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健
(上接3)而具有大眾消費的陳錦茶鋪,緊靠在鐵像寺北面的紅牆一側,戲臺下的一個大院壩裡,被密密麻麻的竹編圈椅所佔據,大多時候,那裡喝茶的人多得難以計數。在壩子的顯眼之處,立了兩個牌子,一曰:「餘生很長、何事慌張」;一曰:「常來談點大事的地方」;茶鋪廳中堂牆上,寫著一句極具浪漫的話,"這茶像極了愛情,什麼滋味這是",其含義之深,意味深長,將成都人喜聊天、愛喝茶,尋浪漫、慢節奏的生活方式詮釋得淋漓盡致!
水街裡的藝術空間不少,給人增添了很多的文化氣息,聽說文化人常去逛的,還是要數散花書院,潔塵的輕安,千高原以及西蜀畫院。
當我踏進東街頭正中位置,由流沙河先生題名,馬識途先生贈對聯的散花書院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張揚而充滿個性的書架,暖黃的燈光之下,精美的書架及架框裡的各種書籍與書架上方的雕刻乾花相伴,眾多看書人,在靜默而溫馨的書屋裡,吸吮著崇高的精神食糧,我則舉著相機悄悄地按了幾下快門後快速地退出書屋,生怕打擾了他們應有的寧靜。
走進集素食、家事、雅集、書品於一體的潔塵輕安,室內那舒適而高雅的裝飾與文化氛圍,令我這個匆匆過客進退兩難,還是硬著頭皮往裡走,聽到屏風隔斷的大廳裡有人細聲細語在講述著什麼?繞過屏風一看,果然有老師在給學生們授課,聽工作人員說,老師在講授視覺藝術方面的課程。聽罷,我則悄然離開。
由潔塵的輕安順河而下,走到水街的南廣場,便能看見千高原,千高原的大門關閉著,我則好奇地推門而入,裡面的工作人員正在忙祿地布置即將於不日開室的成都市油畫展。千高原很大,共三層樓,一樓和三層為展室,二樓為工作室和會議室。聽工作人員說,他們每年要出展六次,展出內容有繪畫、書法、攝影、影視作品、雕塑作品等等,讓不同的文化產品在這裡得到廣泛傳播。
千高原對面是西蜀畫院,據說西蜀畫院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宮辦畫院,最早成立於五代時期的後蜀。西蜀畫院左前方,即南廣場入口處的右側,立了一個仿古式棕紅色石條標牌,書有「X泰山石敢當」六個大字,標牌上的第一個字,在漢字庫和字典裡查無此字,很納悶。不過,石牌上後三個字"石敢當"即為「平安瑞祥」之意。然而,那木質雕刻,飛簷翹角,透視著古建築風格的西蜀畫院,在日光的照射下,方顯出低調中的奢華。
水街的光芒輻射到了水街西邊那一街之隔的商賈之地,水街點燃了商家們經營的火種,於是,藉助水街之力,那裡雲集了眾多茶館、灑吧、餐館和娛樂場所等,為水街的興旺也起到了有力的助推。
每當夜幕降臨,水街又成了另一番景象,肖家河兩岸便成了光影的世界,靈動的水波與兩岸的光影一起複製了一個異樣的水街。就連灑在地上的水裡的燈影子,仿佛都嵌入了水的風味,讓你感悟水波的溫柔。
水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會給你留下美好的記憶。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