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遺址公園排行榜,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排名第一,還別不服

2020-12-11 騰訊網

旅遊的一大興趣就是探尋古蹟,在我國疆域遼闊,地大物博,有繁多的遺蹟。 有北京的圓明園遺址公園,吉林集安高句麗遺址公園,江蘇鴻山遺址公園,浙江良渚遺址公園和陝西秦始皇陵遺址公園等上百個遺址公園。

在這些考古遺址公園中,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力壓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圓明園遺址公園等眾多遺址公園,榮登榜首。我們知道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指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遊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國性示範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它位於奧林匹克公園南側,地跨朝陽區、海澱區。2003年9月全面建成。公園呈東西向帶狀。元大都城北城牆建於至元四年(1267),原長6 730米,現存遺蹟是明永樂年間所棄大都北半部的城牆殘跡,有豁口9處。

20世紀80年代初籌建城垣遺址公園。園內廣場北端有石碑,正面為「元大都城垣遺址」碑記。2003年4月對公園進行改造,改造設計方案以元代歷史為主線,充分體現生態景觀。

海澱段有「城垣懷古」、「薊門煙樹」、「薊草紛菲」、「銀波得月」、「大都建典」、「水關新意」、「鞍韁盛世」、「燕雲牧歌」8個景區,朝陽段有「元城新象」、「大都鼎盛」、「龍澤魚躍」、「兩都巡幸」、「四海賓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輝」、「水街華燈」、「角樓古韻」9個景區。

其中在「大都鼎盛」景區內設有一組群雕,包括元世祖忽必列、馬可·波羅、郭守敬、黃道婆等19座名人雕塑。改造後的公園兼具減震防災應急避難功能。

元大都遺址作為北京城市文明發展的見證和實物遺存,是研究北京城址變遷的重要實跡,對於北京市文化歷史的探源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並且是北京市建成的第一個人文奧運景觀。

