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在月中,年底棉襖扔」!什麼意思,難道今年過年不會太冷?

2020-12-18 更三農

「冬至在月中,年底棉襖扔」!什麼意思,難道今年過年不會太冷?

時間不停歇,冬至後天到!今年冬至具體時刻是在周六,早上6時23分!俗話說「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冬至是咱農村很傳統的一個節氣,不僅有些地方要返鄉祭祖,而對於其他村民來說,莫不過一碗熱乎乎的餃子了!在農村老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會凍掉耳朵」!也反映了農村的生活風貌,冬至這個特殊的節氣裡,近來村裡氣溫不斷的升高,今日最高氣溫達到了13℃,村裡會「看天」的文書大爺,有些心事重重,出於好奇,攀談起來,他說,最近天氣反常,要想了解過年冷不冷,還得聽聽咱農村的老俗語怎麼說!接著,它拋出了三句老話,大家認為有道理嗎?

一、冬至在月頭,天冷在年兜

村裡老人說,冬至這一天是數九的開始,俗話說,春打六九頭,而今年打春和除夕同日,因此老話說明年會是「寡婦年」,這其實是沒有道理的!對於過年冷不冷,老人說,如果冬至這一天在月初的話,那麼到了年底就會很冷,可惜今年不會!

二、冬至在月中,年底棉襖扔

冬至又稱為「一陽生」,這也是俗話「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的原因!在農村老人說,如果冬至這一天出現在了農曆的月中的位置,那麼過年的時候,穿件單衣就可以了,棉襖也可以收到衣櫥裡了,其實,也就是說,今冬過年不回太冷!對於今年來說,恰好是在月中!

三、冬至在月稍,要冷在三月

冬至在舊時也是一項重要的節氣,在古代「冬祭」大禮十分繁瑣,意義很大!這多是因為,冬至白晝增加,象徵著春季即將來臨吧!在農村,老人說如果冬至在月稍,今冬不會太冷,但是,到了開春後可能會出現寒冷,很有可能出現「倒春寒」!不過,今年冬至在月半,這倒也符合了厄爾尼諾襲來,今冬氣象偏暖的專家預測!

在農村,雖然如今的氣候與以往有了顯著的差異,但是,在很多村民看來,這些俗語雖然有些主觀性,卻仍是可以借鑑的,對於以上的三句俗語,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感謝大家的關注!

