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邦塗料背後的大股東——吳德南集團的全球戰略

2020-12-24 慧聰塗料網

3月1日,日本立邦控股有限公司(NipponPaint)宣布,將接受最大股東、新加坡吳德南集團提出的調整董事會席位的提案。立邦塗料控股株式會社的會長(董事會主席)將由領導吳德南集團、現任立邦董事的吳學人出任!

作為國內塗料巨頭之一,立邦集團的動態吸引著行業眾多人士的注意,此消息一出,也讓立邦背後一直保持低調的日塗控股和吳德南集團浮出水面。特別是鮮少露面,但卻與立邦塗料的發展息息相關的吳德南集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立邦背後的吳德南集團。

嶄露頭角

說到吳德南集團,繞不開一個重要人物——從貧窮子弟到百億富豪,靠一桶油漆成新加坡首富的立時集團創辦人和立邦品牌草創者吳清亮。吳清亮祖籍潮州,1926年在新加坡出生。小時候家境貧寒,14歲就開始在社會上打工。21歲開始做起油漆生意,通過收購廢棄塗料再淨化加工,慢慢做出了一些名氣,並調製出自己的鴿牌(Pigeon)油漆。度過了艱難的創業期後,吳清亮生意逐漸走上了正軌。1955年,吳清亮在新加坡建立起自己的第一家塗料商店,隨後獲得了日塗控股的經銷授權,並在4年之後成為日塗控股在新加坡的代理商。

1962年,由吳清亮掌控的吳德南集團與日塗控股一起合資成立了立時集團。吳德南集團與日塗控股分別持有60%和40%股權。隨後,立時集團的首家工廠新加坡生產工廠開始運作,主要生產「NipponPaint」品牌的建築塗料產品(此時,「立邦塗料」尚未命名)。

此後,立時集團得到快速發展,陸續在周邊國家和地區開設工廠,業務橫跨1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2年,立時集團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並啟用「立邦塗料」這一中文品牌。據吳德南集團創始人吳清亮解釋,由於立邦考慮進入中國時正值中國和新加坡建交外交關係初期(中國和新加坡1990年建交),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事件而取名「立邦」,意為「建立邦交」。立邦塗料進入中國之後,發展迅猛,逐漸成為中國塗料行業的領導品牌。

資本布局

1974年,吳清亮出資在香港設立日本油漆(東南亞)集團有限公司,在1976年11月定名為立時集團國際有限公司。立時國際作為統括與日塗合資公司的持股者而存在。此後,吳學人作為吳清亮的接班人出現。

2006年5月29日,日塗控股發布公告稱,其與吳德南集團達成協議,計劃從2006年10月開始直到2010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對11家立邦系企業的「子公司化」。作為交換條件,日塗控股允許吳德南集團方面在日塗控股的持股比例最高可以增加至10%。當時吳德南集團通過實際控制人吳清亮家族在英屬維京群島設立的公司第一工業持有日塗控股不足5%的股權。

隨後,日塗控股先後完成了對泰國立邦、菲律賓立邦、亞洲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設在臺灣)、立時化學有限公司(設在韓國)的「子公司化」。但在2008年底,吳德南集團通過第一工業將其在日塗控股的持股比例從不足10%增加至14%以上,打破了「最高10%」的約定,使得這一協議半途而廢。因此,包括立邦中國、廣州立邦、立邦成都和立邦香港在內的另外7家立邦系企業,都沒在此次「子公司化」計劃中完成。

2013年,吳德南集團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立時國際向日塗控股發出收購後者8000萬股股票(約佔30%的決議權)的提案書,但這一計劃也未能成行。在雙方的溝通之後,吳德南集團方面表示不希望該收購案上升為雙方抗衡的層面,因此於同年3月撤回了收購提案。

