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玉鵬 陝鐵院
前面和大家交流了一個話題,那就是作為宣傳工作者,要樹立一種「進入角色」意識。
也就是說,我們要對自己的崗位認知加深理解,並付諸實踐。只有明白了自己的「角色」是什麼,才能談工作中到底應該做什麼。這是做好宣傳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有了這個基礎,我們需要思考,宣傳工作應該怎麼做,才能做好?這也是我們今天要交流的一個話題。
正如標題所說,我認為,做好宣傳工作,要有一種刷「存在感」的敏銳意識。
可能有些人看到這個詞,會有疑惑:刷「存在感」在生活和工作中似乎是貶義詞吧,你是不是用錯地方了?
在這裡,我要明確的說,這裡的刷存在感,是有所指的,和我們的常規理解有很大的差別。
宣傳工作者刷「存在感」,在哪裡刷,刷什麼?這裡面大有深意!
我覺得,要在以下四個層面刷好存在感:
第一,在基層一線刷好「存在感」。作為高校的宣傳人員,聚焦學校的重大發展事件,這肯定是我們的主業,更是宣傳報導的一條主線。同樣,我們要深刻理解到,組成學校有序運轉、推動學校良性發展的是各個基層部門,比如二級學院和職能部門,這些單位發生的各類事件,應當是我們構成我們宣傳內容的全要素,也往往是我們捕捉宣傳閃光點的絕佳平臺。
作為宣傳人員,要多到基層部門去刷刷存在感,了解他們的現實狀況,傾聽他們的心聲想法,關注部門的發展態勢,並挖掘有用的宣傳素材。和基層部門多走動、常打交道,也能從受眾的角度,發現宣傳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幫助我們更好的改進宣傳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宣傳工作水平。
第二,在各類師生活動現場刷好「存在感」。宣傳人員既要將鏡頭對準學校的宏大敘事,同時,不能忽視甚至是忘記師生日常校園活動以及生活內容。
要主動走進師生群體,走近日常活動,去現場捕捉有趣有味有意義的鮮活素材,去感受校園平凡人身上發生的那些平凡事兒。要避免坐而論道,紙上談兵,自說自話,要讓宣傳的內容有溫度、宣傳的內涵有張力。
第三,在媒體朋友那裡刷好「存在感」。做好宣傳工作,決不能坐井觀天,封閉自我。要走近媒體朋友,結識媒體記者,建立良好的關係。
要多和媒體朋友交流教育話題,了解他們的關注熱點和用稿需求,同時,針對性的把學校發生的一些師生故事、典型事件發給他們,供他們選用。在這個過程中,既為媒體朋友搭建一個了解學校,關心學校、支持學校的一個渠道,也深化了雙方的交流。
第四,在主流媒體平臺上刷好「存在感」。我們現在強調的是大宣傳的意識,也就是全員宣傳、全方位、全過程宣傳。在人人都是宣傳員的形勢下,作為專職的宣傳人員,更要強化自己的宣傳意識。
要主動「亮劍」,將採寫挖掘的學校作品,常態化見報媒體,使得學校的各項工作能夠為社會所熟知,增強學校的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