相關焦點

  • 冬至將至,「冬至在月中,天寒也無霜」啥意思,今年過年冷不冷?
    冬至節氣將至,「冬至在月中,天寒也無霜」什麼意思?19年春節天氣如何?老輩人常說「冬至不離十一月」,說的是冬至節氣一般但是在農曆十一月,而老祖宗還發現了,冬至在農曆十一月的時間不同,所預測的天氣情況也是不一樣的,其在農村裡也流傳著很多這方面的農諺,其中閩南、潮汕一帶則有著「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無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的說法,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老農民說這句農諺不僅可以預測冬季的冷暖,還能預測來年春節期間的天氣。
  • 俗話說:「冬至在月尾,春寒凍死狗」,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那麼今年的冬季會不會寒冷呢?農村有句俗語叫:「冬至在月初,後悔無火爐;冬至在月中,無棉也過冬;冬至在月尾,春寒凍死鬼」,這句話也是農村人根據冬至這一天的時間,來判斷冬季到底會不會寒冷,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啥意思?今年春節會冷嗎?
    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春節時會不會冷呢?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的意思是,如果冬至出現在月初的話,那麼今年的冬天會比較寒冷,不過最冷的時間段將會在春節前後出現。
  • 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是何意思?今年怎麼樣?
    所有這些都是根據冬至的日子,來預測一個冬天的天氣,應該說都是頗有道理的。「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從字面的意思來理解就是「如果冬至這個節氣發生在農曆的月初前幾天,那麼這個冬天在冬至到大寒是一個比較冷的冬天。」這是好長時間人們經過天時地利人和總結下來的經驗之談,也符合氣候氣溫。
  • 「冬至在月中,過年不結冰」!老農告訴你,過年冷不冷
    這不一大早上又開始念叨個不停,仔細聽了一下,原來是預測過年是冷還是暖呢!一起來看看吧。冬至在月中,過年不結冰。如果冬至在農曆月中的話,那麼過年的時候天氣就會比較暖和,一般不會出現結冰的情形。冬至在月半,夾襖也過年。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啥意思?過年天氣會怎樣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啥意思?過年天氣會怎樣關於俗語老話,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隨口來上幾句,但若是要針對某個節氣變化來說幾句經驗之談,可能就有些困難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太多的行業值得我們去分心和專注,故而一些時令俗語很多人就漸漸忘卻了,秉承著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宗旨,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幾句關於冬至的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還有不到三天一年一次的冬至日就又要來臨了,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
  • 2020年過年時在「幾九」,過年會不會太冷?
    我們不妨來算一算,2020年的大年初一是1月25日,2019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數九是從12月22日開始算起的,這麼說,按照九天為一個輪迴,今年的春節應該正好是在四九上。看到這裡,很多人一定說,糟了,今年過年是四九,那會不會很冷啊!其實,你想錯了!因為,今天過年是在四九的尾巴上,四九結束就只相差1-2天,只要迎來五九,天氣就會漸漸變得暖和啦!
  • 俗語「冬在頭,冷年兜」,今年冬天會冷麼?老話有道理嗎
    馬上就要到了冬至了,這冬至對於南方朋友們可能無所謂,但對於北方人來說,入冬至就是數九了,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冷嗎?「冬至在月頭」有何說法俗語「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俗語;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今年的冬至在月頭,那麼今年不出意外的話就會冷到年底了。
  • 冬至將至,農諺「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是啥意思?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農村諺語,這些農村諺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農村諺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諺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關於冬至節氣的諺語「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這句諺語的意思是什麼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要冷到年兜」,今年冬天會冷麼?
    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在農村,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煮餃子吃,老人們常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而在南方人們就會煮一些湯圓吃,主要就是通過這些熱乎的食物消除寒意。「冬至在月頭,要冷到年兜」什麼意思呢?
  • 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今年冬至在月初,過年冷不冷?
    俗語、民諺作為經驗中最樸實的存在,也最容易讓民間百姓接受。時逢寒冬,眼看著就要臨近年關,不知過年時天氣如何?不妨聽聽古人的經驗之談。一、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冬至日,乃是四時八節之一;一方面反映了自然節律的變遷,另一方面,在悠久的歷史中誕生出了極為豐富的人文內涵。作為節氣之一,冬至日同時也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農村老話「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2018年過年天氣將會如何?
    農村老話「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2018年過年天氣將會如何?大家好,歡迎閱讀娛樂美少女,我一直很關心科普類的大小事情,喜歡和大家一起探討有關科普類的話題,我將每天與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冷知識、科技、教育……有關科普類的話題,希望大家也可以每天和我積極互動。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啥意思?今年冬天會冷嗎?
    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是國人最傳統的節日,但是在古代,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冬至這一天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儘管現在人們對冬至節氣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視,但是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依然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至是什麼時候呢?今年冬天會冷嗎?
  • 冬至快到了,「冬至在月中,賣被買耕牛」,今年冬季是冷還是暖?
    導讀:冬至快到了,「冬至在月中,賣被買耕牛」,今年冬季是冷還是暖?時間真快,20220年馬上要結束了,而伴隨而來的二十四節氣也要到尾聲了。古人對於冬至節氣的看法是「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這裡說的終藏之氣是陰極而盛,而這個時候是夜最長的時候,而白晝的陽極才慢慢開始變長,轉而為陽極之盛。俗語「冬至在月中,賣被賣耕牛」這句話啥意思呢?
  • 「冬至在月頭,脫襖過寒冬」,冬季偏暖嗎?是不是暖冬
    這不,馬上到冬至節氣了,古人對於冬至節氣還是有很多俗語說法的,其中有些對於冬季天氣預測還是有很好的借鑑作用的。其中有句是「冬至在月頭,脫襖過寒冬」。古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說「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之極也。」這就是古人對於冬至的認識,說到冬藏之氣,也就是氣溫寒冷的氣息已經到了極致了,這也就是數九寒天的開啟。
  • 「冬至在月頭,脫襖過寒冬」,冬季偏暖嗎?是不是暖冬?
    導讀:「冬至在月頭,脫襖過寒冬」,冬季偏暖嗎?是不是暖冬? 這不,馬上到冬至節氣了,古人對於冬至節氣還是有很多俗語說法的,其中有些對於冬季天氣預測還是有很好的借鑑作用的。其中有句是「冬至在月頭,脫襖過寒冬」。
  • 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是什麼意思,今年的冬天有多冷?
    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是什麼意思,今年的冬天有多冷?現在已經進入了12月上旬,離「一九」還有半個多月的時間,而冬至的頭一天便是「一九」的節氣。上面說了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的含義,我們通過農村俗語再來了解一下今年的冬天有多冷?關於今年寒冷的農村俗語也是有很多的,我們這裡也有一段關於「一九」的一句諺語:「一九在月頭,大寒年夜交。一九在月中,天寒也無霜,一九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 冬至即將來到,為什麼老話說: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呢?
    我們這裡的農村老一輩人也有這樣的一個說法「冬至月初,賣被買牛,冬至月尾,賣牛買被,」。這些農諺俗語都是經過老一輩農人通過時間的積累總結出來的經驗,作為新農人我們更要注意這些俗語。今天是陽曆12月21日,陰曆十一月初七,也是2020年的冬至,由此可以看出屬於冬至月初,由此可見跟題主說的這句"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相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 「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月頭指什麼?今年冬天冷不冷?
    冬季關於冬至的諺語比較多,比如有一句俗語說「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從字面上意思解釋,如果冬至在月初,代表著冬天不會太寒冷,那麼今年冬天確實是這樣嗎?「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諺語是說,如果冬至發生在農曆的月初,那麼即使沒有禦寒的被子也不用發愁。
  • 22日冬至,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這是自古傳下來的習俗,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以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稱之為「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說的就是這個數九。冬至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也就來了。這個時候最為關注的就是冬季冷不冷了,畢竟太冷了還是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並且帶來諸多不便。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