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地處江蘇南部,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北倚長江,南濱太湖,東接蘇州,西連常州,京杭大運河從無錫穿過,素有太湖明珠之稱。
無錫,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的氣候,悠久的歷史等等,所以旅遊資源也是極其豐富,「太湖絕佳處」的黿頭渚自是去無錫的必到之處,趁著端午假期,去轉一圈。
黿頭渚開始。黿,有兩種意思,一是現實中有的一種鱉科動物,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另一則是龜頭龜身鳳爪鷹尾神之神黿形象。渚,三面環水的小島,黿頭渚的便是由此而來。
黿頭渚地方很大,可以分好幾條遊玩線路,可以選擇其中的一條,當然,也可以全部走一遍,畢竟每一處的曾經都有各自的獨特之處,但是這個就要有充足的時間和體力啦。我們這次走的是相對景點路線,主要是太湖仙島-太湖絕佳處-長春花漪-藕花深處-摩崖石刻。
因為黿頭渚比較大,所以建議坐景區觀光巴士或者觀光車,從黿頭渚的牌坊過去走幾步便是碼頭,從這裡坐船去太湖仙島,大概十幾分鐘的船程,二樓甲板上可以一覽太湖的絕美風光,即便是酷暑天,也是很值得一看,真的是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從船上下來,可以看到太湖仙島的牌坊,踏過牌坊,左右兩邊各有不同,右側有一些小動物的表現,帶小朋友的可以去看看,而左側就是整個仙島的重點啦。
走過長長的會仙橋,表示已經來到仙境,在會仙橋上可以看到姜太公端坐在湖中垂釣。
爬上一段臺階,便來到天街處這裡,這裡有一些無錫的土特產,比如惠山泥人什麼的。
天都仙府,仙島必去之處,這裡有一尊高達18米的玉皇大帝像,很是莊嚴壯觀,與之相對應的就是西王母的西華殿。很多民間故事影視作品中會說王母與玉帝為夫妻,實際正統道教神系中,王母乃先天陰氣凝聚而成,掌管崑崙,比玉帝出現的早。
在這裡亦可以看到太湖的美好。
從天都仙府下來便是大覺灣,這裡有著全國眾多景點的微縮版,比如龍門石窟的主要雕像,孔子問禮老子等,感覺還是蠻不錯的哦。
距離碼頭不遠處便是太湖絕佳處的牌坊,上面字跡為郭沫若所書。
穿過牌坊,恍然到了另一處美景之地,一片荷塘掩映在茂盛的櫻花樹下,典型的江南小調豁然就這麼出來了!
沿著櫻花樹道走過長春橋,便能看到吳地船文化縮影的七桅帆船。
相傳七桅帆船原是嶽飛水師戰船,嶽飛屈死風波亭之後,戰船改為漁船,士兵以打漁為生,此船速度極快,捕捉銀魚額主力船,是太湖流域船帆最多,體積最大的木質船隻~~
藕花深處,得名於李清照的「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是太湖邊上幽靜的一處園林,蜿蜒小溪,曲橋清流,荷葉亭亭,別有一番情趣。這裡的古典清幽與浩渺壯觀的太湖相映成趣。
這一片突出的礁石便是黿頭渚源頭啦,從這個角度看整個太湖風光一覽無餘。
繼續往前走有一處奇峰怪石環抱的天然大灣,在絕壁崖壁上有「橫雲」和「包孕吳越」六個字,乃是清末無錫縣令廖綸書寫。
「橫雲」是指湖中遠處回望黿頭渚,只見上下蒼蒼茫茫,水天一色,這一帶湖岸好似橫在半空中的一抹彩雲,在輕輕漂移。
「包孕吳越」形容太湖氣勢宏大,跨越江浙兩省,江浙兩省在2400年前主要是吳越兩國的疆域,太湖在其間,湖水澆灌了兩國的土地,使兩國百姓受益匪淺。太湖像偉大的母親以自己的「乳汁」哺育了吳越兒女。
黿頭渚的精彩其實遠不止這些,廣福寺啊,江南蘭苑,萬浪橋等等都有其獨特的地方,下次找個時間一定要在好好好的轉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