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自助遊的人誰會不愛南美洲呢?
厄瓜多的首都基多一直是我很嚮往的城市,它海拔2852米,是世界上海拔第二高的首都。
有趣的是,它距離赤道只有24公裡,但並沒有因此而常年炎熱,反而因為海拔高,變成了一座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年溫差最小的城市。
原創照片:俯瞰整個基多
基多原本是基圖印第安人的中心,基多在印第安語中的意思是「有人居住的地方」。
這座城市始建於11世紀,在15世紀時成為印加帝國的都城。1830年厄瓜多共和國成立,基多被定為首都。它經歷過1917年的地震,但仍然是拉丁美洲保存最好、變化最小的歷史中心。
基多的城市建設和自然環境巧妙地融為一體,是一座有著古老沉澱的城市,走在基多的街頭巷弄,這種古老的氣息和味道無處不在。
所以,早在1979年,基多就被評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原創照片:基多聖方濟廣場
原創照片:基多老城的街道
原創照片:基多老城裡的藝人
重點說說基多的兩個大教堂。
基多有一個孔帕尼亞耶穌大教堂(Church of the Company),它是整個城市最古老的教堂,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
它號稱整個南美洲的最美教堂——如此盛名,只要你走進去,就會點頭驚呼,它絕對是配得上這個頭銜!
這座教堂不光外觀繁雜細膩,內景也奢華輝煌。
據說裡面的天花板、祭壇和牆壁足足用了7噸多的黃金!真是驚人!
它是我在整個美洲見過的教堂裡最奢華的一個,最像歐洲那些超級奢侈的教堂。
原創照片:孔帕尼亞耶穌大教堂
原創照片:孔帕尼亞耶穌大教堂
然後就是本文的正主——基多大教堂(Bosilica del Voto Nacional)。
基多大教堂,又叫國家誓言大教堂,教堂面積非常大,是拉美最大的哥德式教堂。
1995年,基多大教堂升格為厄瓜多國家天主教堂。
站在門口,我覺得它有點像巴黎聖母院,只是精緻度差了太多。基多大教堂畢竟是新建築,做工也覺得粗糙很多——可惜,跑個臺,那麼美的巴黎聖母院著火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修復。
登塔樓需要買票,2美金一張,可以坐電梯到3層,之後走旋轉樓梯,到上面的樓梯和樓梯空間極為逼仄,但我們還是爬了上去。
塔樓高115米,可以俯瞰整個基多,是基多的制高點之一。
原創照片:基多大教堂
原創照片:入夜後的基多大教堂
原創照片:從基多大教堂看對面的麵包山
基多大教堂廣場上有一個小商店,店門口的毛線帽非常有意思——說它是帽子似乎不準確,更應該說是個毛線織的頭套,把整個頭蓋住,並有一部分能垂到胸前,只露出眼睛和嘴巴。它的顏色極為豐富:黃、橙、紅橙、紅、深藍、淺藍、綠、黑、白、灰等等,關鍵還在於樣子有趣,類似印第安人的一些面具。
這並非基多大教堂唯一有當地特色的東西。
原創照片:非常有印第安味道的帽子
基多大教堂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它外牆的滴水不是聖經裡的妖魔鬼怪,而是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四大動物:藍腳鰹鳥、軍艦鳥、海鬣蜥和象龜。
參觀完基多大教堂的第二天我們就去了加拉帕戈斯,這四種動物當然也都看過。
原本去加島我最想看的是象龜和軍艦鳥,但到了島上,我被藍腳鰹鳥深深吸粉,它成為我最愛的加島動物,沒有之一。
當然這是後話。
原創照片: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藍腳鰹鳥
基多大教堂的內部並未完工,就如此這般地放在那兒,永遠也不會完工。
因為按照初建時的傳說,完工日就是世界末日。
原創照片:簡易的鋼梯及周邊,也是未完工的意思
關注@老非2020,分享旅行。
文字原創首發,照片全部原創。
拒絕公眾號轉載,拒絕站外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