2014年初,日塗控股跟吳德南集團在日本大阪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雙方剛剛達成的協議:日塗控股同意通過第三方定向增資的方式向吳德南集團方面(包括吳德南集團的相關企業)發行6000萬股新股;由此所募得的資金,將用於提高日塗控股在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三地的8家立邦系企業(包括之前日塗控股未能完成「子公司化」的7家)的出資比例至51%,使這8家企業「子公司化」,成為日塗控股的子公司。

至此,日塗控股在立時集團股權佔比為51%,吳德南集團佔比為49%,日塗控股取得了在立時集團的實際控制權。但同時,吳德南集團通過立時國際接受日塗控股增資發行6000萬股新股,加上此前立時國際接手的來自第一工業轉讓的日塗控股股權,吳德南集團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日塗控股幕後第一大股東的地位(不參與實際經營)。

2018年1月19日,吳德南集團向日塗控股發出股東提案書,要求日塗控股在3月底舉行的例行股東大會上「除吳學人之外再安排5名董事」。雖然已經持有立邦塗料39%的股份,處於相對控股地位,但吳德南集團目前在立邦塗料7個董事會席位中只有1席,而其公司章程規定了董事會人數上限為10人,如果吳德南集團的提名在股東大會上獲得通過,意味著作為第一大股東的吳德南集團在立邦塗料董事會佔據了多數席位。

以全球市場為目標

1994年底,吳清亮的事業已擴展到金融、銀行、電子、百貨公司、醫院、房地產等多達300多家公司,並且經營得很成功,但他賣掉絕大部分公司,將資金回籠,重新集中投入到塗料行業。其中,吳清亮投資的電子公司OnlyIndustry,曾經為蘋果等幾大知名電腦品牌做代工,業務正蓬勃發展,但吳清亮很清楚,只做代工,沒有自己的品牌難以自立,只有在塗料行業打造出知名品牌才能獲得長期的發展。於是在2000年,他以16億新幣斷然賣掉OnlyIndustry整個公司,並將這筆資金投入到立邦塗料中。

此後,吳清亮的接班人吳學人更是表明了其重點經營塗料業務的方針,將經營資源集中於塗料業務。2014年9月3日,立邦發布品牌升級,從塗料製造商升級為全方位塗料服務商,進一步提升了服務在立邦雙體系中的地位,也顯示出吳德南集團深耕亞太市場的戰略部署。

在與日塗控股多年的博弈中,吳德南集團出讓部分立邦集團股份,讓日塗控股成為立時集團的大股東。但同時,吳德南集團增加立時國際在日塗控股的股份,兩部分的股份累計起來,吳德南集團實際上還是立邦中國市場最大的股東和權益者。此外,吳德南集團也成為日塗控股的最大股東,獲得了鏖戰全球塗料市場的門票。

