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奇石與其它各地奇石最大的不同,在於其它奇石在巖中即已具備作為奇石的主要觀賞要素,只要在自然環境中受風沙流水的修飾,皆可作為奇石觀賞。而長江奇石除芙蓉石、綠簾石、長江紅等少數品種外,在原石中基本不具備任何觀賞要素,絕大多數是在後天的漫長歲月中,依賴江水對巖石的層理、紋理、皮理恰到好處的磨蝕和浸染,保留了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圖案或形狀,稍有不及或磨蝕過度又還原為一枚沒有價值的普通卵石。這樣的特殊性就造就了長江奇石特別是長江國畫石與眾不同的特徵。
長江國畫石的突出優勢是圖案。長江奇石以長江國畫石為主,也有少量的以形、質、色為欣賞要素的象型石、色彩石、質地石等。但最重要、最突出、最具特色、最豐富多彩的還是長江國畫石。
長江國畫石涵蓋紋理成圖、層理成圖、浸染成圖、浮雕成圖、填充成圖等多種物理現象構成的平面圖案。畫面構圖具有再現物象和表現物象的不同形式,畫面大多富於「音樂節奏」和「文學韻感」。其特點是表現形式豐富,內容題材廣泛,圖案清晰明朗,對比強烈,構圖合理,生動傳神。觀賞內容非常豐富,具有自然風景,天象奇觀,人文歷史,飛禽走獸,名人高士,佛道神仙,花鳥蟲魚等等,或具象或意象的一切人類所感興趣的題材內容。國畫石的風格或寫意、或寫實,或象徵、或變形,或粗獷、或秀麗,或繁茂、或簡約,或曠遠、或冷逸,或古拙、或雄奇,或剛健、或柔媚,風格千變萬化,內容異彩紛呈。如圖 1《湖堤春曉》。
圖 1《湖堤春曉》金沙江石 22×20×8cm
長江國畫石的圖案、題材、內容、風格、氣質都體現出濃厚的文化味,以寧靜內斂的氣質,豐富深厚的內涵,讓人慢慢的品味。尤其在富有詩情畫意的國畫石上,有反映古今歷史人文的各種題材內容,如歷史文化名人、歷史事件、典故、隱士等;有再現名山大川、林泉幽境、南疆北國、歲寒三友等文人墨客吟唱酬和的題材內容。它不僅有飽經磨礪、渾樸堅貞的奇石品格,還從題材內容上反映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所追求的人格化象徵。
長江國畫石因其豐富的種類、題材、內容和表現形式所產生的深厚文化內涵,讓不同文化素養的人,可以從中讀出《周易》的哲理、儒學的中庸、道家的無為、釋家的禪意。不同藝術修養的人,可以從中賞出宋元山水的古意,西方油畫的透視,攝影藝術的真實,卡通圖形的童趣,壁畫斑駁的滄桑,現代藝術的抽象。長江國畫石奇特的圖案紋理,可以調動人的一切文化藝術積累,去詮釋、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如圖 2《金蟾納財》。
圖 2 《金蟾納財》 金沙江石 18×21×11cm
長江國畫石的精彩在於普通中的突出,自然中的偶然,平凡中的特殊。它粗樸的質地,是其圖案、內涵的載體,正如價值連城的宋元古畫,卻是畫在紙上的,其價值在畫不在紙。中國的賞石觀以人文為主,注重人格化象徵,借物特性喻人品格,如人們對梅、蘭、竹、菊、松、柏的讚美,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
質樸,是長江國畫石的品格,也是中華民族所追求的人格品質。長江國畫石不粉蝕、不虛假,天然質樸的本色正是它的品質特點,正是這種質樸,體現出誠實、真實、淡泊的真善美;正是這種質樸,表達了一種博大內涵的外在形式,是人們以石為鏡、以石為師、賞石悟石的交流對象。
長江國畫石的總體特色是外表秀美。長江國畫石卵圓狀的外觀,線條柔和,色彩沉靜,形體圓潤,外表良好的水洗度,精緻清晰的圖案紋理,形成秀美的總體特色。如圖 3《瑞兔獻寶》,這一點與中國的自然地理風貌和人文氣息的分布一脈相承;北方的山川雄渾磅礴,南方的風景清新明麗;北方人的性格粗獷豪放,南方人的氣質文雅靈秀。長江國畫石雖然少一點霸氣,卻多出幾分文氣和秀氣,雖無雄鎮廳堂的氣勢,但頗多文以載道的內涵。
圖 3《瑞兔獻寶》金沙江石 21×18×9cm
長江國畫石自然真實,不加任何修飾,不打磨、不上油,自然天成,手感舒適,不膩不燥,形態變化過渡自然,外形圓融秀潤。受日月精華之孕育,石表有自然的氧化層,色澤凝厚和諧,是奇石審美的要素之一。它歷經滄桑留下的皺褶、坑點、凹凸、裂痕,與石形和水洗度共同構成奇石的外貌,其圖案、色彩、質地、形體和水洗度組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如圖 4《驚濤拍岸》。
圖 4《驚濤拍岸》金沙江石 28×25×15cm
長江國畫石的這種自然外貌特徵,是其稀有性、不可再生性的防偽標識,是當今人們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珍貴藏品。
編 輯:頡佩佩
美 編:王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