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的一大興趣就是探尋古蹟,在我國疆域遼闊,地大物博,有繁多的遺蹟。 有北京的圓明園遺址公園,吉林集安高句麗遺址公園,江蘇鴻山遺址公園,浙江良渚遺址公園和陝西秦始皇陵遺址公園等上百個遺址公園。
在這些考古遺址公園中,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力壓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圓明園遺址公園等眾多遺址公園,榮登榜首。我們知道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指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遊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國性示範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它位於奧林匹克公園南側,地跨朝陽區、海澱區。2003年9月全面建成。公園呈東西向帶狀。元大都城北城牆建於至元四年(1267),原長6 730米,現存遺蹟是明永樂年間所棄大都北半部的城牆殘跡,有豁口9處。
20世紀80年代初籌建城垣遺址公園。園內廣場北端有石碑,正面為「元大都城垣遺址」碑記。2003年4月對公園進行改造,改造設計方案以元代歷史為主線,充分體現生態景觀。
海澱段有「城垣懷古」、「薊門煙樹」、「薊草紛菲」、「銀波得月」、「大都建典」、「水關新意」、「鞍韁盛世」、「燕雲牧歌」8個景區,朝陽段有「元城新象」、「大都鼎盛」、「龍澤魚躍」、「兩都巡幸」、「四海賓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輝」、「水街華燈」、「角樓古韻」9個景區。
其中在「大都鼎盛」景區內設有一組群雕,包括元世祖忽必列、馬可·波羅、郭守敬、黃道婆等19座名人雕塑。改造後的公園兼具減震防災應急避難功能。
元大都遺址作為北京城市文明發展的見證和實物遺存,是研究北京城址變遷的重要實跡,對於北京市文化歷史的探源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並且是北京市建成的第一個人文奧運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