相關焦點

  • 多樂士集團擬以38億澳元出售給立邦塗料
    立邦漆的母公司為日塗控股,而日塗控股實際大股東和控制人是吳德南集團,去年吳德南集團接班人吳學人繼續履行前輩戰略布局,集中火力發展塗料產業。因此,立邦近幾年在塗料產業收購動作十分頻繁。2013年12月,立邦中國以2.45億元「地坪漆王國」秀珀化工的57%股份。2014年1月15日立邦漆收購德家朗駱駝(DGLCAMEL)旗下的歐龍漆(OPEL)。
  • 立邦塗料擬約27億美元收購多樂士集團
    立邦漆的母公司為日塗控股,而日塗控股實際大股東和控制人是吳德南集團,去年吳德南集團接班人吳學人繼續履行前輩戰略布局,集中火力發展塗料   2016年至2017年,立邦中國完成對家具漆領袖型企業長潤發塗料集團的實際控股。   2017年11月,立邦塗料收購漳州鑫展旺化工有限公司以及廈門市鑫展望汽車材料有限公司的收購。後者兩家公司專注汽車漆的研發生產。   2018年11月29日報導,日本立邦控收購「上海麥加塗料有限公司」和「麥加塗料(南通)有限公司」。
  • 澳洲多樂士集團擬以38億澳元出售給立邦塗料
    7月31日,澳大利亞最大的塗料製造商多樂士集團(DuluxGroup)宣布其4萬名股東中以壓倒性的投票贊成該公司以38億澳元(約合27億美元)價格出售給塗料巨頭立邦塗料(Nippon Paint)。多樂士集團已經向澳大利亞聯邦法院申請在2019年8月6日的聽證會上批准該方案。
  • 【速報】立邦要「變天」:日本資本將100%持股立邦體系
    簡稱日塗控股)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舉行線上新聞發布會,公布其跟新加坡吳德南集團(Wuthelam Holdings Limited)之間達成新的股權「交換」協議的信息。日塗控股公告截圖。該公告總長達31頁根據日塗控股同時發布的資料,在當天早些時候舉行的股東會議上通過了相關決議,並與吳德南集團方面籤訂協議。
  • 立邦工程塗料首次提出百億銷售目標,但「未來目標不止百億」
    12月16日至12月18日,2020年立邦中國工程事業合作夥伴峰會在杭州舉行。會上,立邦工程首次提出了百億銷售目標,但同時又表示「邁向星辰大海的徵途,我們未來的目標不止百億」。作為國內最大的塗料企業,立邦中國近年來在工程漆業務方面也取得不俗的成績,10年間增長了近二十倍,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工程塗料品牌。
  • 2020年1-10月塗料行業的收購大事件!
    在化工行業中,全球的化工企業收併購活動有進一步復甦跡象,包括巴斯夫、杜邦等化工巨頭折價賣廠,大宗交易數量增加,而中小企業被加速淘汰,退出市場。塗料行業今年的收購活動也是賺足了人們的眼球,前有吳德南集團斥資850億元收購立邦漆,後有晨陽水漆遭遇破產危機卻又兩度拒絕35億元收購,在這一起起收購案中,塗料行業的市場格局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變化,下面艾塗邦小編整理了2020年1月至10月塗料行業的重大收購案例。
  • 立邦收購門
    縱觀塗料商場,不乏大魚、小魚,大魚吃小魚的故事也時刻在上演,而立邦中國不得不說是最突出的那條大魚。立時集團1988年獲得在中國市場的經營許可。1992年,立時集團在中國設立公司,宣布進入中國市場。「Nippon」的中文名稱「立邦」便由吳德南集團創始人吳清亮在此時所起,據其解釋取義為「建立邦交」。
  • 立邦新任CEO田中正明採訪實錄:透露了野心和布局
    9月20日,立邦塗料母公司——日本塗料控股株式會社(NipponPaint Holdings )在大阪總部舉行了關於代表理事變動的媒體發布會,集團代表取締役會長田中正明以及代表取締役社長兼CEO田堂哲志出席了媒體發布會,並接受了現場記者的採訪。
  • 立邦塗料重大人事變動 新CEO田中正明走馬上任
    慧聰塑料網訊:立邦塗料控股株式會社(NipponPaintHoldings)(下面簡稱「立邦塗料」)於2019年9月20號發布公告稱:為加速開展全球事業,進一步加強治理,現調整部分理事的職務。相關公告據了解,立邦塗料曾於2019年2月27日發布公告稱:在當天召開的董事會上已確定了董事長(代表取締役會長)的調整。公司將任命田中正明為集團董事長。
  • 立邦中國終止收購麥加塗料
    10月4日,立邦塗料控股株式會社發布《關於取消中國工業塗料生產商股票收購的通知》。 通知顯示,立邦投資有限公司決定終止收購麥加塗料股份,取消股份收購對本公司綜合業績的影響很小。據慧正資訊了解,立邦投資有限公司(簡稱「立邦中國」)於2018年11月29日與麥加塗料上海進行合作籤約。協議約定,立邦中國將收購麥加塗料有限公司以及麥加塗料(南通)有限公司(統稱「麥加塗料」)70%的股份,以全面進入中國貨櫃和風力發電設備的塗料市場。