相關焦點

  • 元大都遺址公園 穿越700多年前的北京
    忽必烈結束了自北宋末以來多年的封建分裂割據的狀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元朝。元大都始建於元代至元四年(1267年),以瓊華島(今北海)為中心興建宮城、皇城、壇廟等。至元九年(1272年)命名為大都,在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才全部竣工,周長28.6公裡。元大都不是舊城改造,而是在金中都東北部,完全避開金中都另建都城。這在北京建都的幾個朝代中都是如此,金中都也同樣避開了遼南京原來都城舊址。這是為何?因為要推倒重來,表達了一種不重蹈覆轍的決心。
  •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說它陌生,是因為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短的王朝,只統治了中國90多年,而且並沒有什麼突出的文化。再加上它是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對我們來說就覺得很陌生了。由於元代距今也有700多年了,能夠留下的建築非常的少,小編今天來到的是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 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遺蹟眾多、秋色醉人、晨跑、遛彎的生態園林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簡介元大都城垣(土城)遺址公園呈狹長帶狀,全長9公裡,跨朝陽、海澱兩區。公園中「薊門煙樹」、「大都建典」、「古垣新韻」、「大都盛典」和「龍澤魚躍」五大節點把朝陽段和海澱段連接起來,從西到東展示了元大都至今北京城市700多年的發展脈絡。
  • 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遺蹟眾多、秋色醉人、晨跑、遛彎的生態園林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簡介元大都城垣(土城)遺址公園呈狹長帶狀,全長9公裡,跨朝陽、海澱兩區。公園中「薊門煙樹」、「大都建典」、「古垣新韻」、「大都盛典」和「龍澤魚躍」五大節點把朝陽段和海澱段連接起來,從西到東展示了元大都至今北京城市700多年的發展脈絡。
  •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昔日城垣遺址今日花海綠洲
    攤開北京地圖,在中北部有一條與北三環並行的「綠帶」,它就是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曾經這裡是元大都的北城牆,後隨歷史變遷而廢棄。如今,它將古都風貌和現代文明融為一體,成為北京城區最大的帶狀經典公園,以綠水繁花等美景迎接八方來客。
  • 元大都遺址公園賞海棠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是在元大都土城遺址上建造起來,西起學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黃亭子,折向東經馬甸、。「海棠花溪」景區位於原熊貓環島以東,安貞西裡小區北側,向東延伸到了安定路,景區內種植了西府海棠、貼梗海棠、金星海棠、垂絲海棠等諸多品種的海棠樹,是北京城區內最大的海棠林,每年3、4月份是海棠的盛開期。
  • 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金秋景色絢爛迷人
    北京,眾多午休市民在午休時刻來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賞秋拍照。近日,京城著名的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杏樹、楓樹、銀杏葉等植物相繼變成金秋的色彩,吸引了無數周邊居民來此賞秋景看秋色。 元大都城是元世祖忽必烈用18年時間建成。該址在金中都城東北郊外,為今日北京城奠定了基礎。 IC photo
  • 元大都遺址公園,沿河寶藏公園
    元大都遺址公園不是第一次去了,8月份的這一天,雷陣雨剛剛下過,天氣略微涼爽,又沿河去溜達這長長的公園。這處公園最吸引我的,是晚上文藝活動特別多,有老年人紅歌交響樂團,路過的行人都會跟著一起唱,還有薩克斯,二胡等單獨演奏者,沒有大型廣場舞,但有拉丁等愛好者……走上個來回,身心倍舒暢,加之昨天又下過雨,空氣又富氧,舒適頂級
  •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北京印象十一
    來北京後基本上每天都會到家附近的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轉一轉,但這個公園太長了,全長十幾公裡,直到上周才全部走了一遍。過了青藏高速,公園進入朝陽段,這是最美的部分,據說每年春季海棠花溪的美景是北京三大賞花景點之一,28種5000株海棠競相開放,期待明年春天一睹為快
  • 元大都遺址公園遊客多了,不戴口罩的也多了
    不用預約,「京城春日三大花事」之一的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海棠花溪」清明假期吸引了不少踏青賞花的市民。大部分遊客都遵守了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的規定,不過記者發現,還是有一些人悄悄摘下了口罩,個別地方有扎堆現象。
  • 煙雨北京!秋雨中不一樣的元大都城牆遺址公園
    平添了幾分寒意,也讓很多人窩在了室內,讓平時中午人流熙攘的元大都公園,難得有今日的寧靜。雨中的大都,清潤寂寥,另有一番風趣。颳風,下雨,大汗一直等你!秋天的北京!秋雨中的元大都城牆遺址公園!寂美空靈!
  • 煙雨大都!秋雨中不一樣的元大都城牆遺址公園
    平添了幾分寒意,也讓很多人窩在了室內,讓平時中午人流熙攘的元大都公園,難得有今日的寧靜。雨中的大都,清潤寂寥,另有一番風趣。颳風,下雨,大汗一直等你!秋天的北京!秋雨中的元大都城牆遺址公園!寂美空靈!
  • 元大都遺址公園:桃花朵朵開
    元大都遺址公園包含的區域很長,一共分為7大段疫情階段,公園的開放時間,晚7點就閉園了,計劃好時間!護城河,我一直以為就叫元大都護城河。原來叫:土城溝。
  • 北京:春暖花開時,北土城遺址公園花開朵朵奼紫嫣紅!
    2020年3月27日,北京,春暖花開、陽光明媚,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西段小月河鮮花盛開奼紫嫣紅,把公園裝扮得五彩繽紛。北京,春暖花開、陽光明媚,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西段小月河鮮花盛開奼紫嫣紅,把公園裝扮得五彩繽紛。
  • 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5000餘株海棠花盛放,芳菲四月千萬別留遺憾!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種植28個品種、5000餘株海棠,是北京市海棠品種最多、數量最大的海棠園,更是與香山植物園的桃花、玉淵潭公園的櫻花被稱為北京城春日裡的三大花事。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京城春日三大「花事」全取消了,但是得益於國內有效的防疫措施,使得我們老百姓做好防護的同時能夠有機會去欣賞爛漫的北國春光。四月初,我扛著我的小相機去了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正是海棠綻放之際。
  • 北京城北最大的帶狀公園——元大都遺址公園
    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
  • 遊覽北京,陽春三月的西土城遺址公園
    宅家已兩月餘,我和老伴如釋重負,懷著解放了的心情,走出塔院南門,直奔西土城遺址公園。公園是在元大都城牆遺址上建造的。由三條主線,八大景區構成。三條主線之一是元土城遺址,包括北土城和西土城公園。我們逛的是西土城遺址公園。這裡有四大景區:薊草芬菲、鋃波得月、紫薇入畫、大都建典,是市民瀏覽歷史遺蹟,休閒遊憇的好去處。
  • 北京這處低調公園,昔日元大都城垣遺址今日花海綠洲,踏春好去處
    導讀:北京這處低調公園,卻是著名的元大都城垣遺址,海棠花開香滿京城3月來了,不熱不冷,京城的各大踏春聖地,該開始躁動起來嘍。北京的春天雖短暫,但它的美值得我們觀看,鳥語花香的季節,留不住春天的步伐,卻可記下踏春的光影。
  • 城垣懷古 元大都城垣遺址北太平莊段
    而在明光橋下,座北向南的一面石牆上鐫刻著的「元大都城垣遺址」。大家都知道,在我國的歷史上,有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當時的北方卻有許多其它民族建立的王國,其中就有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王國,統一北方的蒙古國當時在北京這裡建了中都。而他的孫子忽必烈後來建立元朝,在他執政三年,也就是元三年,即1266年時,決定在中都城東北重建新城,1267年開始建造。
  • 鐵器時代·元大都遺址
    ▲ 元大都遺址平面復原圖 其城市規劃在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都城發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在元大都的東北部分發現街道遺蹟,在南北向主幹大街的東西兩側,等距離地排列著許多東西向的胡同。大街寬 25 米左右,胡同寬約6~7米。從光熙門大街至北順城街之間,排列東西向胡同22條。 這與今北京內城中從朝陽門(元代稱齊化門)至東直門(元代稱崇仁門)之間排列22條東西向的胡同是相同的。