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日本立邦控股有限公司(NipponPaint)宣布,將接受最大股東、新加坡吳德南集團提出的調整董事會席位的提案。立邦塗料控股株式會社的會長(董事會主席)將由領導吳德南集團、現任立邦董事的吳學人出任!
作為國內塗料巨頭之一,立邦集團的動態吸引著行業眾多人士的注意,此消息一出,也讓立邦背後一直保持低調的日塗控股和吳德南集團浮出水面。特別是鮮少露面,但卻與立邦塗料的發展息息相關的吳德南集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立邦背後的吳德南集團。
嶄露頭角
說到吳德南集團,繞不開一個重要人物——從貧窮子弟到百億富豪,靠一桶油漆成新加坡首富的立時集團創辦人和立邦品牌草創者吳清亮。吳清亮祖籍潮州,1926年在新加坡出生。小時候家境貧寒,14歲就開始在社會上打工。21歲開始做起油漆生意,通過收購廢棄塗料再淨化加工,慢慢做出了一些名氣,並調製出自己的鴿牌(Pigeon)油漆。度過了艱難的創業期後,吳清亮生意逐漸走上了正軌。1955年,吳清亮在新加坡建立起自己的第一家塗料商店,隨後獲得了日塗控股的經銷授權,並在4年之後成為日塗控股在新加坡的代理商。
1962年,由吳清亮掌控的吳德南集團與日塗控股一起合資成立了立時集團。吳德南集團與日塗控股分別持有60%和40%股權。隨後,立時集團的首家工廠新加坡生產工廠開始運作,主要生產「NipponPaint」品牌的建築塗料產品(此時,「立邦塗料」尚未命名)。
此後,立時集團得到快速發展,陸續在周邊國家和地區開設工廠,業務橫跨1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2年,立時集團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並啟用「立邦塗料」這一中文品牌。據吳德南集團創始人吳清亮解釋,由於立邦考慮進入中國時正值中國和新加坡建交外交關係初期(中國和新加坡1990年建交),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事件而取名「立邦」,意為「建立邦交」。立邦塗料進入中國之後,發展迅猛,逐漸成為中國塗料行業的領導品牌。
資本布局
1974年,吳清亮出資在香港設立日本油漆(東南亞)集團有限公司,在1976年11月定名為立時集團國際有限公司。立時國際作為統括與日塗合資公司的持股者而存在。此後,吳學人作為吳清亮的接班人出現。
2006年5月29日,日塗控股發布公告稱,其與吳德南集團達成協議,計劃從2006年10月開始直到2010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對11家立邦系企業的「子公司化」。作為交換條件,日塗控股允許吳德南集團方面在日塗控股的持股比例最高可以增加至10%。當時吳德南集團通過實際控制人吳清亮家族在英屬維京群島設立的公司第一工業持有日塗控股不足5%的股權。
隨後,日塗控股先後完成了對泰國立邦、菲律賓立邦、亞洲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設在臺灣)、立時化學有限公司(設在韓國)的「子公司化」。但在2008年底,吳德南集團通過第一工業將其在日塗控股的持股比例從不足10%增加至14%以上,打破了「最高10%」的約定,使得這一協議半途而廢。因此,包括立邦中國、廣州立邦、立邦成都和立邦香港在內的另外7家立邦系企業,都沒在此次「子公司化」計劃中完成。
2013年,吳德南集團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立時國際向日塗控股發出收購後者8000萬股股票(約佔30%的決議權)的提案書,但這一計劃也未能成行。在雙方的溝通之後,吳德南集團方面表示不希望該收購案上升為雙方抗衡的層面,因此於同年3月撤回了收購提案。
2014年初,日塗控股跟吳德南集團在日本大阪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雙方剛剛達成的協議:日塗控股同意通過第三方定向增資的方式向吳德南集團方面(包括吳德南集團的相關企業)發行6000萬股新股;由此所募得的資金,將用於提高日塗控股在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三地的8家立邦系企業(包括之前日塗控股未能完成「子公司化」的7家)的出資比例至51%,使這8家企業「子公司化」,成為日塗控股的子公司。
至此,日塗控股在立時集團股權佔比為51%,吳德南集團佔比為49%,日塗控股取得了在立時集團的實際控制權。但同時,吳德南集團通過立時國際接受日塗控股增資發行6000萬股新股,加上此前立時國際接手的來自第一工業轉讓的日塗控股股權,吳德南集團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日塗控股幕後第一大股東的地位(不參與實際經營)。
2018年1月19日,吳德南集團向日塗控股發出股東提案書,要求日塗控股在3月底舉行的例行股東大會上「除吳學人之外再安排5名董事」。雖然已經持有立邦塗料39%的股份,處於相對控股地位,但吳德南集團目前在立邦塗料7個董事會席位中只有1席,而其公司章程規定了董事會人數上限為10人,如果吳德南集團的提名在股東大會上獲得通過,意味著作為第一大股東的吳德南集團在立邦塗料董事會佔據了多數席位。
以全球市場為目標
1994年底,吳清亮的事業已擴展到金融、銀行、電子、百貨公司、醫院、房地產等多達300多家公司,並且經營得很成功,但他賣掉絕大部分公司,將資金回籠,重新集中投入到塗料行業。其中,吳清亮投資的電子公司OnlyIndustry,曾經為蘋果等幾大知名電腦品牌做代工,業務正蓬勃發展,但吳清亮很清楚,只做代工,沒有自己的品牌難以自立,只有在塗料行業打造出知名品牌才能獲得長期的發展。於是在2000年,他以16億新幣斷然賣掉OnlyIndustry整個公司,並將這筆資金投入到立邦塗料中。
此後,吳清亮的接班人吳學人更是表明了其重點經營塗料業務的方針,將經營資源集中於塗料業務。2014年9月3日,立邦發布品牌升級,從塗料製造商升級為全方位塗料服務商,進一步提升了服務在立邦雙體系中的地位,也顯示出吳德南集團深耕亞太市場的戰略部署。
在與日塗控股多年的博弈中,吳德南集團出讓部分立邦集團股份,讓日塗控股成為立時集團的大股東。但同時,吳德南集團增加立時國際在日塗控股的股份,兩部分的股份累計起來,吳德南集團實際上還是立邦中國市場最大的股東和權益者。此外,吳德南集團也成為日塗控股的最大股東,獲得了鏖戰全球塗料市場的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