  • 最新財報,立邦塗料、佐敦、嘉寶莉等銷量大增!
    日前,立邦塗料、佐敦、CMP、迪古裡拉、嘉寶莉地坪漆、帝斯曼等多家塗料企業相繼發布2019年財報信息。上周,艾塗邦發布了8家塗料企業財報文章。【8家塗企2019年度財報公布!阿克蘇諾貝爾、宣偉、艾仕得、亞士創能、東方雨虹等淨利大增!】
  • 從立邦透視2019如何在塗料行業洗牌中衝出突圍
    亮點一:點亮智能製造,刷新工業4.02018年,在「中國製造2025」政策的引導下,國內塗料行業掀起了智能製造的建設熱潮。10月,立邦塗料(湖北)有限公司工廠正式開業。立邦引入全球領先自動化生產系統,打造環保高效自動生產線,鑄就生產廠房標杆,並建立了高效的自動立體倉儲系統,實現自動出入庫,成為第一個智能化倉儲系統,開啟智能製造工業4.0時代!
  • 麥子禾:立邦VS多樂士對標分析!
    雖然阿克蘇諾貝爾(多樂士母公司)在全球塗料行業的排名仍高於日塗控股(立邦中國母公司),但立邦在亞洲市場的表現要好於多樂士,立邦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勢頭要優於多樂士,這是為什麼呢。對標立邦和多樂士,在過去的十年裡,兩者在戰略路徑、業務選擇、品牌運作、產品選擇、渠道拓展和服務提升等方面存在哪些差異,對於大多數發展中的企業來說,又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鑑。
  • 立邦塗料+澳洲多樂士 這是怎樣的一個組合
    4月17日,立邦塗料宣布擬以3005億日元(37.56億澳元)收購多樂士集團有限公司(DuluxGroup Limited,以下簡稱「澳洲多樂士」)。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澳洲多樂士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這是一家怎樣的公司?如何吸引立邦的注意?與阿克蘇諾貝爾旗下的多樂士有何關係?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家澳洲多樂士。
  • 立邦塗料_投資機構_投資界
    機構介紹 立邦中國隸屬於新加坡立時集團
  • 立邦塗料參建世界第九、中國第五高樓中信大廈「中國尊」
    為避免施工、選材、系統結構不當導致的高層建築外立面開裂、漏水等安全隱患,「中國尊」高層外牆塗料部分應用立邦抗裂性能強的彈性塗料,配合抗裂牆寶三合一,以韌性為牆面覆蓋一層安全耐用的保護飾面。在「中國尊」的頂層停機坪,由於特殊的位置高度,對耐候性能要求較高。
  • 日本立邦將收購兩家中國塗料公司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11月29日報導,日本立邦控股(Nippon Paint HD)最早將於2019年初收購中國的2家塗料公司。兩家公司生產面向風力發電設備和貨櫃等工業產品的塗料。立邦在中國建築塗料市場上的份額居首位,但是工業用塗料的銷售規模較小。該公司計劃通過收購當地企業豐富在中國市場上的收益源。
  • 關西塗料終於意識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作為日本第二大塗料企業,現在它日塗控股(立邦母公司)之間的差距「就差一個中國市場」在這種背景下,關西塗料開始將目光更多地轉向中國市場——在它同期發布的發展戰略當中,中國市場第一次被列為一個重要的市場領域並多次提及;一改過去在中國市場主要開展汽車塗料業務,其他業務領域的進入計劃也已經被關西塗料提上議事日程。
  • 立邦贊助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背後的陽謀
    在本屆大賽86個比賽項目當中,有一個項目與塗料直接相關——油漆與裝飾;而比賽中所用的塗料,又毫不意外地指向中國塗料界的佼佼者立邦。作為本屆大賽的高級合作夥伴之一,立邦此舉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通過這場萬眾矚目的職業技能大賽,宣傳立邦品牌與產品;但作為一個深耕中國塗料市場近30年的品牌,立邦又很精明,其背後隱藏的是面向未來塗料市場競爭鞏固自身優勢的前瞻性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