烙畫,但是通過這個創意市集,可以現場體驗繪畫,零基礎同學也都能很容易上手,「這也算是非遺文化傳播的成功,算是我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播發揮自己的一點力量吧。」
「想著我買畫的錢可以幫助貧困山區的小孩,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頓時覺得這個錢花得很值!」剛剛購買了一幅烙畫的該校管理學院學生蔡天賜說。為了感謝他的公益購買,何逸菲還特意給他送上了一雙烙畫筷子。
「大學生要創新創業,積累經驗和培養信心也重要。這個集市免費提供場地和設施,讓學生們零門檻、免費入市交易,還委派骨幹教師牽頭組織和指導,學生們非常喜歡。」該校副校長龍明濤說。
據悉,本次商貿創意市集由該校創新創業學院首次舉辦,活動將持續到10月18日。該校將根據此次實踐活動情況,不斷規範建設大學生創意市集,並將該學生活動納入建設常態化機制,以致力於打造成為該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標誌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